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员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214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员转运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在底座上通过支撑装置(2)支撑固定横梁(3),在横梁上分别连接横向滑轨(4)和第一双向电机(9a),第一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都连接第一丝杆(9c),在每个第一丝杆上均都通过丝杆螺母(30)相互交叉铰接横向连杆(10),两个横向连杆连接纵向连杆(21),每个横向滑轨的滑板上均通过连接板(11)铰接两个摆杆(12),在两个连接板同侧的摆杆上连接铲板(14),两个所述铲板对应配合,在两个摆杆之间设有控制其张合运动的张合装置。本发明的优点:本装置使用方便,可用于转运各种病人,转运平稳安全,搬运过程平稳,能有效的减小搬运给病员时给其带来的痛苦。
【专利说明】一种病员转运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病员搬运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病员转运床。

【背景技术】
[0002]病人在手术后,体质极度虚弱,疼痛难忍,四肢活动不便,在此情况下就需要使用转运床将患者运回病床,由于现有的转运床大多数没有起吊装置,往往需要两个以上护理人员及家属协助方能完成,这样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往往由于操作不熟练,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不利于术后康复,还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在现有技术中,也有少部分的转运床设有吊带式起吊装置或铲板式起吊装置,但上述的起吊装置又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吊带式的存在着起吊后容易晃动,起吊安全性差等缺点;所以现阶段急需要一种能够平稳转运手术后的病人,而对病人基本不产生痛苦的转运装置,经过广泛检索,尚未发现较为理想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阶段带有铲板式起吊装置的病员转运床,存在的夹人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病员转运床。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底座的下面连接一组车轮,在所述底座上通过支撑装置支撑固定一个横梁,在横梁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横向滑轨,在所述横梁上还连接一个第一双向电机,在第一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一丝杆,在每个第一丝杆上均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在每个丝杆螺母上均连接一个一端与其相铰接的横向连杆,在每个所述横向连杆的另一端均铰接一个导向座,所述两个横向连杆相互交叉铰接设置,两个所述导向座内套接固定一个纵向连杆,纵向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相应横向滑轨的滑板上;
每个所述横向滑轨的滑板上均连接板,在每个连接板的两侧均连接一个一端与其相铰接的摆杆,每个摆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杆,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板同侧的固定杆上固定连接一个铲板,两个所述铲板对应配合,在所述连接板和相应的两个摆杆之间设有张合装置,所述两个铲板通过张合装置控制其张合运动;
在所述底座上还连接移动电源和控制柜,所述控制柜由移动电源供电。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以有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两侧的纵向滑轨,在两个纵向滑轨之间的底座上还连接一个电动升降杆,所述电动升降杆的上侧连接一个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连接所述第一双向电机,所述纵向滑轨和支撑架分别连接固定所述横梁。
[0006]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导向管,在所述导向管内活动配合连接一个支撑杆,在所述导向管的底部设有一个伺服电机,在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丝杆和丝杆螺母与所述支撑杆支撑配合。
[0007]所述导向管和支撑杆均为方形结构,在所述导向管的上端设有一个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导向管相应拐角的U型座,在每个U型座内均通过固定轴连接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支撑杆相应的棱边导向配合。
[0008]所述底座上还连接一个转向装置。
[0009]所述转向装置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一侧的方向盘,在方向盘的下侧通过转轴连接一个万向节,所述万向节通过第一连杆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向板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车轮,在底座另一侧的其中一个车轮上还连接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由所述移动电源供电。
[0010]所述转向装置包括方向把手,方向把手通关过转轴连接所述底座下侧的其中一个车轮,在该车轮上还连接一个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由所述移动电源供电。
[0011]所述张合装置包括连接固定在每个所述连接板的固定座,在每个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一个第二双向电机,在第二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二丝杆,在每个第二丝杆上均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在所述丝杆螺母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定位轴;
