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812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修护脚底皮肤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脚底在走路时会承受较大的压力并会与鞋底或地面产生频繁的摩擦,为了保护长期受到摩擦的部位,皮肤的天然保护机制会在脚底皮肤受到频繁摩擦的部位形成死皮厚茧。其中,脚后跟与前脚掌是脚底承受较多压力且走路时受到较频繁摩擦的部位,也是脚 底最容易生成死皮厚茧的部位。为了修护及美化脚掌皮肤,目前市场上已有用于去除死皮厚茧的去茧液以及去角质足膜等产品可供使用。参阅图I、图2与图3,现有的一种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11是呈套袋型式,并具有二片相对应接合的阻隔层111、二片分别对应所述阻隔层111设置的皮肤接触层112,及一吸附在所述皮肤接触层112中的角质厚茧去除液113。所述阻隔层111相配合界定形成一个容置空间110及一个与该容置空间110相连通的第一开口 114。所述皮肤接触层112位于该容置空间110内并相配合界定形成一个穿套空间115及一个与该穿套空间115连通的第二开口 116。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脚部190伸入该穿套空间115内一段时间(约30分钟 120分钟),就能利用吸附在所述皮肤接触层112中的角质厚茧去除液113对脚部190的皮肤进行去角质作用。现有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11虽然可以对脚部190皮肤提供去角质作用,但是,在使用上仍存有下列缺点一、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11的设计,使角质厚茧去除液113会没有选择地作用在被所述皮肤接触层112包覆的脚部190,无法针对后脚跟191与前脚掌192等容易形成较厚死皮角质厚茧的部位加强去角质作用,具有无法再针对特定部位提供更强力有效的去角质作用的缺点。二、当使用者的脚部190伸置在该穿套空间115内时,由于后脚跟191与前脚掌192直接接触并下压该皮肤接触层112,使吸附在皮肤接触层112的这二个位置中的部分角质厚茧去除液113被向外挤压,反而使能够作用在角质较厚的后脚跟191与前脚掌192的角质厚茧去除液113的量减少,导致对这二个部位的皮肤提供去角质效果被减弱,具有去角质效果不佳的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针对具有较厚的角质厚茧的部位加强去角质作用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于是,本实用新型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用于供一位使用者的脚部穿套,并能与使用者脚部生成角质厚茧的至少一个待修护部位相接触,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包含一个呈套袋型式的外套件,及一个对应该外套件的形状设置的内套件,该外套件包括界定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及一个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开口的阻隔层,该内套件定位在该容置空间内,并包括界定形成一个穿套空间及一个与该穿套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开口的吸附层。该内套件的吸附层具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设置的加强作用区。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还包含一个用于与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相接触的吸附垫片,该吸附垫片设置在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作用区上,该内套件的吸附层与该吸附垫片吸附有用于去除角质厚茧的修护液。本实用新型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外套件是由一片式设计的阻隔层成形为立体脚形的套袋型式。本实用新型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吸附垫片能够被移除地设置在该内套件的吸附层上。本实用新型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吸附垫片固定结合在该内套件的吸 附层的加强作用区上。本实用新型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使用者脚部具有一个待修护部位,该待修护部位为脚后跟的表皮,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作用区对应于使用者的脚后跟。本实用新型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使用者脚部具有一个待修护部位,该待修护部位为脚掌的表皮,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作用区对应于使用者的脚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该内套件的吸附层设置对应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的加强作用区,再于该加强作用区设置该吸附垫片的设计,可以使该内套件的特定部位吸附较多量的修护液,借此,能针对使用者脚部形成有角质厚茧的特定部位加强去角质作用,达到有效去除较厚角质的效果。