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309803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所述导针包括圆柱本体和扁平尾部,扁平尾部上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上沿导针的长度方向开设用于缝线穿过的过线口;所述内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内芯的一端为带有45°角的楔形,沿内芯的长度方向上开设两个用于不同缝线穿过的纵孔,所述两个内芯为高内芯和矮内芯,高内芯和矮内芯的长度和宽度相同,高度不同;所述每个内芯分别有两个相匹配的鞘管,每个鞘管的一端均为带有45°角的楔形,另一端装有把手。本发明通过该植骨装置能够先判断植骨空间是否足够,并且利用该装置能够扩大组织空间以容纳骨块,在骨块推送时不造成穿引线的缠绕。在骨块从管内推出时能够控制骨块的旋转以及骨块位置。
【专利说明】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辅助设备,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肩关节脱位时会造成肩胛盂和肱骨头骨缺损,在进行治疗时需要进行肩胛盂或者肱骨头植骨。目前一般采用切开手术进行植骨,存在创伤大的缺点。关节镜下植骨具有微创特点,但是如果没有相应的植骨装置很难完成手术。最近,日本学者Sugaya设计了一种圆管结构,手术时将骨块顺圆管结构从体外置入肩关节腔内作为辅助装置,但是采用该装置首先无法判断和保证足够的植骨空间,其次将骨块向关节内推送时不方便,骨块内的穿引线容易缠绕造成后续缝线管理困难,并且在骨块从管内推出不能控制骨块的旋转以及骨块位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建立从体外到关节内的通道,实现微创下的肩关节植骨。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每组植骨装置包括导针一个,内芯两个,鞘管四个;所述导针包括圆柱本体和扁平尾部,扁平尾部上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上沿导针的长度方向开设用于缝线穿过的过线口 ;所述内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内芯的一端为带有45°角的楔形,沿内芯的长度方向上开设两个用于不同缝线穿过的纵孔,所述两个内芯为高内芯和矮内芯,高内芯和矮内芯的长度和宽度相同,高度不同;所述每个内芯分别有两个相匹配的鞘管,矮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宽度和高度相同,长度不同;高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高度和宽度相同,长度不同,每个鞘管的长度均小于对应内芯的长度,每个鞘管的一端均为带有45°角的楔形,另一端装有把手。
[0005]所述导针长30cm,直径2.0mm,扁平尾部的长度为6cm,穿线孔尺寸为长度5mm,宽度 Imm0
[000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纵孔的孔径为3mm。
[0007]所述矮内芯的尺寸为:宽度12臟,高度11臟,长度150mm;高内芯的尺寸为:宽度12mm,高度 16mm,长度 1 SOmnin
[0008]所述矮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的尺寸为:矮内芯短鞘管的内缘宽度12mm,高度Ilmm,长度100mm,外缘宽度16mm,高度14mm,长度IOOmm ;矮内芯长鞘管的内缘宽度12mm,高度11_,长度120_,外缘宽度16mm,高度14_,长度120_ ;高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的尺寸为:高内芯短鞘管的内缘宽度12臟,高度16臟,长度IOOmm ;外缘宽度16臟,高度20臟,长度IOOmm ;高内芯长鞘管内缘宽度12mm,高度16mm,长度120mm ;外缘宽度16mm,高度20mm,长度120mm。
