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7294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 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及其制备方法,重量配比范围是:苍术100-30份,黄精100-30份,山茱萸100-30份,知母100-30份,麦门冬100-30份,玉竹100-30份,三棱100-30份,莪术100-30份,60%乙醇3500-1000份。制备方法是:将苍术、黄精、山茱萸、知母、麦门冬、玉竹、三棱、莪术研成粗末,入60%乙醇中浸泡10日后,将药渣滤除,所得药液即为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本发明的。效果:临床疗效观察:临床治疗126例,男75例,女51例,年龄15-26岁,病程1-3年,入选病例中有83例内服外用过西药制剂。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及其制备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中药,具体为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3]毛周围角化病是一种毛囊角化性皮肤病。在毛囊口处与毛孔一致的角化性丘疹,顶部有角质小栓,中间有一根毳毛穿出或蜷曲在内,刮掉角质栓,出现微小的凹窝,少数损害为点状丘疹,主要密集分面于面部、上臂、股外侧、臀部。呈正常肤色,个别呈淡红褐色、褐色,一般无自觉症状。青少年最常见多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其对青年女性,唯恐影响美观,治愈心情非常迫切。
[0004]西医认为病因与缺乏维生素A有关,治疗内服维生素A酸或多食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外用维甲酸、水杨酸软膏,鱼肝油软膏等。
[0005]中医认为属血虚风燥,致皮肤失去濡养而发。内服黄芪、白术、山药、当归、白芍、熟地、防风等。外涂紫草膏,或银花、紫草、丹皮、红花水煎外洗。
[0006]因西药维A酸、维甲酸,内服外用对人体有很多副作用,如易导致维A酸皮炎,长期应用能使最外层角质层变薄。中药味苦,显效较慢,患者不愿坚持服用。
[0007]综上所述,迄今仍乏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既有较好治疗效果,又方便实用,直接外用于病变部位的中药酊剂。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目的,为解除毛周围角化病给青少年患者带来影响美观的痛苦,按中医理论观点,宜研制出一种治疗此病的酊剂,直接外用于病变部位为较好疗法。
[0009]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重量配比范围是:苍术100-30份,黄精100-30份,山茱萸100-30份,知母100-30份,麦门冬100-30份,玉竹100-30 份,三棱 100-30 份,莪术 100-30 份,60% 乙醇 3500-1000 份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苍术50份,黄精50份,山茱萸50份,知母50份,麦门冬50份,玉竹50份,三棱40份,莪术40份,60%乙醇2000份。
[0010]本发明所述的药酊制备方法是:将苍术、黄精、山茱萸、知母、麦门冬、玉竹、三棱、莪术研成粗末,入60%乙醇中浸泡10日后,将药渣滤除,所得药液即为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将其分装塑料瓶中备用
本发明的用药依据是:苍术,味辛苦,性温,含有挥发油及大量的维生素A、D ;黄精,味甘,补脾润肺,养阴益精,适用于皮肤营养不良之症;山茱萸,味酸、涩,微温,质润,酸能收敛,含维生素A,浸食子酸、酒石酸;知母,味苦,性寒,质柔,滋阴润燥,含有烟酸,对皮肤有营养作用;麦门冬,味甘、苦,性寒,质润,养阴润燥,并含维生素A;玉竹,味甘性微寒,体润,养阴润燥,富含有粘液质,烟酸;三棱,味苦,性平,药力较峻;莪术,味苦,辛,性温,性峻善削,有形坚积之症,两药相配使用效佳。通过临床观察及患者自述,本药酊使用方便,对角化性皮疹治疗效果好,对皮肤无刺激性,与西药内服外用相比,无任何副作用。因是纯中药制齐U,所选诸药多数含维生素A、烟酸,对角化性皮损,有明显治疗和滋养作用,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疗效显著。
[0011]药酊的使用方法:每日4次用棉签蘸药酊搽于皮疹处,20日为一疗程,一般连用
1-2个疗程,皮损可全部消退,皮肤变平正常。极个别患者对乙醇过敏者不宜使用。治疗期间患处少用热水肥皂水洗搓,以免影响疗效。
[0012]效果:临床疗效观察:临床治疗126例,男75例,女51例,年龄15_26岁,病程1-3年,入选病例中有83例内服外用过西药制剂。
[0013]治疗效果:治愈:皮疹全部消退,肌肤恢复正常。
[0014]好转:皮疹消退60%以上。
[0015]疗效统计,结果:治愈112例,好转14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0017]实施例一:苍术50g,黄精50 g,山茱萸50 g,知母50 g,麦门冬50 g,玉竹50 g,三棱40 g,莪术40 g, 60%乙醇2000毫升。
[0018]该药酊的制备方法是:将苍术、黄精、山茱萸、知母、麦门冬、玉竹、三棱、莪术研成粗末,入60%乙醇中浸泡10日后,将药渣滤除,所得药液即为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将其分装塑料瓶中备用
实施例二:。苍术70g,黄精70 g,山茱萸70 g,知母70 g,麦门冬60 g,玉竹60 g,三棱50 g,莪术50 g, 60%乙醇2800毫升。
[0019]实施例三:苍术40g,黄精40 g,山茱萸40 g,知母40 g,麦门冬40 g,玉竹40 g,三棱30 g,莪术30 g,60%乙醇1300毫升。
[0020]该药酊的制备过程按上述实施例一的制备工艺加工即可。
[0021]从实践中对3个实施方案疗效进行了比较,认为实施例一疗效优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所以实施例一为最佳实施例,临床治疗效果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其特征在于药方的重量配比范围是:苍术100-30份,黄精100-30份,山茱萸100-30份,知母100-30份,麦门冬100-30份,玉竹100-30份,三棱100-30份,莪术100-30份,60%乙醇3500-100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方的重量配比范围是:苍术50份,黄精50份,山茱萸50份,知母50份,麦门冬50份,玉竹50份,三棱40份,莪术40份,60%乙醇2000份。
3.一种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苍术、黄精、山茱萸、知母、麦门冬、玉竹、三棱、莪术研成粗末,入60%乙醇中浸泡10日后,将药渣滤除,所得药液即为治疗毛周围角化病的药酊。
【文档编号】A61K36/9066GK104383462SQ201410748842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10日
【发明者】马建国, 马龙 申请人:马建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