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57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次性尿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多种类型的一次性尿布。
背景技术
已知一次性尿布具有液体吸收性结构,该液体吸收性结构包含绒毛木质浆柏纤维(fluff wood pulp fiber)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混合物。例如,在JP 2002-315783A (PTL I)中公开的一次性尿布的吸收性结构包含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和绒毛木质浆柏纤维的混合物,其中,当通过 Vortex方法测量时,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具有40g/g或更高的液体吸收率以及20秒或更短时间的液体吸收速度。关于用于一次性尿布等的吸收性结构,JP H6-503983A (PTL2)教导了吸收性结构理想地应该能在排泄发生时立刻吸收体液。这里所公开的吸收性结构使用了吸收体胶凝齐U,当在茶袋测试(Teabag Test)下测试该吸收体胶凝剂时,该吸收胶凝剂能够以至少约40%的吸收能力在10秒或更短时间内尽快地吸收人工尿液。在JP 2009-61063A (PTL 3)中描述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示例为一次性尿布,且该吸收性物品中的吸收性结构包含确保高的透液速度、液体吸收能力和吸水速度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引用列表专利文献PTL I JP 2002-315783APTL 2 JP H6-503983APTL 3 JP 2009-61063A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本发明人的发现,均具有如下的液体吸收性结构的尿布在吸收水分时都易于迅速膨胀到不可接受的体积,该液体吸收性结构包含作为芯组件的一部分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膨胀到这种状态的液体吸收性结构可能与使用者的皮肤过度紧密地接触,或者可能闭合液体吸收性结构和使用者的皮肤之间的间隙,因此对使用者造成不舒服的感觉。当尿布的裆部区域中的液体吸收性结构的一部分局部并显著地变大且该部分在使用者的腿部之间被挤压时,裆部区域可能不正常地膨胀从而使得外观看起来很糟糕。即使液体吸收性结构仍然具有吸收体液的能力,看到了该不正常膨胀部分的母亲也可能会误判为需要换一个新的尿布。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一次性尿布包括前腰部区域、后腰部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和至少形成于所述裆部区域的液体吸收性结构,所述液体吸收性结构包括芯组件,所述芯组件由包括绒毛浆柏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液体吸收性材料的混合物形成,并且所述芯组件由包裹片材包裹;和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芯组件的上表面的透液性的体侧衬垫。在该尿布中,芯组件形成有在所述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凹进的多个凹部,且在所述凹部中,所述混合物和所述包裹片材通过热熔粘接剂接合在一起;
在所述凹部中,所述芯组件具有与非凹进区域中的所述芯组件的厚度的80%以下对应的厚度,所述非凹进区域限定在所述凹部的外侧且在相邻的所述凹部之间;每一个凹部和最接近该凹部的凹部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在大约2_14mm的范围内;且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具有在不加压吸水测试开始后5分钟测量的小于等于45ml/g的不加压吸水量,并且具有小于等于14g/g的负荷下吸水量。


