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5476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血压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压计,包括:袖带、气道、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电压频率转换器、气泵系统和通讯接口;所述气道与袖带连接;所述气泵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气道;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袖带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静态气压和脉搏产生的脉搏压力信号;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电压频率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通讯接口由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组成;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气泵系统的输入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压计,减小了血压计的体积,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专利说明】一种血压计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血压计。

【背景技术】
[0002] 血压计作为一种家庭常用的医疗检测设备走进越来越多的家庭。血压计目前有两 种,一种是水银血压计,另外一种是电子血压计。水银血压计采用柯氏听音法,需要另外一 个人操作,加压后一边读水银柱指数,一边用听诊器听脉搏音,操作复杂且受人员影响大。 电子血压计自动测量血压,无需人员辅助,其原理和柯氏听音法类似,压力传感器感知袖内 稳定压力,类似用水银柱读数,同时感知脉搏压力的变化。
[0003] 电子血压计通常采用PWM信号控制气泵实现袖带内的升压和降压。电子血压计的 袖带内采用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传输静态压力和脉搏压力,静态压力可以直接测量,而 脉搏压力很微弱,需要经过增益之后再进行测量,根据算法对应到静态压力,得到舒张压和 收缩压。测量可以在充气升压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降压放气过程中进行。
[0004] 现有技术中电子血压计包括电池、主板和显示屏幕,为了实现对血压的电子测量 需要插电或设置独立的电池仓,由于主板上集成血压计的控制电路,因此主板占用的空间 大,同时电池和显示屏幕增加了血压计的体积,这样一来,导致电子血压计的体积较大,非 常不便于携带,影响了使用的方便性。在血压计与移动终端通信过程中,采用无线方式的配 对过程复杂,而且血压计本身也需要控制器和屏幕等。而采用USB进行通信的设备其成本 也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血压计,针对上述存在的血压计与移动终端的通信过程复 杂,不能快速有效的进行测量控制的问题。
[0006]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血压计,包括:袖带、气道、压力传感 器、信号处理器、电压频率转换器、气泵系统和通讯接口;
[0007] 所述气道与袖带连接;所述气泵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气道;
[0008]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袖带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静态气压和脉搏产生的脉 搏压力信号;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 端连接电压频率转换器的输入端;
[0009] 所述通讯接口由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组成;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的 输出端连接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气泵系统的输入 端。
[0010] 进一步地,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充气和放气驱动电路对气泵系统的充 气和放气进行控制。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驱动电路主要由气泵AP、电阻R4、复合管Q2和二极管D2组 成;
[0012] 所述电阻R4的输出端连接复合管Q2的基极,所述复合管Q2的集电极连接气泵AP 的负极,所述气泵AP的正极与电源连接,所述复合管Q2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 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到气泵AP的正极上,所述复合管Q2发射极接地;所述通讯接口的左 通道信号输入端发出PWM控制信号,通过电阻R4控制复合管Q2开关,从而控制气泵AP的 充气。
[0013] 进一步地,所述放气驱动电路主要由放气开关K、电阻R3、复合管Q1和二极管D1 组成;
[0014] 所述电阻R3的输出端连接复合管Q1的基极,所述复合管Q1的集电极连接放气开 关K的一端,所述放气开关K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复合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 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放气开关K与电源连接的一端上,所述复合管Q1发射 极接地,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发出PWM控制信号控制放气。
[0015] 进一步地,所述气泵系统通过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输出信号的幅度和占空比来 控制气泵的充气和放气速度。
[0016]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泵系统通过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输出信号的幅度和占空比 来控制气泵的充气和放气速度,具体包括:
[0017] 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包括左通道信号输入端和右通道信号输入端;
[0018] 所述气泵系统利用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传输音频信号,左或者右通道产生占空 比可调的PWM方波信号,来控制充气的速度;
[0019] 所述气泵系统利用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传输音频信号,右或者左通道可以产生 占空比可调的PWM方波信号,来控制放气的速度。
