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28680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包括一固定座体、一弹性固定件及两固定带,固定座体呈中空筒状,以在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固定座体的底端设有一透气隔离网,固定座体内壁面上凹设有一定位槽;弹性固定件由一弹性元件弯折而成,形成一环状部及一插针部,环状部上设有一间隙,当环状部朝该间隙的方向被压缩时,环状部能进入该容置空间并嵌入该定位槽中,使插针部定位至对应于该透气隔离网的位置,并供定位一灸药;使用者能透过两固定带,将该灸器环绕固定至一病患身上待施予热灸的患部,并透过燃烧灸药进行治疗。由于弹性固定件透过弹性变形装设至固定座体内,因此不仅能简化整体结构及降低制造成本,还能大幅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
【专利说明】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尤指利用一弹性元件弯折成的弹性固定件,将一灸药定位于一固定座体内的灸器,该弹性固定件能经压缩而嵌入该固定座体内,令该灸器的使用更加便利。
【背景技术】
[0002]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又以针、灸、药、罐、推拿合称中医的五大疗法,在五大疗法中,“灸”代表艾灸疗法,其原理是利用热传递,将药草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经由体表导入穴位,通过热刺激作用而减轻病痛并激发抗病的能力。根据研究显示,艾灸疗法能够活化人体的脏腑功能,旺盛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及免疫力,且对于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均有调整作用;此外,艾灸疗法对于血糖、血钙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由于艾灸疗法无须如针灸疗法般,需以针为媒介刺激体内穴道,故一般民众的接受度较高,近年来亦逐渐普及于社会大众。
[0003]请参阅图1,为公知的用于艾灸疗法的一种灸器1,该灸器I包括一外管体11及一内杆体12,该外管体11的前端活动地设有一罩体13,该罩体13上开设有多数个长孔130,该内杆体12的一端则能伸入该罩体13中,并透过其上设置的一爪部(图中未示),定位住一灸药(如:由艾草制成的艾绒或艾柱),在进行治疗时,使用者需先点燃该灸药,并以手握持该灸器1,并将罩体13在患部上滚动,使灸药燃烧后的热能可进入患部的穴位中。然而,该灸器I于使用时并不便利,其主要原因在于,一般灸药的构型多呈柱状,故在熏灸2至3分钟后,灸药的燃烧位置会逐渐远离该长孔130,致使患部所能感受到的药力逐渐降低,此时,使用者必须先拆卸该灸器1,以清除该灸药上的灰烬,并重新调整灸药的定位深度后,才能再进行施灸,如此一来,不仅过于繁琐,且亦会降低医疗品质。
[0004]为解决前述问题,设计人于2010年申请的公开案号为201223518的“表带型温灸器”的中国台湾专利案件,以一种崭新的灸器结构,令使用者能便利地将灸器直接固定于患部上,请参阅图2,该灸器2包括一筒状体21、一底座22及二带体23,该筒状体21呈中空状,且其顶端嵌设有一支架24,该底座22则装设于该筒状体21的底端,且该等带体23分别固设于该底座22上,令使用者能透过该带体23,将该灸器2绑缚固定于病患的患部上,且使用者仅需将灸药置于该支架24上,即可进行治疗。然而,设计人在后续使用时发现,由于该支架24仅单纯地嵌卡于该筒状体21的顶端,故若在进行治疗时,病患大幅地摆动患部,则该支架24很容易会随之晃动,使灸药的位置偏移,甚至可能让灸药掉落,而造成治疗的延误。
[0005]此外,由于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或疗程的设计,灸药与患部间的距离亦可能需要调整,而在前述设计人开发的灸器中,并不具备一兼具便利性及定位性的定位灸药方式,因此,设计人便重新针对该灸器进行研究,并根据自身的行医经验,分析出该灸器上仍有优化潜力的若干结构变化,因此,如何针对该灸器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使该灸器的定位性更佳,且在置换灸药上更为方便,即成为本实用新型在此亟欲解决的重要问题。
[0006]有鉴于公知灸器无法固定在患部上,致使无法同时针对多个患部进行治疗的问题,设计人凭借着多年来的行医经验与研究精神,经过多次的优化与实验后,终于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希望能提高艾灸疗法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
[0008]本实用新型一可行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灸器包括一固定座体、一弹性固定件及两固定带,所述固定座体呈中空筒状,以在所述固定座体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固定座体的底端设有一透气隔离网,所述固定座体内壁面上则凹设有至少一定位槽;所述弹性固定件由一弹性元件弯折而成,以形成一环状部及一插针部,所述环状部上设有一间隙,压缩所述环状部的所述间隙,所述环状部的直径能被压缩至与所述固定座体上的开口大小相对应,所述弹性固定件能进入所述容置空间,等到所述环状部位移至所述定位槽上后,所述环状部即能向外扩张并嵌入所述定位槽中,且使所述插针部定位至对应于所述透气隔离网的位置,并供定位一灸药;两个能将所述灸器固定于欲热灸部位的固定带,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体的两对应侧。