图I是一次性尿布的部分剖切的平面图。图2是沿图I的线II-II截取的图I的尿布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图I中的环形区域III的比例放大图。图4是沿图3的线IV-IV截取的图I的尿布的截面图。图5是与图3相似的图,其示例性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图6是与图I相似的图,其示例性示出了另一个实施方式。图7是与图4相似的图,其示例性示出了又一个实施方式。图8是示例性示出根据再一个实施方式的凹部的分布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具有优选特征的一次性尿布的细节。各个特征可单独使用或与所描述的其他优选特征结合使用。参考图1,尿布I包括透液性的体侧衬垫2、非透液性的背面片材3以及介于元件2和3之间的液体吸收性芯组件4。芯组件4、体侧衬垫2的覆盖芯组件4的上表面的部分和背面片材3的覆盖芯组件4的下表面的部分共同地限定液体吸收性结构5。液体吸收性结构5越过裆部区域7延伸到前腰部区域8和后腰部区域9。在尿布I中,外部片材6层叠于背面片材3的外表面(见图2)。尿布I具有长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其中裆部区域7被限定在长度方向A上的中间部分,前腰部区域8被限定在裆部区域7的前方且后腰部区域9被限定在裆部区域7的后方。在长度方向A上的相反端部,沿着宽度方向B延伸的多个前腰部弹性构件11和沿着宽度方向B延伸的多个后腰部弹性构件12介于体侧衬垫2和背面片材3之间,并且在拉伸状态下固定于元件2和3之间。尿布I在其宽度方向B上的两侧设置有沿着长度方向A延伸的防漏片材(containment sheet)13。各个防漏片材13的内侧边缘13a形成有套管(sleeve) 14,弹性构件16在拉伸状态下沿长度方向A固定于套管14中。另外,尿布I沿着其相反的侧边缘17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在拉伸状态下沿着长度方向A延伸、通过热熔粘接剂(未示出)固定在背面片材3和各个防漏片材13的外侧边缘19之间的腿部弹性构件18。后腰部区域9在其相反的侧边缘分别设置有带紧固件21。带紧固件21分别包括在尿布I穿在使用者身上时适于可拆卸地紧固于设置于前腰部区域8的外表面的目标区域(未示出)的紧固区域22。
以这种方式构造的尿布I关于中心线CL对称,中心线CL平分尿布I在宽度方向B上的尺寸。尿布I的体侧衬垫2上不出的多个点23表不下面将要描述的凹部51分布的范围。参照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各个构件的配置,从而能够容易地理解各个构件相互重叠的方式。参考图2,芯组件4介于体侧衬垫2和背面片材3之间。芯组件4包括液体吸收性材料的混合物43和包裹混合物43的棉纸(tissue paper)44,其中液体吸收性材料的混合物43至少包括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 (例如见图4)。棉纸44例如包括棉纸44a和棉纸44b。混合物43和棉纸44可通过热熔粘接剂HAl彼此接合。芯组件4通过热熔粘接剂HA2接合到体侧衬垫2且通过热熔粘接剂HA3接合到背面片材3。芯组件4与体侧衬垫2和背面片材3协作而形成具有多个凹部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 (例如见图4)。体侧衬垫2和背面片材3可越过芯组件4的外周而向外延伸,这些延伸部的内表面通过热熔粘接剂HA2和HA3接合在一起。各个防漏片材13的外侧边缘19通过热熔粘接剂HA4接合到体侧衬垫2。各个防漏片材13的内侧边缘13a在长度方向A上的相反的端部处通过热熔粘接剂(未示出)接合到前腰部区域8和后腰部区域9处的体侧衬垫2,但是这些内侧边缘13a并没有接合到裆部区域7处的体侧衬垫2。通过这种配置,当尿布I穿在使用者身上且弹性构件16收缩时,如图2中虚线所示,内侧边缘13a自身从体侧衬垫2抬起。外部片材6可通过热熔粘接剂HA5层叠于背面片材3的外表面。尽管如图I中所示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越过裆部区域7延伸到前腰部区域8和后腰部区域9,但是液体吸收性结构5在长度方向A上的长度可适当地缩短。例如,可缩短液体吸收性结构5从而使得液体吸收性结构5可仅仅存在于裆部区域7,或仅仅存在于裆部区域7和前腰部区域8,或仅仅存在于裆部区域7和后腰部区域9。在如图I和2所示的尿布I中,可将无纺布用作体侧衬垫2。无纺布可由热塑性合成纤维制成,例如透气无纺布、纺粘无纺布和SMS无纺布,SMS无纺布由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和纺粘无纺布构成。作为透气无纺布的一个示例,具有大约1-4分特(dtex)范围的纤维细度(fiber fineness)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的共轭纤维可在大约10_35g/m2范围的基重(basis mass)下使用。由例如具有大约5_20微米范围的厚度尺寸的聚乙烯膜等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的膜可用作背面片材3。外部片材6用于防止尿布I的外表面像塑料,并且使得外表面像布料。为实现该目的,由具有大约1-4分特范围的纤维细度和大约10-20g/m2范围的基重的热塑性合成树脂制成的无纺布可用作外部片材6。组成芯组件4中的混合物43的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见图4)分别优选地具有大约100-350g/m2范围的基重且被用于使得混合物43可具有优选在大约300-600g/m2范围的总基重。相关技术领域中普通使用或开发的棉纸可选择性的用作包裹混合物43的棉纸44,例如,具有在大约15-20g/m2范围的基重的棉纸可用作包裹混合物43的棉纸44。
