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输液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79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儿科输液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儿科输液护理床,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床腿、挡板,床体下部固定床腿,所述的床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挡板,所述的床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活动支撑板,床体下部通过转轴连接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一侧沿着转轴转动,支撑杆的另一侧连接活动支撑板,活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支撑腿,活动支撑板上设有绑带,所述的绑带上设有搭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输液时能够固定小儿手腕部,防止婴儿乱动,将输液针头弄偏,以保证正常输液,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专利说明】儿科输液护理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儿科输液护理床。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临床上所使用的儿科护理床,主要由床板、床腿、床头板和床尾板构成,床板两侧设有挡板,由于小孩好动,容易导致输液针头活动,影响正常输液,给小孩造成二次穿针,且输液时也不能够固定小儿手腕部,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儿科输液护理床,保证正常输液,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4]其技术方案是:包括床体、床腿、挡板,床体下部固定床腿,所述的床体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挡板,所述的床体的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活动支撑板,床体下部通过转轴连接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的一侧沿着转轴转动,支撑杆的另一侧连接活动支撑板,活动支撑板的底部设有支撑腿,活动支撑板上设有绑带,所述的绑带上设有搭扣。
[0005]上述的绑带为弹性绑带,绑带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海绵软垫。。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输液时能够固定小儿手腕部,防止婴儿乱动,将输液针头弄偏,以保证正常输液,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8]上图中:床体1、床腿2、挡板3、活动支撑板4、绑带5、搭扣6、转轴7、支撑杆8、铰链9、支撑腿10。
【具体实施方式】
[0009]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0]本实用新型包括床体1、床腿2、挡板3,床体I下部固定床腿2,所述的床体I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挡板3,所述的床体I的一侧通过铰链9连接活动支撑板4,床体I下部通过转轴7连接支撑杆8 ;所述的支撑杆8的一侧沿着转轴7转动,支撑杆8的另一侧连接活动支撑板4,活动支撑板4的底部设有支撑腿10,活动支撑板4上设有绑带5,所述的绑带5上设有搭扣6 ;所述的绑带5为弹性绑带,与孩子皮肤接触的绑带内表面,设有一层海绵软垫。
[0011]使用时,通过旋转支撑杆8将活动支撑板4水平固定,将婴儿的胳膊通过绑带5固定在活动支撑板4上,防止婴儿乱动,将输液针头弄偏,以保证正常输液。
【权利要求】
1.一种儿科输液护理床,包括床体(I)、床腿(2)、挡板(3),床体(I)下部固定床腿(2),所述的床体(I)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挡板(3),其特征是:所述的床体(I)的一侧通过铰链(9)连接活动支撑板(4),床体(I)下部通过转轴(7)连接支撑杆(8);所述的支撑杆(8)的一侧沿着转轴(7)转动,支撑杆(8)的另一侧连接活动支撑板(4),活动支撑板(4)的底部设有支撑腿(10),活动支撑板(4)上设有绑带(5),所述的绑带(5)上设有搭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科输液护理床,其特征是:所述的绑带(5)为弹性绑带,绑带的内表面设有一层海绵软垫。
【文档编号】A61G7/075GK203447441SQ201320485862
【公开日】2014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9日
【发明者】韩光, 吴爱兰 申请人:韩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