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内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4038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胶囊内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无线电内窥镜系统,尤其涉及医用无线电内窥镜系统的胶囊内镜。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通常利用胃镜来获取人体内胃的影像,利用测压管来检测胃动力。胃镜和测压管在检测前均需要经鼻插入食管并抵达胃腔,给患者造成极大身体上的痛苦。为了解决胃镜的上述缺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医用无线电内窥镜,又称为智能胶囊消化道内镜系统。医用无线电内窥镜系统包括胶囊内镜、数据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其工作原理是受检者通过口服内置摄像与信号传输装置的内窥胶囊,借助消化道蠕动使之在消化道内运动并拍摄图像,医生利用体外的数据记录仪和影像工作站,了解受检者的整个消化道情况,从而对其病情做出诊断。医用无线电内窥镜具有检查方便、无创伤、无导线、无痛 苦、无交叉感染、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等优点,扩展了消化道检查的视野,克服了传统的插入式内镜所具有的耐受性差,可作为消化道疾病尤其是小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公开号为EP1982636A1的欧洲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可吞服的体内胶囊,包括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若干刚性段,至少两个所述的刚性段被一个挠性段连接,在所述两个刚性段之间设有电池,在至少一个所述刚性段上设有照明光源,现有的这种胶囊内镜能够拍摄胃肠道中的图片并传送到数据记录仪,医生通过影像工作站对内窥胶囊传动到数据记录仪中的图片进行分析,从而检测出胃肠道是否有出血、肿瘤等病变。但是这种内窥胶囊不能够检测胃肠道动力,因此不能检测胃肠道的压力是否正常,医务人员不能判断胃肠道是否消化不良和排空减慢等病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囊内镜,不仅能够拍摄胃肠道影像,而且还能够检测胃肠道的压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形的硬质外壳、位于所述外壳一端的光学前盖和安装在外壳内腔中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镜头、图像传感器、呈环形布置的LED灯组和微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呈“U”形连接的第一刚性段、第二刚性段和第三刚性段,所述第二刚性段位于第一刚性段与第三刚性段之间,且第二刚性段平行于所述外壳的中轴线,第二刚性段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侧壁具有一可沿外壳径向进行变形的弹性部,该弹性部的内侧壁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接触,弹性部的外侧壁与外壳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当弹性部的外侧壁受压力时,所述弹性部向外壳的内腔中凹陷变形并触动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壳的侧壁开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窗口,所述弹性部密封在所述窗口上。所述第二刚性段连接在第一刚性段与第三刚性段的端部。[0008]所述第一刚性段与所述第三刚性段相互平行,且第一刚性段与第三刚性段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块电池。所述第一刚性段与所述第三刚性段相向的内侧分别设有电极弹簧,所述电池安装在电极弹簧之间。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四刚性段和挠性段,所述第四刚性段的一端通过所述挠性段与所述第一刚性段的一端连接,第一刚性段、第二刚性段、第三刚性段、挠性段和第四刚性段连接成“S”形。 所述电路板还包括挠性段和第四刚性段,所述第四刚性段的一端通过所述挠性段与所述第三刚性段的一端连接,第一刚性段、第二刚性段、第三刚性段、挠性段和第四刚性段连接成“6”字形。所述图像传感器和LED灯组安装在第三刚性段,所述微处理器安装在第一刚性 段。所述第四刚性段上安装有射频收发器和收发天线。所述弹性部为弹性橡胶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I、本实用新型的外壳侧壁具有一可沿外壳径向进行变形的弹性部,电路板的第二刚性段上设有压力传感器,电路板的第二刚性段平行于外壳的中轴线,使得压力传感器便于与外壳的弹性部接触,当本实用新型被吞服进胃肠道后,胃肠道内的压力使得外壳上的弹性部产生变形,此时弹性部向外壳的内腔中进行凹陷变形,从而触动与弹性部相接触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感应到的压力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后传递给微处理器从而获得胃肠道的压力值,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拍摄胃肠道影像,而且还能够检测胃肠道的压力是否正常;同时,在外壳内腔大小一定的情况下,第一刚性段、第二刚性段和第三刚性段连接成“U”形,延长了电路板的长度,增加了电路板的面积,方便了电路板上元器件的安装。2、所述外壳的侧壁开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相对应的窗口,所述弹性部密封在所述窗口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外壳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降低生产成本。3、由于所述第二刚性段连接在第一刚性段与第三刚性段的端部,因此第二刚性段的外表面能够更方便的靠近外壳的内壁,使得设置在第二刚性段外表面上的压力传感器能够与外壳的弹性部保持有效接触。4、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四刚性段和挠性段,所述第四刚性段的一端通过所述挠性段与所述第一刚性段的一端连接,第一刚性段、第二刚性段、第三刚性段、挠性段和第四刚性段连接成“S”形,电路板弯曲成“S”形,进一步延长了电路板的长度,增加了电路板的面积。5、所述电路板还包括挠性段和第四刚性段,所述第四刚性段的一端通过所述挠性段与所述第三刚性段的一端连接,第一刚性段、第二刚性段、第三刚性段、挠性段和第四刚性段连接成“6”字形,,进一步延长了电路板的长度,增加了电路板的面积。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M处放大示意图;[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部变形触动压力传感器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3的N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见图I 图4,一种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形的硬质外壳I、位于外壳I 一端的光学前盖2和安装在外壳I内腔中的电路板3,电路板上安装有镜头4、图像传感器5、呈环形布置的LED灯组6、微处理器7,射频收发器11和收发天线12。电路板3包括第一刚性段31、第二刚性段32、第三刚性段33、第四刚性段34和挠性段35。