防漏片材13可包括无纺布,且更优选地包括被预先防水处理成使得当尿布I实际使用时具有充分的非透液性的无纺布。参考图3和4,液体吸收性结构5包括在芯组件4的厚度方向上从体侧衬垫2凹进的多个凹部51和限定在凹部51外侧并位于相邻的凹部51之间的非凹进区域52。尽管并没有特别地指出每个凹部51的平面形状,但是图3示例性地示出了凹部51均具有圆形底部和大约I. 5-5_范围的直径D。在具有非圆形形状的平面形状的凹部中,每个凹部优选地具有内接于圆56内的平面形状,该圆56具有优选在大约I. 5-5_范围的直径E (见图5)。此处使用的凹部的“直径”是指在凹部底部处的内接平面形状的圆的直径。当凹 部具有圆形平面形状时,凹部的直径与圆形平面形状的直径D相同。此处使用的两个凹部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是指凹部底部处的分别内接平面形状的圆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在这种具有非圆形形状的平面形状的凹部中,内接于圆56内的平面形状优选地具有至少三点。尽管液体吸收性结构5中的凹部51的分布图案也没有特别地指出,但是,在其中一个凹部51和邻近的两个或多个凹部51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L之中,最小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L优选在大约2-14mm的范围。也就是说,其中一个凹部51和最靠近该一个凹部51的凹部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L优选在大约2-14mm的范围。在这些许多的凹部51之中,如果中心到中心的距离L小于2mm的邻近的凹部的数量相对大,则液体吸收性结构5可能会变得过硬而不能平滑地变形。尽管凹部51被示例性地示出为均匀分布在体侧衬垫2上,但凹部51也可被无规律地分布。参考图4,液体吸收性结构5包括芯组件4、覆盖芯组件4的上表面侧的体侧衬垫2、覆盖芯组件4的下表面侧的背面片材3。凹部51与体侧衬垫2 —起形成。芯组件4包括液体吸收性材料的混合物43和作为包裹片材的透液性的棉纸44,其中液体吸收性材料的混合物43至少包含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另外,液体吸收性结构5包括用于将这些构件彼此接合的热熔粘接剂层HA1、HA2、HA3和HA5。通过使用锋利的切割工具切割由液氮冷冻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以获得截面并通过光学放大该截面大约30倍,可以视觉上确定图4中示出的芯组件4和液体吸收性结构5的截面形状。当在图3中的平面状态下观察液体吸收性结构5时,液体吸收性结构5的每Icm2的表面面积上的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的数量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的数量在液体吸收性结构5的任何区域大致恒定。也就是说,图4中所示的平坦的背面片材3的每Icm2上的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的数量以及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的数量大致恒定。相反的,在如图4所示的截面中,芯组件4在凹部51中凹进,因此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彼此更加靠近,并聚集在一起以彼此紧密粘接。这对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本身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本身来说是符合事实的。以这种方式,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处于可能形成凝胶块的状态。然而,在非凹进区域52,芯组件4根本不凹进或不像凹部51那样显著地凹进,因此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以彼此离散的方式充分地分散。在凹部51中,混合物43利用热熔粘接剂HAl与棉纸44的接合被构造成不管尿布I是否实际穿在使用者身上都保持凹部51的形状。