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1616阅读:5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山豆根2-4、鱼腥草3-5、金银花10-15、地肤子4-6、紫苏叶3-5、天青地白草2-4、皂角刺7-8、土茯苓1-2、木通5-7、左转藤4-6、水灯芯3-5、钩藤2-4、竹叶心10-15、笔筒草2-4、忍冬藤3-5、石菖蒲4-6、牛耳大黄3-5、地胆草2-4和老君须1-3;本发明诸药配伍,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补肺固表、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和解表散寒等功效,本发明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易发难治,它发病率高,病程时间长,若治疗不当或延误治疗,严重损害人体咽喉气管、肺部、心脏及至产生鼻咽癌等;鼻窦炎被列为医学难题之一,一旦罹病,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给家人也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按照目前传统治疗鼻窦炎,多采用滴药、激光、穿刺冲洗等方法,这种方法对鼻窦炎炎症具有一定消炎作用,只能暂时缓解症状,调节不了机体免疫力,特别是对顽固性鼻窦炎达不到根治病源的效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
[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山豆根2-4、鱼腥草3-5、金银花10-15、地肤子4-6、紫苏叶3-5、天青地白草2-4、皂角刺7_8、土茯苓1_2、木通5_7、左转藤4-6、水灯芯3-5、钩藤2-4、竹叶心10-15、笔筒草2-4、忍冬藤3-5、石富蒲4-6、牛耳人黄3-5、地胆草2-4和老君须1-3。
[0005]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山豆根3、鱼腥草4、金银花12、地肤子5、紫苏叶4、天青地白草3、皂角刺7.5、土茯苓1.5、木通6、左转藤5、水灯芯4、钩藤3、竹叶心12、笔筒草3、忍冬藤4、石菖蒲5、牛耳大黄4、地胆草3和老君须2。
[0006]用量和用法: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10-15天即可康复。
[000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诸药配伍,具有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补肺固表、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和解表散寒等功效,本发明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实施例1: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山豆根3、鱼腥草4、金银花12、地肤子5、紫苏叶4、天青地白草3、皂角刺7.5、土茯苓1.5、木通6、左转藤5、水灯芯4、钩藤3、竹叶心12、笔筒草3、忍冬藤4、石菖蒲5、牛耳大黄4、地胆草3和老君须2。
[0009]用量和用法: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10-15天即可康复。
[0010]典型病例:
病例1:乌某,27岁,患有鼻窦炎多年,自觉畏寒发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遇感冒明显加重,服用本发明的汤剂,每日一剂,服用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一周,诸症全失,痊愈,没复发。
[0011]病例2:王某,男,35岁,患鼻窦炎5余年,西药治疗多次未治愈,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每日一剂,服用两周后,治愈,至今未复发。
[0012]病例3:黄某,女,43岁,患鼻窦炎近10年,鼻塞,头晕严重,服用本发明的中药汤剂,每日一剂,服 用一周后呼吸通畅,继续服用一周后,诸症全失,治愈。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山豆根2-4、鱼腥草3-5、金银花10-15、地肤子4-6、紫苏叶3-5、天青地白草2_4、皂角刺7_8、土茯苓1_2、木通5-7、左转藤4-6、水灯芯3-5、钩藤2-4、竹叶心10-15、笔筒草2-4、忍冬藤3-5、石富蒲.4-6、牛耳大黄3-5、地胆草2-4和老君须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鼻窦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山豆根3、鱼腥草4、金银花12、地肤子5、紫苏叶4、天青地白草3、皂角刺7.5、土茯苓.1.5、木通6、左转藤5、水灯芯4、 钩藤3、竹叶心12、笔筒草3、忍冬藤4、石菖蒲5、牛耳大黄.4、地胆草3和老君须2。
【文档编号】A61K36/899GK103638398SQ201310635532
【公开日】2014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日
【发明者】窦家海 申请人:窦家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