还包括在每个摆杆上均设有一让位孔,每个所述第二丝杆均与相应让位孔让位配合,在让位孔两侧的摆杆上均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板,在每个固定板上均设有一个腰形通孔,每个所述定位轴均设置在相应的腰形通孔内。
[0012]所述张合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连接杆,所述固定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连接板上,在所述固定连接杆的下面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第三双向电机,在第三双向电机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三丝杆,每个第三丝杆通过伞齿轮组转动连接两个与其垂直的第四丝杆,在每个第四丝杆上均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在所述丝杆螺母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定位轴;
还包括在每个摆杆上均设有一让位孔,每个所述第二丝杆均与相应让位孔让位配合,在让位孔两侧的摆杆上均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板,在每个固定板上均设有一个腰形通孔,每个所述定位轴均设置在相应的腰形通孔内。
[0013]在所述横梁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与相应横向连杆感应配合的限位开关,在其中一个固定杆上连接一个限位杆,在连接所述固定杆上连接一个与所述限位杆限位配合的限位开关,在相对的两个摆杆上也分别连接一个限位杆,在所述固定座上连接两个与所述相应限位杆对应限位配合的限位开关,所述每个限位开关均与所述控制柜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还连接一个对准所述铲板的摄像头,所述摄像头也与所述控制柜连接。
[0014]在所述横梁的一侧还连接一个横向导轨,在每个所述丝杆螺母上还分别连接一个与横向导轨滑动配合的滑块。
[0015]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装置使用方便,转运平稳安全,可用于转运各种病人,实用性强,搬运过程平稳能有效的减小搬运给病员时给其带来的痛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发明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包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升降装置的导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8]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为一个U型架,在U型架上包裹一层挡板,在底座I的下面的四个拐角分别连接一个车轮27,后侧的两个车轮27为万向轮,前侧的两个为一般不能随意变向的车轮。
[0019]结合图5所示,在所述底座I上通过支撑装置2支撑固定一个横梁3,在横梁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横向滑轨4,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两个分别垂直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I两侧的纵向滑轨2c,所述纵向滑轨2c的滑轨座的一端焊接在底座I上,两个纵向滑轨2c的滑板的上端分别焊接在横梁3的两端的底部。在两个纵向滑轨2c之间的底座I上还连接一个电动升降杆7,所述电动升降杆7为现有技术,所述电动升降杆7的上侧连接一个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包括一个连接在电动升降杆7上端的制成杆,在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一个U型支架8a,U型支架8a与所述横梁3支撑配合,在所述U型支架8a内固定连接第一双向电机9a,在第一双向电机9a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一丝杆9c,每个第一丝杆9c的端部均通过装有轴承的轴承座36支撑固定在所述横梁3上,在所述横梁3的一侧还连接一个横向导轨6,在所述U型支架8a两侧的横梁3上分别连接一个限位开关45,在每个第一丝杆9c上均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30,在丝杆螺母30上分别连接有铰接座和与横向导轨6滑动配合的滑块,所述铰接座分别与相应的限位开关45限位配合,用来控制横向连杆10的伸缩进而控制铲板14的推出和收回,其结构和连接关系详见下面段落的描述。
[0020]在所述底座I上还分别连接移动电源35和控制柜23,所述控制柜23由移动电源35供电,所述控制柜23上设有控制按钮、电源开关和闭路电视显示屏,所述电动升降杆7和限位开关45均通过导线连接控制柜23。
[0021]在每个丝杆螺母30的铰接座上均连接一个一端与其相铰接的横向连杆10,所述两个横向连杆10交叉设置,在两个横向连杆10的相交处通过一个铰接轴铰接固定,在每个所述横向连杆10的另一端均铰接一个导向座22,两个所述导向座22内套接固定一个纵向连杆21,所述导向座22内配合连接一个轴承,在轴承的作用下导向座22能够在纵向连杆21上自由移动,所述纵向连杆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相应横向滑轨4的滑板上。
[0022]每个所述横向滑轨4滑板的前端均一个梯形的连接板11,在每个连接板11下面的两侧均连接一个一端与其相铰接的摆杆12,每个摆杆1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杆13,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板11同侧的固定杆13上固定连接一个铲板14,两个所述铲板14对应配合,在所述连接板11和相应的两个摆杆12之间设有张合装置,所述两个铲板14通过张合装置控制其张合运动。
