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2561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艾灸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医疗器械类,具体涉及一种艾灸器。
背景技术
我国古典医籍《黄帝内经 灵枢》中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明代医学家李挺在《医学入门》中说“风药之不及,钊之不到,必须灸之”。灸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医疗方法,灸可以温通经脉,驱寒祛湿,对穴位进行艾灸对疾病的治疗有显著疗效。传统的艾灸方式有三种(I)、将艾叶做成锥状直接置于患者的皮肤上,点燃后进行熏灸; (2)、做成柱状或条状,操作者手持,点燃后熏灸患者病变部位;(3)、或将艾叶固定于银质针上,点燃后通过银质针的传导性能,将热量传导至患者的病变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以上方法存在以下问题(I)、直接置于皮肤之上易致皮肤烧灼伤,易致皮肤出现红肿甚至水泡等;(2)、艾灸部位的温度不易保持恒温;(3)、被灸部位受热不均匀;(4)、手持艾灸消耗人力资源成本,不利于一名医务工作者对多名患者进行施治;(5)、通过银质针传导其治疗部位及疗效有限。
发明内容为克服现有技术传统艾灸易损伤患者皮肤、治疗部位受热不均匀、人力资源成本过高、治疗部位及疗效局限及不利于节能环保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艾灸器,包括灸筒盖、灸芯、灸筒和胶布,灸筒盖的内径与灸筒的外径相匹配并旋转连接,灸筒盖和灸体通过永磁体吸附连接,胶布设置于灸筒底部;所述灸筒盖包括盖体、永磁体和进气孔I,所述永磁体设置于盖体内顶部,所述进气孔I周向均匀设置于盖体下部;所述灸芯包括灸体和金属磁性材料,所述金属磁性材料设置于灸体顶部;所述灸筒包括筒体、隔灸网、隔热箔和进气孔II,所述隔灸网设置于筒体底部,所述隔热箔周向设置于筒体内壁,所述进气孔II周向均匀设置于筒体上部;所述进气孔II的大小和位置与进气孔I相匹配。进一步的,为了在高温下任保持永磁体的吸附力,所述永磁体为铁氧体。进一步的,为了环保、无污染并可回收利用,所述盖体和筒体为纸质材料。本实用新型艾灸器的有益技术效果是(I)、使用胶布固定于患病部位,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有利于一名医务工作者同时对多名患者进行施治;(2)、通过纸筒固定艾柱,使治疗部位受热均匀;(3)、筒壁上的圆孔有利于调节温度,还能减少烟雾的弥漫;(4)、磁性装置既能起到固定艾柱的作用,还能在加热的过程中起到磁疗的作用;[0021](5)、内壁上的铝箔纸既能起到隔热的作用还能防止纸筒燃烧。(6)、节约了艾叶的用量并减少了烟雾的产生从而有利于节能环保。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艾灸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艾灸器的灸芯安装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艾灸器的具体实施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艾灸器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I为本实用新型艾灸器的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艾灸器的灸芯安装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艾灸器的具体实施示意图,图中,I为灸筒盖,2为灸芯,3灸筒,4为医用胶布,101为永磁体,102为进气孔I,201为金属磁性材料,301为隔灸网,302为隔热箔,303为进气孔II。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艾灸器包括灸筒盖I、灸芯2、灸筒3和胶布4,灸筒盖I的内径与灸筒3的外径相匹配并旋转连接,灸筒盖I和灸体通过永磁体吸附连接,胶布4设置于灸筒3底部;所述灸筒盖包括盖体、永磁体101和进气孔I 102,所述永磁体101设置于盖体内顶部,所述进气孔I 102周向均匀设置于盖体下部;所述灸芯2包括灸体和金属磁性材料201,所述金属磁性材料201设置于灸体顶部;所述灸筒3包括筒体、隔灸网301、隔热箔302和进气孔II 303,所述隔灸网301设置于筒体底部,所述隔热箔302周向设置于筒体内壁,所述进气孔II 303周向均匀设置于筒体上部;所述进气孔II303的大小和位置与进气孔I 102相匹配。为了在高温下任保持永磁体的吸附力,本实用新型的永磁体101为铁氧体。为了环保、无污染并可回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盖体和筒体为纸质材料。在具体实施时,先拔开灸筒盖1,置入灸芯2,然后将灸筒3及隔灸网301用医用胶布4粘贴在欲施灸的部位;点燃灸芯2后旋合在灸筒3上,左右旋转筒体,通过调节进气孔I及进气孔II的配合程度,从而调节进气大小,使灸烟均匀冒出,同时使欲灸部位温度适中(一般温度为42°c)。使用灸筒3顶部的温控升降式旋钮调节温度,以皮肤感到明显的灼热感为度。每个灸芯2可施灸30至50分钟左右,待皮肤热感消失,灸筒壁变凉,灸芯2中灸柱燃烧完毕后,拔开灸筒盖,取下灸芯2,将灸芯2放入盛水容器中,以确保灰烬完全熄灭。如要续灸,可置入新的灸芯2,重复上述操作。施灸结束后,请将灸筒3内的艾灰倒入盛水容器中,以确保无火后再行处理。本实用新型艾灸器安全方便、环保天然、重现传统,克服了传统灸法操作繁杂、易致烫伤、环境污染等缺陷,使艾灸疗法更安全,更有效,更舒适,更便捷,适用于多种急慢性病症的治疗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及日常养生保健。
权利要求1.一种艾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灸筒盖(I)、灸芯(2)、灸筒(3)和胶布(4),灸筒盖Cl)的内径与灸筒(3)的外径相匹配并旋转连接,灸筒盖(I)和灸体通过永磁体吸附连接,胶布(4)设置于灸筒(3)底部; 所述灸筒盖包括盖体、永磁体(101)和进气孔I (102),所述永磁体(101)设置于盖体内顶部,所述进气孔I (102)周向均匀设置于盖体下部;所述灸芯(2)包括灸体和金属磁性材料(201),所述金属磁性材料(201)设置于灸体顶部;所述灸筒(3)包括筒体、隔灸网(301)、隔热箔(302)和进气孔II(303),所述隔灸网(301)设置于筒体底部,所述隔热箔(302)周向设置于筒体内壁,所述进气孔II(303)周向均匀设置于筒体上部;所述进气孔II(303)的大小和位置与进气孔I (102)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101)为铁氧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艾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和筒体为纸质材料。
专利摘要为克服现有技术传统艾灸易损伤患者皮肤、治疗部位受热不均匀、人力资源成本过高、治疗部位及疗效局限及不利于节能环保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艾灸器,包括灸筒盖、灸芯、灸筒和胶布,灸筒盖的内径与灸筒的外径相匹配并旋转连接,灸筒盖和灸体通过永磁体吸附连接,胶布设置于灸筒底部;本实用新型艾灸器安全方便、环保天然、重现传统,使艾灸疗法更安全,更有效,更舒适,更便捷,适用于多种急慢性病症的治疗及亚健康状态的调理及日常养生保健。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2740384SQ20122016762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9日
发明者田小兰 申请人:田小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