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743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中药原料制成,小喇叭、南天竹根、硼砂、巴山虎、半枝莲、海桐皮、薄荷、鹿衔草、淫羊藿、莱菔子、丁香、石菖蒲、马钱子、苦茶叶、乌药、山柰、钻地风、小伸筋草、谷芽、山楂、透骨草、白芥子、红花、虎杖、青风藤、青黛、锁阳;本发明的中药胶囊行气和血,去风湿寒痹,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在融化顽痹骨刺的同时,可以对功毒进行消炎并促进其吸收;能够及时修复受损的髓核和巩膜,使受损的关节和病灶恢复正常;补肾养骨更好的保持骨骼和关节良好的代谢和循环,标本兼治可以对骨质增生起到根除的作用。本中药胶囊可增加骨组织活性,对钙化的骨质增生有明显的软化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制剂,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
【背景技术】
[0002]骨质增生,俗称“骨刺”,多发于中老年人中。一般认为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关节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会很难修复。这时关节软骨周围血液循环相比之下比较旺盛,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过一段时间后,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所谓的“骨刺”就形成了。骨质增生患者除了要承受关节疼痛的痛苦,其活动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出现永久性运动功能受限。中医认为,骨质增生为肝肾不足、气血渐虚、卫外不固、瘀邪交结、凝而不散,根治骨质增生,以补肾为本,因肾藏精,精生髓,髓居于骨中,滋养骨胳。
[0003]目前对骨质增生症的治疗有手术、按摩牵引和药物疗法。治疗骨质增生症的手术费用比较高,疗效又难以保证,还会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增加手术的危险性;按摩牵引是靠外力作用对增生进行物理破坏,患者要忍受巨大的痛苦,并且这种局部治疗忽视了对人体内循环整体的调节,因此也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目前治疗骨质增生的药物主要有中药和西药两种,西药通常为一些解热镇痛药,对于骨质增生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中药有可以分为两大类:膏药和中药药剂,膏药涂敷一股只能暂时性的缓解疼痛,一旦停药病痛便又会复发;现有的内服中药,效果不明显,复发率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能够达到标本兼治,迅速消除临床表现,达到预防、治愈骨质疏松病症的目的。
[0005]本发明依据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传统理论,精选了二十多种中草药,通 过临床试验的反复验证配制而成的,对骨质疏松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都有很好的治疗
效果,而且本中药胶囊制备方便,服用后见效快,无毒副作用,服药后无不良反应。
[0006]本发明所选用中草药的药性及药理分别为:
小喇叭:咸、微涩,平。
[0007]功能主治:止血,清热。主治刀伤,咳血,烫伤。
[0008]南天竹根:味苦,性寒,无毒。
[0009]功能主治:祛风,清热,除湿,化痰。治风热头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风湿痹痛,火目艮,疮疡,瘰疬。
[0010]硼砂:甘、咸,凉。
[0011]功能主治:清热,消痰,解毒,防腐。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
[0012]巴山虎:味苦,性寒。
[0013]功能主治:清热除湿,祛瘀消肿。治风湿痹痛,痧气腹痛,头痛,牙痛,咽炎,扁桃体炎,疳积,跌打损伤,瘰疬。
[0014]半枝莲:辛、苦,寒。归肺、肝、肾经。
[0015]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利尿。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
[0016]海桐皮:苦,平。归肝、肾经。
[0017]功能主治:祛风湿,舒筋通络。用于风湿麻木,腰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各种顽癣。
