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79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姜9~15份,紫苏子5~11份,葶苈子2~8份,紫苏叶1~7份,艾叶1~7份,桂枝5~11份,莱菔子5~11份,鱼腥草5~11份。本发明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中,各原料按照君臣佐使的中药理论配伍而成,具有良好的发表散寒,温通经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对咳嗽、哮喘等病症有效率达到了87.9%,且对肌肤温和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同时,由于采用的原料为纯中药,不含抗生素和激素,不会产生药物依赖。
【专利说明】【技术领域】
[〇〇〇1]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驱寒止咳功效的中药组合物及 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 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可将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 病情加重,剧烈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等。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 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
[0003] 目前,咳嗽在诊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治疗误区,尤其是在临床用药方面,存在着 滥用抗生素、一药百治、用药不及时、忽视成瘾性等误区,治标不治本,副作用较大,造成久 咳难愈,迁延反复。
[0004] 中国传统医学常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风寒咳嗽、风热咳嗽、风燥咳嗽等)和内 伤咳嗽(痰湿蕴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肺阴虚证等)。寒咳,即风寒咳嗽的病证名。外感 风寒所致的咳嗽,主要由风寒犯肺,肺失宣肃,则见咳嗽频作,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咽痒 声重。中医对寒咳治疗主要为疏风散寒宣肺为主,在治疗上讲究辨证用药,疗效确切,标本 兼治,无耐药性,副作用小,可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0005]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驱寒止咳功效的中药组合物。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 -种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姜 9?15份,紫苏子5?11份,葶苈子2?8份,紫苏叶1?7份,艾叶1?7份,桂枝5? 11份,莱菔子5?11份,鱼腥草5?11份。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有效成分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姜10? 15份,紫苏子6?11份,葶苈子2?8份,紫苏叶3?5份,艾叶3?7份,桂枝6?10份, 莱菔子6?10份,鱼腥草6?10份。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有效成分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姜11? 13份,紫苏子7?9份,葶苈子4?6份,紫苏叶3?5份,艾叶3?5份,桂枝7?9份,莱 菔子7?9份,鱼腥草7?9份。
[0010]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混合后置于提取罐中,加水煎 煮提取,收集中药挥发油和提取液,提取液过滤,续滤液醇沉,过滤,浓缩得浓缩液;再将所 述重量份的桂枝、莱菔子、鱼腥草混合后置于超声提取器中,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过滤后 与浓缩液合并得中药提取液;合并中药挥发油和中药提取液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 物;或,
[0012]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桂枝、莱菔子、鱼腥草充分混 合,加水煎煮提取或加乙醇提取,收集中药挥发油及提取液,提取液滤过,浓缩得中药提取 液,将中药提取液合并或不合并中药挥发油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将所述中药挥发油和中药提取液合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 的载体制成常规制剂,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煎煮提取的方法为加入原料药重量6?9倍的水煎 煮提取2?3次;所述乙醇提取的方法为加入原料药重量5?7倍的质量分数30?50% 的乙醇超声提取。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浓缩的方法为将所述提取液于55°C?65°C浓缩至相 对密度为1. 05?1. 25。
[〇〇16]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驱寒止咳功效的药物中的应 用。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外用膏剂。
[001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用膏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上述制备方法 制备得到的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20?46份,保湿剂5?12份,柔润剂5?10份,增稠剂 0· 1?0· 3份,乳化剂0· 4?1. 0份,水30. 0?60. 0份,螯合剂0· 10?0· 25份,防腐剂 0· 08 ?0· 12 份。
[0019] 本发明的原理和优点如下:
[0020] 本发明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采用的中药材的药理如下:
[0021] 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用于脘腹冷痛,肢冷脉微,寒饮喘 咳。
[0022] 紫苏子:辛,温。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
[0023] 葶苈子:辛、苦,大寒。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痛, 不得平卧。
[0024] 紫苏叶:辛,温。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
[0025] 艾叶:辛、苦,温。温经,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
