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984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包括鱼腥草、虎杖、辛夷、王不留行、蒲公英、陈皮、法半夏、柴胡、黄芪、薏苡仁、高良姜、乳香、没药、桔梗、石菖蒲、三七、节节花、桂枝、黄山药、五色梅和白酒草。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疗效显著,方便,安全,能够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专利说明】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药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药物。
【背景技术】
[0002]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病理生理学核心改变是各种原因所致的鼻窦口狭窄阻塞,以及黏膜纤毛清除功能障碍。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应首先选择药物治疗,只有在规范的药物治疗无效或发生并发症的情况下才考虑手术治疗。对慢性鼻窦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抗过敏、促进黏膜纤毛传输、改变机体免疫缺陷及中医中药治疗等。
[0003]感染是慢性鼻窦炎的首要致病原因,抗生素一直是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的首选药物。国内部分学者认为慢性鼻窦炎多为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所致;但国内外亦有文献报告多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所致;厌氧菌的存在此例尚存争议,但是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然而,因耐药菌株如抗青霉素菌株等的产生,使青霉素或头孢类等常用抗生素变得无效。
[0004]长期小剂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取得较好的疗效,对顽固性鼻窦炎、复发性鼻窦炎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流涕症状有比较好的改善,有利于窦腔黏膜水肿的消退,但对嗅觉障碍效果很差。嗜酸粒细胞是鼻窦炎关键的炎性因子,体外试验发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作用机制是抗炎作用而不是抗菌作用。
[0005]虽然抗生素治疗 作为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首选药物,但是其耐药性是不容忽视的,另外,抗生素仍然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
[0006]鼻窦炎属祖国医学的“鼻渊”范畴,临床以慢性鼻窦炎更为常见,多继发于急性鼻窦炎病后失于调理、疏于治疗而成,致使毒邪滞留鼻窍;或久病体虚,病后失养致肺气虚弱,卫外之力不足,易受外邪侵袭,正气虚抗邪无力,瘀热毒邪结聚鼻窍所致。其病理过程可以概括为:始于邪,成于热,酿脓涕,久致虚,兼痰瘀。病变多涉及肺、脾,系肺脾气虚而致,肺开窍于鼻,鼻为肺所主,肺气虚弱则鼻功能失调,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浊阴不能下降,湿浊聚积,内停鼻窍。
[0007]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一般来说见效较快,但本病长期久用有一定副作用,中药虽然见效慢,但疗效稳定,副作用少,辨证施治,标本兼顾,改善鼻塞均有良好效果。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药物,其疗效显著,方便,安全,能够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鼻腔冲洗液,其制备方法具体为:
[0010]将上述鼻腔冲洗液中各中药原料药组分送人搅拌机中混合,随后送入不锈钢提取爸中,添加4kg~6kg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洛中再次添加2kg~3kg的水,进行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洛中再次添加Ikg~2kg的水,进行煎煮I~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三次过滤获得的滤液混合,获得鼻腔冲洗液。
[0011]其中,所述各原料药包括鱼腥草、虎杖、辛夷、王不留行、蒲公英、陈皮、法半夏、柴胡、黄芪、薏苡仁、高良姜、乳香、没药、桔梗、石菖蒲、三七、节节花、桂枝、黄山药、五色梅和白酒草。
[00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原料药包括鱼腥草、虎杖、辛夷、王不留行、蒲公英、陈皮、法半夏、柴胡、黄芪、薏苡仁、高良姜、乳香、没药、桔梗、石菖蒲、三七、节节花、桂枝、黄山药、五色梅和白酒草。