第一刚性段31、第二刚性段32和第三刚性段33呈“U”形连接,第二刚性段32位于第一刚性段31与第三刚性段33之间,第二刚性段32连接在第一刚性段31与第三刚性段33的端部,且第二刚性段32平行于外壳I的中轴线,第二刚性段32靠近外壳I内壁的一侧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8,压力传感器8和图像传感器5分别与微处理器7连接,微处理器7用于处理压力传感器8的压力信息和图像传感器5的图像信息。外壳I的侧壁壁开有与压力传感器8相对应的窗口,该窗口上密封有一可沿外壳径向进行变形的弹性部9,弹性部9的四周密封粘接在外壳I的窗口处,该弹性部9的内侧壁与压力传感器8相接触,弹性部9的外侧壁与外壳I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以保持外壳I的外侧壁光滑,当弹性部9的外侧壁受压力时,弹性部9向外壳I的内腔I’中凹陷变形并触动压力传感器8。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9为弹性橡胶膜。为了给本实用新型提供电源,第一刚性段31与第三刚性33段相互平行,且第一刚性段31与第三刚性段3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块电池10,本实施例中设有两块电池10。为便于电池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第一刚性段31与第三刚性段33相向的内侧分别设有电极弹簧31’、33’,电池安装在电极弹簧31’、33’之间。第四刚性段34的一端通过挠性段35与第一刚性段31的一端连接,第一刚性段31、第二刚性段32、第三刚性段33、挠性段35和第四刚性段34连接成“S”形。图像传感器5和LED灯组6安装在第三刚性段33,微处理器7安装在第一刚性段31,微处理器7可以采用现有的MSP340系列芯片。第四刚性段34上安装有射频收发器11和收发天线12。图像传感器5可以采用CO)图像传感器(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率禹合兀件),也可以米用CMOS (Comp 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元件)图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8采用现有的微型压力传感器,微型压力传感器的直径在为2. 5mm左右,长度为3. 8mm左右,以便于安装在外壳中。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内窥胶囊中的图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获取人体胃肠道的图像信息和压力信息,然后将图像信息和压力信息传递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通过射频收发器和收发天线将图像信息和压力信息发送到人体外的数据记录仪,数据记录仪能够存储来至内窥胶囊的图像信息和压力信息,医生能够通过影像工作站对内窥胶囊传动到数据记录仪中的图像信息和压力信息进行分析。实施例二参见图5,本实施例中,第四刚性段34的一端通过挠性段35与第三刚性段33的一端连接,第一刚性段31、第二刚性段32、第三刚性段33、挠性段35和第四刚性段34连接成“6”字形。本实施例的其它技术特征同实施例一。 ·
权利要求1.一种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形的硬质外壳(I)、位于所述外壳(I) 一端的光学前盖(2)和安装在外壳(I)内腔中的电路板(3),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镜头(4)、图像传感器(5)、呈环形布置的LED灯组(6)和微处理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包括呈“U”形连接的第一刚性段(31)、第二刚性段(32)和第三刚性段(33),所述第二刚性段(32)位于第一刚性段(31)与第三刚性段(33)之间,且第二刚性段(32)平行于所述外壳(I)的中轴线,第二刚性段(32)靠近外壳(I)内壁的一侧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8);所述外壳(I)的侧壁具有一可沿外壳径向进行变形的弹性部(9),该弹性部(9)的内侧壁与所述压力传感器(8)相接触,弹性部(9)的外侧壁与外壳(I)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当弹性部(9)的外侧壁受压力时,所述弹性部(9)向外壳的内腔中凹陷变形并触动压力传感器(8)。
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I)的侧壁开有与所述压力传感器(8)相对应的窗口,所述弹性部(9)密封在所述窗口上。
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9)为弹性橡胶膜。
4.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刚性段(32)连接在第一刚性段(31)与第三刚性段(33)的端部。
5.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段(31)与所述第三刚性(33)段相互平行,且第一刚性段(31)与第三刚性段(33)之间设置有至少一块电池(10)。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刚性段(31)与所述第三刚性段(33)相向的内侧分别设有电极弹簧(31’、33’),所述电池安装在电极弹簧(31’、33’)之间。
7.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四刚性段(34)和挠性段(35),所述第四刚性段(34)的一端通过所述挠性段(35)与所述第一刚性段(31)的一端连接,第一刚性段(31)、第二刚性段(32)、第三刚性段(33)、挠性段(35)和第四刚性段(34)连接成“S”形。
8.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四刚性段(34)和挠性段(35),所述第四刚性段(34)的一端通过所述挠性段(35)与所述第三刚性段(33)的一端连接,第一刚性段(31)、第二刚性段(32)、第三刚性段(33)、挠性段(35)和第四刚性段(34)连接成“6”字形。
9.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传感器(5)和LED灯组(6)安装在第三刚性段(33),所述微处理器(7)安装在第一刚性段(31)。
10.按照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胶囊内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刚性段(34)上安装有射频收发器(11)和收发天线(12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胶囊内镜,包括胶囊形的硬质外壳、位于外壳一端的光学前盖和安装在外壳内腔中的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镜头、图像传感器、呈环形布置的LED灯组和微处理器,电路板包括呈“U”形连接的第一刚性段、第二刚性段和第三刚性段,第二刚性段位于第一刚性段与第三刚性段之间,且第二刚性段平行于外壳的中轴线,第二刚性段靠近外壳内壁的一侧表面设有压力传感器;外壳的侧壁具有一可沿外壳径向进行变形的弹性部,该弹性部的内侧壁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弹性部的外侧壁与外壳的外壁之间平滑过渡。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拍摄胃肠道影像,而且还能够检测胃肠道的压力是否正常。
文档编号A61B5/07GK202589487SQ20122019643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李向东, 袁建 申请人:重庆金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