[0023]所述张合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连接杆31,所述固定连接杆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连接板11上,在所述固定连接杆31的下面通过连接板32固定连接第三双向电机9e,在第三双向电机9e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三丝杆9f,每个第三丝杆9f通过伞齿轮组16转动连接两个与其垂直的第四丝杆9g,所述两个相应的第四丝杆9g均通过固定座15支撑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连接板11上,所述伞齿轮组16设置在齿轮箱39内,齿轮箱39固定连接在相应的固定座15上,所述固定座15包括与连接板11连接的直板,在直板下面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板19,在每个支撑板19上均设有一个通孔,所述第四丝杆9g贯穿相应的支撑板19的通孔。所述第三双向电机9e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柜23,并有控制柜23控制其运动,第三双向电机9e两侧的输出轴同时带动两侧的伞齿轮组16转动,从而可控制铲板14两侧运动的步调一致。
[0024]在每个第四丝杆9g上均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在所述丝杆螺母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定位轴20。还包括在每个摆杆12上均设有一让位孔12a,每个所述第二丝杆9d均与相应让位孔12a让位配合,在让位孔12a两侧的摆杆12上均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板17,在每个固定板17上均设有一个腰形通孔17a,每个所述定位轴20均设置在相应的腰形通孔17a内,且在每个定位轴20上均套接固定一个与相应的腰形通孔17a配合的轴承。
[0025]结合图4所示,所述底座I的一侧设有一个延伸板la,在延伸板Ia上连接一个转向装置5,所述转向装置5包括U型连接座33,在U型连接座33的上面焊接一个固定管25,在固定管25内转动配合连接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一个向盘26、下端连接一个万向节28,所述万向节28通过第一连杆34连接第二连杆35,所述第二连杆35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向板27a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车轮27,在底座I另一侧的其中一个车轮27上还连接一个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柜23,并由所述移动电源35供电。
[0026]在所述横梁3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与相应横向连杆10感应配合的限位开关45,在其中一个固定杆13上连接一个限位杆46,在连接所述固定杆13上连接一个与所述限位杆46限位配合的限位开关45,在相对的两个摆杆12上也分别连接一个限位杆46,在所述固定座15上连接两个与所述相应限位杆46对应限位配合的限位开关45,所述每个限位开关45均与所述控制柜23连接,这里所述的三组限位开关45和控制柜23的限位配合,用来控制所述铲板14分离和合并,进而将病人铲起和放下。在所述固定座15上还连接一个对准所述铲板14的摄像头41,所述摄像头41也与所述控制柜23连接,所述摄像头41采集到的图像信号由闭路电视显示屏显示。
[0027]结合图3所示,在所述横向滑轨4和横向连杆10的外侧设有上包装盒43,在所述移动电源35的外侧设有电源箱42,在所述张合装置的外侧设有前侧包装盒44。
[0028]实施例2:如图2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1中所述支撑装置2还可以为以下结构,它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I上的导向管2a,在所述导向管2a内活动配合连接一个支撑杆2b,在所述导向管2a的底部设有一个伺服电机8,在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上通过丝杆和丝杆螺母与所述支撑杆2b支撑配合。
[0029]所述导向管2a和支撑杆2b均为方形结构,在所述导向管2a的上端设有一个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导向管2a相应拐角的U型座2d,在每个U型座2d内均通过固定轴2g连接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导向轮2f,所述导向轮2f与支撑杆2b相应的棱边导向配合。
[0030]实施例3:在实施例1中转向装置5还可以为以下结构,它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I上的U型连接座33,在U型连接座33的上面焊接一个固定管25,在固定管25内转动配合连接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连接一个方向把手26a,下端连接所述底座I下侧的其中一个车轮27,在该车轮27上还连接一个驱动电机24,驱动电机2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控制柜23,并由所述移动电源35供电。
[0031]实施例4:在实施例1中的张合装置可以为以下结构,它包括连接固定在每个所述连接板11的固定座15,在固定座15的两个支撑板19上连接固定一个第二双向电机%,在第二双向电机9b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二丝杆9d,在每个第二丝杆9d上均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在所述丝杆螺母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定位轴20,所述两个第二双向电机9b均有所述控制柜23控制座同步运动,