[0013]其中,所述外用中药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鱼腥草33g~37g、虎杖41g~45g、辛夷52g~56g、王不留行21g~25g、蒲公英30g~34g、陈皮17g~21g、法半夏25g~29g、柴胡32g~36g、黄苗43g~47g、薏该仁22g~26g、高良姜30g~34g、乳香26g~30g、没药31g~35g、桔梗27g~31g、石菖蒲27g~31g、三七23g~27g、节节花30g~34g、桂枝19g~23g、黄山药33g~37g、五色梅25g~29g和白酒草31g~35g。
[0014]其中,所述外用中药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鱼腥草35g、虎杖43g、辛夷54g、王不留行23g、蒲公英32g、陈皮19g、法半夏27g、柴胡34g、黄芪45g、薏苡仁24g、高良姜32g、乳香28g、没药33g、桔梗29g、石菖蒲29g、三七25g、节节花32g、桂枝21g、黄山药35g、五色梅27g和白酒草33g。
[0015]其中,所述外用中药药物制备成鼻腔冲洗液。
[001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外用中药药物的制备方法,当所述外用中药药物的剂型为鼻腔冲洗液时,具体为,
[0017]将上述鼻腔冲洗 液中各原料药组分按照所述的质量按比例送人搅拌机中混合,随后送入不锈钢提取釜中,添加4kg~6kg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渣中再次添加2kg~3kg的水,进行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洛中再次添加Ikg~2kg的水,进行煎煮I~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三次过滤获得的滤液混合,获得鼻腔冲洗液。
[0018]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鼻腔冲洗液的使用方法,具体为用使用前纱布将鼻腔冲洗液过滤2次,静置后装入鼻腔冲洗器,保持温度30°C~40°C,每次冲洗量为300ml~400ml,左右鼻腔交替进行,一天2次。
[001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鼻腔冲洗液,其原料药包括鱼腥草、虎杖、辛夷、王不留行、蒲公英、陈皮、法半夏、柴胡、黄芪、薏苡仁、高良姜、乳香、没药、桔梗、石菖蒲、三七、节节花、桂枝、黄山药、五色梅和白酒草。
[00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药物,疗效显著,方便,安全,能够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细菌感染在慢性鼻窦炎中有重要地位,感染与变态反应造成的黏膜水肿是鼻窦炎的主要原因。黏膜水肿可以导致 狭窄的窦口和引流通道迅速受阻,局部组织缺氧,纤毛活动能力下降,为病原体进一步繁殖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慢性鼻窦炎是由窦黏膜充血,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黏膜水肿,纤毛运动迟钝或停止,分泌物呈浆液性或黏脓性所引起,所以,抗炎抗水肿、通畅引流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一个关键。
[0023]鼻窦炎属祖国医学的“鼻渊”范畴,临床以慢性鼻窦炎更为常见,多继发于急性鼻窦炎病后失于调理、疏于治疗而成,致使毒邪滞留鼻窍;或久病体虚,病后失养致肺气虚弱,卫外之力不足,易受外邪侵袭,正气虚抗邪无力,瘀热毒邪结聚鼻窍所致。其病理过程可以概括为:始于邪,成于热,酿脓涕,久致虚,兼痰瘀。病变多涉及肺、脾,系肺脾气虚而致,肺开窍于鼻,鼻为肺所主,肺气虚弱则鼻功能失调,脾气虚弱运化失职,则浊阴不能下降,湿浊聚积,内停鼻窍。治疗原则为通窍畅窦,断绝脓源,排脓引流,活血化瘀,兼扶正袪邪。
[0024]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药物,其原料药包括鱼腥草、虎杖、辛夷、王不留行、蒲公英、陈皮、法半夏、柴胡、黄芪、薏苡仁、高良姜、乳香、没药、桔梗、石菖蒲、三七、节节花、桂枝、黄山药、五色梅和白酒草。
[0025]进一步,所述外用中药药物仅由上述原料药构成。
[0026]所述外用中药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鱼腥草33g~37g、虎杖41g~45g、辛夷52g~56g、王不留行2Ig~25g、蒲公英30g~34g、陈皮17g~21g、法半夏25g~29g、柴胡32g~36g、黄苗43g~47g、薏该仁22g~26g、高良姜30g~34g、乳香26g~30g、没药31g~35g、桔梗27g~31g、石菖蒲27g~31g、三七23g~27g、节节花30g~34g、桂枝19g~23g、黄山药33g~37g、五色梅25g~29g和白酒草31g~35g。
[0027]更进一步优选,所述外用中药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鱼腥草35g、虎杖43g、辛夷54g、王不留行23g、蒲公英32g、陈皮19g、法半夏27g、柴胡34g、黄芪45g、薏苡仁24g、高良姜32g、乳香28g、没药33g、桔梗29g、石菖蒲29g、三七25g、节节花32g、桂枝21g、黄山药35g、五色梅27g和白酒草33g。