[0020]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由555元件、电阻RL、电阻RA、电阻RB、电容C1、电 阻R1、电阻R2组成,所述555元件的5端与信号合成器的输出端链接,所述555元件的4 端和8端与电源连接,所述555元件的3端和8端之间并联电阻RL,所述电阻RA的两端分 别连接所述555元件的7端和8端,所述电阻RB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555元件的6端和7 端,所述555元件的6端和2端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555元件的3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 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 地。
[002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血压计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
[0022] 前置放大器,所述前置放大器接收由压力传感器检测的静压信号和脉搏压力信 号,对静压信号和脉搏压力信号进行整体放大并输出放大信号;
[0023] 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分离所 述前置放大器输出的静压放大信号和脉搏压力放大信号;
[0024] 脉搏放大器,所述脉搏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脉 搏放大器对经过所述带通滤波器分离出的脉搏压力放大信号再次放大;
[0025] 信号合成器,所述信号合成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前置放大器输出的的静压放大信 号端和所述脉搏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信号合成器将放大后的静压信号和脉搏信号进行合 成,所述信号合成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的输入端。
[0026] 进一步地,所述前置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A1、电阻R5、电阻R6组成;
[0027] 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为所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到放 大器A1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6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器A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 器A1的另一输入端接地。
[0028] 进一步地,所述脉搏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A2、电阻R7、电阻R8组成;
[0029] 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为所述脉搏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R7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A2, 所述电阻R8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器A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2的另一输入端 接地。
[0030]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合成器为加法器,所述加法器主要由放大器A3、电阻R9、电阻 R10和电阻R11组成;
[0031] 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为脉搏放大信号输入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为静压放大信 号输入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A3的输入端,所述电阻 R11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器A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A3的另一输入端接地。
[0032] 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信号合成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信号合成器为二选一模拟 开关,所述模拟开关的1端为静压放大信号输入端,所述模拟开关的3端为脉搏放大信号输 入端,所述模拟开关的2端接地,所述模拟开关的4端为模拟开关输出端,所述模拟开关的5 端连接电源,所述模拟开关的6端为输出控制端,对模拟开关输出端的输出信号进行控制。
[003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34] 现有技术中电子血压计包括电池、主板和显示屏幕,为了实现对血压的电子测量 需要插电或设置独立的电池仓,由于主板上集成血压计的控制电路,因此主板占用的空间 大,同时电池和显示屏幕增加了血压计的体积,导致电子血压计的体积较大,非常不便于携 带,影响了使用的方便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压计设置通讯接口进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通过通讯接口对血压计进行供电,通过通讯接口将信息发送到其他显示设备上,不需要在 血压计上单独设置电池和显示屏幕,同时,血压计内部不设置控制主板,减小了血压计的体 积,便于携带,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血压计的硬件结构框图;
[0036]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系统的充气驱动电路结构图;
[0037]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系统的放气驱动电路结构图;
[0038]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器的信号放大结构框图;
[0039]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器的信号放大电路结构图;
[0040] 图5是信号合成器采用加法器的电路结构图;
[0041]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二选一模拟开关的信号合成器电路结构图;
[0042]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压频率转化器电路结构图;
[0043]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将频率信号还原成电压信号的流程图;
[0044]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血压计的一个实施例整体电路结构图;
