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妇科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925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臭氧妇科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臭氧妇科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家用类臭氧妇科治疗仪,具备“臭氧水治疗”功能居多,仅有小部份臭氧妇科治疗仪带有“臭氧超声波雾化治疗”功能,没有臭氧妇科治疗仪带有“臭氧气化治疗”功能。即目前尚不存在同时具备“臭氧水治疗+臭氧超声波雾化治疗+臭氧气化治疗”三种功能的臭氧妇科治疗仪。臭氧气化治疗为干燥气体治疗,尤为适合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可使宫颈糜烂面保持干洁,与水治疗、超声波雾化治疗模式湿度过重的特点相比,干燥气化治疗更利于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和加速溃疡面愈合,缩短修复期。目前便携式家用类臭氧妇科治疗仪,主机(臭氧发生装置)、超声波雾化装置、储液·瓶(水气混合装置)是三个独立的单体。选择臭氧水治疗模式时,每次使用前,须将主机“臭氧出气口”储液瓶“臭氧进气口 ”通过导管连接,注水后才可启动。选择臭氧超声波雾化治疗模式时,每次使用前,须先将套在“臭氧出气口”的导管拔出,再通过导管与“超声波雾化装置”进气口连接;同时将“超声波雾化装置”电源与主机连接,注水后方可启动。整个连接、拆装过程相当烦琐,且易接连出错。目前便携式家用类臭氧妇科治疗仪,主机(臭氧发生装置)、超声波雾化装置、储液瓶(水气混合装置)是三个独立的单体,须连接后使用。启动臭氧制备并达到预设时间后,拔掉外接电源,停止制氧,然后再拨掉储液瓶与主机之间的连接导管,持储液瓶移至可排水的地方,均依赖手动液压出水,须一手压水,一手持冲洗头进行冲洗;由于圆柱形储液瓶接触地面面积过小,手动压水过程导致储液瓶摇晃不定,操作极为不便。手动液压出水,为间歇性出水,冲洗过程为非限时操作。存在每次用力不均而使出水压力不稳定、出水量不均匀;人为操作差异使冲洗时间过长而导致臭氧还原、浓度降低等诸多问题。更因患者两手被占用,无法实现辅助冲洗或扩阴等微动作,使阴道皱褶内的分泌物冲洗不彻底,严重影响冲洗治疗效果。目前,国内各类医用、家用臭氧妇科治疗仪,均使用一次性冲洗头、一次性治疗头作为专属耗材使用,为灭菌包装。由于一次性冲洗头、一次性治疗头直接接触生殖道皮肤粘膜(冲洗或治疗时插入阴道使用),为防止交叉感染,医院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的规定,即做到“一人一次一根”。医院根据患者使用状况,储备一定的耗材量,耗材费用通常由患者承担。而家用类臭氧妇科治疗仪,通常随机只配备2至3个一次性冲洗头、一次性治疗头。若患者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冲洗头、治疗头,在未经任何消毒灭菌处理的情况下反复使用,不仅使治疗效果降低,患者自用时,可增大重复感染机率;他人使用时,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若患者严格按一次性要求使用,一用一弃,则需另购耗材,由此产生大量的耗材费用(市面价格范围在8-12元/根),大大增加了治疗成本。使患者对于是否一次性使用的问题陷于两难境地,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数患者碍于治疗成本问题,很难做到“一用一弃”,从而默认一次性冲洗头、治疗头反复使用的现实无奈状况。[0006]目前便携式家用类臭氧妇科治疗仪,均为外接220V电源供电,启动臭氧制备并达到预设时间后,拔掉外接电源,停止制氧,然后再拨掉储液瓶与主机之间的连接导管,持储液瓶移至可排水的地方,通过手工压液方式进行冲洗。自制臭氧时间停止至冲洗治疗完毕,约需3-5分钟时间。其间,由于臭氧具体极强的还原性,可迅速还原为氧气(02),使臭氧水浓度迅速下降,从而大大影响臭氧水的冲洗治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臭氧发生器、超声波雾化器和储液瓶于一体的臭氧妇科治疗仪,以解决现有臭氧妇科治疗仪拆装繁琐、连接容易出错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臭氧妇科治疗仪,其包括位于同一壳体内的储液瓶、臭氧发生器、气泵和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安装在所述储液瓶底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泵,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导管伸入储液瓶内,治疗头通过第三导管连接至储液瓶,冲洗头通过第二导管接入储液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导管上装有止回阀。