[0028]方中,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等功效,鱼腥草素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等多种草兰阳性和革兰阴性细菌、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虎杖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在体外有较广的抗菌谱,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对多种致病真菌亦有抑制作用,辛夷是治疗鼻渊的要药,具有辛温发散、芳香通窍之功效,辛夷外用收敛止血,可产生蛋白凝固物;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辛夷含挥发油等成分,有收缩鼻粘膜血管的作用,可替代麻黄碱,抑制过敏反应,保护鼻粘膜,促进粘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抗病原微生物、抑菌、镇痛等作用,王不留行具有行气活血、散瘀通窍功能,蒲公英清热解毒、燥湿化脓,陈皮宣散邪气、通利鼻窍,法半夏养阴清肺、益胃生津,柴胡苦辛微寒,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黄芪、薏苡仁则有补益肺脾之功,“脾主肌肉”,两者结合能很好的恹复鼻的功能,促进鼻部肌肉的去腐生肌,高良姜温通经络,散寒湿,袪头痛鼻塞,乳香和没药行气,活血散瘀以改善鼻甲粘膜和鼻窦粘膜的充血、肿大,桔梗引药上行,石菖蒲化痰开窍,消肿止痛,三七止血散瘀,消肿止痛,节节花凉血散瘀,清热解毒,桂枝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黄山药理气止痛,解毒消肿,五色梅清热解毒,止血消肿,白酒草清热止痛,去风化痰,诸药配合,具有通窍畅窦,断绝脓源,排脓引流,活血化瘀、兼扶正去邪的功效。
[0029]各原料药药理如下:
[0030]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 肺、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咳喘,热毒血痢,湿热淋证,热毒疮痈,蛇虫要上等证。[0031]虎杖:味微苦,性微寒、归肝、胆、肺经,有袪风利湿、散瘀定痛、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微瘕,咳嗽痰多,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
[0032]辛夷:味辛,性温,入肺、胃经,具有袪风散寒、通窍止痛的功效,主治风寒头痛,目眩,鼻渊,鼻寒流涕,齿痛,面肿等证,辛夷功善宣肺气而通鼻窍,为治疗鼻渊之专药,药理作用表现为保护鼻黏膜,促进黏膜分泌物吸收,减轻炎症,促鼻腔通畅,抗过敏、抗多巴胺。
[0033]王不留行:味苦,性平,入肝,胃经,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的作用,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产后乳汁不下,乳痈肿痛;热淋,血淋,石淋等证。
[0034]蒲公英:味甘、苦,性寒,人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利尿通淋的作用,主要用于疮疡肿毒的治疗,对乳痈效果尤其显著,亦可用于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等症状的治疗,此外,还具有利尿除湿的作用,用于治湿热黄疸、小便不利、泌尿系统感染等病症的治疗,普通应对黄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副伤寒甲、白色念珠牛俊、牛型布氏杆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同心性毛癣菌、许岚黄癣菌、铁锈色小芽孢菌、石膏样小芽孢癣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0035]陈皮:性温,味辛、苦;归脾、肺经,辛散通温,气味芳香,长于理气,能入脾肺,故既能行散肺气壅遏,又能行气宽中,用于肺气拥滞、胸膈痞满及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等证。
[0036]法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痰多咳嗽,风痰眩晕,痰厥头痛等证。
[0037]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经、胆经,具有疏散退热、升阳舒肝的功效,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肝郁气滞,胸肋胀痛,脱肛,子宫脱落,月经不调等证。
[0038]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有补益脾土,升举阳气,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脾肺气虚所致之乏力食少便溏,心悸气短,中气下陷之脏器下垂,气不摄血之崩漏便血,久泻脱肛;表虚不固之 自汗盗汗;气血不足、阳气衰微之疮疡不起、脓成不溃、溃久不敛;以及气虚失运之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黄芪对动物血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增加贫血者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促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恹复正常,并能提高或恹复红细胞的功能。
