口咽通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5752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口咽通气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气管,特别是涉及一种口咽通气管。
背景技术
口咽通气管,主要用于保持人体呼吸道通畅。现有的口咽通气管,通气管的材质过硬,易造成副损伤,大多均为塑料制品,在高温情况下极易变软,使腔道变窄,不利通气,在寒区则易变硬变脆破裂,影响使用,且无预防因咳嗽、打喷嚏引起通气管脱落的设计,给抢救呼吸道阻塞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通气管脱落的口咽通气管,而且还进一步降低对人体口咽的副损伤程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口咽通气管,包括一端设有防误吞凸起的通气管本体,所述通气管本体另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绕通气管本体端部一周的环形凸起,且所述通气管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门齿咬合槽。本技术方案进行了两大设计来防止通气管脱落和误入人体气管,通气管插入口咽后,外层的环形凸起与口咽组织紧密接触,浅层嵌入口咽粘膜,可防止自然脱落,或因咳嗽或打喷嚏造成通气管脱落,使在无人看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良好的通气功能,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伤病者的经济负担,这是防脱落第一设计。在通气管本体外表面设有门齿咬合槽,使门齿卡在门齿咬合槽内,此为防脱落第二设计。有了上述两种设计,不用其他固定措施,通气管也不会自动脱落。为使人体的上门齿与下门齿均能很好地咬住门齿咬合槽,所述门齿咬合槽包括与人体上门齿配合的上门齿咬合槽和与人体下门齿配合的下门齿咬合槽。为使门齿咬合槽能与人体的门齿很好地配合,所述上门齿咬合槽与所述下门齿咬合槽均为条形状,且所述上门齿咬合槽与所述下门齿咬合槽均横向设置于所述通气管本体的外表面。为使门齿咬合槽适应不同人体的门齿,所述上门齿咬合槽与所述下门齿咬合槽均为矩形状,其长为2cm,宽为0. 5cm,深为0. 5cm。为使环形凸起与人体口咽能达到最佳匹配的效果,所述环形凸起的宽度为Icm到2cm,高度为 0. 5cm。为保证通气管对人体无毒无害,且降低对人体口咽的副损伤程度,所述通气管本体为一种由医用硅胶制成的通气管。因为医用硅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人体组织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过敏反应、机体排异反应极少,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与体液以及组织接触过程中能保持其原有的弹性和柔软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不仅可防止因咳嗽、打喷嚏引起通气管脱落和误入人体气管,还可进一步降低对人体口咽的副损伤程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口咽通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沿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通气管本体,2-环形凸起,3-门齿咬合槽,3a_上门齿咬合槽,3b_下门齿咬合槽,4-防误吞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一种口咽通气管,包括一端设有防误吞凸起4的通气管本体I,防误吞凸起4起一个阻挡件的作用,防止人将口咽通气管误吞进人体气管内。所述通气管本体I的另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绕通气管本体I端部一周的环形凸起2,且所述通气管本体I的外表面设有门齿咬合槽3。所述门齿咬合槽3包括与人体上门齿配合的上门齿咬合槽3a和与人体下门齿配合的下门齿咬合槽3b,所述上门齿咬合槽3a与所述下门齿咬合槽3b均为矩形状,横向设置于所述通气管本体I的外表面,上门齿咬合槽3a与下门齿咬合槽3b的尺寸均为长2cm,宽0. 5cm,深0. 5cm。上门齿咬合槽3a与下门齿咬合槽3b是相对设置于通气管本体I外表面,且相互错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体的上下门齿同时分别咬住上门齿咬合槽3a和下门齿咬合槽3b。所述环形凸起2的宽度L为Icm到2cm(宽度L具体取值多少,可视实际情况而定),高度H为0. 5cm,且环形凸起2与通气管本体I可以通过一体成型制成。另外,所述通气管本体I为一种由医用硅胶制成的通气管。本实施例中,通气管本体I内还可设有一个防止牙齿咬坏口咽通气管的支撑件,未在图中标示出。本实施例所述的口咽通气管,可以随口咽管径塑形,质地软、硬度适中,与人体生物相融性好,耐高、低温,不受环境因素制约,无毒无味。可根据小儿、女性、男性、不同民族和种族口咽直径常数,制成各种规格不同的口咽通气管,以适应不同人群和种族急救时使用。因医用硅胶的优良性能,可任意塑形,可在不同气候条件下使用,更适合在各种灾害发生引起呼吸道阻塞时徒手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咽通气管,灭菌保质期长久,可以在三年内保持灭菌有效状态,在此期间内,急需时随时可以取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口咽通气管,经简单培训后,无医学专业知识者也可以使用。可用于上呼吸道阻塞、引起急性缺氧者;可用于上呼吸道损伤,造成呼吸不畅者;可用于口腔、颌面伤,造成通气不畅者;可用于深、浅昏迷者,维持呼吸道畅通;可用于呼吸道内有异物堵塞者;可用于呼吸衰竭者,连接人工呼吸机使用,还可通过通气管进行吸痰及口咽部分泌物。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之一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口咽通气管,包括一端设有防误吞凸起的通气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本体另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绕通气管本体端部一周的环形凸起,且所述通气管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门齿咬合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齿咬合槽包括与人体上门齿配合的上门齿咬合槽和与人体下门齿配合的下门齿咬合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齿咬合槽与所述下门齿咬合槽均为条形状,且所述上门齿咬合槽与所述下门齿咬合槽均横向设置于所述通气管本体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门齿咬合槽与所述下门齿咬合槽均为矩形状,其长为2cm,宽为0. 5cm,深为0. 5cm。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宽度为Icm到2cm,高度为 0. 5cm。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口咽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本体为一种由医用硅胶制成的通气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咽通气管,包括一端设有防误吞凸起的通气管本体,所述通气管本体另一端的外表面设有绕通气管本体端部一周的环形凸起,且所述通气管本体的外表面设有门齿咬合槽。所述门齿咬合槽包括与人体上门齿配合的上门齿咬合槽和与人体下门齿配合的下门齿咬合槽。所述上门齿咬合槽与所述下门齿咬合槽均为矩形状,其长为2cm,宽为0.5cm,深为0.5cm。所述环形凸起的宽度为1cm到2cm,高度为0.5cm。所述通气管本体为一种由医用硅胶制成的通气管。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不仅可防止因咳嗽、打喷嚏引起通气管脱落,还可进一步降低对人体口咽的副损伤程度。
文档编号A61M16/04GK202446618SQ201220049420
公开日2012年9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5日
发明者刘向东, 和光学, 张宜, 李静宜, 樊伟, 樊光辉, 许绍衡, 邱健, 陈冬玲 申请人:珠海和凡医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