通过将具有与液体吸收性结构5相同成分且具有等于或大于非凹进区域52的厚度尺寸的均匀厚度尺寸的液体吸收性结构凹陷可获得处于如图3和4所示的状态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具有对应于凹部51的凹陷用凸起的辊可用于上述凹陷,从而使得这些凸起可在室温或加热下压缩液体吸收性结构。使用后述的Keyence公司制造的高精度二维激光位移计量器(2D Laser Displacement Gauge)测量包括芯组件4、体侧衬垫2、背面片材3和外部片材6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中的凹部51和非凹进区域52的厚度尺寸值。为了测量凹部51的厚度尺寸,从IOOcm2面积中选出10个凹部51,并通过使用激光束照射各个凹部51的底部来测量各个凹部51的厚度尺寸值,且从各个测量值计算平均值。为了测量非凹进区域的厚度尺寸,从IOOcm2面积中选出具有相对大厚度尺寸的10个区域,使用激光束照射各个区域以测量各个厚度尺寸值,从各个厚度尺寸值计算平均值。在液体吸收性结构5的凹部51中,由于凹进的作用,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缠结在一起且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彼此靠近。因此,即使在排出和吸收体液时,也能限制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的膨胀,同样也能够限制由于形成凝胶块导致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的增大。因此,能够限制凹部51中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及其外周的厚度的增大。尽管不像凹部51那样显著,非凹进区域52中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的厚度增大也能得到限制,这是因为如图4所示的非凹进区域52的两侧的运动被各个凹部51限制。以这种方式,与不形成 有凹部51的液体吸收性结构相比,示例性示出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有助于防止液体吸收性结构5在尿布I的裆部区域7不可接受地增厚。也就是说,液体吸收性结构5不可能过度地增厚使得其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或不可接受地缩窄结构5和使用者皮肤之间的空间。以此种方式,尿布不可能由于潮湿对使用者造成不舒服的感觉。另一个有利的结果是可防止液体吸收性结构5过度地增厚以及这种增厚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在使用者的腿部之间被挤压时的不正常膨胀。为了可靠地实现这种效果,同样需要指定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的吸水效果。从这个观点出发,所使用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优选地表现出45ml/g或更小的不加压吸水量和小于或等于14g/g的负荷下吸水量。使用Scientific Machine&Supply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需求润湿性测试仪(Demand Wettability Tester)测量不加压吸水量。该测试仪被设计为使用0. 9%的NaCl水溶液作为生理盐水和250网眼的尼龙网(NBC工业制造的N-No. 250HD)。用于测量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量为I克。在本发明中,不加压吸水量是指在不加压吸水测试开始后5分钟测量的吸收量。为了测量负荷下吸水量,使用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内径为26mm且底部由250网眼尼龙网形成的圆筒。质量为S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被倒入该圆筒中,且以预定重量对其施加负荷的活塞被置入圆筒中。然后确定该组件的总体质量W1。包括圆筒的组件被放置在包含有25g生理盐水的试验器皿上,并被静置60分钟。当从试验器皿中将包括圆筒的组件取出时,确定该组件的质量W2,并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负荷下吸水量。负荷下吸水量(g/g)=(W2_W1)/S为了提高尿布I的吸收性结构5的作用和效果,可以用诸如透液性的且同时在尿布I的长度方向上具有高的分散液体能力的无纺布等片材构件替代体侧衬垫2,或者可以将这种无纺布接合于整个或部分的体侧衬垫2。适于用作该用途的片材构件的一个示例为过半的组成纤维在尿布I的长度方向A上定向的无纺布。