[0039]薏苡仁: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利水的功能,用于脾胃虚弱,便溏腹泻,或妇女带下病,脾虚湿盛水肿,小便不利,或脚气肿痛;湿热痹痛,手足拘挛,酸楚疼痛;肺痈咳唾脓痰,或肠痛拘急腹痛。
[0040]高良姜:味辛,性热,归脾、胃经,具有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的功效,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等证。
[0041]乳香:味辛,苦,性温,人心、肝、脾经,具有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的功效,主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等证。
[0042]没药:味苦,辛,性平,人肝、脾、心、肾经,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主治胸腹瘀痛、痛经、经闭、症瘕、跌打损伤、痈肿疮疡、肠痈、
[0043]目赤肿痛。
[0044]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具有宣肺、利咽、袪痰、排脓的功效,主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等证。
[0045]石菖蒲:味辛,性温,入心,胃经,具有化痰开窍,化湿行气,去风利痹,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痰蒙清窍,神志昏迷,该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故擅长治痰湿秽浊之邪蒙蔽清窍所致之神志昏乱;亦用于治疗湿阻中焦,脘腹痞满,胀闷疼痛。该品辛温芳香,善化湿浊、醒脾胃、行气滞、消胀满;亦用于治疗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该品人心经,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聪耳明目。
[0046]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等证。
[0047]节节花:味甘,性寒,具有凉血散瘀,清热解毒,除湿通淋等证,主治咳血,吐血,便血,湿热黄疸,痢疾,泄泻,牙龈肿痛,咽喉肿痛,乳痈,痈疽肿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证。
[0048]桂枝:味辛、甘,性温,归心、肺、膀胱经,具有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的作用,桂枝温经通脉,横通肢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不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亦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肩臂肢节泠痛等证,痰饮证和膀胱蓄水,心脾阳虚,水湿内停,胸胁胀满,咳逆头晕等痰饮证。
[0049]黄山药:拉丁名Dioscorea Panthaicae Rhizoma,味甘、微辛,性平,归胃、心经,具有理气止痛,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胃痛、吐泻腹痛,跌打损伤,外用治淋巴结结核等证。
[0050]五色梅:味苦,微甘,性凉,具有清热,止血的功效,主治肺痨咳血,腹痛吐泻,湿疹,阴痒等证。
[0051]白酒草: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止痛,袪风化痰的功效,主治喉炎,肺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证。
[0052]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采用局部冲洗,可使药气从鼻孔直达肺,通经贯络,透彻全身,中药经鼻吸人,药液随呼吸充分到达病变所在部位,药物雾化还可引起湿润鼻道粘膜的作用,有利于鼻分泌物的排除。另外药物中的有效生物成分可起到增加组织免疫力的作用。鼻腔给药具有起效快,用 药方便,全身副作用小等特点。而对于慢性炎症来说,全身用药起效缓慢,长时间服药又有可能影响患者所患其他疾病的治疗,且易产生副作用。因此,中药鼻腔冲洗结合西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0053]本发明提供的外用中药药物制备成鼻腔冲洗液。
[005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鼻腔冲洗液的制备方法,具体为:
[0055]将上述鼻腔冲洗液中各原料药组分按照所述的质量按比例送入搅拌机中混合,随后送入不锈钢提取釜中,添加4kg~6kg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渣中再次添加2kg~3kg的水,进行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洛中再次添加Ikg~2kg的水,进行煎煮I~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三次过滤获得的滤液混合,获得鼻腔冲洗液。
