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566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该中药由下述原料制成:皂刺、刺蒺藜、威灵仙、黄柏、龙胆草、车前子、金银花、连翘、当归、丹参、甘草、羌活、蔓荆子、防风、地龙、牛膝、桔梗、桃仁、茺蔚子、红花、柴胡、天麻、钩藤、桑寄生、石菖蒲、泽泻、白术、石韦、滑石、瞿麦、鸡内金、垂盆草、红藤、紫草、贯众、葛根、厚朴、附子、藿香。本中药治疗湿疹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
【背景技术】
[0002]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其临床表现具有对称性、渗出性、瘙痒性皮肤病、多形性和复发性等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部位,任何季节,但常在冬季复发或加剧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目前的治疗药物治标不治本,且常用有依赖性和副作用。因此研究开发一种安全有效治疗湿疹的中药非常有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本中药治疗湿疹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06]皂刺6-12、刺蒺藜7-18、威灵仙5-14、黄柏4_11、龙胆草6_13、车前子8_14、金银花7-15、连翘5-17、当归6-13、丹参8-16、甘草6_17、羌活7_14、蔓荆子6_15、防风6_17、地龙7-11、牛膝6-13、桔梗9-15、桃仁5-17、茺蔚子7_14、红花5_13、柴胡6_18、天麻7_15、钩藤5-13、桑寄生3-18、石菖蒲4-17、泽泻7-15、白术5_13、石韦3_15、滑石6_19、瞿麦8_14、鸡内金7-16、垂盆草6-12、红藤7-14、紫草6-13、贯众5_12、葛根9_19、厚朴7_17、附子6-18、藿香 8-13。
[0007]优选地,所述皂刺9、刺蒺藜11、威灵仙12、黄柏8、龙胆草9、车前子12、金银花13、连翘12、当归10、丹参12、甘草12、羌活11、蔓荆子13、防风9、地龙8、牛膝12、桔梗11、桃仁12、茺蔚子8、红花11、柴胡10、天麻11、钩藤12、桑寄生16、石菖蒲14、泽泻12、白术10、石韦12、滑石10、瞿麦10、鸡内金12、垂盆草10、红藤9、紫草10、贯众8、葛根11、厚朴12、附子14、藿香10。
[0008]治疗湿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9](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皂刺、刺蒺藜、威灵仙、黄柏、龙胆草、车前子、金银花、连翅、当归、丹参、甘草、宪活、蔓荆子、防风、地龙、牛膝、桔梗、桃仁、竞蔚子、红花、柴胡、天麻、钩藤、桑寄生、石菖蒲、泽泻、白术、石韦、滑石、瞿麦、鸡内金、垂盆草、红藤、紫草、贯众、葛根、厚朴、附子、藿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5分钟。
[0010](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9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11](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7的比例混合,再煎煮6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0012]本发明的药理及效果如下:[0013]本发明选取皂刺、刺蒺藜、威灵仙、黄柏、龙胆草、车前子、金银花、连翘、当归、丹参、甘草、宪活、蔓荆子、防风、地龙、牛膝、桔梗、桃仁、竞蔚子、红花、柴胡、天麻、钩藤、桑寄生、石菖蒲、泽泻、白术、石韦、滑石、瞿麦、鸡内金、垂盆草、红藤、紫草、贯众、葛根、厚朴、附子、藿香等多味中药制成中药汤剂。
[0014]其中,皂刺,拔毒排脓,活血消肿。
[0015]刺蔡藜,散风,明目,下气,行血。
[0016]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0017]黄柏,清热解毒、清热燥湿。
[0018]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
[0019]车前子,清热利尿、渗湿止泻、明目、祛痰。
[0020]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0021]连翘,清热解毒。
[0022]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
[0023]丹参,活血祛瘀;调经止痛;养血安神;凉血消痈。
[0024]甘草,益气 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0025]羌活,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
[002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002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止痒。
[0028]地龙,清热熄风,平肝降压,洛络通痹,清肺平喘,利尿通淋。
[0029]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经;引火下行;利尿通淋。
[0030]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0031]桃仁,破血行瘀;润燥滑肠。
[0032]茺蔚子,活血调经;清肝明目。
[0033]红花,活血能经;祛瘀止痛。
[0034]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0035]天麻,息风止痉;平肝阳;祛风通络。
[0036]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
[0037]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
[0038]石菖蒲,开窍,豁痰,理气,活血,散风,去湿。
[0039]泽泻,利水渗湿。
[0040]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0041]石韦,利尿通淋,清热止血。
[0042]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
[0043]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0044]鸡内金,健脾消食;涩精止遗;消癥化石。
[0045]垂盆草,清热解毒,清利湿热。
[0046]红藤,活血通络,败毒散瘀,祛风杀虫。
[0047]紫草,凉血;活血;透疹;解毒。
[0048]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0049]葛根,解表退热,生津,透疫,升阳止泻。
[0050]厚朴,行气消积;燥湿除满;降逆平喘。
[0051 ]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0052]藿香,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
[0053]将上述多味中药原料经过煎煮制备成汤剂,诸药合用,既能清热泻火、渗利湿热,又可止痒解毒,标本兼治,对于治疗湿疹效果显著。
[0054]临床资料:
[0055]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过100例湿疹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研究,100例病例均来源青岛市开发区医院。
