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104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主要由穿刺器、导管、导管接头、T形手柄构成,其特征在于穿刺器头端呈尖锥形,头端侧面的周边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尾端为多边形结构,头端与尾端之间螺旋形结构构成,穿刺器整体为中空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解决传统操作方法的缺陷,无需切除组织、不破坏其解剖结构、不干扰其生理环境,使得窦口鼻道复合体持续处于一种高龙都的药物环境中,从而达到消除炎症,改善引流、治愈鼻窦炎。
【专利说明】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上治疗鼻窦炎使用的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
【背景技术】
[0002]随着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鼻窦炎的治疗自始自终离不开药物的应用,鼻内镜手术只是为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解剖环境,保持鼻窦的引流通畅,往往鼻内镜手术做的很漂亮,引流很通畅,但粘膜的炎症持续存在,病人症状改善不明显,鼻内镜技术的中心是窦口鼻道复合体,目的是切除钩突、部分或全部筛窦,扩大上颌窦口,蝶窦口,以及额窦口,使得各个鼻窦充分引流,很多人有效,但也有很多效果是不理想的,我们能不能不切除组织、不破坏其解剖结构、不干扰其生理环境,而用另外一种方法来使窦口鼻道复合体持续地处于一种高浓度的药物环境中,来消除炎症,改善引流,从而治愈鼻窦炎;目前临床上的用药方法比如鼻腔喷雾、鼻腔冲洗都难以使药物直接达到窦口鼻道复合体。(注:窦口鼻道复合体是一个解剖概念,是指鼻腔外侧壁以筛漏斗为中心的一组结构,包括中鼻甲、钩突、额隐窝、筛泡、上颌窦口、后因、筛漏斗。筛漏斗是由钩突、筛泡、额隐窝、上颌窦口前壁围成的漏斗状的三维空间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一种可长期牢固留置、定期反复灌注治疗药物的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0005]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主要由穿刺器、导管、导管接头、T形手柄构成,其特征在于穿刺器头端呈尖锥形,头端侧面的周边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尾端为多边形结构,头端与尾端之间螺旋形结构构成,穿刺器整体为中空结构。
[0006]上述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一端连接于穿刺器尾端,另一端连有导管接头,导管接头可以与普通注射器直接进行连接。
[0007]上述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T形手柄垂直端的末端为多边形空腔结构,其内径大于或等于穿刺器尾端多边形结构的外径,可以使得穿刺器尾端至于T形手柄垂直端的空腔结构内。
[0008]上述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在T形手柄垂直端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深度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增加,直至与T形手柄垂直端末端的空腔相通,当穿刺器尾端至于T形手柄垂直端的空腔结构内时,可以避免T形手柄对导管造成压迫。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解决传统操作方法的缺陷,无需切除组织、不破坏其解剖结构、不干扰其生理环境,使得窦口鼻道复合体持续处于一种高龙都的药物环境中,从而达到消除炎症,改善引流、治愈鼻窦炎。【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穿刺器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穿刺器剖视图
[0013]图4为T形手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主要由穿刺器1、导管2、导管接头3、T形手柄4构成,穿刺器I头端呈尖锥形,头端侧面的周边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5,尾端为多边形结构,头端与尾端之间螺旋形结构构成,穿刺器I整体为中空结构,导管2 —端连接于穿刺器I尾端,另一端连有导管接头3,导管接头3可以与普通注射器直接进行连接,T形手柄4垂直端的末端为多边形空腔结构,其内径大于或等于穿刺器I尾端多边形结构的外径,可以使得穿刺器I尾端至于T形手柄4垂直端的空腔结构内,T形手柄4垂直端设有凹槽6,且凹槽6的深度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增加,直至与T形手柄4垂直端末端的空腔相通,当穿刺器I尾端至于T形手柄4垂直端的空腔结构内时,可以避免T形手柄4对导管造成压迫。
[0015]临床具体操作时,将T形手柄4套于穿刺器I尾端,手持T形手柄将穿刺器I置入鼻腔内,边推进边旋转,直至穿刺器I到达预定位置,将T形手柄与穿刺器I分离,通过导管接头3向预定位置注药,从而达到治疗、冲洗作用,接触窦口阻塞,使上颌窦、筛窦、额窦的炎症得以治愈,同理,在达到预定效果后,将T形手柄4再次套于穿刺器I尾端,按推进时相反方向即可将穿刺器I取出。
[0016]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权利要求】
1.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主要由穿刺器、导管、导管接头、T形手柄构成,其特征在于穿刺器头端呈尖锥形,头端侧面的周边管壁上设有多个小孔,尾端为多边形结构,头端与尾端之间螺旋形结构构成,穿刺器整体为中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导管一端连接于穿刺器尾端,另一端连有导管接头,导管接头可以与普通注射器直接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T形手柄垂直端的末端为多边形空腔结构,其内径大于或等于穿刺器尾端多边形结构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上颌窦治疗导管,其特征在于在T形手柄垂直端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深度由近端至远端逐渐增加,直至与T形手柄垂直端末端的空腔相通。
【文档编号】A61M25/06GK203609735SQ20132046198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7日
【发明者】范述孝, 范玉龙, 袁宇 申请人:范述孝, 范玉龙, 袁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