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887阅读:4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主要由眼镜主体、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控制系统按钮和增压眼罩构成;所述的眼镜主体,包括眼镜框、眼镜片和眼镜桩头,眼镜框上部内侧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蓄药器、输液管和滴液头。本实用新型在眼战伤发生后第一时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急救眼镜,使眼战伤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通过增加眼罩和自动滴药功能,集避光、包扎,止血、镇痛和抗感染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大部分眼战伤急救处置的要求。
【专利说明】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
【背景技术】
[0002]现代战争中军人眼外伤的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由于高爆性武器的使用,眼外伤的发病更为常见,并更趋复杂。眼外伤的种类在战争时期以开放伤为主,常见为爆炸伤;而和平时期以闭合伤为主,常见为钝挫伤。针对现代战争中眼外伤多为眼球开放伤、伴有多发眼球内异物、伤情较重等特点,以及战场上由于条件限制,大部分战伤急救措施是止血包扎,镇痛,抗感染。尤其是眼球破裂伤及穿孔伤,造成眼内容物流失,眼球开放。拖延时间越长,损伤越重,感染的机会也越多。对开放性眼外伤需施行止血包扎,镇痛,抗感染等治疗;为了能够眼战伤后第一时间持续对眼部给药,避免感染,减轻疼痛和出血,减少并发症发生,急需眼战伤急救多功能的眼罩或眼镜,目前国内外尚无类似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能够在开放性眼外伤后的第一时间对眼部施行止血包扎、持续对眼部给药,避免感染,减轻疼痛和出血,减少并发症发生。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它主要由眼镜主体、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控制系统按钮和增压眼罩构成;
[0005]所述的眼镜主体,包括眼镜框、眼镜片和眼镜桩头,眼镜框上部内侧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蓄药器、输液管和滴液头;
[0006]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眼镜桩头内部的显示器和电源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压力调节和药物流量调节模块;
[0007]所述的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和控制系统按钮安装在一侧眼镜桩头上;
[0008]所述的控制系统按钮包括压力按钮、自动滴药按钮等。
[0009]所述的增压眼罩,包括眼罩垫和进气阀门,与眼镜主体可根据需要拆分组合。较优的,进气阀门为压力调节阀门。
[0010]所述的眼镜主体,还包括输气管,位于眼镜桩头内,通过输气接口与增压眼罩外侧的进气阀门相连接。
[0011]较优的,所述的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为触摸式的。
[0012]战伤急救时可以将增压眼罩放入受伤眼的眼睛片内侧,通过增压眼罩上的压力调节阀门与输气管连接,根据不同战伤救治要求,调节控制系统上的压力按钮,输入气体使增压眼罩膨胀,与受伤眼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起到包扎和部分止血作用。压力数值可在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显示。
[0013]所述的眼镜桩头后端还包括铰链,作用是将两侧眼镜桩头与镜腿更好地固定和调节。
[0014]所述的眼镜主体,还包括鼻托,滴液头位于鼻托上方。[0015]本实用新型的眼镜主体由聚碳树脂板和聚氨酯膜构成,功能是透明可视、具有很强的硬度,具有眼防护镜功能,可以防止二次伤害。
[0016]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眼罩通过控制系统可以调节眼罩压力,适应不同类型眼战伤。
[0017]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滴药功能,蓄药器由纤维树脂一次成型,一次性使用,镶嵌在眼镜框上部内侧靠近眼睛桩头处,可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内装不同的药物,如镇痛药物、止血药物或消炎药物等,通过控制系统的调节,经过输液管和滴液头,向眼内侧滴药并可直接进入眼结膜表面。通过调节自动滴药按钮,可调节给药量。压力调节数值和给药速度数值可在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上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滴药功能可根据病情和抢救和治疗需要,由控制系统设置持续或间歇给药方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行持续或间歇给药,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个体的需求差异和战场上急救需要的特点。
[0018]本实用新型的眼镜片透明,增压眼罩与眼镜框可拆分,平时具有用于一般的防护眼镜的功能。如果单眼或双眼受伤,可将受伤眼带上增压眼罩,不遮挡正常眼视野。
[00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眼战伤发生后第一时间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急救眼镜,使眼战伤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通过增加眼罩和自动滴药功能,集避光、包扎,止血、镇痛和抗感染等功能于一体,满足大部分眼战伤急救处置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可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士兵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为后续治疗赢得足够时间。