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用于供一位使用者的脚部穿套,并能与使用者脚部生成角质厚茧的至少一个待修护部位相接触,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包含一个呈套袋型式的外套件,及一个对应该外套件的形状设置的内套件,该外套件包括界定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及一个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开口的阻隔层,该内套件定位在该容置空间内,并包括界定形成一个穿套空间及一个与该穿套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开口的吸附层。该内套件的吸附层还具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设置的加强吸附部。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的该内套件的吸附层吸附有用于去除角质厚茧的修护液。本实用新型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吸附部为呈高低起伏的立体皱折结构体。本实用新型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使用者脚部具有一个待修护部位,该待修护部位为脚后跟的表皮,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吸附部对应于使用者的脚后跟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使用者脚部具有一个待修护部位,该待修护部位为脚掌的表皮,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吸附部对应于使用者的脚掌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该内套件的吸附层设置对应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的加强吸附部,由于该加强吸附部能够吸附较多量的修护液,借此,同样能针对使用者脚部形成有角质厚茧的特定部位加强去角质作用,达到有效去除较厚角质的效果。
图I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现有的一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图2是一组合示意图,说明现有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的型式;图3是一使用示意图,说明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穿套在一位使用者的脚部的情形;图4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图5是一组合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呈立体脚形的套袋型式;图6是一侧视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穿套在一位使用者的脚部的情形;·[0026]图7是一后视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穿套在该使用者的脚部的情形;图8是一类似于图7的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第一吸附垫片为断面呈U型的片体结构;图9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图10是一组合示意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型式;图11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本实用新型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的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吸附层的一个足底片体呈加强型设计的情形;图12是一分解示意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吸附层的足底片体经折叠而分别形成一个第一加强吸附部与一个第二加强吸附部的情形;图13是一侧视的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穿套在一位使用者的脚部的情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此外,在整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相对位置用语,如“前”、“后”、“左”、“右”是以使用者的方向为基准。参阅图4、图5与图6,本实用新型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用于供一位使用者的脚部100穿套,并能与使用者脚部100生成角质厚茧的至少一个待修护部位相接触。