[0026] 桂枝:辛、甘、温。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痰饮。 [〇〇27] 莱菔子:辛、甘、平。降气化痰。用于痰壅喘咳。
[0028] 鱼腥草:辛,微寒。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用于肺痈吐痰,痰热喘咳,臃肿疮毒。
[0029] 本发明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选用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桂枝, 莱菔子,鱼腥草等中药材,互相配伍,克服单味药效果单一的不足,增强药效,抑制或消除毒 副作用,多方面调控,以达到驱寒止咳之功效。将上述中药材按照中药"君臣佐使"的理论, 以干姜、苏叶、桂枝为君药,具有发表散寒,温通经脉,温肺化饮,助阳化气之功效;莱菔子、 紫苏子为臣药,具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鱼腥草、葶苈子为佐药,具有泻肺平喘,行 水消肿之功效;艾叶为使药,具有散寒止痛之功效。诸药合用,相辅相成,共奏发表散寒,温 通经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之效。
[0030] 另外,虽然目前市面上针对寒咳的中成药和保健品很多,但是大多为颗粒剂、糖浆 齐U、合剂、丸剂等,如风寒咳嗽颗粒、风寒咳嗽丸、通宣理肺冲剂、龙咳喘宁胶囊等等,此类产 品均需内服,不适用于难服药的患者。
[0031] 基于此,本发明还通过添加保湿剂,乳化剂,7jC,螯合剂,柔润剂,增稠剂,防腐剂等 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将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外用膏剂,便于难服药的患者使用。
[0032] 其中,所述保湿剂可为丁二醇和尿囊素;所述乳化剂可为硬脂醇聚醚_2、硬脂醇 聚醚-21和硬脂酰基谷氨酸钠;所述螯合剂可为EDTA二钠;所述柔润剂可为鲸蜡硬脂醇、 肉豆蘧酸异丙酯和红没药醇;所述增稠剂可为黄原胶;所述防腐剂可为乙基己基甘油。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〇〇34] (1)本发明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原料采用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 叶,桂枝,莱菔子,鱼腥草等中药材,按照君臣佐使的中药理论配伍而成,具有良好的发表散 寒,温通经脉,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经临床验证,本发明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对 咳嗽、哮喘等病症有效率达到了 87. 9%,且对肌肤温和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同时,由于采用 的原料为纯中药,不含抗生素和激素,不会产生药物依赖。
[0035] (2)本发明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0036] (3)本发明还通过添加保湿剂,乳化剂,水,螯合剂,柔润剂,增稠剂,防腐剂等药学 上可接受的载体,将所述中药组合物应用于外用膏剂,便于难服药的患者使用。同时经实验 证明,所述外用膏剂安全、稳定,对肌肤无刺激。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作进一步说明。
[0038] 实施例1
[0039] 本实施例一种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40] 干姜12份,紫苏子8份,葶苈子5份,紫苏叶4份,艾叶4份,桂枝8份,莱菔子8 份,鱼腥草8份。
[0041] 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〇〇42]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充分混合,置于提取罐中,力口 入原料药重量8倍的水煎煮提取2次,收集中药挥发油和提取液,提取液过滤,续滤液醇沉, 过滤,滤液于55°C?65°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25,得浓缩液;
[〇〇43] 将所述重量份的桂枝、莱菔子、鱼腥草粉碎过筛后,充分混合,置于超声提取器中, 加入原料药重量5倍的质量分数50%的乙醇超声提取,提取液过滤后与所述浓缩液合并, 得中药提取液;
[0044] 合并所述中药挥发油和中药提取液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
[0045] 实施例2
[0046] 本实施例一种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47] 干姜9份,紫苏子5份,葶苈子2份,紫苏叶1份,艾叶1份,桂枝5份,莱菔子5份, 鱼腥草5份。
[0048] 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〇〇49]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充分混合,置于提取罐中,力口 入原料药重量7倍的水煎煮提取2次,收集中药挥发油和提取液,提取液过滤,续滤液醇沉, 过滤,滤液于55°C?65°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25,得浓缩液;
[0050] 将所述重量份的桂枝、莱菔子、鱼腥草粉碎过筛后,充分混合,置于超声提取器中, 加入原料药重量6倍的质量分数40%的乙醇超声提取,提取液过滤后与所述浓缩液合并, 得中药提取液;
[0051] 合并所述中药挥发油和中药提取液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或,还可以加 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常规剂型,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
[0052] 实施例3
[0053] 本实施例一种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54] 干姜15份,紫苏子11份,葶苈子8份,紫苏叶7份,艾叶7份,桂枝11份,莱菔子 11份,鱼腥草11份。
[0055] 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6]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充分混合,置于提取罐中,力口 入原料药重量9倍的水煎煮提取3次,收集中药挥发油和提取液,提取液过滤,续滤液醇沉, 过滤,滤液于55°C?65°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25,得浓缩液;
[0057] 将所述重量份的桂枝、莱菔子、鱼腥草粉碎过筛后,充分混合,置于超声提取器中, 加入原料药重量7倍的质量分数50%的乙醇超声提取,提取液过滤后与所述浓缩液合并, 得中药提取液;
[0058] 合并所述中药挥发油和中药提取液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或,还可以加 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常规剂型,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
[0059] 实施例4
[〇〇6〇] 本实施例一种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〇〇61] 干姜12份,紫苏子8份,葶苈子5份,紫苏叶4份,艾叶4份,桂枝8份,莱菔子8 份,鱼腥草8份。