在图4中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中,如果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被过紧地与绒毛木质浆柏纤维41压缩在一起,则棉纸44、体侧衬垫2和其他构件鼓起,或者如果绒毛木质浆柏纤维中限定的用于保持水的纤维和纤维之间的空间被过度限制,则液体吸收性结构5的吸水量和吸水能力可能会下降。使用诸如具有高的分散液体能力的无纺布等片材构件将排到裆部区域上的液体的一部分在长度方向A上分散有利于防止液体泄漏和防止感到潮湿。为了便于图示,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图5相比图3以更大的比例示出了凹部51。参考图5,在凹部51的一个凹部51a中,底部表面具有近似为等边三角形的平面形状,该等边三角形具有分别内接于圆56内的三个角部(拐角)55a。圆56的直径E例如在大约1.5-5mm的范围内。在该特别的实施方式中,在邻近凹部51a的凹部51中,在凹部51a和最靠近凹部51a的凹部51b之间,凹部51b的三个角部55b中的一个角部55b与凹部51a的三个角部55a中的一个角部55a相面对。在彼此面对的角部55a和55b之间限定了非凹进区域52。相比于角部55a、55b在该两个凹部51a和51b之间不彼此面对的情况,通过图5中示出的凹部51a和凹部51b的配置,在该两个凹部51a和51b之间延伸的非凹进区域51的尺寸P较短。相对尺寸P较大的情况,在相对短的非凹进区域52中,由于体液吸 收而导致的厚度变化被限制为较小。在图6中示出的尿布I中,形成在液体吸收性结构5中的凹部51在整个体侧衬垫2上的分布密度,即每Icm2体侧衬垫2所形成的凹部51的数量在长度方向A上是不同的。在图6中,分布在体侧衬垫2上的每Icm2的体侧衬垫2上的点23的数量在由裆部区域7的沿长度方向A观察的中间部分限定的第一区域61中是最大的,且在朝向前腰部区域8依次限定的第二区域62和第三区域63中和/或在朝向后腰部区域9依次限定的第四区域64和第五区域65中逐渐地或阶梯式地减小。每Icm2的点的数量代表凹部51的数量,且每Icm2的凹部51的数量从裆部区域7的中间部分朝向前腰部区域8和后腰部区域9逐渐地或阶梯式地减小。在以这种方式设计的尿布I中,能够在裆部区域7的沿长度方向A观察的中间部分限制由于液体吸收导致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的任意的厚度增加,且液体可在第二至第五区域中被迅速地吸收从而防止液体停留在裆部区域的中间部分,其中在第二至第五区域中,凹部51的存在对液体吸收量的影响可忽略(或不显著)。尽管没有图示,但是,尿布I可仅形成有第一区域61、第二区域62和第三区域63而不包括第四区域64和第五区域65。同样,尿布I可仅形成有第一区域61、第四区域64和第五区域65而不包括第二区域62和第三区域63。另外,可以预期多个选择,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芯组件4和包括该芯组件4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仅在裆部区域7和前腰部区域8中存在,且相应地只形成有第一区域61、第二区域62和第三区域6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芯组件4和包括该芯组件4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仅在裆部区域7和后腰部区域9中存在,且相应地只形成有第一区域61、第四区域64和第五区域65。另外,可预期如下的替换实施方式芯组件4和包括该芯组件4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仅在裆部区域7中存在且相应地仅形成有第一区域61。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凹部51形成于芯组件4且体侧衬垫2的所有部分均不包括在任何的凹部51中。在芯组件4中,混合物43和棉纸44b在从体侧衬垫2朝向背面片材3延伸的方向上被压缩,即在芯组件4的厚度方向上被压缩,因此芯组件4形成有凹部51。体侧衬垫2平坦地延伸且通过热熔粘接剂HA2接合于芯组件4的非凹进区域52。
如果将质地柔软的较大体积的无纺布用作体侧衬垫2且该体侧衬垫2形成有凹部51,则体侧衬垫2的固有质地可能会恶化。可通过根据图7示出的实施方式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来克服该问题。关于棉纸44b,在该实施方式中使用几乎不能延伸的棉纸44b,从而相比于使用可相对延伸的棉纸的情况,在每对相邻的凹部51、51之间限定的非凹进区域52可在形成凹部51的过程中与混合物43更紧密地接触。作为有利的结果,非凹进区域52不可能由于液体吸收而使本身的厚度增加,并确保即使发生液体吸收时非凹进区域52也可很好地抵抗膨胀。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其余的有利效果,体侧衬垫2部分地与棉纸44b间隔开,且容易防止透过体侧衬垫2看到芯组件4上的尿液颜色。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芯组件4所使用的术语“凹部51的厚度和非凹进区域52的厚度”是指对不包括体侧衬垫2、背面片材3和外部片材6的芯组件4进行测量得到的厚度值。可通过在制造液体吸收性结构5的过程中在将体侧衬垫2和背面片材3接合到芯组件4之前拾取芯组件4而得到将被测量的芯组件4。