本实施例是以该使用者脚部100具有二个待修护部位101、102为例说明,其中,该待修护部位101为脚后跟的表皮,该待修护部位102为脚掌的表皮。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包含一个外套件3、一个对应该外套件3设置的内套件4、一个设置该内套件4内的吸附有用于去除角质厚茧的修护液6的第一吸附垫片51,一个设置于该内套件4内的吸附有用于去除角质厚茧的修护液6的第二吸附垫片52。该外套件3呈套袋型式,且在本实施例中是由一片式设计的阻隔层30制成,该外套件3为方便供使用者的脚部100穿套的3D立体脚型的套袋型式。该阻隔层30是由防水不透气的材质所制成,本实施例是以塑料制成,并具有一个对应使用者的脚底的基片体32、分别自该基片体32两相反侧向外延伸并与该基片体32相配合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310的一个第一侧片体33及一个第二侧片体34 (参阅图4),该基片体32具有反向设置的一个前侧部321及一个后侧部322,该第一侧片体33具有一个自该前侧部321的左端向外延伸的第一边部331、一个自该后侧部322的左端向外延伸的第二边部332,及一个连接在该第一边部331与第二边部332间的第三边部333,该第一边部331具有相连接的一个邻接于该前侧部321的前水平接合段334及一个邻接于该第三边部333的前竖立接合段335,该第二边部332具有相连接的一个邻接于该后侧部322的后水平接合段336及一个邻接于该第三边部333的后竖立接合段337,该第二侧片体34具有一个自该前侧部321的右端向外延伸的第四边部341、一个自该后侧部322的右端向外延伸的第五边部342,及一个连接在该第四边部341与第五边部342间的第六边部343,该第四边部341具有相连接的一个邻接于该前侧部321的前水平接合段344及一个邻接于该第六边部343的前竖立接合段345,该第五边部342具有相连接的一个邻接于该后侧部322的后水平接合段346及一个邻接于该第六边部343的后竖立接合段347,该第一边部331的前竖立接合段335与该第四边部341的前竖立接合段345相对应接合,且该第一边部331的前水平接合段334与该第四边部341的前水平接合段344同时接合在该基片体32的前侧部321而使该前侧部321被封闭,该第二边 部332的后竖立接合段337与该第五边部342的后竖立接合段347相对应接合,且该第二边部332的后水平接合段336与该第五边部342的后水平接合段346同时接合在该基片体32的后侧部322而使该后侧部322被封闭,该第三边部333与该第六边343部则相配合界定出一个与该容置空间310相连通的第一开口 311。该内套件4对应该外套件3的形状设置并定位在该容置空间310内,包括界定形成一个穿套空间410及一个与该穿套空间410相连通的第二开口 411的吸附层40,该吸附层40为一片式设计,且为可吸附液体的材质所制成,在本实施例是以不织布制成,并具有分别对应于使用者的脚后跟的待修护部位101的一个第一加强作用区412,及对应于使用者的脚掌的待修护部位102的一个第二加强作用区413,且该吸附层吸附有用于去除角质厚茧的修护液6。其中,该吸附层40具有一个对应该阻隔层30的基片体32的足底片体42、分别自该足底片体42两相反侧向外延伸的一个对应该阻隔层30的第一侧片体33的左侧片体43,及一个对应该阻隔层30的第二侧片体34的右侧片体44,该足底片体42与该左侧片体43、右侧片体44相配合界定出该穿套空间410,并具有反向设置的一个足前缘部421及一个足后缘部422,该左侧片体43具有一个自该足前缘部421左端向外延伸的第一内缘部431、一个自该足后缘部422左端向外延伸的第二内缘部432,及一个连接在该第一内缘部431与第二内缘部432间的第三内缘部433,该第一内缘部431具有相连接的一个邻接于该足前缘部421的前横接合段434及一个邻接于该第三内缘部433的前纵接合段435,该第二内缘部432具有相连接的一个邻接于该足后缘部422的后横接合段436及一个邻接于该第三内缘部433的后纵接合段437,该右侧片体44具有一个自该足前缘部421的右端向外延伸的第四内缘部441、一个自该足后缘部422的右端向外延伸的第五内缘部442,及一个连接在该第四内缘部441与第五内缘部442间的第六内缘部443,该第四内缘部441具有相连接的一个邻接于该足前缘部421的前横接合段444及一个邻接于该第六内缘部443的前纵接合段445,该第五内缘部442具有相连接的一个邻接于该足后缘部422的后横接合段446及一个邻接于该第六内缘部443的后纵接合段447,该第一内缘部431的前纵接合段435与该第四内缘部441的前纵接合段445相对应接合,并定位在该第一边部331的前竖立接合段335与第四边部341的前竖立接合段345间,该第一内缘部431的前横接合段434与该第四内缘部441的前横接合段444与该足底片体42的足前缘部421相对应接合,并定位在该阻隔层30的前侧部321及第一边部331的前水平接合段334与第四边部341的前水平接合段344间,该第二内缘部432的后纵接合段437与该第五内缘部442的后纵接合段447相对应接合并定位在该第二边部332的后竖立接合段337与第五边部342的后竖立接合段347间,该第二内缘部432的后横接合段436与该第五内缘部442的后横接合段446与该足底片体42的足后缘部422相对应接合,并定位在该阻隔层30的后侧部322及该第二边部332的后水平接合段336与第五边部342的后水平接合段346间,该第三内缘部433与该第六内缘部443则相配合界定出该第二开口 411。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加强作用区412与该第二加强作用区413是相间隔地形成在该足底片体42上,但其设置位置不以此为限。