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身辅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6747阅读:8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翻身辅助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翻身辅助器,包括支撑板、抬起板,支撑板与抬起板折叠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利用杠杆原理,护士只需要在抬起板一端稍加使力,就可以轻松把躺在翻身辅助器上的病人从一侧翻起,完成翻身运动。限位板与支架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抬起板保持抬起状态,当病人需要翻身为正面时,可将病人靠在抬起板上,再将抬起板放下,使病人再躺下时,能够更加舒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身辅助器的应用,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翻身辅助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翻身辅助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为避免无自主翻身能力的病人产生压疮,护士都会定时为此类病人进行翻身,目前主要采用人工手动翻身,长此以往,护士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且人工翻身耗时较长,一方面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病人也极为不舒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轻护士负担,快速有效帮助病人完成翻身动作的翻身辅助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翻身辅助器,包括支撑板、抬起板,支撑板与抬起板折叠活动连接。
[0006]作为优选,抬起板垂直方向,分别向上下延伸,设置有躺板。
[0007]作为优选,抬起板下方设置有限位板,抬起板抬起后,固定支撑于限位板。
[0008]作为优选,限位板设置有至少一道限位槽,抬起板支撑在限位槽内。
[0009]作为优选,抬起板包括主板、支架板,主板与支架板折叠活动连接,支架板向下折叠,卡装在限位槽内。
[0010]作为优选,主板与支架板在背面,通过合页翻转连接。
[0011]作为优选,抬起板上开设有容纳腔,抬起板放平,置于限位板上,容纳腔与限位槽匹配收纳。
[0012]作为优选,容纳腔为穿透抬起板的容纳孔。
[0013]作为优选,容纳腔为未穿透抬起板的容纳槽。
[0014]作为优选,抬起板放倒,叠加在限位板上后,抬起板与限位板的厚度与支撑板相同。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利用杠杆原理,护士只需要在抬起板一端稍加使力,就可以轻松把躺在翻身辅助器上的病人从一侧翻起,完成翻身运动。
[0017]限位板与支架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抬起板保持抬起状态,当病人需要翻身为正面时,可将病人靠在抬起板上,再将抬起板放下,使病人再躺下时,能够更加舒适。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翻身辅助器的应用,能够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0021]图3是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23]图中:1是支撑板,2是抬起板,21是主板,22是支架板,23是容纳孔,3是限位板,31是限位槽,32是连接臂,4是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5]如图1、图2所示,一种翻身辅助器,包括支撑板1、抬起板2,支撑板I与抬起板2折叠活动连接。使用时,将支撑板I固定支撑在病床上,从抬起板2的一端向上施加作用力,通过杠杆原理,从一端抬起抬起板2。
[0026]为了能够使在为病人翻身过程中,保持病人身体的稳定性,可在抬起板2垂直方向,分别向上下延伸,设置有躺板4。躺板4提供更大的空间供病人卧躺,更大的空间能够保证病人更大的舒适性。
[0027]为了使抬起板2具有保持状态的功能,抬起板2下方设置有限位板3,限位板3后端延伸出的连接臂32与支撑板I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抬起板2也转动连接在限位板3的连接臂32上。抬起板2抬起后,固定支撑于限位板3。限位板3与支架板22的配合使用,能够实现抬起板2保持抬起状态,当病人需要翻身为正面时,可将病人靠在抬起板2上,再将抬起板2放下,使病人再躺下时,能够更加舒适。
[0028]针对不同的病人,需要不同的抬起角度,因此,如图3所示,限位板3设置有至少一道限位槽31,将抬起板2支撑在限位槽31内,即可实现抬起板2的固定。
[0029]出于配合上述限位板3的结构,抬起板2包括主板21、支架板22,主板21与支架板22折叠活动连接,支架板22向下折叠,卡装在限位槽31内。如图4所示,支架板22插装在不同的限位槽31内,即可实现抬起板2抬起不同的角度。
[0030]主板21与支架板22在背面,通过合页翻转连接。采用合页在背面翻转连接,支架板22可以自由向下翻转,当支架板22抬起至与主板21同一平面时,支架板22与主板21的边缘相接触,在合页的固定连接作用下,继续抬起支架板22,就可以带动主板21抬起。
[0031]出于使用舒适性的考虑,抬起板2上开设有容纳腔,抬起板2放平,置于限位板3上,容纳腔与限位槽31匹配收纳。抬起板2放倒,叠加在限位板3上后,抬起板2与限位板3的厚度与支撑板I相同。
[0032]容纳腔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一种是:容纳腔为穿透抬起板2的容纳孔23 ;另一种是:容纳腔为未穿透抬起板2的容纳槽。限位槽31及其壁与容纳腔配合收纳,形成类似齿轮啮合的位置关系。
[0033]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变型等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抬起板,支撑板与抬起板折叠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抬起板垂直方向,分别向上下延伸,设置有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抬起板下方设置有限位板,抬起板抬起后,固定支撑于限位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限位板设置有至少一道限位槽,抬起板支撑在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抬起板包括主板、支架板,主板与支架板折叠活动连接,支架板向下折叠,卡装在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主板与支架板在背面,通过合页翻转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抬起板上开设有容纳腔,抬起板放平,置于限位板上,容纳腔与限位槽匹配收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容纳腔为穿透抬起板的容纳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容纳腔为未穿透抬起板的容纳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翻身辅助器,其特征在于,抬起板放倒,叠加在限位板上后,抬起板与限位板的厚度与支撑板相同。
【文档编号】A61G7/057GK203555914SQ201320729160
【公开日】2014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丁玉兰, 陈学勤, 叶本兰, 吕丽敏, 许安有, 许丽丽 申请人:丁玉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