[0018]薄荷:性凉、味辛。
[0019]功能主治: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除,故有祛痰、杀菌的作用。
[0020]鹿衔草:甘、苦,温。归肝、肾经。
[0021]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0022]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
[0023]功能主治: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更年期高血压。
[0024]莱菔子: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0025]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0026]丁香: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0027]功能主治:温中降逆,补肾助阳。用于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湾,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0028]石菖蒲:辛、苦,温。归心、胃经。
[0029]功能主治: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0030]马钱子: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0031]功能主治:通络止痛,散结消肿。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扑损伤,痈疽肿痛;小儿麻痹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痛。
[0032]苦茶叶:性凉,味苦微甘。
[0033]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治火眼,口疳,齿匿,乳痈,肿毒,汤火伤。
[0034]乌药: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0035]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0036]山柰:辛,温。胃经。
[0037]功能主治: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0038]钻地风:淡,凉。
[0039]功能主治:舒筋活络,祛风活血。用于风湿筋骨痛,四肢关节酸痛。
[0040]小伸筋草:苦涩,温。
[0041]功能主治:疏经活络,温肾止痛。治风湿,周身酸冷,胃寒痛。
[0042]谷芽:甘,温。归脾、胃经。
[0043]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谷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谷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0044]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
[0045]功能主治: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0046]透骨草:味甘,无毒。辛,温。
[0047]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筋骨挛缩,寒湿脚气,疮癣肿毒。
[0048]白芥子:辛,温。入肺、胃经。
[0049]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0050]红花:性温,味辛。
[0051]功能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0052]虎杖: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
[0053]功能主治: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0054]青风藤:苦、辛,平。归肝、脾经。
[0055]功能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0056]青黛:咸,寒。归肝经。
[0057]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毒发斑,血热吐衄,胸痛咳血,口疮,痄腮,喉痹,小儿惊痫。
[0058]锁阳:甘,温。归脾、肾、大肠经。
[0059]功能主治:补肾润肠。治阳痿,尿血,血枯便秘,腰膝痿弱。
