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609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娘虫4-8、刘寄奴10-14、角盘兰13-17、龙胆草1-5、杜仲10-14、当归7-11、白芍7-11、穿山甲13-17、匐茎点地梅4-8、内金7-11、红花4-8、王不留行10-14、黄柏1-5、山药7-11、牛膝10-14、白花蛇舌草1-5、水红花子4-8。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活血祛瘀、滋阴补肾的功效,对于治疗盆腔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还具有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
[0002]【背景技术】:
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为盆腔炎。目前西医治疗以抗生素和皮质激素为主,对改善急性期症状见效快,但远期疗效欠佳,难以消除病根。而中药治疗,长期服用中药见效慢,患者难以接受。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它具有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娘虫4-8、刘寄奴10-14、角盘兰13-17、龙胆草1-5、杜仲10-14、当归7-11、白芍7-11、穿山甲13-17、匐茎点地梅4-8、内金7-11、红花4-8、王不留行10-14、黄柏1_5、山药7_11、牛膝10-14、白花蛇舌草1-5、水红花子4-8。
[0005]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娘虫6、刘寄奴12、角盘兰15、龙胆草3、杜仲12、当归9、白芍9、穿山甲15、匐茎点地梅6、内金9、红花
6、王不留行12、黄柏3、山药9、牛膝12、白花蛇舌草3、水红花子6。
[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燥湿、活血祛瘀、滋阴补肾的功效,对于治疗盆腔炎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且还具有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0007]【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g)为:红娘虫6、刘寄奴12、角盘兰15、龙胆草3、杜仲12、当归9、白芍9、穿山甲15、匐茎点地梅6、内金9、红花6、王不留行12、黄柏3、山药9、牛膝12、白花蛇舌草3、水红花子6。
[0008]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0009]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赵某,女,27岁,淮南人。主诉:患有盆腔炎。妇科检查阴道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穹隆有明显触痛,子宫及双附件有压痛。此外,还伴有下腹坠胀、腰膝酸软、平时白带量多,头晕乏力等症状。服用本发明药物两周后,下腹坠胀疼痛消失;三周后,妇科检查穹隆有明显触痛,子宫及双附件有压痛明显减轻,其他症状都消失,继续一周后,患者治愈。
[0010]病例二:
方某,女,30岁,临泉人。主诉:下腹有压痛感,体温38.2°C,盆腔检查:宫颈有脓性分泌物,宫体压痛明显,双侧附件区无异常。诊断为盆腔炎。服用本发明药物半个月后,下腹压痛感消失,体温正常,妇科检查体征明显好转,继续半个月巩固疗效。
[0011]病例三:
王某,女,25岁,淮北人。主诉:患有盆腔炎半年了,期间服用西药治疗。服药期间好转,停药后又复发。现在,下腹又出现疼痛感,并且伴有发烧、头痛等症状。给予本发明中药治疗,十天后,发烧,头痛症状消失,20天后,下腹疼痛感明显缓解;30天后,患者治愈。随访无复发。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娘虫4-8、刘寄奴10-14、角盘兰13-17、龙胆草1-5、杜仲10-14、当归7-11、白芍7-11、穿山甲13-17、匐茎点地梅4-8、内金7-11、红花4-8、王不留行10-14、黄柏1_5、山药7_11、牛膝10-14、白花蛇舌草1-5、水红花子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盆腔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各原料组分的重量配比为:红娘虫6、刘寄奴12、角盘兰15、龙胆草3、杜仲12、当归9、白芍9、穿山甲15、匐茎点地梅6、内金9、红花6、王不留行12、黄柏3、山药9、牛膝12、白花蛇舌草3、水红花子6。
【文档编号】A61P15/00GK104069353SQ20141019971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杜仁波 申请人:杜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