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tdp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TDP治疗仪。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TDP治疗仪的生产厂家一直沿用着传统的设计方案,特别是支架部分,不仅结构和生产工艺复杂,而且伸缩性不灵活,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使广大消费者难以接受,大大影响了 TDP治疗仪这项科技成果在市场上的推广和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升降灵活的一种TDP治疗仪。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TDP治疗仪,包括有底座、支架、支杆和治疗头,底座与支架连接,支杆与治疗头连接,所述支架与支杆通过控制盒连接,所述控制盒内设有贯穿上下的圆形通孔和横穿的条形孔,圆形通孔与条形孔相通,控制盒上还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单圈弹簧和两端的直扭转臂,直扭转臂设于条形孔内,单圈弹簧设于圆形通孔内,支架通过圆形通孔套接在单圈弹黃内。进一步,为了避免在调节高度时控制盒出现抖动,所述圆形通孔须与支架的直径相等。进一步,还包括有扭簧套,扭簧套中设有耳柄,所述直扭转臂嵌入耳柄中,单圈弹簧龛合在扭簧套内。进一步,所述单圈弹簧的常态直径为支架直径的十分之九,其张开直径至少等同支架直径。进一步,为了增大手指与扭簧套之间的摩擦力,所述耳柄上设有防滑凸点。进一步,为了使TDP治疗仪移动方便,所述底座至少带有3组滚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控制盒上做一些技术性的改进,加载扭簧的卡扣模式,不仅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而且更大的提升了治疗头升降的灵活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扭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扭簧的左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扭簧的应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3、4、5所示,一种TDP治疗仪,包括有底座1、支架2、支杆3和治疗头4,底座I与支架2连接,支杆3与治疗头4连接,所述支架2与支杆3通过控制盒5连接,所述控制盒5内设有贯穿上下的圆形通孔6和横穿的条形孔7,圆形通孔6与条形孔7相通,所述圆形通孔6与支架2的直径相等,控制盒5上还设有扭簧8,所述扭簧8包括单圈弹簧13和两端的直扭转臂9,直扭转臂9设于条形孔7内,单圈弹簧13设于圆形通孔6内,支架2通过圆形通孔6套接在单圈弹簧13内,单圈弹簧8的常态直径为支架2直径的十分之九,其张开直径至少等同支架2直径;还包括有扭簧套10,扭簧套10中设有耳柄11,所述直扭转臂9嵌入扭簧套10的耳柄11中,单圈弹簧13龛合在扭簧套10内,所述扭簧套10的耳柄11上设有防滑凸点12。单圈弹簧的常态直径为支架直径的十分之九,根据扭簧向内的伸缩性,保证扭簧在常态下能很好的夹住支架;张开直径至少等同支架直径,在手指按压扭簧套的耳柄时,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一个张力,使扭簧本身的结构向外呈张开的趋势,松开夹持的支架,从而调节支架与扭簧的相对位置,故而调节治疗头的高度。为了节省材料,可在现有TDP的控制箱中进行改装,加入扭簧。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TDP治疗仪,包括有底座、支架、支杆和治疗头,底座与支架连接,支杆与治疗头连接,所述支架与支杆通过控制盒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内设有贯穿上下的圆形通孔和横穿的条形孔,圆形通孔与条形孔相通,控制盒上还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单圈弹簧和两端的直扭转臂,直扭转臂设于条形孔内,单圈弹簧设于圆形通孔内,支架通过圆形通孔套接在单圈弹簧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DP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与支架的直径相坐寸ο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DP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圈弹簧的常态直径为支架直径的十分之九,其张开直径至少等同支架直径。
4.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TDP治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扭簧套,扭簧套中设有耳柄,所述直扭转臂嵌入耳柄中,单圈弹簧龛合在扭簧套内。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TDP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柄上设有防滑凸点。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TDP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至少带有3组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TDP治疗仪,包括有底座、支架、支杆和治疗头,底座与支架连接,支杆与治疗头连接,所述支架与支杆通过控制盒连接,所述控制盒内设有贯穿上下的圆形通孔和横穿的条形孔,圆形通孔与条形孔相通,控制盒上还设有扭簧,所述扭簧包括单圈弹簧和两端的直扭转臂,直扭转臂设于条形孔内,单圈弹簧设于圆形通孔内,支架通过圆形通孔套接在单圈弹簧内;本实用新型在控制盒上做一些技术性的改进,加载扭簧的卡扣模式,不仅结构简单,节省原材料,而且更大的提升了治疗头升降的灵活性。
文档编号A61N5/00GK202920833SQ2012205440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3日
发明者钟江泉, 袁先洪, 向小阳, 王联, 刘成明, 卫东, 苟华宁 申请人:重庆长乐硅酸盐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