[0060]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小喇叭3-8份、南天竹根2-6份、硼砂3-8份、巴山虎2-6份、
半枝莲3-8份、海桐皮3-8份、薄荷2-6份、鹿衔草2-6份、
淫羊藿3-8份、莱菔子5-12份、丁香3-8份、石菖蒲5-12份、
马钱子2-6份、苦茶叶3-8份、乌药5-12份、山柰3-8份、
钻地风2-6份、小伸筋草2-6份、谷芽2-6份、山楂2-6份、
透骨草5-12份、白芥子5-12份、红花5-12份、虎杖5_12份、
青风藤3-8份、青黛5-12份、锁阳3-8份;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小喇叭、南天竹根、硼砂、巴山虎、半枝莲、海桐皮、薄荷、鹿衔草粉碎成粗末备用,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50-180°C内蒸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然后将备用的小喇叭、南天竹根、硼砂、巴山虎、半枝莲、海桐皮、薄荷、鹿衔草与粉碎后的中草药混合粉碎成300 - 400目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0061]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小喇叭4-6份、南 天竹根3-5份、硼砂4-6份、巴山虎3-5份、半枝莲4-6份、海桐皮4-6份、薄荷3-5份、鹿衔草3-5份、
淫羊藿4-6份、莱菔子6-10份、丁香4-6份、石菖蒲6-10份、
马钱子3-5份、苦茶叶4-6份、乌药6-10份、山柰4-6份、
钻地风3-5份、小伸筋草3-5份、谷芽3-5份、山楂3-5份、
透骨草6-10份、白芥子6-10份、红花6-10份、虎杖6-10份、
青风藤4-6份、青黛6-10份、锁阳4-6份。
[0062]本发明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是由以下重量比的原料药制成: 小喇叭5份、南天竹根4份、硼砂5份、巴山虎4份、
半枝莲5份、海桐皮5份、薄荷4份、鹿衔草4份、
淫羊藿5份、莱菔子8份、丁香5份、石菖蒲8份、
马钱子4份、苦茶叶5份、乌药8份、山柰5份、
钻地风4份、小伸筋草4份、谷芽4份、山楂4份、
透骨草8份、白芥子8份、红花8份、虎杖8份、
青风藤5份、青黛8份、锁阳5份。
本发明的中药胶囊行气和血,去风湿寒痹,活血通络,祛瘀止痛。在融化顽痹骨刺的同时,可以对功毒进行消炎并促进其吸收;能够及时修复受损的髓核和巩膜,使受损的关节和病灶恢复正常;补肾养骨更好的保持骨骼和关节良好的代谢和循环,标本兼治可以对骨质增生起到根除的作用。本中药胶囊可增加骨组织活性,对钙化的骨质增生有明显的软化作用,活血祛瘀、消肿解散效果明显,骨质增生复发率低。
【具体实施方式】
[0063]实施例1
小喇机3g、南天竹根2g、硼砂3g、巴山虎2g、
半枝莲3g、海桐皮3g、薄荷2g、鹿衔草2g、
淫羊藿3g、莱菔子5g、丁香3g、石菖蒲5g、
马钱子2g、苦茶叶3g、乌药5g、山柰3g、
钻地风2g、小伸筋草2g、谷芽2g、山楂2g、
透骨草5g、白芥子5g、红花5g、虎杖5g、
青风藤3g、青黛5g、锁阳3g ;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小喇叭、南天竹根、硼砂、巴山虎、半枝莲、海桐皮、薄荷、鹿衔草粉碎成粗末备用,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50°C内蒸2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然后将备用的小喇叭、南天竹根、硼砂、巴山虎、半枝莲、海桐皮、薄荷、鹿衔草与粉碎后的中草药混合粉碎成300目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0064]实施例2
小喇机8g、南天竹根6g、硼砂8g、巴山虎6g、
半枝莲8g、海桐皮8g、薄荷6g、鹿衔草6g、
淫羊藿8g、莱菔子12g、丁香8g、石菖蒲12g、马钱子6g、苦茶叶Sg、乌药12g、山柰Sg、
钻地风6g、小伸筋草6g、谷芽6g、山楂6g、
透骨草12g、白芥子12g、红花12g、虎杖12g、
青风藤8g、青黛12g、锁阳8g ;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小喇叭、南天竹根、硼砂、巴山虎、半枝莲、海桐皮、薄荷、鹿衔草粉碎成粗末备用,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80°C内蒸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然后将备用的小喇叭、南天竹根、硼砂、巴山虎、半枝莲、海桐皮、薄荷、鹿衔草与粉碎后的中草药混合粉碎成400目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0065]实施例3