[0062] 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〇〇63]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桂枝,莱菔子,鱼腥草充分混 合后,粉粹成粗粉,加入原料药重量8倍的水煎煮提取2次,收集中药挥发油及提取液,所述 提取液滤过,于55°C?65°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25,得中药提取液,将所述中药提 取液合并所述中药挥发油,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或,还可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 载体,制成常规剂型,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
[0064] 实施例5
[〇〇65] 本实施例一种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66] 干姜12份,紫苏子8份,葶苈子5份,紫苏叶4份,艾叶4份,桂枝8份,莱菔子8 份,鱼腥草8份。
[〇〇67] 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〇〇68]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桂枝,莱菔子,鱼腥草充分混 合后,置于超声提取器中,加入原料药重量6倍的水超声提取,提取液滤过,于55°C?65°C 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25,得中药提取液,即为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或,还可以 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常规剂型,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
[0069] 实施例6
[0070] 本实施例一种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
[0071] 干姜12份,紫苏子8份,葶苈子5份,紫苏叶4份,艾叶4份,桂枝8份,莱菔子8 份,鱼腥草8份。
[0072] 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〇〇73]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桂枝,莱菔子,鱼腥草充分混 合后,置于超声提取器中,加入原料药重量6倍的质量分数35 %乙醇超声提取,提取液滤 过,于55°C?65°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1.25,得中药提取液,即为所述驱寒止咳中药 组合物;或,还可以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常规剂型,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 物。
[0074] 实施例7
[0075] 本实施例为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驱寒止咳功效的药物中的应用。 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外用膏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表1):
[0076] 表 1
[0077]
【权利要求】
1. 一种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 而成:干姜9?15份,紫苏子5?11份,葶苈子2?8份,紫苏叶1?7份,艾叶1?7份, 桂枝5?11份,莱菔子5?11份,鱼腥草5?11份。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主要由如下 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姜10?15份,紫苏子6?11份,葶苈子2?8份,紫苏叶3? 5份,艾叶3?7份,桂枝6?10份,莱菔子6?10份,鱼腥草6?10份。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有效成分主要由如下 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干姜11?13份,紫苏子7?9份,葶苈子4?6份,紫苏叶3?5 份,艾叶3?5份,桂枝7?9份,莱菔子7?9份,鱼腥草7?9份。
4. 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 下步骤: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混合后置于提取罐中,加水煎煮 提取,收集中药挥发油和提取液,提取液过滤,续滤液醇沉,过滤,浓缩得浓缩液;再将所述 重量份的桂枝、莱菔子、鱼腥草混合后置于超声提取器中,加入乙醇提取,提取液过滤后与 浓缩液合并得中药提取液;合并中药挥发油和中药提取液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 或, 将所述重量份的干姜、紫苏子、葶苈子、紫苏叶、艾叶、桂枝、莱菔子、鱼腥草充分混合, 加水煎煮提取或加乙醇提取,收集中药挥发油及提取液,提取液滤过,浓缩得中药提取液, 将中药提取液合并或不合并中药挥发油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中药挥 发油和中药提取液合并后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常规制剂,即得所述驱寒止咳中药 组合物。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煎煮提 取的方法为加入原料药重量6?9倍的水煎煮提取2?3次;所述乙醇提取的方法为加入 原料药重量5?7倍的质量分数30?50%的乙醇超声提取。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的方 法为将所述提取液于55°C?65°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05?1. 25。
8. 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具有驱寒止咳功效的药物中 的应用。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为外用膏剂。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膏剂,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 分:权利要求4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驱寒止咳中药组合物20?46份,保湿剂5?12 份,柔润剂5?10份,增稠剂0· 1?0· 3份,乳化剂0· 4?1. 0份,水30. 0?60. 0份,螯合 剂0· 10?0· 25份,防腐剂0· 08?0· 12份。
【文档编号】A61K36/9068GK104096209SQ201410373904
【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曲富江, 张文朋, 邓正贵, 刘永波 申请人:圣原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