[0056]治疗组:按随机方法选取50例,在原治疗基础上,停用所有治疗药物,服用本发明药物治疗15天。
[0057]对照组:按随机方法选取50例,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15天。
[0058]两组在病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0059]服用方法:治疗组:每日早晚各一次服用本发明药物的汤剂200毫升,治疗15天。对照组: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一次I片,一日2次,餐后服用,治疗15天。
[0060]观察指标和方法
[0061]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标准。
[0062]治疗组,治愈40例,显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25例,显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两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63]实施例1
[0064]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65]皂刺6、刺蒺藜7、威灵仙5、黄柏4、龙胆草6、车前子8、金银花7、连翘5、当归6、丹参8、甘草6、羌活7、蔓荆子6、防风6、地龙7、牛膝6、桔梗9、桃仁5、茺蔚子7、红花5、柴胡
6、天麻7、钩藤5、桑寄生3、石菖蒲4、泽泻7、白术5、石韦3、滑石6、瞿麦8、鸡内金7、垂盆草6、红藤7、紫草6、贯众5、葛根9、厚朴7、附子6、藿香8。
[0066]治疗湿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67](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皂刺、刺蒺藜、威灵仙、黄柏、龙胆草、车前子、金银花、连翅、当归、丹参、甘草、宪活、蔓荆子、防风、地龙、牛膝、桔梗、桃仁、竞蔚子、红花、柴胡、天麻、钩藤、桑寄生、石菖蒲、泽泻、白术、石韦、滑石、瞿麦、鸡内金、垂盆草、红藤、紫草、贯众、葛根、厚朴、附子、藿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5分钟。
[0068](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9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69](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7的比例混合,再煎煮6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0070]实施例2
[0071]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72]皂刺12、刺蒺藜1·8、威灵仙14、黄柏11、龙胆草13、车前子14、金银花15、连翘17、当归13、丹参16、甘草17、羌活14、蔓荆子15、防风17、地龙11、牛膝13、桔梗15、桃仁17、茺蔚子14、红花13、柴胡18、天麻15、钩藤13、桑寄生18、石菖蒲17、泽泻15、白术13、石韦15、滑石19、瞿麦14、鸡内金16、垂盆草12、红藤14、紫草13、贯众12、葛根19、厚朴17、附子18、藿香13。
[0073]治疗湿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4](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皂刺、刺蒺藜、威灵仙、黄柏、龙胆草、车前子、金银花、连翅、当归、丹参、甘草、宪活、蔓荆子、防风、地龙、牛膝、桔梗、桃仁、竞蔚子、红花、柴胡、天麻、钩藤、桑寄生、石菖蒲、泽泻、白术、石韦、滑石、瞿麦、鸡内金、垂盆草、红藤、紫草、贯众、葛根、厚朴、附子、藿香, 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5分钟。
[0075](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9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76](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7的比例混合,再煎煮6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0077]实施例3
[0078]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79]皂刺9、刺蒺藜11、威灵仙12、黄柏8、龙胆草9、车前子12、金银花13、连翘12、当归10、丹参12、甘草12、羌活11、蔓荆子13、防风9、地龙8、牛膝12、桔梗11、桃仁12、茺蔚子8、红花11、柴胡10、天麻11、钩藤12、桑寄生16、石菖蒲14、泽泻12、白术10、石韦12、滑石10、瞿麦10、鸡内金12、垂盆草10、红藤9、紫草10、贯众8、葛根11、厚朴12、附子14、藿香10。
[0080]治疗湿疹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如下:
[0081](I)按照上述重量份配比将皂刺、刺蒺藜、威灵仙、黄柏、龙胆草、车前子、金银花、连翅、当归、丹参、甘草、宪活、蔓荆子、防风、地龙、牛膝、桔梗、桃仁、竞蔚子、红花、柴胡、天麻、钩藤、桑寄生、石菖蒲、泽泻、白术、石韦、滑石、瞿麦、鸡内金、垂盆草、红藤、紫草、贯众、葛根、厚朴、附子、藿香,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与水按照重量比1:9的比例混合,在水中浸泡35分钟。
[0082](2)将所述步骤(1)中的混合物及水煎煮90分钟后,过滤得到第一滤液及滤渣。
[0083](3)将所述步骤(2)中所得滤渣与水按照重量比1:7的比例混合,再煎煮60分钟,然后过滤得到第二滤液及滤渣,将第一滤液与第二滤液混合,获得药物的汤剂。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皂刺6-12、刺蒺藜7-18、威灵仙5-14、黄柏4-11、龙胆草6_13、车前子8_14、金银花7-15、连翘5-17、当归6-13、丹参8-16、甘草6_17、羌活7_14、蔓荆子6_15、防风6_17、地龙7-11、牛膝6-13、桔梗9-15、桃仁5-17、茺蔚子7_14、红花5_13、柴胡6_18、天麻7_15、钩藤5-13、桑寄生3-18、石菖蒲4-17、泽泻7-15、白术5_13、石韦3_15、滑石6_19、瞿麦8_14、鸡内金7-16、垂盆草6-12、红藤7-14、紫草6-13、贯众5-12、葛根9-19、厚朴7-17、附子6-18,藿香8-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皂刺9、刺蒺藜11、威灵仙12、黄柏8、龙胆草9、车前子12、金银花13、连翘12、当归10、丹参12、甘草12、羌活11、蔓荆子13、防风9、地龙8、牛膝12、桔梗11、桃仁12、茺蔚子8、红花11、柴胡10、天麻11、钩藤12、桑寄生16、石菖蒲14、泽泻12、白术10、石韦12、滑石10、瞿麦10、鸡内金12、垂盆草10、红藤9、紫草10、贯众8、葛根11、厚朴12、附子14、藿香10。
【文档编号】A61K36/8988GK103656243SQ201310729344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6日
【发明者】唐劲卉, 唐立娟, 李伟, 李明莉, 孙春红 申请人:唐劲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