小喇机4g、南天竹根3g、硼砂4g、巴山虎3g、
半枝莲4g、海桐皮4g、薄荷3g、鹿衔草3g、
淫羊藿4g、莱菔子6g、丁香4g、石菖蒲6g、
马钱子3g、苦茶叶4g、乌药6g、山柰4g、 钻地风3g、小伸筋草3g、谷芽3g、山楂3g、
透骨草6g、白芥子6g、红花6g、虎杖6g、
青风藤4g、青黛6g、锁阳4g。
[0066]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相同。
[0067]实施例4
小喇机6g、南天竹根5g、硼砂6g、巴山虎5g、
半枝莲6g、海桐皮6g、薄荷5g、鹿衔草5g、
淫羊藿6g、莱菔子10g、丁香6g、石菖蒲10g、
马钱子5g、苦茶叶6g、乌药10g、山柰6g、
钻地风5g、小伸筋草5g、谷芽5g、山楂5g、
透骨草10g、白芥子10g、红花10g、虎杖10g、
青风藤6g、青黛10g、锁阳6g。
[0068]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69]实施例5
小喇机5g、南天竹根4g、硼砂5g、巴山虎4g、
半枝莲5g、海桐皮5g、薄荷4g、鹿衔草4g、
淫羊藿5g、莱菔子8g、丁香5g、石菖蒲8g、
马钱子4g、苦茶叶5g、乌药8g、山柰5g、
钻地风4g、小伸筋草4g、谷芽4g、山楂4g、
透骨草8g、白芥子8g、红花8g、虎杖8g、
青风藤5g、青黛8g、锁阳5g。
[0070]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71]典型病例:
病例1:张某,女,56岁。主诉右膝关节疼痛二年余,加重二月,本市医院X光片提不右膝关节骨质增生,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关节疼痛不能正常行走,上下台阶尤为明显,喜暖畏寒,不能久站,屈伸受限,服用实施例1的胶囊,每日三次,每次4粒,饭后服,服用半个月后疼痛减轻,能正常行走,服完两个月基本痊愈,为巩固疗效,继续服用一个月,随访至今未曾复发。
[0072]病例2:
董某,男,68岁。主诉颈部疼痛,扭转不利三年,近半年加重,用中西药治疗不能缓解,严重影响生活,县医院拍片提示颈椎四、五、六严重骨质增生,服用实施例2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3粒,饭后服,服用十天疼痛减轻,颈部活动基本正常,服完一月疼痛消失,继续服用一月基本治愈,为巩固疗效,续服一个月,随访至今未复发。
[0073]病例3:
齐某,男,76岁。主诉腰痛,不能久站,弯腰等活动受限,双下肢麻木,不能进行正常活动,医院拍片显示腰I至腰5腰椎骨质增生,服用实施例3的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4粒,饭后服,服用一周腰部疼痛减轻,服完一月疼痛消失,基本痊愈,为防止复发继续服用一个月,随访至今未复发。
[0074]病例4:
刘某女30岁。来诊时自述腰肩及左腿疼痛麻木发凉6年余,尤以有骼关节、髋关节痛甚,遇冷加剧,晨起时疼痛加重,肢体活动不灵活,活动量逐渐减轻。化验:血沉40mm/h,抗“0”900单位,X线显示无骨质改变,麻木感减轻,服用实施例4的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3粒,饭后服,两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关节活动自如,血沉16mm/h,抗“O” 420单位,随访至今未复发。
[0075]病例5:
齐某男52岁。全身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已5年,肢体沉重,晨起僵硬,关节屈伸不利,遇冷加重。化验:血沉50mm/h,抗“0”800单位,骨质疏松因子阴性。临床诊断:骨质疏松,证属寒温痹病。服用实施例5的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3粒,饭后服,一个月后,关节疼痛减轻,连续坚持用药3个多月后,关节疼痛、晨起僵硬诸症消失,功能恢复,化验指标均正常。
[0076]病例6:
王某男48岁。患类骨质疏松8年,四肢关节肿痛,指趾变形,颈部活动受限,十分痛苦。经市医院检查,血沉80mm/h,类风湿因子阳性(+),长期服用激素,镇痛片等药,行走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痛苦不堪,服用实施例5的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4粒,饭后服,治疗半个月后,病人症状明显减轻,又治疗两个月,恢复正常,全身关节疼痛好转,腰能直起来,病人临床治愈,随访两年未见复法。
[0077]病例7:
