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6831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槐皮8-10、地榆炭3-5、黄连2-4、毛冬青5-6、炒芦荟3-5、大黄5-7、制乳香1-3、刘寄奴2-4、穿山甲5-6、苦楝皮7-9、柳树皮4-6、木芙蓉花2-4、五加皮1-3、芝麻壳2-4、白芷6-8、三七4-5、宝盖草1-3、赪桐叶2-3、川桐皮1-2、吹云草2-4;本发明诸药合用,具有解毒清热、消肿止痛、凉血止血、散瘀祛腐、敛创生肌、生津润燥等功效,对烧烫伤创面治愈快,治愈后不留疤痕,解决了现有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治疗时间长。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烧伤烫伤是由于开水、沸油、火、电或酸碱物质等作用于人体皮肤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外科疾病,一般以火烧伤和开水(油)烫伤为常见;轻度的烧伤或烫伤表皮发生红肿、灼痛或起水泡;严重的烧伤烫伤,由于损伤人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火毒伤及体内阴液,内攻脏腑,伤阴损阳,常常导致人体内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休克,皮肤组织红肿、溃烂、感染等严重后果。若不及时治疗创面,因感染会久不愈合,导致疤痕的产生,影响肢体功能;目前治疗烧伤或烫伤的药物,一般都是采用中草药或矿物质中提炼的抗生素药物制成膏剂后,涂抹在创面上,如“绿油膏”、“蛇油膏”、“湿润烫伤膏”等,有些患者就直接在创伤面上涂抹一定的食醋或食盐,上述药物和方法在治疗上虽能产生一定的疗效,但对消肿、止痛、生肌效果缓慢,治愈时间长,且治愈后一般都会留有疤痕。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
[0004]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槐皮8-10、地榆炭3-5、黄连2-4、毛冬青5-6、炒芦荟3-5、大黄5-7、制乳香1-3、刘寄奴2_4、穿山甲5_6、苦楝皮7_9、柳树皮4_6、木芙蓉花2-4、五加皮1-3、芝麻壳2-4、白芷6-8、三七4_5、宝盖草1_3、赪桐叶2_3、川桐皮1_2、吹z?草 2-4。
[0005]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槐皮9、地榆炭4、黄连3、毛冬青5.5、炒芦荟4、大黄6、制乳香2、刘寄奴3、穿山甲5.5、苦楝皮8、柳树皮5、木芙蓉花3、五加皮2、芝麻壳3、白芷7、三七4.5、宝盖草2、赪桐叶2.5、川桐皮1.5、吹云草3。
[0006]宝盖草为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赪桐叶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叶;吹云草为远志科植物齿果草的全草。
[0007]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后混合均匀,与芝麻油按照1:2-4的比例调制成粘稠状,涂敷于烧伤处,每日一次,三周即可治愈。
[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诸药合用,具有解毒清热、消肿止痛、凉血止血、散瘀祛腐、敛创生肌、生津润燥等功效,对烧烫伤创面治愈快,治愈后不留疤痕,解决了现有治疗烧、烫伤的药物治疗时间长。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实施例1: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槐皮9、地榆炭4、黄连3、毛冬青5.5、炒芦荟4、大黄6、制乳香2、刘寄奴3、穿山甲5.5、苦楝皮8、柳树皮5、木芙蓉花3、五加皮2、芝麻壳3、白芷7、三七4.5、宝盖草2、赪桐叶2.5、川桐皮1.5、吹云草3。
[0010]用量及用法:按组成原料的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研磨粉碎后混合均匀,与芝麻油按照1:2-4的比例调制成粘稠状,涂敷于烧伤处,每日一次,三周即可治愈。
[0011]典型病例:
病例1:周某某,男,64岁,胳膊被火烧伤,烧伤处皮肤红肿,不仅出现水疱、溃烂,疼痛难忍,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三天后,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涂敷两周,患处边缘皮肤出现粉红色新组织,再涂敷一周后痊愈。
[0012]病例2:王某某,女,52岁,右脚被烧伤,导致脚部中度烫伤深II度,烧伤处皮肤红肿,伴有水疱出现,疼痛难忍不能行走,后涂敷本发明的中药,涂敷两天后,疼痛感明显减轻,一周左右结痂,三周后痊愈,治愈后没有留下症痕。
[0013]病例3:古某某,女,28岁,两手不慎被蒸汽烧伤,中度烫伤深II度,疼痛难忍,月艮用西药多次治疗无效,愈发严重,后涂敷本发明的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两周,患处边缘皮肤出现粉红色新组织,再涂敷一周后痊愈,未出现疤痕。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槐皮8-10、地榆炭3-5、黄连2-4、毛冬青5-6、炒芦荟3-5、大黄5_7、制乳香1_3、刘寄奴2_4、穿山甲5_6、苦楝皮7-9、柳树皮4-6、木芙蓉花2-4、五加皮1-3、芝麻壳2_4、白芷6_8、三七4_5、宝盖草1_3、赦桐叶2-3、川桐皮1-2、吹z?草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烧伤的外敷中药,其特征在于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槐皮9、地榆炭4、黄连3、毛冬青5.5、炒芦荟4、大黄6、制乳香2、刘寄奴3、穿山甲5.5、苦楝皮8、柳树皮5、木芙蓉花3、五加皮2、芝麻壳3、白芷7、三七4.5、宝盖草2、赪桐叶2.5、川桐皮1.5、吹云草3。
【文档编号】A61K35/36GK104398752SQ201410600097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沈大友, 沈显峰 申请人:沈大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