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8788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奶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奶瓶。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婴儿是以奶瓶喂养的方式来哺育,使得奶瓶逐渐成为婴儿哺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喂养工具。在使用奶瓶喂养婴儿时,随着婴儿将奶瓶内的奶液吸走,奶瓶内剩余的奶液逐渐减少,奶瓶内就会产生一定的负压,导致婴儿在将奶液从奶瓶中吸出时吮吸越来越困难,婴儿只能张开嘴呼吸空气。但是,6个月以下的婴儿由于胃部贲门发育的还不完全,当以奶瓶喂食婴儿时,婴儿很容易因为吮吸的动作而吸入过量的空气进而使婴儿产生胀气现象,尤其当婴儿大口吮吸或瓶身倾斜时,以及喂哺婴儿的姿势不正确时,更多的空气会被婴儿吸入肚内导致婴儿胀气更加严重。因此,奶瓶内本身存在的真空负压会迫使婴儿增大吮吸的力度,很容易导致婴儿因胀气过度而打嗝、吐奶、腹痛哭闹。种种因吮吸奶瓶带来的不适最终会使婴儿出现对奶瓶吸吮的排斥,从而不爱喝奶,进而影响发育。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市场上现有的奶瓶在奶嘴01的侧面开有只能单向通气的小孔气阀02,如图1所示(图中箭头的指示方向表示空气的流动方向),婴儿在吮吸奶嘴01的过程中,奶瓶外的空气会从奶嘴01侧面的小孔气阀02中进入到奶瓶的内部,以减小奶瓶内的真空负压。但是,此小孔气阀02非常小,其通气路径的直径仅为Imm左右,当奶瓶内的负压达到一定的压力值时,此小孔气阀02才会开通并向奶瓶内回气,而且回气比较缓慢,而奶瓶内刚开始产生负压小孔气阀02未开通时,婴儿就会出现吮吸困难的现象,其仍然无法避免的造成婴儿张嘴吸气而产生胀气的现象,即使小孔气阀02开通后,由于其回气缓慢,同样无法完全消除奶瓶内的负压,造成婴儿胀气的风险仍然存在。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奶瓶,以实现完全避免奶瓶内产生负压,进而避免造成婴儿胀气的现象,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奶瓶,其完全避免了奶瓶内产生负压,使得奶瓶内的压力始终与外界气压相同,进而避免了因吮吸不畅而造成婴儿胀气的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奶瓶,包括奶嘴和瓶体,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奶嘴和所述瓶体连接处的防胀气装置,其中:所述防胀气装置包括至少一条与外界空气相导通的导气通道;伸入所述瓶体内,并与所述导气通道均连通以将所述导气通道导入的空气进行汇流的汇流通道;设置在所述汇流通道伸入所述瓶体的一端,以允许所述汇流通道中的空气进入所述瓶体内腔中的单向阀。[0012]优选的,上述奶瓶中,所述单向阀为鸭嘴阀。优选的,上述奶瓶中,所述防胀气装置为硅胶防胀气装置。优选的,上述奶瓶中,所述奶嘴与所述瓶体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且所述螺纹为允许空气进入所述导气通道的间断螺纹。优选的,上述奶瓶中,所述单向阀的切口宽度为5mm。优选的,上述奶瓶中,所述导气通道为两条,且两条所述导气通道设置在同一直线上。优选的,上述奶瓶中,所述奶嘴通过环形连接件与所述瓶体密封连接。优选的,上述奶瓶中,还包括与所述防胀气装置连接,以对所述防胀气装置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件。优选的,上述奶瓶中,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汇流通道外壁上并延伸至所述瓶体底部的导气管。优选的,上述奶瓶中,还包括覆盖所述奶嘴的瓶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奶瓶中,增设了独立的防胀气装置,该防胀气装置上设置有与瓶体外界空气连通的至少一条导气通道,和与导气通道连通以汇集导入空气的汇流通道,以及允许汇流通道中的空气进入瓶体内腔的单向阀。在婴儿进食时,婴儿将瓶体内腔中奶液吸出的过程中,因为导气通道始终与外界导通,所以瓶体外界的空气能够随时进入导气通道中,并经汇流通道从单向阀快速的进入瓶体内腔中,使得瓶体内腔中的气压始终与外界气压保持一致,避免了瓶体内腔中产生负压,完全避免了婴儿进食时因吮吸不畅造成的胀气风险,促进了婴儿的正常发育。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具有小孔气阀的奶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胀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防胀气装置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防胀气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瓶回气不意图;其中,以上各图中箭头的指示方向均为空气的流动方向。以上图1-图6中:奶嘴01、小孔气阀02;奶嘴1、瓶体2、防胀气装置3、导气通道4、汇流通道5、单向阀6、导气管7、环形连接件8、支撑件9、瓶盖10。