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止回阀固定在壳体顶部,保持高于储液瓶的最高注水水平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所述第一导管的伸入储液瓶一端装有曝气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一电磁泵,所述电磁泵的进口端通过第四导管接入储液瓶,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导管连接所述冲洗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还包括臭氧发生器电源,所述臭氧发生器电源为24V/36V铅酸蓄电池,其外接电源适配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二导管通过一盖子连接冲洗头,盖子上部为冲洗手柄,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冲洗头;所述盖子下部套有医用硅胶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三导管通过一盖子连接治疗头,盖子上部为治疗手柄,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治疗头;所述盖子下部套有医用硅胶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的对应于所述储液瓶位置处设有可视透明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壳体上有与所述盖子对应的、供所述治疗头或者冲洗头伸入所述储液瓶的开孔。(三)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臭氧妇科治疗仪的各部件设计在同一机壳内,臭氧发生器、超声波雾化器、储液瓶一体化,三者之间的导管、电路连接均为内置连接(机壳内完成),在生产时已固定装配,患者使用时,无须每次使用前后的部件连接、装拆过程,实现整机一体化,设计更简约,更避免患者因连接导管失误而损坏治疗仪。

[0022]图I是本实用新型臭氧妇科治疗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臭氧妇科治疗仪主要包括储液瓶I、臭氧发生器、气泵3、电磁泵5、超声波雾化器6和多个连接管路,所述臭氧发生器包括臭氧发生管2和为其供电的臭氧发生器电源4。上述储液瓶I、臭氧发生管2、气泵3、臭氧发生器电源4、电磁泵5、超声波雾化器6位于同一壳体(图未不)内。超声波雾化器6嵌入式地安装于储液瓶I的底部。选择臭氧水治疗模式时,超声波换能器6不工作;选择臭氧超声波雾化治疗模式时,超声波换能器6工作。超声波雾化器6工作时可将储液瓶I内的液体雾化。上述各部件设计在同一机壳内,臭氧发生器、超声波雾化器6、储液瓶I 一体化,三者之间的导管、电路连接均为内置连接(机壳内完成),在生产时已固定装配,患者使用时,·无须每次使用前后的部件连接、装拆过程,实现整机一体化,设计更简约,更避免患者因连接导管失误而损坏治疗仪。气泵3连接臭氧发生管2的进气端,臭氧发生管2的出气端通过第一导管Gl伸入到储液瓶I中,第一导管Gl的伸入储液瓶I 一端装有曝气石7,曝气石7用于实现水气的充分混合。在第一导管Gl上还装有单向止回阀10,气泵3和臭氧发生器工作时,气压将止回阀10打开,向曝气石7端供气。气泵3和臭氧发生器不工作时,止回阀10关闭,以防止储液瓶I中的液体通过曝气石7端口,倒流至臭氧发生管2,造成损坏。并将连接好的止回阀10固定在机壳顶部,保持高于储液瓶I的最高注水水平位置,避免臭氧水浸泡、腐蚀止回阀10,同时避免曝气石7与止回阀10之间和连接导管发生积水现象。本实施例臭氧妇科治疗仪内置微型电磁泵5,通过微电脑控制,使臭氧水恒压、匀速自动向外喷射,并限时喷射完毕,使患者轻松实现冲洗。即将电磁泵5 —端通过第四导管G4与储液瓶I底部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臭氧水出水口的第二导管G2连接,并将第二导管G2固定在机壳顶部,使水平位置高于储液瓶I最高刻度线,避免注水时,水直接外流而无法蓄水。第二导管G2的另一端连接冲洗头8。电磁泵5设连续性出水、间歇性出水两种模式。间歇性出水为摸拟手动液压出水而设计,省力的同时,保持了人性化。连续出水,更利于将粘性分泌物一次性冲出体外,使冲冼更干净、更彻底。第二导管G2通过盖子11连接冲洗头8,盖子11由两部份组成,上部为治疗手柄,手柄的一端连接第二导管G2,另一端连接冲洗头8。盖子11下部套有医用硅胶圈,与外阴接触时,更舒适、柔软;合盖时,硅胶圈同时起到密封的作用。壳体上有与盖子11对应的、供所述治疗头9或者冲洗头8伸入储液瓶I的开孔。可将使用过的冲洗头8或者治疗头9用水清洗干净后,与储液瓶I上的开孔底部螺纹旋接,并倒插入储液瓶I中,在冲洗头和治疗头使用时,储液瓶I有独立的盖子密封此开孔。臭氧气水混合或臭氧气雾混合时,混合器中不断产生的高浓度臭氧水/臭氧气体/臭氧雾化气会对冲洗头8进行浸泡或薰蒸,从而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患者自用时,冲洗头可反复使用,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实现耗材零成本;水电费忽略不计,除购机费用以外,真正做到零成本治疗。治疗头9通过第三导管G3伸入到储液瓶I中。治疗头9与第三导管G3之间也可以采用冲洗头8和第二导管G2之间同样的盖子11,如上所述也可以实现,治疗头9的自行消毒,从而节约治疗头9的更换成本。本实施例臭氧妇科治疗仪内置24V/36V免维护铅酸蓄电池作为臭氧发生器电源4,外接电源适配器。