参照图8,图8是示例性地示出凹部51在芯组件4上的分布图案以观察由于吸水而导致的芯组件4的厚度变化的图。如图7所示,通过使用具有17g/m2基重的棉纸包裹均匀的混合物43 (见图7)以具有矩形截面形状而得到芯组件4,其中混合物43包括(i)具有220g/m2基重的绒毛木质浆柏纤维jP(ii)具有220g/m2基重的多种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矩形截面形状具有410mm的长度尺寸和145mm的宽度尺寸。该图示出了用于芯组件4的棉纸44b和形成在棉纸44b中的凹部51。图8中的凹部51均具有各边长Q为3mm的大致等边三角形的平面形状。凹部51位于虚线表示的正六边形的各个角部(拐角)处,其中在每对相邻的凹部51之间,相关的拐角以距离P彼此面对。表2示出了芯组件4在各个凹部51处的厚度和芯组件4在非凹进区域52处的厚度。当芯组件4吸收代替水分的人工尿液时芯组件4的厚度变化同样被观测,且该观测的结果在表2中示出。为了该观测,使用了分别具有不同吸水特性的三种类型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即SAP-A,SAP-B和SAP-C。这些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是商用的。根据JIS (日本工业标准)K 7223测量表I中的吸水率和水保持率。具体地,I. 0克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被放置到网袋中,并浸没在生理盐水中I个小时。然后从生理盐水中拉出网袋并悬挂15分钟以排干生理盐水。在这种状态下,测量被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吸收的生理盐水的量,以获得吸水率。在排干生理盐水之后,通过离心机对网袋脱水并测量网袋的质量以得到水保持率。参照表2,200克尿素、80克氯化钠、80克硫酸镁、80g氯化钙和大约I克色素(蓝色I号)溶解在10公升离子交换水中的水溶液用作人工尿液。人工尿液的颜色为蓝色。120晕升的人工尿液以分三次、每次注入40晕升、且在连续注入之间间隔5分钟的方式注入到芯组件4的沿长度方向A和宽度方向B观察的中间部分,并被芯组件4吸收。使用滴定管注入人工尿液。注有人工尿液的芯组件4被放置在置于平台的聚乙烯膜上。表2中列出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表示用于形成凹部的凹陷用辊(未示出)周面上的销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且可确定该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大致对应于形成在芯组件上的凹部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在“芯组件的厚度”栏中列出的凹部和非凹进区域的厚度值是在芯组件被注入人工尿液之前,通过使用Keyence公司制造的高精度二维激光位移计量器LJ-G030对放置在平台上的芯组件进行不接触测量而得到的值。注入人工尿液之前和注入人工尿液之后的厚度值列在“非凹进区域的厚度变化”一栏,且所述厚度值是通过使用具有50mm直径的拨盘式(dial)厚度计进行接触测量而得到的值。具体地,拨盘式厚量计的探针从上方与放置在平面上的芯组件4接触,且在6. 5g/cm2的测量负荷下对厚度计进行读数。在每次注入后5分钟对注入人工尿液之后的厚度值进行测量。在80晕升的人工尿液已注入到芯组 件4之后5分钟,对分散在芯组件4的长度方向A上的人工尿液的最大尺寸进行5次(n=5)测量,并对测量数值取平均数以得到“分散长
FtF I又。在经过实验评估的芯组件4中,第三次注入人工尿液之后厚度变化小到可接受程度的芯组件4限于非凹进区域的厚度增量((T-Tci)Ztci)小于或等于2. 2的情况。能够确保该增量的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限于SAP-A。为了使SAP-A确保这种功能效果,表I中的评估值示出了在不加压吸水测试开始后5分钟测量的SAP-A的不加压吸水量优选为小于等于45ml/g,更优选为小于等于40ml/g,且SAP-A的负荷下吸水量优选为小于等于14g/g,更优选为小于等于12g/g。通过不接触方法测量的凹部的厚度优选小于等于非凹进区域的厚度的80%,且凹部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L优选在大约2-14mm的范围内。表I
" ] ~
O 05 ■ — CM in CN to 04
<.