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优点,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奶瓶,其完全避免了奶瓶内产生负压,使得奶瓶内的压力始终与外界气压相同,进而避免了因吮吸不畅而造成婴儿胀气的现象。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2-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奶瓶,包括奶嘴I和瓶体2,其还包括设置于奶嘴I和瓶体2连接处的防胀气装置3,其中:防胀气装置3包括至少一条与外界空气相导通的导气通道4 ;伸入瓶体2内,并与导气通道4均连通以将导气通道4导入的空气进行汇流的汇流通道5 ;设置在汇流通道5伸入瓶体2的一端,以允许汇流通道5中的空气进入瓶体2内腔中的单向阀6。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中,增设了独立的防胀气装置3,该防胀气装置3上设置有与瓶体2外界空气连通的至少一条导气通道4,和与导气通道4连通以汇集导入空气的汇流通道5,以及允许汇流通道5中的空气进入瓶体2内腔的单向阀6。在婴儿进食时,婴儿将瓶体2内腔中奶液吸出的过程中,因为导气通道4始终与外界导通,所以瓶体2外界的空气能够随时进入导气通道4中,并经汇流通道5从单向阀6进入瓶体2内腔,使导入的空气对婴儿在吮吸奶液时所抽出的空气进行快速的补充,瓶体2内腔中的气压能够始终与外界气压保持一致,避免了瓶体2内腔中产生负压,完全避免了婴儿进食时因吮吸不畅造成的胀气风险,也会有效避免婴儿因为负压而导致的吮吸困难,从而排斥奶嘴方式喝奶的现象,更加有利于婴儿的成长和发育。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中,单向阀6为鸭嘴阀。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阀6除起到向瓶体2内腔中输入空气的作用以外,还需要避免奶液进入单向阀6进入而造成奶液的泄漏,所以此处设置单向阀6,且设置方式为仅允许汇流通道5中的空气进入瓶体2内腔,而不允许奶液从瓶体2内腔中进入单向阀6,优选的,此单向阀6为鸭嘴阀。鸭嘴阀的密封性较高,能够有效的避免奶液进入;通气切口相对较宽,汇流通道5内的空气能够更加容易的进入到瓶体2内腔中;开启压力小,空气能够相对容易的进入到瓶体2的内腔中,其能够始终保证瓶体2内腔中的压力与瓶体2外界压力一致,避免内腔中产生负压,最大程度的使内腔中始终呈现接近零负压的状态。当然,在能够满足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单向阀6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单向阀6,例如半球形阀。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防胀气装置3为硅胶防胀气装置3。整个防胀气装置3选用硅胶作为制造材料,因为硅胶具有无色、无味、耐高温、耐低温等特点,无毒无害且不易变形,不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影响,为优选材料。此外,硅胶材料的防胀气装置3加工工艺较为简单,能够一体成型,便于实际的生产和应用。在本实施例中,奶嘴I与瓶体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且螺纹为允许空气进入导气通道4的间断螺纹。导气通道4需要与外界连通而将空气导入瓶体2的内腔中,其与空气导通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优选将设置在瓶体2上,用于与奶嘴I连接的凸出瓶体2外表面的螺纹设置为间断螺纹,使得瓶体2上螺纹间断的部分能够形成空气流通的通道,空气从此螺纹间断的部分进入到奶嘴I与瓶体2连接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而导气通道4与此内部空间连通,进而使空气进入导气通道4中,并进入汇流通道5,最终通过单向阀6进入瓶体2的内腔中,从而形成外界空气进入瓶体2内腔中的完整通道。优选的,单向阀6的切口宽度为5mm。经过多次的实际测试,单向阀6的切口宽度设置为5mm最为适合空气的回流,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单向阀6的切口宽度优选为5mm。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中,导气通道4为两条,且两条导气通道4设置在同一直线上,如图3所示。导气通道4的数量可以为一条(导气通道4设置为一条时,其直径要适当增大),也可以为多条,本实施例优选为两条。两条导气通道4已经能够较好的满足空气快速、充足回流的设计要求,两条导气通道4的设计方式,在满足其工作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防胀气装置3的加工难度,有利于实际的生产加工。如图5和图6所示,奶嘴I通过环形连接件8与瓶体2密封连接。为了使得奶嘴I与瓶体2在连接时能够形成内部空间并顺利实现奶嘴I与瓶体2的连接,本实施例采用环形连接件8来实现奶嘴I与瓶体2的连接。此环形连接件8能够将奶嘴I与支撑件9压紧密封,以实现奶嘴I与瓶体2的密封连接,连接形成的内部空间即为瓶体2外侧壁与环形连接件8内侧壁之间的空间。