外接电源适配器,启动臭氧制备,并达到预设时间后,可拨掉外接电源适配器,转由内置低压蓄电池供电,并一直保持臭氧水制备,直至冲洗治疗完毕,制氧方停止。内置低压蓄电装置设计,可有效避免因洗手间、治疗间潮湿引致的漏电、触电现象发生,使治疗过程更合理、更安全。另一方面,臭氧制备达到预设时间(达到治疗浓度)后,不停止制氧,通过持续供电,有效保持臭氧浓度,使治疗效果更理想。目前便携式家用类臭氧妇科治疗仪,均为扁平状,横式摆放,占地面积相对大。本实施例臭氧妇科治疗仪为扁平状,竖式摆放,产品摆放更节省空间,产品陈列更具视觉冲击力。外壳对应储液瓶I的位置设有可视透明窗,可直接观察储液瓶I水量刻度,了解制氧、超声波雾化全过程,除使产品外观更美观,更具趣味性外。能及时掌握水位状况,避免缺水 造成超声波换能器损坏。下面介绍本实施例臭氧妇科治疗仪的三种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一、臭氧水治疗模式此工作模式下,储液瓶I中加较多量的水,气泵3和臭氧发生器工作后,通过曝气石7向储液瓶I中充入臭氧气体并实现水气混合,获得臭氧水,超声波雾化器6不工作,臭氧水通过第四导管G4流入电磁泵5中,并经过电磁泵5在微电脑的控制下使臭氧水恒压、均匀自动通过第二导管G2后由冲洗头8喷出。二、臭氧超声波雾化治疗模式此工作模式下,储液瓶I中加少量的水,泵3和臭氧发生器工作后,通过曝气石7向储液瓶I中充入臭氧气体并实现雾气混合,超声波雾化器6工作,将储液瓶I内的臭氧水雾化,雾化气体通过第三导管G3后到达治疗头9后喷出。三、臭氧气化治疗模式此工作模式下,储液瓶I中不加水,超声波雾化器6不工作,气泵3和臭氧发生器工作后,通过曝气石7向储液瓶I中充入臭氧,高压臭氧再通过第三导管G3后到达治疗头9后嗔出。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同一壳体内的储液瓶、臭氧发生器、气泵和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安装在所述储液瓶底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泵,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导管伸入储液瓶内,治疗头通过第三导管连接至储液瓶,冲洗头通过第二导管接入储液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管上装有止回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阀固定在壳体顶部,保持高于储液瓶的最高注水水平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导管的伸入储液瓶一端装有曝气石。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电磁泵,所述电磁泵的进口端通过第四导管接入储液瓶,出口端通过所述第二导管连接所述冲洗头。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发生器电源,所述臭氧发生器电源为24V/36V铅酸蓄电池,其外接电源适配器。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管通过一盖子连接冲洗头,盖子上部为冲洗手柄,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冲洗头;所述盖子下部套有医用硅胶圈。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管通过一盖子连接治疗头,盖子上部为治疗手柄,手柄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另一端连接所述治疗头;所述盖子下部套有医用硅胶圈。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对应于所述储液瓶位置处设有可视透明窗。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臭氧妇科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有与所述盖子对应的、供所述治疗头或者冲洗头伸入所述储液瓶的开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臭氧妇科治疗仪。一种臭氧妇科治疗仪,其包括位于同一壳体内的储液瓶、臭氧发生器、气泵和超声波雾化器;所述超声波雾化器安装在所述储液瓶底部,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气泵,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导管伸入储液瓶内,治疗头通过第三导管连接至储液瓶,冲洗头通过第二导管接入储液瓶。本实用新型臭氧妇科治疗仪的各部件设计在同一机壳内,臭氧发生器、超声波雾化器、储液瓶一体化,三者之间的导管、电路连接均为内置连接,在生产时已固定装配,患者使用时,无须每次使用前后的部件连接、装拆过程,实现整机一体化,设计更简约,更避免患者因连接导管失误而损坏治疗仪。
文档编号A61M3/02GK202569032SQ201220105369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韩永俊 申请人:韩永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