[0056]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鼻腔冲洗液的使用方法,具体为用使用前纱布将鼻腔冲洗液过滤2次,静置后装入鼻腔冲洗器,保持温度30°C~40°C,每次冲洗量为300ml~400ml,左右鼻腔交替进行,一天2次。
[0057]以下采用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58]实施例1鼻腔冲洗液I
[0059]将鱼腥草35g、虎杖43g、辛夷54g、王不留行23g、蒲公英32g、陈皮19g、法半夏27g、柴胡34g、黄芪45g、薏苡仁24g、高良姜32g、乳香28g、没药33g、桔梗29g、石菖蒲29g、三七25g、节节花32g、桂枝21g、黄山药35g、五色梅27g和白酒草33g送入搅拌机中混合,随后送入不锈钢提取釜中,添加6kg的水,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渣中再次添加3kg的水,进行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渣中再次添加2kg的水,进行煎煮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三次过滤获得的滤液混合,获得鼻腔冲洗液I。
[0060]实施例2鼻腔冲洗液2
[0061]将鱼腥草33g、虎杖41g、辛夷52g、王不留行21g、蒲公英30g、陈皮17g、法半夏25g、柴胡32g、黄芪43g、薏苡仁22g、高良姜30g、乳香26g、没药31g、桔梗27g、石菖蒲27g、三七23g、节节花30g、桂枝19g、黄山药33g、五色梅25g和白酒草31g送入搅拌机中混合,随后送入不锈钢提取釜中,添加6kg的水,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渣中再次添加3kg的水,进行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渣中再次添加2kg的水,进行煎煮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三次过滤获得的滤液混合,获得鼻腔冲洗液2。
[0062]实施例3鼻腔冲洗液3
[0063]将鱼腥草37g、虎杖46g、辛夷56g、王不留行26g、蒲公英34g、陈皮21g、法半夏29g、柴胡36g、黄芪47g、薏苡仁26g、高良姜34g、乳香30g、没药35g、桔梗31g、石菖蒲31g、三七27g、节节花34g、桂枝23g、黄山药37g、五色梅29g和白酒草35g送人搅拌机中混合,随后送人不锈钢提取釜中,添加6kg的水,进行煎煮5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渣中再次添加3kg的水,进行煎煮4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渣中再次添加2kg的水,进行煎煮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三次过滤获得的滤液混合,获得鼻腔冲洗液3。
[0064]实施例4中药急性毒性试验
[0065]实验分组:4组采用实施例1至实施例3制备的中药鼻腔冲洗液I至3,均进行浓缩,获得生药浓度为3g生药/ml的药液,非给药组。每组10只昆明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
[0066]实验步骤:(I)采用小鼠口服灌胃给药,如上述分4组,给药前禁食12h,然后给予上述中药鼻腔冲洗液I至鼻腔冲洗液3灌胃,每日3次,连续给药7d,空白对照组不给药,观察此较并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数。
[0067]实验结果:给药后30min小鼠出现轻微活动减少,此左右恹复正常,实验小鼠连续观察7d,其全身状况、摄食、饮水、大小便和体重增长均正常。无一动物死亡。7d后处死动物,剖解肉眼观察心、肝、脾、肺、肾等重要脏器,未发现异常改变。
[0068]实施例5临床资料
[0069]所有患者均来自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在门诊五官科就诊的患者,诊断标准参照《实用耳喉鼻科学》中“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拟定。(I)症状:鼻塞、流脓、嗅觉减退或者消失,且多伴有头痛、头晕、头胀。(2)体征:鼻道中有脓性分泌物流出,鼻甲肥大、水肿或者息肉样改变。(3)辅助检查:所有病例均摄柯、华氏X线片检查显示符合鼻窦炎性改变。排除鼻窦其它性质病变。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鼻窦炎患者共127例,其中男65例,女62例;年龄12-59岁,平均36.2岁;病程2.5-7年,平均3.6年。将入选的127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即中药组67例、西药组60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此性。
[0070]治疗方法
[0071]中药组:用纱布将实施例1制备的鼻腔冲洗液I过滤2次,静置后装入鼻腔冲洗器,保持温度30°C~40°C,每次冲 洗量为300ml~400ml,左右鼻腔交替进行,一天2次。[0072]西药组:鼻窦庆大霉素冲洗,I次/14d,庆大霉素16万U(2mL)用30mL生理盐水稀释双侧冲洗,冲洗3次为I疗程。
[0073]观察方法
