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及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30465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及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及制备方法,属中药领域;本发明中药贴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为:毛茛、白草莓、三楞草、扁藤、草石蚕、斑茅、海桐皮、脆骨风、倒扣草、六方藤、松节、月见草、扶芳藤、糙苏、大绿藤和侧耳;本发明中药贴膏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补肾舒脊、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活血祛瘀之功效,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眼、肺、肌肉、骨骼等的病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法副作用,能够到达标本兼治的目的,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及制备方法
所属【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及制备方法。【背景技术】
[0002]强直性脊柱炎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某些微生物(如克雷白杆菌)与易感者自身组织具有共同抗原,可引发异常免疫应答。是四肢大关节,以及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以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属风湿病范畴,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病,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不同程度目艮、肺、肌肉、骨骼病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0003]X线检查对AS的诊断有极为重要的意义,98%~100%病例早期即有骶髂关节的X线改变,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X线表现为骶髂关节炎,病变一般在骶髂关节的中下部开始,为两侧性。开始多侵犯髂骨侧,进而侵犯骶骨侧。可见斑点状或块状,髂骨侧明显。继而可侵犯整个关节,边缘呈锯齿状,软骨下有骨硬化,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最后关节间隙消失,发生骨性强直。骶髂关节炎X线诊断标准分为5期:0级为正常骶髂关节,I期为可疑骶髂关节炎,II期为骶髂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和微小侵袭病变,关节间隙无改变,III期为中度或进展性骶髂关节炎,伴有一项变化:近关节区硬化、关节间隙变窄/增宽、骨质破坏或部分强直,IV期为关节完全融合或强直伴或不伴硬化。[0004]脊柱病变的X线表现,早期为普遍性骨质疏松,椎小关节及椎体骨小梁模糊,椎体呈“方形椎”,腰椎的正常前弧度消失而变直,可引起一个或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病变发展至胸椎和颈椎椎间小关节,间盘间隙发生钙化,纤维环和前纵韧带钙化、骨化、韧带骨赘形成,使相邻椎体连合,形成椎体间骨桥,呈最有特征的“竹节样脊柱”。原发性AS和继发于炎性肠病、Reiter综合征、牛皮癣关节炎等伴发的脊柱炎,X线表现类似,但后者为非对称性强直。在韧带、肌腱、滑囊附着处可出现骨质糜烂和骨膜炎,最多见于跟骨、坐骨结节、髂骨嵴等。其他周围关节亦可发生类似的X线变化。
[0005]目前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欠佳,多为口服内服药物,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临床上常用免疫抑制剂和非菌体消炎药等治疗,首发症状多变,缺乏特异性,极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重者可造成人体畸形及残疾,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疾病。目前,需要研发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贴膏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补肾舒脊、散寒除湿、通络止痛、活血祛瘀之功效,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眼、肺、肌肉、骨骼等的病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无法副作用,能够到达标本兼治的目的,奇效实用,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0008]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制成所述中药贴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
量份数为:
[0009]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贴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毛茛43~67份白草莓42~66份三榜草40~64份扁藤37~61份 草石蚕35~59份斑茅34~58份海桐皮34~58份脆骨风32~56份 倒扣草31~55份六方藤31~55份松节29~53份月见草27~51份 扶芳藤27~51份糙苏26~50份大绿藤22~46份侧耳19~4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贴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毛茛47~63份白草莓46~62份三楞草44~60份扁藤41~57份 草石蚕39~55份斑茅38~54份海桐皮38~54份脆骨风36~52份 倒扣草35~51份六方藤35~51份松节33~49份月见草31~47份 扶芳藤31~47份糙苏30~46份大绿藤26~42份侧耳23~3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贴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毛茛51~59份白草莓50~58份三楞草48~56份扁藤45~53份 草石蚕43~51份斑茅42~50份海桐皮42~50份脆骨风40~48份 倒扣草39~47份六方藤39~47份松节37~45份月见草35~43份 扶芳藤35~43份糙苏34~42份大绿藤30~38份侧耳27~3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其特征在于:制成所述中药贴膏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毛茛55份白草莓54份三楞草52份扁藤49份 草石蚕47份斑茅46份海桐皮46份脆骨风44份 倒扣草43份六方藤43份松节41份月见草39份 扶芳藤39份糙苏38份大绿藤34份侧耳31份。
5.—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毛茛、白草莓、斑茅、倒扣草和侧耳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为60°C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2)将三楞草、扁藤、六方藤、松节、月见草、扶芳藤、糙苏和大绿藤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C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3)将草石蚕和脆骨风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4)将海桐皮放入容器内,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稠膏、汁液以及细粉混合,制成膏药,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贴膏。
【文档编号】A61P19/08GK103920048SQ201410171308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7日
【发明者】刘泽智, 李志平, 李斌 申请人:刘泽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