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922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蜘蛛香13-17、白芍10-14、延胡索6-10、三七1-5、颠茄浸膏1-5、茯苓10-14、川芎6-10、川木香4-8、石海椒1-5、杉果4-8、白及6-10、五灵脂10-14、石海椒4-8、桃仁10-14、甘草13-17、海螵蛸1-5、益母草6-10、葫芦巴13-17。本发明将上述中药合理配置,使其具有清胃消炎,舒肝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治疗急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
[0002]【背景技术】:
急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急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急慢性胃炎患者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
[0003]目前急慢性胃炎尚无特异性药物治疗,一般主张无症状者勿需治疗,有症状者可根据有关病因、病理及临床症状给予合理用药。具体治疗方法如下:(I)饮食疗法:急慢性胃炎患者饮食宜清淡,有规律、定时定量,避免过酸、过辣、生冷及粗糙食物;(2)药物治疗:急慢性胃炎的药物治疗大体可分为两类: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及消除损害胃粘膜因素的药物。
[0004]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疗效好、
无毒副作用。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蜘蛛香13-17、白芍10-14、延胡索6-10、三七1_5、颠茄浸膏1_5、茯苓10-14、川芎6-10、川木香4-8、石海椒1-5、杉果4-8、白及6-10、五灵脂10-14、石海椒4_8、桃仁10-14、甘草13-17、海螵蛸1-5、益母草6-10、葫芦巴13-17。
[0006]一种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蜘蛛香15、白芍12、延胡索8、三七3、颠茄浸膏3、茯苓12、川芎8、川木香6、石海椒3、杉果6、白及8、五灵脂12、石海椒6、桃仁12、甘草15、海螵蛸3、益母草8、葫芦巴15。
[0007]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将上述中药合理配置,使其具有清胃消炎,舒肝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治疗急慢性胃炎具有很好的疗效,无毒副作用。
[0008]【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蜘蛛香15、茯苓12、白芍12、延胡索8、三七3、颠茄浸膏3、川芎8、川木香6、石海椒3、杉果6、白及8、五灵脂12、石海椒6、桃仁12、甘草15、海螵蛸3、益母草8、葫芦巴15。
[0009]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0010]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白某,男,60岁。急性胃炎患者,经常胃痛、胃酸、还伴有头晕等症状。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2个月后,患者治愈,之前症状完全消失。
[0011]病例二:蒋某,男,50岁,患有慢性胃炎2年。形体消瘦,消化不良,经常出现腹痛、胃酸等症状。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3个月后,患者治愈。
[0012]病例三: 王某,女,24岁。患有慢性胃炎一年,经常胃痛,胃胀、消化不良,人渐渐消瘦,面色发黄。期间服用西药治疗,治标不治本。后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一个半月后,患者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蜘蛛香13-17、白芍10-14、延胡索6-10、三七1_5、颠茄浸膏1_5、茯苓10-14、川芎6-10、川木香4-8、石海椒1-5、杉果4-8、白及6-10、五灵脂10-14、石海椒4_8、桃仁10-14、甘草13-17、海螵蛸1-5、益母草6-10、葫芦巴13-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急慢性胃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蜘蛛香15、白芍12、延胡索8、三七3、颠茄浸膏3、茯苓12、川芎8、川木香6、石海椒3、杉果6、白及8、五灵脂12、石海椒6、桃仁12、甘草15、海螵蛸3、益母草8、葫芦巴15。`
【文档编号】A61K35/56GK103705734SQ201310613437
【公开日】2014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8日
【发明者】黄河, 于峰, 李玉红, 张济前 申请人:安徽海神寿春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