[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座体由一底座及一套筒组成,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一穿孔,且所述底座上对应于所述穿孔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透气隔离网;所述套筒的一端开设有一下开口,其另一端开设有一上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上开口相连通,以在所述套筒内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套筒的一端能装设于所述底座,使所述下开口能对应至所述透气隔离网,且所述定位槽的口径大于所述上开口或所述下开口。
[0010]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方案为,所述环状部的直径与所述定位槽的口径相匹配,所述环状部的直径能被压缩至与所述上开口或下开口相对应,所述弹性固定件能进入所述容置空间。
[001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所述插针部的一端与所述环状部相连接,另一端定位于所述环状部所围绕的空间中,所述插针部另一端能定位所述灸药。
[0012]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灸药呈锥状,所述灸药邻近所述下开口的一端的体积小于所述灸药远离所述下开口的另一端的体积。
[0013]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固定件的插针部上还具有至少一弯折部或一阻尼部。
[0014]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方案为,所述透气隔离网的中间部位还形成有一弧面,所述弧面朝所述弹性固定件方向凸弯。
[0015]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槽的构型呈螺旋状。
[001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方案为,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多数个,且各所述定位槽彼此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内壁面上。
[001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针部朝所述下开口的方向延伸,所述灸药能定位于邻近所述下开口的位置。
[0018]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方案为,所述插针部与所述环状部呈直交状。
[0019]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灸器还包括一上盖,所述上盖的构型与所述上开口相匹配,所述上盖能装设至所述套筒的另一端,且所述上盖上设有多数个透气孔。
[0020]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为:[0021]1、由于所述固定带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体的两相对侧,令使用者能透过两所述固定带,将所述灸器环绕固定至一病患身上待施予热灸的患部,并透过燃烧所述灸药进行治疗。此外,由于所述弹性固定件能轻易透过所述环状部的压缩变形,嵌入至所述定位槽中,因此,除能提升所述灸药的定位稳定性外,还能大幅简化所述灸器的组装方式与结构,且降低生产的成本。
[0022]2、所述弹性固定件的插针部上设置的至少一弯折部或一阻尼部,可在所述灸药经燃烧后,软化的灸药能沾附于所述弯折部上,而不易由所述插针部上脱落。
[0023]3、由于所述透气隔离网的中间部位朝所述弹性固定件凸弯的弧面的设计,使所述灸药燃烧产生的灰烬掉落至所述透气隔离网时,能沿着所述弧面,分散至所述弧面的周缘,以避免所述透气隔离网的中间部位被灰烬所堵塞。
[0024]4、所述灸药的锥状设计及其安装位置保证了其药效的持久发挥,提升了其治疗品质。
[0025]5、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套筒以拆卸方式装设于所述底座上,故使用者欲更换灸药时,无须将所述弹性固定件由所述固定座体中取出,仅需将所述套筒自所述底座上拆下,并经由所述下开口,将新的灸药直接插入至所述插针部上即可,令所述灸器的使用更为便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解释和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0027]图1为公知的一种灸器示意图;
[0028]图2为公知的另一款灸器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灸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灸器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灸器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0032]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3][公知技术]
[0034]灸器..................1、2
[0035]外管体..................11
[0036]内杆体..................12