[0009]所述导针和内芯为金属制成,鞘管为金属或硬质塑料制成。[0010]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将内芯和鞘管的端部设计成楔形主要为了器械在软组织中穿过,特别是45°角时器械斜着插进关节后,与肩胛盂前缘的匹配度最佳,骨块的传送最方便;通过该植骨装置能够先判断植骨空间是否足够,并且利用该装置能够扩大组织空间以容纳骨块;利用该装置能够将骨块向关节内方便地推送,并且在骨块推送时不造成穿引线的缠绕。在骨块从管内推出时能够控制骨块的旋转以及骨块位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导针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3]图3是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的俯视图;
[0015]图5是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图5的俯视图;
[0017]图7是图5的左视图;
[0018]图8是带线锚钉植入肩胛盂前缘的示意图;
[0019]图9是导针插入示意图;
[0020]图10是内芯和銷管的插入不意图;
[0021]图11是缝线经鞘管拉出的示意图;
[0022]图12是骨块的导入示意图;
[0023]图13是缝线穿入内芯的示意图;
[0024]图14是使用本发明固定骨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26] 实施例1
[0027]如图1~7所示,每组植骨装置包括导针I 一个,内芯2两个,鞘管3四个;所述导针I包括圆柱本体11和扁平尾部12,扁平尾部12上设有穿线孔13,所述穿线孔13上沿导针I的长度方向开设用于缝线穿过的过线口 14 ;所述内芯2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内芯2的一端为带有45°角的楔形,沿内芯2的长度方向上开设两个用于不同缝线穿过的纵孔21,纵孔21的孔径为3mm,便于缝线穿过,所述两个内芯2为高内芯和矮内芯,高内芯和矮内芯的长度和宽度相同,高度不同;所述每个内芯2分别有两个相匹配的鞘管3,矮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3宽度和高度相同,长度不同;高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3高度和宽度相同,长度不同,每个鞘管3的长度均小于对应内芯2的长度,每个鞘管3的一端均为带有45°角的楔形,另一端装有把手31。
[0028]导针I长30cm,直径2.0mm,扁平尾部12的长度为6cm,穿线孔13尺寸为长度5mm,宽度1mm。
[0029]矮内芯的尺寸为:宽度12mm,高度11mm,长度150mm ;高内芯的尺寸为:宽度12mm,高度16mm,长度150mm。
[0030]矮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的尺寸为:矮内芯短鞘管的内缘宽度12mm,高度11mm,长度100mm,外缘宽度16mm,高度14臟,长度IOOmm ;矮内芯长鞘管的内缘宽度12mm,高度11mm,长度120mm,外缘宽度16臟,高度14臟,长度120mm ;高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的尺寸为:高内芯短鞘管的内缘宽度12臟,高度16臟,长度IOOmm ;外缘宽度16臟,高度20臟,长度IOOmm ;高内芯长鞘管内缘宽度12mm,高度16mm,长度120mm ;外缘宽度16mm,高度20mm,长度 120mm。
[0031]本实施例的导针I和内芯2为金属制成,鞘管3为透明的硬质塑料制成。
[0032]肩胛盂植骨步骤如下:
[0033]1、如图8所示,经过普通肩关节用鞘管,先在肩胛盂前缘植入上、下2个带线锚钉(一般带双线),锚钉缝线先从关节后侧拉出;
[0034]2、如图9所示,经普通鞘管插入导针1,维持导针I在位,拔出普通鞘管;
[0035]3、如图10所示,沿导针I插入内芯2,维持内芯2在位,拔出导针1,用内芯2探测并扩大植骨区域组织间隙;
[0036]4、沿内芯2插入本发明的鞘管3,调整鞘管3楔形端部的位置,使其直面肩胛盂前缘植骨部位,拔出内芯2;
[0037]5、如图11所示,经过鞘管3,从上、下两个锚钉上各拉一根缝线出关节,缝线在鞘管3内不要缠绕;
[0038]6、如图12所示,将上下两根缝线分别从地面穿入骨块的上、下两个孔,将骨块沿缝线推入鞘管3 ;
[0039]7、如图13所示,用导针I将缝线穿过内芯2的两个纵孔21,使得下方锚钉的缝线穿入内芯2上靠近楔形尖部的纵孔21,上方锚钉的缝线穿入内芯2的另一个纵孔21 ;
[0040]8、牵拉两根缝线,用内芯2将骨块慢慢推入关节,在骨块推入时,不停抽紧缝线,以防止缝线在骨块前端缠绕;
[0041]9、如图14所示,在骨块一半从鞘管3内露出时,调整鞘管3插入的深浅,以确保骨块从鞘管3释放出来后位置恰当。旋转鞘管3,使骨块与肩胛盂平行;