该第一吸附垫片51设置在该内套件4的吸附层40的第一加强作用区412上以与使用者脚后跟的待修护部位101相接触,该第二吸附垫片52设置在该吸附层40的第二加 强作用区413以与使用者脚掌的待修护部位102相接触。该修护液6被吸附于该内套件4的吸附层40、该第一吸附垫片51及该第二吸附垫片52。本实施例以使用者的脚部100具有两个待修护部位101、102为例说明,因此在该内套件4的吸附层40设有该第一加强作用区412与该第二加强作用区413,并有分别与该第一加强作用区412、第二加强作用区413相对应的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但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的型式不以此为限,该吸附层40也可以只设有该第一加强作用区412,且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只设有与该第一加强作用区412相对应接合的第一吸附垫片51,以供只有在脚后跟部位的表皮形成有较厚角质厚茧的使用者使用。或者,该吸附层40也可以只设有该第二加强作用区413,且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只设有与该第二加强作用区413相对应接合的第二吸附垫片52,以供只有在脚掌部位的表皮形成有较厚角质厚茧的使用者使用。其中,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可以在制造时,就使其固定结合在该吸附层40的第一加强作用区412、第二加强作用区413上。另夕卜,由于个人的走路习惯不同,脚底皮肤与鞋底或地面接触摩擦的部位也不同,因而脚底产生死皮角质的位置及角质厚度也因人而异,为了因应不同的使用需求,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也能够以可被移除的方式设置在该吸附层40的其他位置,例如,在制造时将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另外包装,使用时再由使用者将该第一、第二吸附垫片51、52置入该内套件4上并调整其位置至能与使用者的特定待修护部位相接触,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与该吸附层40间可以不另设接合结构,直接利用分别被吸附在其内的修护液6的吸附作用提供定位效果,或者,也可以配合双面胶或魔鬼毡等接合方式,使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可移除且可调整位置地设置在该吸附层40上。参阅图6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是呈平直的片体结构,但为了让该第一、第二吸附垫片51、52能更紧密地接触使用者脚部100的待修护部位101、待修护部位102,也可以顺应脚部100轮廓将其设计为容易包覆待修护部位101、待修护部位102的断面呈U型的片体结构或碗形结构。如图8所示,说明该第一吸附垫片51顺应脚后跟的轮廓而呈U型片体结构的情形。参阅图9与图10,为本实用新型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该外套件3的阻隔层30及该内套件4的吸附层40呈不同设计,而呈2D套袋型式。虽然该外套件3与内套件4不是3D立体脚形的套袋型式,仍能通过对应使用者的待修护部位101、待修护部位102(见图5)设置的第一加强作用区412、第二加强作用区413,及设置在该第一加强作用区412、第二加强作用区413上的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促使修护液6 (见图5)更容易集中在需要加强作用的位置,以针对脚部100(见图5)特定部位加强去角质作用,同样能提供较有效的去角质效果。以下仅对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外套件3与内套件4作说明。其余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类似的结构不再赘述。该外套件3是由一片式设计的阻隔层30成形为脚形的套袋型式,该阻隔层30具 有一体连接并相配合界定出该容置空间310的一第一侧片体35及一第二侧片体36,该第一侧片体35具有一与该第二侧片体36相间隔的第一开放边部351、反向设置且分别连接在该第一开放边部351两相反端与该第二侧片体36间的一第一接合边部352及一第二接合边部353,该第二侧片体36具有一与该第一侧片体35相间隔的第二开放边部361、反向设置且分别连接在该第一开放边部361两相反端与该第一侧片体35间的一第三接合边部362及一第四接合边部363,该第一接合边部352与该三接合边部362相对应接合,该第二接合边部353与该第四接合边部363相对应接合,该第一开放边部351与该第二开放边部361则相配合界定出该第一开口 311。该内套件4的吸附层40为一片式设计,并具有一体连接且相配合界定出该穿套空间410的一对应该阻隔层30的第一侧片体35的左侧片体45,及一对应该阻隔层30的第二侧片体36的右侧片体46,该左侧片体45具有一与该右侧片体46相间隔的第一开放内缘部451、反向设置且分别连接在该第一开放内缘部451两相反端与该右侧片体46间的一第一内缘部452及一第二内缘部453,该右侧片体46具有一与该左侧片体45相间隔的第二开放内缘部461、反向设置且分别连接在该第二开放内缘部461两相反端与该左侧片体45间的一第三内缘部462及一第四内缘部463,该第一内缘部452与该三内缘部462相对应接合并定位在该阻隔层30的第一接合边部352与第三接合边部362间,该第二内缘部453与该第四内缘部463相对应接合并定位在该阻隔层30的第二接合边部353与第四接合边部363间,该第一开放内缘部451与该第二开放内缘部461则相配合界定出该第二开口 411。