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中,还包括与防胀气装置3连接,以对防胀气装置3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件9。因为防胀气装置3为硅胶材质,而硅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受到外力时容易发生变形,所以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与防胀气装置3连接的支撑件9,导气通道4位于支撑件9与防胀气装置3的接触面上,此支撑件9具有一定的硬度,其能够使得硅胶材质的防胀气装置3始终保持原有的形状,避免因防胀气装置3变形而影响奶液通过防胀气装置3进入奶嘴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正常工作提高了保障。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中,还包括套设在汇流通道5外壁上并延伸至瓶体2底部的导气管7。设置此导气管7能够使通过单向阀6的空气直接进入内腔的底部,当奶瓶倾斜倒置用于给婴儿喂奶时,内腔的底部就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整个奶瓶的顶端,空气进入内腔后会从导气管7中顺畅、快速的上升,无需经过奶液,使得消除负压的过程更加的快速,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的防胀气效果。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还包括覆盖奶嘴I的瓶盖10。在奶嘴I外侧设置瓶盖10,该瓶盖10与环形连接件8连接以将奶嘴I完全覆盖,其不仅能够起到到防尘、保温、防漏奶的功能,还可以提高奶瓶的美观程度,使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更加的完善。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奶瓶,包括奶嘴(I)和瓶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奶嘴(I)和所述瓶体(2)连接处的防胀气装置(3),其中: 所述防胀气装置(3)包括至少一条与外界空气相导通的导气通道(4); 伸入所述瓶体(2)内,并与所述导气通道(4)均连通以将所述导气通道(4)导入的空气进行汇流的汇流通道(5); 设置在所述汇流通道(5)伸入所述瓶体(2)的一端,以允许所述汇流通道(5)中的空气进入所述瓶体(2)内腔中的单向阀(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6)为鸭嘴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胀气装置(3)为硅胶防胀气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I)与所述瓶体(2)通过螺纹进行连接,且所述螺纹为允许空气进入所述导气通道(4)的间断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6)的切口宽度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道(4)为两条,且两条所述导气通道(4)设置在同一直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奶嘴(I)通过环形连接件(8)与所述瓶体(2)密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防胀气装置(3)连接,以对所述防胀气装置(3 )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件(9 )。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汇流通道(5)外壁上并延伸至所述瓶体(2)底部的导气管(7)。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奶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覆盖所述奶嘴(I)的瓶盖(1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奶瓶,包括奶嘴和瓶体,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奶嘴和所述瓶体连接处的防胀气装置,其中所述防胀气装置包括至少一条与外界空气相导通的导气通道;伸入所述瓶体内,并与所述导气通道均连通以将所述导气通道导入的空气进行汇流的汇流通道;设置在所述汇流通道伸入所述瓶体的一端,以允许所述汇流通道中的空气进入所述瓶体内腔中的单向阀。本实施例提供的奶瓶,其内腔中的气压能够始终与外界气压保持一致,避免了瓶体内腔中产生负压,完全避免了婴儿进食时因吮吸不畅造成的胀气风险,也会有效避免婴儿因为负压而导致的吮吸困难,从而排斥奶嘴方式喝奶的现象,更加有利于婴儿的成长和发育。
文档编号A61J9/04GK203029644SQ20122074867
公开日2013年7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杨芳 申请人:杨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