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解剖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174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创解剖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用器械,尤其是涉及ー种创伤小、持久耐用的电动微创解剖针。
背景技术
电动手木刀又叫电凝刀,顾名思义,既可以做切开,同时具有高温凝血作用,在外科手术中应用非常广泛。但现在外科手术中,常常是两种共用,用普通手木刀切开或分离,用电刀凝血,由于目前电刀针体的切削刃ロ较大,手术时电弧起始电压较高,手术产生电弧时电极耐高温性能差,易被烧损,刃ロ的锋利度耐久性差,同时电弧灼伤面积大,对伤ロ愈合不利,术后的疤痕也较大。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创伤面积小、术后无疤痕且使用寿命长的微创解剖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创解剖针,包括由针杆和针柄构成的针体,所述针杆的端部带有切削刃ロ ;所述针杆端部的切削刃ロ为曲率半径小于10微米的尖形结构,在所述针杆和针柄外包覆有耐高温绝缘层。为降低针体的材料成本,所述针杆和针柄为分体式结构,针杆可以用高熔点高硬度的合金材料(如金属钨),针柄可以用普通的不锈钢材料,通过压接使二者结为一体。所述针杆的直径< 0. 8mm ;手术时电弧面积小,皮肤灼伤范围小。为避免针体升温对手术部位的烫伤,所述的绝缘层由叠套在一起的内层和外层构成。所述内层由前段和后段构成,包覆在针杆上的前段向针尖方向延伸,使针尖的外露部分小于4_,最大限度的限制电弧烧伤范围;后段与前段衔接后向针柄方向延伸。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针体的切削刃ロ为曲率半径小于10微米的尖形结构,使用时电弧面积较小,同时针体外包覆有耐高温绝缘保护层,使得手术时皮肤灼伤范围非常小,基本达到术后无疤痕的治疗效果。

图I、图2是实施例I的两种结构示意图。图3、图4是实施例2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 :本实用新型的微创解剖针,包括由针杆I和针柄2构成的针体,针杆I的直径^ 0. 8_,在针杆I的端部带有曲率半径小于10微米的尖形切削刃ロ 3 ;在针杆I和针柄2
外包覆有耐高温绝缘层4。针杆I较细的直径以及端部尖形的切削刃ロ 3,保证了手术时切削刃ロ处(即针尖处)的电弧起始电压低,电弧灼伤的面积足够小;同时针体可以选用高熔点高硬度的合金材料,保证手术产生的电弧不会烧伤刃ロ,从而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长时间保持鋒利度。包覆在针杆I和针柄2外的绝缘层4可以是单层结构,如图I所示,通过整体注塑エ艺使绝缘层4将针体包覆起来,绝缘层4可以使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厚度不足0. 2_,不影响手术操作,还可避免针体升温对手术部位的烫伤,从而确保手术过程中创伤面积最小,术后无症痕。绝缘层还可以由叠套在一起的内层和外层构成,两层耐高温防护层使得防护效果更好。实际制造时,内层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分为前、后两段,如图2所示,包覆在针杆I上的内层前段4a向针尖方向延伸,使针尖的外露部分小于4mm,保证了手术时的灼伤面积尽可能小;内层后段4b与前段衔接后向针柄2方向延伸,外层4c将整个内层全部包覆完全 并向针柄2方向延伸,以满足针体的安装要求。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微创解剖针,包括由针杆I和针柄2压接而成的针体,针杆I可以用高熔点高硬度的合金材料(如金属钨),满足手术时的锋利度要求,针柄2可以用优质的不锈钢材料;针杆I的直径< 0. 8_,其端部的切削刃ロ 3为曲率半径小于10微米的尖形结构,在针杆I和针柄2外包覆有耐高温绝缘层4。高熔点高硬度的合金针杆I较细的直径以及端部尖形的切削刃ロ 3,保证了手术时切削刃ロ处(即针尖处)的电弧起始电压低,电弧灼伤的面积足够小;同时保证手术产生的电弧不会烧伤刃ロ,从而在手术过程中可以长时间保持鋒利度。同样,包覆在针杆I和针柄2外的绝缘层4可以是单层结构,如图3所示,通过整体注塑エ艺使绝缘层4将针体包覆起来,厚度不足0. 2mm的绝缘层4既不影响手术操作,还可避免针体升温对手术部位的烫伤,从而确保手术过程中创伤面积最小,术后无疤痕;对于分体式的针体,包覆在外的绝缘层4还可以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绝缘层同样还可以由叠套在一起的内层和外层构成,两层耐高温防护层使得防护效果更好。实际制造时,内层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分为前、后两段,如图4所示,包覆在针杆I上的内层前段4a向针尖方向延伸,使针尖的外露部分小于4mm,保证了手术时的灼伤面积尽可能小;内层后段4b与前段衔接后向针柄2方向延伸,外层4c将整个内层全部包覆完全并向针柄2方向延伸,以满足针体的安装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微创解剖针,包括由针杆(I)和针柄(2)构成的针体,所述针杆(I)的端部带有切削刃ロ(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I)端部的切削刃ロ为曲率半径小于10微米的尖形结构,在所述针杆(I)和针柄(2 )外包覆有耐高温绝缘层(4 )。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微创解剖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I)和针柄(2)为分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创解剖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杆(I)的直径<0.8mm。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微创解剖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4)由叠套在一起的内层和外层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创解剖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由前段和后段构成,包覆在针杆(I)上的前段向针尖方向延伸,使针尖的外露部分小于4mm ;后段与前段衔接后向针柄(2)方向延伸。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微创解剖针,包括由针杆和针柄构成的针体,针杆端部的切削刃口为曲率半径小于10微米的尖形结构,在针杆和针柄外包覆有耐高温绝缘层。为降低针体的材料成本,针杆和针柄为分体式结构,针杆可以用高熔点高硬度的合金材料,针柄可以用优质不锈钢材料,通过压接使二者结为一体。针杆的直径≤0.8mm;手术时电弧面积小,皮肤灼伤范围小。为避免针体升温对手术部位的烫伤,绝缘层由叠套在一起的内层和外层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针体的切削刃口为曲率半径小于10微米的尖形结构,使用时电弧面积较小,同时针体外包覆有耐高温绝缘保护层,使得手术时皮肤灼伤范围非常小,基本达到术后无疤痕的治疗效果。
文档编号A61B18/12GK202654233SQ20122034272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6日
发明者齐保国, 蔡晓明, 王娟 申请人:齐保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