范某女65岁。骨质疏松13年,来诊时主诉关节疼痛肿胀,肌肉麻木,全身游走性疼痛,手指关节变形,早起晨僵严重,起床活动至午后,症状才能缓解,化验:血沉50mm/h,骨质疏松阳性。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服用实施例4的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4粒,饭后服,治疗二个月后,关节疼痛、麻木、晨僵症状全部消失,类风湿因子化验阴性,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后来服用二个月加以巩固,回访至今未复发。
[0078]病例8:杨某男32岁。10年前受风寒,当时怕冷,关节疼,用点西药止痛,没很好治疗,每当阴雨、寒冷天两手指、脚趾、双膝关节痛,近一年病症加重,食指、中指关节已有变形,肩关节痛,上臂不能上举,腰背及周身关节痛,阴雨天入冬后更是疼痛难忍。该患者临床表现完全符合风湿性关节炎症状,但其病因却是身体过度劳累虚弱所致,又病久失调,不能一味祛风散寒除湿,再伤阴津,必当采用扶正祛邪,补气固表,滋阴补肾,平衡阴阳之法,服用实施例3的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3粒,饭后服,治疗一个月后,怕冷怕风关节痛症状大减,继续服用两个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病例9:
李某女45岁。两年前受风寒、劳累引起周身酸困、头痛、乏力,以感冒治疗,不见好转,反而加重,易出虚汗,怕风怕凉,遇刮风、下雨天腰背冷痛,周身不适,行走不便影响工作,四处求治,症状无明显改善。该患者自身虚弱,耗损阴津,又受风寒湿外邪入侵肌肤致病,应以滋补肝肾,平衡阴阳为主,服用实施例2的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3粒,饭后服,两个月症状明显减轻,后巩固一个月,康复停药。
病例10: 田某女52岁。患者于2005年3月出现左肢跛行,行走疼痛明显示,下蹲功能受限,腹股沟中点压痛,髋关节外展,外旋受限,"4"字试验阳性,关节间隐增宽,股骨头骺呈波形改变,碎裂成三块,诊断为左侧股骨头坏死。服用实施例1的胶囊进行治疗,每日三次,每次3粒,饭后服,治疗一个月后,拍片示股骨头骺有生长,密度好转,三个月后拍片骨密度基本正常,跛行消失,三个月后复查X线片,股骨头形态好,骺圆滑,骨小梁清淅,关节间隙正常,巩固用药一个月,临床治愈,停药。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小喇叭3-8份、南天竹根2-6份、硼砂3-8份、巴山虎2-6份、 半枝莲3-8份、海桐皮3-8份、薄荷2-6份、鹿衔草2-6份、 淫羊藿3-8份、莱菔子5-12份、丁香3-8份、石菖蒲5-12份、 马钱子2-6份、苦茶叶3-8份、乌药5-12份、山柰3-8份、 钻地风2-6份、小伸筋草2-6份、谷芽2-6份、山楂2-6份、 透骨草5-12份、白芥子5-12份、红花5-12份、虎杖5_12份、 青风藤3-8份、青黛5-12份、锁阳3-8份; 制备方法: 按配方比例将小喇叭、南天竹根、硼砂、巴山虎、半枝莲、海桐皮、薄荷、鹿衔草粉碎成粗末备用,将剩余中草药洗净,放入高压锅于150-180°C内蒸20-40分钟,冷却至室温,摊放在竹席上用黑布覆盖置于阳光下晒干,粉碎成粗末;然后将备用的小喇叭、南天竹根、硼砂、巴山虎、半枝莲、海桐皮、薄荷、鹿衔草与粉碎后的中草药混合粉碎成300 - 400目粉末,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即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小喇叭4-6份、南天竹根3-5份、硼砂4-6份、巴山虎3-5份、 半枝莲4-6份、海桐皮4-6份、薄荷3-5份、鹿衔草3-5份、 淫羊藿4-6份、莱菔子6-10份、丁香4-6份、石菖蒲6-10份、 马钱子3-5份、苦茶叶4-6份、乌药6-10份、山柰4-6份、 钻地风3-5份、小伸筋草3-5份、谷芽3-5份、山楂3-5份、 透骨草6-10份、白芥子6-10份、红花6-10份、虎杖6-10份、 青风藤4-6份、青黛6-10份、锁阳4-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骨质增生的中药胶囊,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小喇叭5份、南天竹根4份、硼砂5份、巴山虎4份、 半枝莲5份、海桐皮5份、薄荷4份、鹿衔草4份、 淫羊藿5份、莱菔子8份、丁香5份、石菖蒲8份、 马钱子4份、苦茶叶5份、乌药8份、山柰5份、 钻地风4份、小伸筋草4份、谷芽4份、山楂4份、 透骨草8份、白芥子8份、红花8份、虎杖8份、 青风藤5份、青黛8份、锁阳5份。
【文档编号】A61P19/10GK103877467SQ201410138271
【公开日】2014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9日
【发明者】葛晓云 申请人:葛晓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