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795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
背景技术
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痛经是指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其他症状,包括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多由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所致,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顽症,痛苦大,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现有治疗痛经的技术很多,中药疗程长,效果慢,有的还有毒副作用,西药则通常采用止痛片简单的暂时止痛,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其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价格低廉。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益母草15 25份,柴胡10 12份,当归8 10份,白芍5 8份,肉桂5 8份,茯苓12 15份,甘草12 15份,干姜15 20份,丹参10 15份,阿胶10 15份。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益母草20克,柴胡11克,当归9克,白芍7克,肉桂7克,茯苓13克,甘草14克,干姜18克,丹参12克,阿胶12克(此量即为一剂的量)。所述治疗痛经的中 药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I 2小时,过滤,再向药渣中加水,浸没,煎煮0.5 1.5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即得。本发明的治疗痛经的中药制剂,主治原发性痛经;治疗时,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剂,连服7日,7日为一疗程。一般2 3个疗程见效,3 4个疗程治愈。本发明的治疗痛经的药物,其各原料药的药理药性如下:益母草:味辛苦、凉,具有活血、祛瘀、调经、消水的功效。柴胡:性微寒、味苦、辛,具疏肝利胆、疏气解郁、散火之功效。当归:味甘,性温,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白芍:苦酸,凉,可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茯苓:无臭,味淡,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甘草:味甘,性平,无毒,可清热解毒,具有缓正气,养阴血,除邪热之功效。干姜:味辛,性热,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温肺化饮功效。丹参:味苦,微寒,无毒,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清心除烦,养血安神。阿胶:气微,味微甘口,补血滋阴,润燥,止血。本发明选取益母草、柴胡、当归为君药,活血调经;白芍、肉桂、茯苓、甘草养血、正气,共为臣药,佐以干姜、丹参、阿胶;诸药合用,配伍合理,疗效明确,行气活血,行滞祛瘀,温里散寒,符合本病治疗。本发明的治疗痛经的药物,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服用方便,取材简单,价格低廉,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制备治疗痛经的药物配方为:益母草20克,柴胡11克,当归9克,白芍7克,肉桂7克,茯苓13克,甘草14克,干姜18克,丹参12克,阿胶12克。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1.5小时,过滤,再向药渣中加水,浸没,煎煮I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即得。治疗时,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剂,连服7日,7日为一疗程。实施例2制备治疗痛经的药物配方为:益母草15克,柴胡10克,当归8克,白芍5克,肉桂5克,茯苓12克,甘草12克,干姜15克,丹参10克,阿胶10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制备治疗痛经的药物

配方为:益母草25克,柴胡12克,当归10克,白芍8克,肉桂8克,茯苓15克,甘草15克,干姜20克,丹参15克,阿胶15克。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临床验证( I) 一般资料应用实施例1所制出的药物对7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患者的年龄在14 39岁,大多数未婚,均为原发性痛经。(2)治疗方法自月经干净第一天开始服用,连服7日,7日为一疗程。不愈者,则下个月经周期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治愈者,不再服用。(3)疗效评价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功能活动正常,下次月经无下腹疼痛。好转: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4)治疗效果多数患者服用3 4个疗程即可治愈,病程较长、病情比较严重者,需服用6 8个疗程,具体如下:治疗三个疗程后:治愈39例,好转28例,无效3例。治疗五个疗程后:治愈62例,好转8例,无效O例。典型病例1、王某某,女,28岁,经期下腹疼痛难忍,畏寒怕冷,心慌气短,出虚汗,面色苍白。服用本发明的药物(实施例1)进行治疗,治疗2疗程后,症状减轻,服用4个疗程,症状消失,继续巩固2个疗程,至今未见复发。2、高某某,女,17岁,患者自12岁月经初潮起,即患痛经,经期腹痛,恶心,乏力,出虚汗,四肢冰冷,严重影响学习,经多种治疗,效果不好。后服用本发明的药物(实施例1)进行治疗,治疗3疗程后,症状明显减 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治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益母草15 25份,柴胡10 12份,当归8 10份,白芍5 8份,肉桂5 8份,茯苓12 15份,甘草12 15份,干姜15 20份,丹参10 15份,阿胶10 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益母草20克,柴胡11克,当归9克,白芍7克,肉桂7克,茯苓13克,甘草14克,干姜18克,丹参12克,阿胶12克。
3.权利要求I和2所述的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各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I 2小时,过滤,再向药渣中加水,浸没,煎煮O. 5 I. 5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即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痛经的药物,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益母草15~25份,柴胡10~12份,当归8~10份,白芍5~8份,肉桂5~8份,茯苓12~15份,甘草12~15份,干姜15~20份,丹参10~15份,阿胶10~15份。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药,加水浸没,煎煮1~2小时,过滤,再向药渣中加水,浸没,煎煮0.5~1.5小时,过滤,合并两次的滤液,即得。治疗时,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剂,连服7日,7日为一疗程。一般2~3个疗程见效,3~4个疗程治愈。本发明的治疗痛经的药物,经多年临床验证,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制备简单,服用方便,取材简单,价格低廉,主要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3251900SQ20131014120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2日
发明者苑存忠 申请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