[0042]10、内推内芯2的同时回抽鞘管3,从鞘管3内完全释放骨块,拔出内芯2和鞘管3 ;
[0043]11、更换置入普通关节镜鞘管3,将穿骨块的两根缝线分别打结,完成骨块固定。
[0044]实施例2
[0045]本实施例的肱骨头后侧植骨步骤如下:
[0046]1、经过普通肩关节用鞘管,先在肱骨头骨缺损带内侧缘植入上、下两个带线锚钉(一般带双线),锚钉缝线先从关节后侧更内侧入路拉出;
[0047]2、经普通鞘管插入导针1,维持导针I在位,拔出普通鞘管;
[0048]3、沿导针I插入内芯2,维持内芯2在位,拔出导针1,用内芯2探测并扩大植骨区域组织间隙; [0049]4、沿内芯2插入植骨鞘管3,调整鞘管3楔形端部的位置,使其直面肱骨头后侧骨缺损区,拔出内芯2 ;
[0050]5、经过鞘管3,从上、下两个锚钉上各拉一根缝线出关节,确保缝线在鞘管3内不要缠绕;
[0051]6、将上下两根缝线分别从底面穿入骨块的上、下两个孔,将骨块沿缝线推入鞘管3 ;
[0052]7、用导针I将缝线穿过内芯2的两个纵孔21,使得下方锚钉的缝线穿入内芯2上靠近楔形尖部的纵孔21,上方锚钉的缝线穿入内芯2的另一个纵孔21 ;
[0053]8、牵拉两根缝线,用内芯2将骨块慢慢推入关节,在骨块推入时,不停抽紧缝线,以防止缝线在骨块前端缠绕;
[0054]9、在骨块一半从鞘管3内露出时,调整鞘管3插入的深浅,以确保骨块从鞘管3释放出来后位置恰当,旋转鞘管3,使骨块与肱骨头圆弧切线;
[0055]10、内推内芯2的同时回抽鞘管3,从鞘管3内完全释放骨块,拔出内芯2和鞘管
3;
[0056]11、更换置入普通关节镜鞘管3,将穿骨块的两根缝线分别打结,完成骨块固定。
[0057]其他实施方式和实施例1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植骨装置包括导针一个,内芯两个,鞘管四个;所述导针包括圆柱本体和扁平尾部,扁平尾部上设有穿线孔,所述穿线孔上沿导针的长度方向开设用于缝线穿过的过线口 ;所述内芯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内芯的一端为带有45°角的楔形,沿内芯的长度方向上开设两个用于不同缝线穿过的纵孔,所述两个内芯为高内芯和矮内芯,高内芯和矮内芯的长度和宽度相同,高度不同;所述每个内芯分别有两个相匹配的鞘管,矮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宽度和高度相同,长度不同;高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高度和宽度相同,长度不同,每个鞘管的长度均小于对应内芯的长度,每个鞘管的一端均为带有45°角的楔形,另一端装有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长30cm,直径2.0mm,扁平尾部的长度为6cm,穿线孔尺寸为长度5mm,宽度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孔的孔径为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矮内芯的尺寸为:宽度12mm,高度11mm,长度150mm ;高内芯的尺寸为:宽度12mm,高度16mm,长度 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矮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的尺寸为:矮内芯短鞘管的内缘宽度12mm,高度11mm,长度100mm,外缘宽度16mm,高度14臟,长度IOOmm ;矮内芯长鞘管的内缘宽度12mm,高度11mm,长度120臟,外缘宽度16mm,高度14mm,长度120mm ;高内芯对应的两个鞘管的尺寸为:高内芯短鞘管的内缘宽度12mm,高度16mm,长度IOOmm ;外缘宽度16mm,高度20mm,长度IOOmm ;高内芯长鞘管内缘宽度12mm,高度16mm,长度120mm ;外缘宽度16mm,高度20mm,长度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创条件下的肩关节植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针和内芯为金属制成,鞘管为金属或硬质塑料制成。
【文档编号】A61B17/56GK104000641SQ201410263721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3日
【发明者】赵金忠 申请人:赵金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