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都是自该吸附层40的中央向左、右延伸而同时覆盖在该左侧片体45与右侧片体46的部分区域上。其中,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也可以只设置其中一个以因应不同使用需求。虽然该外套件3、内套件4是2D型式,使用时仍可直接利用使用者的脚部100将该外套件3、内套件4撑开而形成立体套袋形状,且同样能通过该第一、第二吸附垫片51、52的设置,针对待修护部位101、102提供加强的去角质作用。参阅图11、图12与图13,为本实用新型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不包含该第一、第二吸附垫片51、52(见图5),而是在该内套件3的吸附层30分别对应该待修护部位101、待修护部位102的位置上设置能够增加角质厚茧修护液6的吸附量的一个第一加强吸附部414及一个第二加强吸附部415。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加强吸附部414、第二加强吸附部415皆是呈高低起伏的立体皱折结构体,且是直接形成在该吸附层40上。较佳地,该第一加强吸附部414、第二加强吸附部415的立体皱折结构体是由该吸附层40直接折叠形成。其中,该内套件4的吸附层40同样为一片式设计,并具有一对应该阻隔层30的基片体32的加长型的足底片体47、分别自该足底片体47两相反侧向外延伸的一对应该阻隔层30的第一侧片体33的左侧片体43,及一对应该阻隔层30的第二侧片体34的右侧片体44。该足底片体47具有反向设置且分别向后、向前延伸的第一加长部471及一第二加长部472,分别沿方向X向内折叠该第一加长部471、第二加长部472后,就能分别形成该第一加强吸附部414、该第二加强吸附部415,并使该足底片体47的长度缩短而呈与该阻隔层30的基片体32形状相似的缩短型式(如图12所示)。其中,为了使该第一加长部471与第二加长部472折叠后形成的第一加强吸附部414、第二加强吸附部415的位置能分别对准所述待修护部位101、待修护部位102,在该第一加长部471与该左侧片体43、右侧片
体44相连接处还形成二个向内延伸的第一裂缝473,且在该第二加长部472与该左侧片体43、右侧片体44相连接处也形成二个向内延伸的第二裂缝474。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借由呈立体皱折结构的第一加强吸附部414与第二加强吸附部415也能增加其对修护液6的吸附量,同样有助于针对脚部100的待修护部位101、102提供加强的去角质作用。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加强吸附部414、该第二加强吸附部415是经折叠该第一加长部471、第二加长部472而呈锯齿状皱折,但其皱折型式不以此为限,也可以配合特定的成型工具在该吸附层40形成波浪状的皱折结构,或以压制方式先在可吸附液体的片材压制出呈不规则或特定压花图纹的立体皱折结构,再对应阻隔层30的形状将该片材裁剪为该吸附层40,借此,同样能利用立体皱折结构的设计使在该第一加强吸附部414、该第二加强吸附部415的修护液6的吸附量增加,进而能针对特定部位加强去角质作用。值得说明的是,也可以在该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上分别形成立体皱折结构,以进一步提高在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的修护液6的吸附量。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前述三个实施例中的阻隔层30、吸附层40的边缘相接合形成该外套件3、内套件4的方式,以及该内套件4定位在该外套件3内的方式不受限,可以利用超音波或热封方式,也可以利用黏胶黏合。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2,可获致下述的功效及优点,故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借由在该内套件4设置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或在该内套件4的吸附层40设置第一加强吸附部414、第二加强吸附部415,使作用于使用者脚部100的待修护部位101、待修护部位102的修护液6的吸附量增加,能针对生成较厚角质厚茧的特定部位加强去角质作用,并能达到有效去除较厚角质的效果。二、借由在该内套件4设置该第一吸附垫片51、第二吸附垫片52,或在该内套件4的吸附层40设置第一加强吸附部414、第二加强吸附部415,能针对生成较厚角质厚茧的特定部位预先保留较多量的修护液6,即使部分修护液6受挤压而流向周围,保留下来的修护液6的量仍然能完成预定的去角质效果,同样使本实用新型能提供有效的去角质作用。三、由于该外套件3与内套件4分别由一片式的阻隔层30与一片式的吸附层40接合形成,相较于现有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11(见图3),在对应使用者脚底的部分不会形成如图3所示的接合部117的结构,可避免使用时因底部非平面状而在脚底产生不舒服的触感,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有助于提供较舒适的使用感受。四、该阻隔层30与吸附层40的一片式设计,有助于快速接合形成该外套件3、内套件4,且能避免发生过多的裁剪而造成原物料浪费的情形,而具有能节省原料成本与改善制造效率的优点。