[0037]罩体..................13
[0038]长孔..................130
[0039]筒状体..................21
[0040]底座..................22
[0041]带体..................23
[0042]支架..................24
[0043][本实用新型]
[0044]灸器..................3
[0045]固定座体..................31
[0046]底座..................32[0047]穿孔..................320
[0048]透气隔离网..................321
[0049]连接部..................322
[0050]套筒..................33
[0051]容置空间..................330
[0052]定位槽..................331、6
[0053]上盖..................332
[0054]透气孔..................332a
[0055]弹性固定件..................34
[0056]间隙..................340
[0057]环状部..................341
[0058]插针部..................342
[0059]弯折部..................342a
[0060]固定带..................35
[0061]下开口..................Cl
[0062]上开口..................C2
[0063]直径..................D
[0064]灸药..................M
【具体实施方式】
[0065]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6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请参阅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该灸器3包括一固定座体31、一弹性固定件34及至少两固定带35,其中,该固定座体31由一底座32及一套筒33组装而成,该底座32上贯穿设有一穿孔320,且其上对应于该穿孔的位置装设有一透气隔离网321 ;该套筒33的构型呈中空筒状,其一端开设有一下开口 Cl,其另一端则设有一上开口 C2,该上开口 C2及下开口 Cl相互连通,以能在该套筒33内形成一容置空间330,在本实施例中,该底座32由一塑料材质构成,该透气隔离网321的材质则为金属,该套筒33则由一天然竹筒制成,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该固定座体31的材质并不以此为限,可依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0067]还请参阅图3及图4,该套筒33的一端构型与该底座32相匹配,以能嵌合并组装于该底座32上,使该下开口 Cl对应至该穿孔320及该透气隔离网321,该套筒33的内壁面上还凹设有至少一道定位槽331 (数量可任意调整),该定位槽331的口径大于该上开口 C2或下开口 Cl ;该弹性固定件34由一弹性元件(如:铁丝、铜线、钢圈等)弯折而成,以能形成一环状部341及一插针部342,且该环状部上具有至少一间隙340,该插针部342的一端则由该环状部341上邻近该间隙340的部位延伸而出,使该插针部342的另一端能定位于该环状部341所围绕出的空间中,并供定位一灸药M (如:艾绒、艾柱等)。
[0068]在本实施例中,该环状部341的直径D大于或等于该定位槽331的口径,而在使用该灸器3时,使用者可透过按压该环状部341,使该环状部341朝该间隙340的方向被压缩,令该环状部341的直径D被压缩至与该上开口 C2或下开口 Cl相对应,以能将该弹性固定件34置入该容置空间330中,随后,待该环状部341沿着该套筒33的内壁面,位移至该定位槽331时,该环状部341将能向外扩张,以嵌入并压紧该定位槽331,以使该弹性固定件34能稳固地定位于该容置空间330中,此时,由于该插针部342与该环状部341呈直交状,故该灸药M即能面向该下开口 Cl。
[0069]两所述固定带35的一端分别装设于该底座32上两对应侧的一连接部322上,令使用者在点燃该灸药M后,能将该固定带35环绕于一患者的患部(如:四肢)上,并以魔鬼毡(粘扣带)或扣件,连接两所述固定带35的另一端,使该固定座体31能被固定在患部上,同时,灸药M因燃烧而产生的热能与药力,将能透过该透气隔离网321,传递到该患部上,以进行热灸治疗。如此,透过本实用新型的该弹性固定件34的设计,即能让灸药M被稳固地定位于该套筒33中,而不会因外力的影响由该插针部342上松脱。此外,在使用者进行完一轮的热灸治疗,而欲更换灸药M时,使用者也无须取出该弹性固定件34,使用者仅需将该套筒33自该底座32上拆下,并经由该下开口 Cl,将新的灸药直接插入至该插针部342上即可,令该灸器3的使用更为便利。
[0070]请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透气隔离网321的中间部位形成有一弧面,该弧面朝该弹性固定件34的方向凸弯,据此,在灸药M燃烧时,灸药M产生的灰烬飘落至该弧面上后,将能沿着该弧面,滑落至该弧面的周缘,以避免该透气隔离网321的中间部位被灰烬所堵塞,如此,将能有效避免药性及热气无法顺利传递至患部的问题。
[0071]另外,还请参阅图4,为了进一步提升该弹性固定件34的定位性,该插针部342上还设有至少一弯折部342a,以增加该插针部342的摩擦力,使灸药M燃烧软化后,能沾附于该插针部342上,不易由该插针部342上松脱。如此,将能避免该灸药燃烧后因变得松软而容易散裂提早掉落的问题,让灸药M能更持久地发挥其药力。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较佳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在该插针部342上设置一阻尼部,以达成与前述的弯折部342a相同的功能,该阻尼部的构型可为一螺牙、一摩擦面或凸刺,以能提升该插针部342与该灸药M之间的摩擦力。