CO
m
I iD CNj CO O Q- co oCo
<<0 寸 <£> T-
CO
<
!寸卜** CO <£>
Q5 O 03 ^
<CO CO T—
CO
S
s ^ -
Sl"g ^ua
^ ^ ^
銮G姊念S-
I" ^
値表权利要求
1.一种一次性尿布,其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所述一次性尿布包括 前腰部区域、后腰部区域以及位于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之间的裆部区域;和 至少形成于所述裆部区域的液体吸收性结构,所述液体吸收性结构包括 芯组件,所述芯组件由包括绒毛浆柏纤维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液体吸收性材料的混合物形成,并且所述芯组件由包裹片材包裹;和 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芯组件的上表面的透液性的体侧衬垫, 其中 在所述芯组件的厚度方向上凹进的多个凹部至少形成于所述芯组件,在所述凹部中,所述混合物和所述包裹片材通过热熔粘接剂接合在一起; 在所述凹部中,所述芯组件具有与非凹进区域中的所述芯组件的厚度的80%以下对应的厚度,所述非凹进区域限定在所述凹部的外侧且在相邻的所述凹部之间; 每一个凹部和最接近该凹部的凹部之间的中心到中心的距离在大约2-14mm的范围内;且 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具有在不加压吸水测试开始后5分钟测量的小于等于45ml/g的不加压吸水量,并且具有小于等于14g/g的负荷下吸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以与所述体侧衬垫相面对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尿布还包括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芯组件的下表面的非透液性的背面片材,其中所述凹部以与所述背面片材相面对的方式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形成于所述芯组件和所述体侧衬垫。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体侧衬垫不包括在所述凹部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片材不包括在所述凹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吸收性结构越过所述裆部区域延伸到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中的至少一方,且所述凹部仅形成于所述裆部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吸收性结构越过所述裆部区域延伸到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中的至少一方,且所述凹部还形成于所述液体吸收性结构的延伸到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中的至少一方的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组件的表面的每Icm2中形成的所述凹部的数量从所述裆部区域的中间部分朝所述前腰部区域和所述后腰部区域中的至少一方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组件的表面的每Icm2中形成的所述凹部的数量是不变的。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组件中的所述绒毛浆柏纤维和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各自具有在大约100-350g/m2范围内的基重,且所述绒毛浆柏纤维和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总共具有在大约300-600g/m2范围内的基重。
1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存在于所述凹部的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密度比存在于所述非凹进区域的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的密度大。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具有小于等于40ml/g的不加压吸水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具有小于12g/g的负荷下吸水量。
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性尿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内接于其中的圆具有在大约I. 5_5mm范围内的直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适于限制由于吸收体液导致芯组件的厚度变化的一次性尿布。作为一次性尿布(1)中的液体吸收性结构(5)的部件的芯组件(4)包括绒毛木质浆粕纤维(41)和高吸收性聚合物颗粒(42),且芯组件由包裹片材(44a、44b)包裹。芯组件(4)在其面对透液性的体侧衬垫(2)的区域中形成有多个凹部(51)。
文档编号A61F13/49GK102791237SQ2012800002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4日
发明者上田纯子, 大桥直人, 菊池响 申请人: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