权利要求1.一种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用于供使用者的脚部穿套,并能与使用者脚部生成角质厚茧的至少一个待修护部位相接触,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包含一个呈套袋型式的外套件,及一个对应该外套件的形状设置的内套件,该外套件包括界定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及一个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开口的阻隔层,该内套件定位在该容置空间内,并包括界定形成一个穿套空间及一个与该穿套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开口的吸附层;其特征在于: 该内套件的吸附层具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设置的加强作用区;及 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还包含一个用于与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相接触的吸附垫片,该吸附垫片设置在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作用区上,该内套件的吸附层与该吸附垫片吸附有用于去除角质厚茧的修护液。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套件是由一片式设计的阻隔层成形为立体脚形的套袋型式。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垫片能够被移除地设置在该内套件的吸附层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附垫片固定结合在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作用区上。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使用者脚部具有一个待修护部位,该待修护部位为脚后跟的表皮,其特征在于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作用区对应于使用者的脚后跟。
6.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使用者脚部具有一个待修护部位,该待修护部位为脚掌的表皮,其特征在于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作用区对应于使用者的脚掌。
7.一种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用于供使用者的脚部穿套,并能与使用者脚部生成角质厚茧的至少一个待修护部位相接触,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包含一个呈套袋型式的外套件,及一个对应该外套件的形状设置的内套件,该外套件包括界定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及一个与该容置空间相连通的第一开口的阻隔层,该内套件定位在该容置空间内,并包括界定形成一个穿套空间及一个与该穿套空间相连通的第二开口的吸附层;其特征在于 该内套件的吸附层还具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设置的加强吸附部;及 该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的该内套件的吸附层吸附有用于去除角质厚茧的修护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吸附部为呈高低起伏的立体皱折结构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使用者脚部具有一个待修 护部位,该待修护部位为脚后跟的表皮,其特征在于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吸附部对应于使用者的脚后跟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该使用者脚部具有一个待修护部位,该待修护部位为脚掌的表皮,其特征在于该内套件的吸附层的加强吸附部对应于使用者的脚掌设置。
专利摘要一种脚底死皮角质厚茧去除装置,包含一个外套件、一个内套件、一个吸附垫片及一修护液。该外套件包括界定形成一个容置空间及一个第一开口的阻隔层。该内套件定位在该容置空间内,包括界定形成一个穿套空间及一个第二开口的吸附层,该吸附层具有一个对应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设置的加强作用区。该吸附垫片设置在该加强作用区上,以与使用者脚部的待修护部位相接触。该修护液被吸附于该内套件的吸附层与该吸附垫片。通过在该加强作用区所设置的该吸附垫片,可以对脚部生成较厚角质厚茧的特定部位提供加强的去角质作用。
文档编号A61M35/00GK202666187SQ20122027323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6日
发明者王威仁 申请人:王威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