[0074]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治疗第8周末分别采血查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
[0075]疗效标准
[0076]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鼻道内无脓性分泌物流出,鼻窦X线片示炎症改变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减轻,鼻黏膜水肿、充血好转,鼻窦X线片示炎症改变消失;无效:自觉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鼻道内仍存在大量脓性分泌物,鼻甲仍明显水肿,鼻窦X线片示炎症无明显改变。
[0077]统计学方法
[0078]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构成此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79]各组治疗后WBC、CRP改变情况,结果见表1。
[0080]表1各组治疗前后WBC、CRP改变情况
[0081]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鼻腔冲洗液,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具体为, 将所述鼻腔冲洗液中各中药原料药组分送入搅拌机中混合,随后送入不锈钢提取釜中,添加4kg~6kg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洛中再次添加2kg~3kg的水,进行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洛中再次添加Ikg~2kg的水,进行煎煮I~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三次过滤获得的滤液混合,获得鼻腔冲洗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中药鼻腔冲洗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药包括鱼腥草、虎杖、辛夷、王不留行、蒲公英、陈皮、法半夏、柴胡、黄芪、薏苡仁、高良姜、乳香、没药、桔梗、石菖蒲、三七、节节花、桂枝、黄山药、五色梅和白酒草。
3.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鱼腥草、虎杖、辛夷、王不留行、蒲公英、陈皮、法半夏、柴胡、黄芪、薏苡仁、高良姜、乳香、没药、桔梗、石菖蒲、三七、节节花、桂枝、黄山药、五色梅和白酒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鱼腥草33g~37g、虎杖41g~45g、辛夷52g~56g、王不留行21g~25g、蒲公英30g~34g、陈皮17g~21g、法半夏25g~29g、柴胡32g~36g、黄苗43g~47g、薏该仁22g~26g、高良姜30g~34g、乳香26g~30g、没药31g~35g、桔梗27g~31g、石菖蒲27g~31g、三七23g~27g、节节花30g~34g、桂枝19g~23g、黄山药33g~37g、五色梅25g~29g和白酒草31g~35g。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药物中各原料药的重量分别为鱼腥草35g、虎杖43g、辛夷54g、王不留行23g、蒲公英32g、陈皮19g、法半夏27g、柴胡34g、黄芪45g、薏苡仁24g、高良姜32g、乳香28g、没药33g、桔梗29g、石菖蒲29g、三七25g、节节花32g、桂枝21g、黄山药35g、五色梅27g和白酒草33g。
6.如权利要求3至5所述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制备成鼻腔冲洗液。`
7.权利要求3至6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鼻腔冲洗液时,具体为, 将所述鼻腔冲洗液中各原料药组分按照所述的质量按比例送入搅拌机中混合,随后送人不锈钢提取爸中,添加4kg~6kg的水,进行煎煮3~5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洛中再次添加2kg~3kg的水,进行煎煮2~4小时,煎煮液过滤,在滤洛中再次添加Ikg~2kg的水,进行煎煮I~3小时,煎煮液过滤,将三次过滤获得的滤液混合,获得鼻腔冲洗液。
8.一种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外用中药鼻腔冲洗液,其特征在于:原料药包括鱼腥草、虎杖、辛夷、王不留行、蒲公英、陈皮、法半夏、柴胡、黄芪、薏苡仁、高良姜、乳香、没药、桔梗、石菖蒲、三七、节节花、桂枝、黄山药、五色梅和白酒草。
9.权利要求8所述鼻腔冲洗液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前纱布将所述外用中药鼻腔冲洗液过滤2次,静置后装入鼻腔冲洗器,保持温度30°C~40°C,每次冲洗量为300ml~400ml,左右鼻腔交替进行,一天2次。
【文档编号】A61K36/9062GK103861000SQ201410085679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0日
【发明者】江峰, 翁婉丹, 靳一鸣, 徐雷, 张 杰, 古洪亮 申请人:宁波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