[0072]还请参阅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该灸药M的构型呈一锥状,且其邻近该下开口Cl的一端的体积小于其远离该下开口 Cl的另一端的体积,如此,在该灸药M燃烧时,虽然燃烧位置会逐渐远离该下开口 Cl,但由于燃烧的体积会逐渐增加,故该灸药M所传递至患部的药力并不会因燃烧位置的变化而逐渐降低,有效提升了治疗的品质。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定位槽331的数量还可为多数道,且各定位槽331之间彼此平行并间隔一预定距离,令使用者能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弹性固定件34装设于该套筒中的位置,以改变灸药M与患部间的距离。
[0073]请参阅图3及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定位槽6的构型还能为一螺旋状,令使用者在欲改变该弹性固定件的装设位置时,无须先将该弹性固定件由该定位槽6取出,而能透过转动该弹性固定件,让该环状部顺势在该容置空间330中进行上下位移,让该灸器3的使用更加便利。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该套筒33的另一端上尚装设有一上盖332,该上盖332的构型与该上开口 C2相匹配,以能装设至该套筒33上,且其上开设有多数个透气孔332a,使该灸药M燃烧后的烟能由该上盖332的透气孔332a透出,如此,不仅能维持该容置空间330内的燃烧温度,还能适度地保持该套筒33内的流通性。[007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包括: 一固定座体,其呈中空筒状,其内部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固定座体的底端设有一透气隔离网,所述固定座体内壁面上凹设有至少一定位槽;一弹性固定件,其由一弹性元件弯折而成,形成一环状部及一插针部,所述环状部上设有一间隙,压缩所述环状部的所述间隙,所述环状部的直径能被压缩至与所述固定座体上的开口大小相对应,所述弹性固定件能进入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环状部能向外扩张并嵌入所述定位槽,所述插针部定位至对应于所述透气隔离网的位置,并能定位一灸药;及两个能将所述灸器固定于欲热灸部位的固定带,固设于所述固定座体的两对应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体包括:一底座,其上开设有一穿孔,所述底座上对应所述穿孔的位置设置有所述透气隔离网;及 一套筒,其一端开设有一下开口,其另一端开设有一上开口,所述下开口与所述上开口相连通,所述套筒内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套筒的一端能装设于所述底座,所述下开口能对应至所述透气隔离网,所述定位槽的口径大于所述上开口或所述下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部的直径与所述定位槽的口径相匹配,所述环状部的直径能被压缩至与所述上开口或下开口相对应,所述弹性固定件能进入所述容置空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部的一端与所述环状部相连接,所述插针部另一端定位于所述环状部所围绕的空间中,能定位所述灸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灸药呈锥状,其邻近所述下开口的一端的体积小于所述灸药远离所述下开口的另一端的体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部上还具有至少一弯折部或一阻尼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隔离网的中间部位形成有一弧面,所述弧面朝所述弹性固定件的方向弯曲。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构型呈螺旋状。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为多数个,且各所述定位槽彼此平行地设置于所述套筒的内壁面上。
10.如权利要求2、3、4、5、6、7、8或9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部朝所述下开口的方向延伸,所述灸药能定位于邻近所述下开口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部与所述环状部呈直交状。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具有弹性固定件的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灸器还包括一上盖,所述上盖的构型与所述上开口相匹配,所述上盖能装设至所述套筒的另一端,所述上盖上设有多数个透气孔。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3576907SQ201320731587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8日
【发明者】梅丞明, 叶秋玉 申请人:梅丞明, 叶秋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