还包括在每个摆杆12上均设有一让位孔12a,每个所述第二丝杆9d均与相应让位孔12a让位配合,在让位孔12a两侧的摆杆12上均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板17,在每个固定板17上均设有一个腰形通孔17a,每个所述定位轴20均设置在相应的腰形通孔17a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I ),在底座(I)的下面连接一组车轮(27),在所述底座(I)上通过支撑装置(2)支撑固定一个横梁(3),在横梁(3)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横向滑轨(4),在所述横梁(3)上还连接一个第一双向电机(9a),在第一双向电机(9a)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一丝杆(9c),在每个第一丝杆(9c)上均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30),在每个丝杆螺母(30)上均连接一个一端与其相铰接的横向连杆(10),在每个所述横向连杆(10)的另一端均铰接一个导向座(22),所述两个横向连杆(10)相互交叉铰接设置,两个所述导向座(22)内套接固定一个纵向连杆(21),纵向连杆(2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相应横向滑轨(4)的滑板上; 每个所述横向滑轨(4)的滑板上均连接板(11),在每个连接板(11)的两侧均连接一个一端与其相铰接的摆杆(12),每个摆杆(12)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杆(13),连接在两个所述连接板(11)同侧的固定杆(13)上固定连接一个铲板(14),两个所述铲板(14)对应配合,在所述连接板(11)和相应的两个摆杆(12)之间设有张合装置,所述两个铲板(14)通过张合装置控制其张合运动; 在所述底座(I)上还连接移动电源(35)和控制柜(23),所述控制柜(23)由移动电源(35)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I)两侧的纵向滑轨(2c),在两个纵向滑轨(2c)之间的底座(I)上还连接一个电动升降杆(7),所述电动升降杆(7)的上侧连接一个支撑架(8),在支撑架(8)上连接所述第一双向电机(9a),所述纵向滑轨(2c)和支撑架(8)分别连接固定所述横梁(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I)上的导向管(2a),在所述导向管(2a)内活动配合连接一个支撑杆(2b),在所述导向管(2a)的底部设有一个伺服电机(8),在所述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上通过丝杆和丝杆螺母与所述支撑杆(2b)支撑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2a)和支撑杆(2b)均为方形结构,在所述导向管(2a)的上端设有一个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四个分别设置在导向管(2a)相应拐角的U型座(2d),在每个U型座(2d)内均通过固定轴(2g)连接一个能够自由转动的导向轮(2f ),所述导向轮(2f )与支撑杆(2b )相应的棱边导向配入口 ο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还连接一个转向装置(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5)包括连接在所述底座(I) 一侧的方向盘(26),在方向盘(26)的下侧通过转轴连接一个万向节(28),所述万向节(28 )通过第一连杆(34 )连接第二连杆(35 ),所述第二连杆(35 )的两端分别通过转向板(27a)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车轮(27),在底座(I)另一侧的其中一个车轮(27)上还连接一个驱动电机(24 ),驱动电机(24 )由所述移动电源(35 )供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装置(5)包括方向把手(26a),方向把手(26a)通关过转轴连接所述底座(I)下侧的其中一个车轮(27),在该车轮(27 )上还连接一个驱动电机(24 ),驱动电机(24 )由所述移动电源(35 )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装置包括连接固定在每个所述连接板(11)的固定座(15),在每个所述固定座(15)的底部均固定连接一个第二双向电机(%),在第二双向电机(9b)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二丝杆(9d),在每个第二丝杆(9d)上均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在所述丝杆螺母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定位轴(20); 还包括在每个摆杆(12)上均设有一让位孔(12a),每个所述第二丝杆(9d)均与相应让位孔(12a)让位配合,在让位孔(12a)两侧的摆杆(12)上均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板(17),在每个固定板(17)上均设有一个腰形通孔(17a),每个所述定位轴(20)均设置在相应的腰形通孔(17a)内。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合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连接杆(31),所述固定连接杆(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的连接板(11)上,在所述固定连接杆(31)的下面通过连接板(32)固定连接第三双向电机(9e),在第三双向电机(9e)的两个输出轴上分别固定连接一个第三丝杆(9f),每个第三丝杆(9f)通过伞齿轮组(16)转动连接两个与其垂直的第四丝杆(9g),在每个第四丝杆(9g)上均配合连接一个丝杆螺母,在所述丝杆螺母连接两个相互对称的定位轴(20); 还包括在每个摆杆(12)上均设有一让位孔(12a),每个所述第二丝杆(9d)均与相应让位孔(12a)让位配合,在让位孔(12a)两侧的摆杆(12)上均固定连接一个固定板(17),在每个固定板(17)上均设有一个腰形通孔(17a),每个所述定位轴(20)均设置在相应的腰形通孔(17a)内。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病员转运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横梁(3)的两侧分别连接一个与相应横向连杆(10)感应配合的限位开关(45),在其中一个固定杆(13)上连接一个限位杆(46),在连接所述固定杆(13)上连接一个与所述限位杆(46)限位配合的限位开关(45),在相对的两个摆杆(12)上也分别连接一个限位杆(46),在所述固定座(15)上连接两个与所述相应限位杆(46)对应限位配合的限位开关(45),所述每个限位开关(45)均与所述控制柜(23)连接,在所述固定座(15)上还连接一个对准所述铲板(14)的摄像头(41),所述摄像头(41)也与所述控制柜(23 )连接。
【文档编号】A61G7/14GK104490544SQ201410731150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5日
【发明者】叶强 申请人:叶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