[0045]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以加压测试法为例的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 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47] 实施例一
[0048]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血压计的硬件结构图。
[0049] 如图1所示,一种血压计,包括:袖带、气道、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电压频率转 换器、气泵系统和通讯接口;
[0050] 所述气道与袖带连接;所述气泵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气道;
[0051]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袖带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静态气压和脉搏产生的脉搏 压力信号;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 连接电压频率转换器;
[0052] 所述通讯接口由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组成;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的 输出端连接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气泵系统的输入 端。
[005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的频段均为20 赫兹到2万赫兹,所述通讯接口可以是耳机接口、也可以是USB接口或其它与移动终端接口 对应的通讯接口,本实用新型对通讯接口的结构不作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讯接口 优选的采用耳机接口,所述耳机接口的麦克风端为信号输出端,此信号输出端可以不仅仅 输出声音信号,也可以输出其它的传感器信号,本实用新型对信号输出端的信号方式不作 限制。耳机接口的左通道输入端和右通道输入端为信号输入端。
[005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压计的袖带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检测的血 压信号为静态压力直流信号和变化很慢的脉搏血压信号,将这些超低频直流信号通过电压 频率转换器转换成音频范围内的交流信号后,通过输出信号来控制静压和脉搏血压的交相 输出。通过通讯接口将检测信号传送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通过频率分析即可知道对应的 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通过通讯接口传送气泵系统的控制信息,对气泵系统进行充气和放 气。
[0055] 现有技术中电子血压计包括电池、主板和显示屏幕,为了实现对血压的电子测量 需要插电或设置独立的电池仓,由于主板上集成血压计的控制电路,因此主板占用的空间 大,同时电池和显示屏幕增加了血压计的体积,导致电子血压计的体积较大,非常不便于携 带,影响了使用的方便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压计设置通讯接口进行信息的输入和输出, 通过通讯接口对血压计进行供电,通过通讯接口将信息发送到其他显示设备上,不需要在 血压计上单独设置显示屏幕,同时,血压计内部不设置控制主板,减小了血压计的体积,便 于携带,使用方便。
[0056] 实施例二
[005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压计的气泵系统通过充气驱动电路和放气驱动电路对气泵 系统的充气和放气进行控制。
[0058]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系统的充气驱动电路结构图。
[0059] 参见图2所示,所述充气驱动电路主要由气泵AP、电阻R4、复合管Q2和二极管D2 组成;所述电阻R4的输出端连接复合管Q2的基极,所述复合管Q2的集电极连接气泵AP的 负极,所述气泵AP的正极与电源连接,所述复合管Q2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 极管D2的负极连接到气泵AP的正极上,所述复合管Q2发射极接地;所述通讯接口的左通 道信号输入端发出PWM控制信号,通过电阻R4控制复合管Q2开关,从而控制气泵AP的充 气。
[0060]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泵系统的放气驱动电路结构图。
[0061] 参见图3所示,所述放气驱动电路主要由放气开关K、电阻R3、复合管Q1和二极 管D1组成;所述电阻R3的输出端连接复合管Q1的基极,所述复合管Q1的集电极连接放 气开关K的一端,所述放气开关K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复合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 管D1的正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放气开关K与电源连接的一端上,所述复合管Q1 发射极接地,所述通讯接口的右通道信号输出端发出脉冲宽度调制控制信号(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放气。
[006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血压计通常采用PWM信号控制气泵实现袖带内的升压 和降压,因此通过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产生PWM信号,该信号可以控制充气驱动电路实 现气泵充气,还可以控制放气驱动电路实现气泵放气。
[0063] 进一步地,所述气泵系统通过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输出信号的幅度和占空比来 控制气泵的充气和放气速度。
[006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气泵系统通过通讯接口信号输入端输出信号的幅度和 占空比来控制气泵的充气和放气速度,具体包括:
[0065] 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包括左通道信号输入端和右通道信号输入端;
[0066] 所述气泵系统利用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传输音频信号,左或者右通道产生占空 比可调的PWM方波信号,来控制充气的速度;
[0067] 所述气泵系统利用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传输音频信号,右或者左通道可以产生 占空比可调的PWM方波信号,来控制放气的速度。
[006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通讯接口的信号输人端传输音频信号,左或者右通道 可以产生占空比可调的PWM方波信号,来控制充气的速度。左或者右通道可以直接输入音 频范围内的PWM方波信号,另外一个通路无信号输出,此信号没有直流偏置,当PWM信号为 正值时,控制气泵的复合管导通,气泵工作,当PWM为负值时,控制气泵的复合管不导通,气 泵关闭。如果PWM信号的占空比为〇. 5时,相当于有一半时间气泵在工作,而如果PWM信号 的占空比为0. 25时,仅相当于有25%时间气泵在工作,那么充气速度相当于占空比为0. 5 时的一半,从而通过控制占空比来实现气泵的充气速度。
