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吸引剥离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96阅读:1450来源:国知局
鼻中隔吸引剥离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鼻中隔吸引剥离子,包括剥离子本体,剥离子本体为中空杆,剥离子本体前端弯曲且为扁状,弯曲的凹面设有吸引孔,剥离子本体后端为负压吸引器连接杆,剥离子本体后部设有一组流通孔。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鼻中隔吸引剥离子无法调节吸引强度,吸力过大时,易堵塞吸引孔,从而难以剥离,无法吸引渗血,易滑落造成交叉污染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吸引强度,避免堵塞吸引孔,剥离、吸引效果好,避免滑落的鼻中隔吸引剥离子。
【专利说明】鼻中隔吸引剥离子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术切割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中隔吸引剥离子。
【背景技术】
[0002]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主要通过手术治疗,其中,在分离鼻中隔软骨膜和鼻中隔软骨过程中,需要反复应用吸引器吸引分泌物及血液后,再应用剥离子分离鼻中隔软骨膜和鼻中隔软骨,现有器械中,鼻中隔吸引器和鼻中隔剥离子各自独立,在进行鼻中隔软骨膜和鼻中隔软骨的分离操作时,因鼻中隔中有血管,会出现手术过程中渗血,影响术野清晰,因此,需要左手持吸引器吸引渗血,右手持剥离子,将其剥离。但是,双手操作一方面难以达到良好的双手配合,另一方面,双手的力道难以统一,难以保证吸引器和剥离子的力度一致,易导致皮肤撕裂等情况;另外,吸引器和剥离子反复更换,效率低,延长手术时间,增加病人痛苦;再者,现有的剥离子通常为圆柱形杆件,放置时易滚动、滑落,造成交叉污染。
[0003]现有在鼻中隔的手术中,有将吸引器和剥离子合二为一的器械,但是,现有的鼻中隔吸引剥离子通常前部有一个吸引孔,后部有一个流通孔,吸力是一定的,而当需要控制吸力时,只能通过操作负压吸引器来控制,无法通过控制吸引剥离子控制吸力。在手术时,由于吸力过大会使皮肤紧贴吸引孔,将吸引孔堵塞,导致难以剥离,无法吸引渗出血液。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鼻中隔吸引剥离子无法调节吸引强度,吸力过大时,易堵塞吸引孔,从而难以剥离,无法吸引渗血,易滑落造成交叉污染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吸引强度,避免堵塞吸引孔,剥离、吸引效果好,避免滑落的鼻中隔吸引剥离子。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鼻中隔吸引剥离子包括剥离子本体,剥离子本体为中空杆,剥离子本体前端弯曲且为扁状,弯曲的凹面设有吸引孔,剥离子本体后端为负压吸引器连接杆,剥离子本体后部设有一组流通孔。
[0006]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鼻中隔吸引剥离子,包括剥离子本体,剥离子本体为中空杆,中空杆为吸引的通道;剥离子本体前端弯曲且为扁状,弯曲且为扁状的剥离子本体前端,弯曲、扁状易于从剥离处分离组织;弯曲的凹面设有吸引孔,同时具有剥离功能和吸引功能,可单手操作,剥离与吸引的力度一致,避免双手力度相差较大,造成皮肤撕裂;弯曲的凹面设有吸引孔,吸引时,避免皮肤接触吸引孔,从而避免吸力过大时,皮肤紧贴吸引孔,将其堵塞,导致难以剥离且难以吸引渗出血液;剥离子本体后端为负压吸引器连接杆,剥离子本体后部设有一组流通孔,一组流通孔通过剥离子本体的内部与吸引孔相通,负压吸引器连接杆上连接负压吸引器,一组流通孔可控制流通孔的开合,操作时,只需要用手堵住、打开需要闭合或打开的流通孔,进而控制吸引孔的吸引力,根据需要控制吸力,调节吸力强度,避免由于吸力过大造成堵塞吸引孔,剥离、吸引效果好。[0007]进一步,所述的剥离子本体为中空椭圆杆件。椭圆形杆件避免滚动、滑落。
[0008]进一步,所述的一组流通孔至少包括三个流通孔。至少三个流通孔能更好地实现控制流通孔的打开、闭合,从而控制吸力大小的功能。
[0009]再进一步,所述的吸引孔设为两个。控制吸力更方便,避免一个吸引孔时需要较大吸引力,却无法实现,两个吸引孔与至少两个流通孔,双重配合,实现吸力大小的调控更加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鼻中隔吸引剥离子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鼻中隔吸引剥离子,包括剥离子本体1,剥离子本体I为中空杆,剥离子本体I前端弯曲且为扁状,弯曲的凹面设有吸引孔2,剥离子本体I后端为负压吸引器连接杆4,剥离子本体I后部设有一组流通孔3 ;所述的剥离子本体I为中空椭圆杆件;所述的一组流通孔3至少包括两个流通孔3 ;所述的吸引孔2设为两个。
[0014]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流通孔3设置于与剥离子本体I前端的凹面相同的一侧,一组流通孔3设为三个。使用时,负压吸引器连接杆4上连接负压吸引器,单手持剥离子本体I的后部,将流通孔3露出,剥离子本体I的前端凹面向下,剥离组织,当出现渗血时,位于凹面的吸引孔2将其吸引,实现一边剥离一边吸引;若渗血过多时,可挪动持剥离子本体I的那只手,将一个或两个流通孔3堵住,留下一个流通孔3与两个吸引孔2流通,从而使得吸力变大;当吸力过大时,则挪动手持的位置,使得三个流通孔3均打开,三个流通孔3同时与两个吸引孔2流通,从而使得吸力变小。
[0015]当然,若流通孔3设置于与剥离子本体I前端的凹面相反的一侧,一组流通孔3设有两个、四个、五个或者更多数量均在保护范围之内。
[0016]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鼻中隔吸引剥离子,包括剥离子本体,剥离子本体为中空杆,其特征在于:剥离子本体前端弯曲且为扁状,弯曲的凹面设有吸引孔,剥离子本体后端为负压吸引器连接杆,剥离子本体后部设有一组流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鼻中隔吸引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剥离子本体为中空椭圆杆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鼻中隔吸引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组流通孔至少包括三个流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鼻中隔吸引剥离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引孔设为两个。
【文档编号】A61B17/3205GK203619631SQ201320740033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姜振东, 钟诚, 张学渊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