[002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合于现代战争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眼罩的结构图;
[00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眼镜主体和增压眼罩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系统结构图;
[0028]附图标记:1.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2.控制系统按钮;3.蓄药器;4.眼镜框;
5.增压眼罩;6.眼镜片;7.铰链;8.输液管;9.滴液头;10.鼻托;11.眼镜桩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仅限于此。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所示,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它主要由眼镜主体、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1、控制系统按钮2和增压眼罩构成;
[0032]所述的眼镜主体,包括眼镜框4、眼镜片6和眼镜桩头11,眼镜框上部内侧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蓄药器3、输液管8和滴液头9 ;
[0033]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眼镜桩头11内部的显示器和电源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压力调节和药物流量调节模块;[0034]所述的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I和控制系统按钮2安装在一侧眼镜桩头11上;
[0035]所述的增压眼罩5,包括眼罩垫和进气阀门,与眼镜主体可根据需要拆分组合。
[0036]实施例2:
[0037]—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其余同实施例1,所述的控制系统按钮包括压力按钮、自动滴药按钮等。
[0038]所述的控制系统,采用AC-DC电源、通过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数控单片机等来调控眼罩压力和药物流量。
[0039]所述的眼镜桩头后端还包括铰链7,作用是将两侧眼镜桩头与镜腿更好地固定和调节。
[0040]所述的眼镜主体,还包括鼻托10,滴液头9位于鼻托10上方。
[0041]实施例3:
[0042]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其余同实施例1,所述的眼镜主体,还包括输气管,位于眼镜桩头内,通过输气接口与眼罩外侧的进气阀门相连接。所述的进气阀门采用压力调节阀门,可调节进气的压力。
[0043]战伤急救时可以将增压眼罩放入对应受伤眼的眼睛片内侧,通过增压眼罩上的压力调节阀门与输气管连接,根据战伤不同战伤救治要求,调节控制系统上的压力按钮,输入空气使增压眼罩膨胀,与受伤眼之间产生一定的压力,起到包扎作用。压力数值可在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I显示。
[0044]本实用新型的眼镜主体由聚碳树脂板和聚氨酯膜构成,功能是透明可视、具有很强的硬度,具有眼防护镜功能,可以防止二次伤害。
[0045]本实用新型的增压眼罩5通过控制系统可以调节眼罩压力,适应不同类型眼战伤。
[0046]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滴药功能,蓄药器3由纤维树脂一次成型,一次性使用,镶嵌在眼镜框上部内侧靠近眼睛桩头处,可根据治疗目的不同内装不同的药物,如镇痛药物、止血药物或消炎药物等,通过控制系统的调节,经过输液管8和滴液头9,向眼内侧滴药并可直接进入眼结膜表面。通过自动滴药按钮,可调节给药量。压力调节数值和给药速度数值可在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I上显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滴药功能可根据病情和抢救和治疗需要,由控制系统设置持续或间歇给药方式,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自行持续或间歇给药,最大限度地解决了个体的需求差异和战场上急救需要的特点。
[0047]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眼镜主体、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控制系统按钮和增压眼罩构成; 所述的眼镜主体,包括眼镜框、眼镜片和眼镜桩头,眼镜框上部内侧由外向内依次安装有蓄药器、输液管和滴液头; 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眼镜桩头内部的显示器和电源模块、电机控制模块、压力调节和药物流量调节模块; 所述的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和控制系统按钮安装在一侧眼镜桩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按钮包括压力按钮、自动滴药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眼罩,包括眼罩垫和进气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镜主体,还包括输气管,位于眼镜桩头内,通过输气接口与增压眼罩外侧的进气阀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系统液晶显示屏为触摸式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镜桩头后端还包括铰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一种眼外伤急救眼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眼镜主体,还包括鼻托,滴液头位于鼻托上方。
【文档编号】A61M35/00GK203619766SQ20132062694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1日
【发明者】王凯慧, 赵世红, 黄丽斌, 潘东艳, 孙伟峰, 顾操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