[0069]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充气达到要求的袖内压后,实施放气过程,利用通讯接口的 信号输入端传输音频信号,右或者左通道可以产生占空比可调的PWM方波信号,来控制放 气的速度。右或者左通道可以直接输入音频范围内的PWM方波信号,另外一个通路无信号 输出。此信号没有直流偏置,当PWM信号为正值时,控制放气开关的复合管导通,放气开关 打开,当PWM为负值时,控制气泵的复合管不导通,放气开关关闭。如果PWM信号的占空比 为0. 5时,相当于有一半时间放气开关在放气,而如果PWM信号的占空比为0. 25时,仅相当 于有25%时间放气开关在放气,那么放气速度相当于占空比为0. 5时的一半,从而实现通 过控制占空比来实现放气速度。
[0070] 实施例三
[0071]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器的信号放大结构框图。
[007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压计中,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
[0073] 前置放大器,所述前置放大器接收由压力传感器检测的静压信号和脉搏压力信 号,对静压信号和脉搏压力信号进行整体放大并输出放大信号;
[0074] 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分离所 述前置放大器输出的静压放大信号和脉搏压力放大信号;
[0075] 脉搏放大器,所述脉搏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脉 搏放大器对经过所述带通滤波器分离出的脉搏压力放大信号再次放大;
[0076] 信号合成器,所述信号合成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前置放大器输出的的静压放大信 号端和所述脉搏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信号合成器将放大后的静压信号和脉搏信号进行合 成,所述信号合成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的输入端。
[007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血压信号的静态压力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直接测量,而脉 搏压力很微弱,需要经过增益之后再进行测量,通过设置前置放大器对血压信号进行放大, 根据算法对应到静态压力,得到舒张压和收缩压。测量可以在充气升压过程中进行,也可以 在降压放气过程中进行,也可以是两种方法的结合。
[007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血压测量过程中,压力传感器同时传回袖内静态压力和 脉搏压力两种信号,脉搏压力信号相比于静态压力非常微弱,需要将两种信号隔离开来放 大。静态压力信号接近于直流信号,脉搏压力信号大约〇. 5-3HZ范围内的交流信号,那么在 信号处理过程中可以先加入一个低通滤波器如40Hz,把交流电等的干扰去掉,然后分离脉 搏交流和静态压直流信号,静态信号直接得到。交流信号经过一个〇. 4Hz的高通滤波器,再 经过放大,就可得到想要的交流信号。
[0079]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处理器的信号放大电路结构图。
[0080] 参见图4a所示,所述前置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A1、电阻R5、电阻R6组成;所述电 阻R5的一端为所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A1的输入 端,所述电阻R6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器A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1的另一输 入端接地。
[0081] 所述脉搏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A2、电阻R7、电阻R8组成;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为所 述脉搏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R7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A2,所述电阻R8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器 A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2的另一输入端接地。
[0082] 图5是信号合成器采用加法器的电路结构图。
[0083] 参见图5所示,所述加法器主要由放大器A3、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组成; 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为脉搏放大信号输入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为静压放大信号输入端, 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A3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1的两端 分别与放大器A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A3的另一输入端接地。
[008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由于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只有一路信号,所以需要进行 静压信号和脉搏信号的信号合成。其中一种信号合成方法是直接把静压信号和脉搏信号经 过加法器合成。通过采用平均值测得静压信号,而脉搏信号可以通过测量动态信号实现。
[0085] 实施例四
[0086]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二选一模拟开关的信号合成器电路结构图。
[0087]参见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血压计的信号合成器采用二选一模拟开关的另 一实施例,所述模拟开关的1端为静压放大信号输入端,所述模拟开关的3端为脉搏放大信 号输入端,所述模拟开关的2端接地,所述模拟开关的4端为模拟开关输出端,所述模拟开 关的5端连接电源,所述模拟开关的6端为输出控制端,对模拟开关输出端的输出信号进行 控制。
[0088]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利用放气(放气时测量)或者充气(充气时测量)过程中的 控制信号同时控制二选一模拟开关,可以使静压信号和脉搏信号交替进入移动终端,然后 在移动终端得到信号后,通过输出信号的频率可以将静压信号和脉搏压力信号进行分离。
[0089]实施例五
[0090]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压频率转化器电路结构图。
[0091] 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血压计中的电压频率转换器由由555元件、电阻 RL、电阻RA、电阻RB、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组成;所述555元件的5端与信号合成器的 输出端链接,所述555元件的4端和8端与电源连接,所述555元件的3端和8端之间并联 电阻RL,所述电阻RA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555元件的7端和8端,所述电阻RB的两端分别 连接所述555元件的6端和7端,所述555元件的6端和2端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555 元件的3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 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
[009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将压力传感器检测的低频信号转换为 交流信号输出。
[00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血压计在使用时,将袖带套入胳膊,通讯接口的输入端可以输 出最大1. 5V大小的方波信号,此信号可以控制充气驱动电路实现气泵充气,在此过程中, 压力传感器检测袖内静态压力大小,当达到180mmHg后不再加压。软件程序可以根据上次 的测量结果适当加压到比上次收缩压大约20mmHg即可,无需加压到最大,用户感觉舒适即 可。与通讯接口连接的移动终端接收到电压频率转换器输出的交流信号后,通过频率分析 即可知道对应的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移动终端再通过算法可以测量得到舒张压和收缩 压,描绘历史信息从而得到血压变化曲线,或者设定警告值,实现报警功能。
[0094]实施例六
[0095]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将频率信号还原成电压信号的流程图。
[0096]如图8所示,将频率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时,只要移动终端软件做FFT处理,找到 基频信号,即可得到频率,再根据查表即可知道电压值。
[0097]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血压计的一个实施例整体电路结构图。
[0098] 如图9所示,A1为脉搏和压力信号的整体放大,A2为经过隔直电容后仅有脉搏 信号的放大器,A3为压力信号和放大后的脉搏信号的合成,然后经过555电路把电压信号 转换为频率信号经过耳机插孔送入移动终端。耳机通道左端发出PWM控制信号,通过电阻 R4控制复合管Q2开关,从而控制气泵的充气,袖带内的压力传感器把压力信号转化为电信 号,送入电阻R5,R5和R6以及放大器A1组成了前置放大器,压力信号经过前置放大器后分 为两部分,C2,R7,R8和A2组成了脉搏信号放大电路,C2的作用是把稳定的压力信号隔离, 只让脉搏信号进入,脉搏信号经过放大,进入电阻R9,和压力信号进入R10之后经过A3进 一步放大,R9、R10、R11和A3组成了脉搏和压力信号合成后的放大。加压到一定压力后,不 再加压。放气时,信号通过A3后进入555电路的5端,进行电信号的直流交流转换,555兀 件、RL、RA、RB、Cl、Rl、R2组成了 555电路系统。右通道音频信号通过PWM信号控制放气, 信号进入R3后控制复合管Ql,Ql、D1和放气开关组成了放气电路。
[0099]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以加压测试法为例的工作流程图。
[0100] 如图10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血压计进行测量时,首先通过通讯接口 的信号输入端输出PWM波控制充气控制电路对气泵系统进行充气,通过袖套内的压力传感 器对脉搏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的脉搏信号无变化时,则继续进行充气加压;当检测到脉搏 信号有变化时,在不断加压的同时进行记录,当检测到脉搏信号消失或者脉搏信号不再变 化时,通过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对放气控制电路控制气泵系统进行放气并进行显示。 [0101] 本实用新型通过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实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利用电压频 率转换器实现压力传感器直流信号到交流信号的转换;利用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控制气 泵的充气和放气。该方法简化电子血压计和移动终端的通信过程,简单方便实现电子血压 计与移动终端的交互通信。
[0102]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血压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与上述血压计连 接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
[0103] 信号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血压计的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血压信号;
[0104] 控制器模块,用于对信号输入模块传输的血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生成血压控 制信息;
[0105] 信号输出模块,用于接收控制器模块产生的血压控制信息,并将血压控制信息发 送给血压计的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
[0106] 具体地,上述移动终端的信号输入模块与血压计的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信号输入模块将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的血压信号传送到控制器模块中,通过控制器 模块的对血压信号的分析处理,生成血压控制信息,通过信号输出模块将血压控制信息发 送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对气泵系统进行控制。
[0107]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 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108]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血压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 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 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 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 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1. 一种血压计,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带、气道、压力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电压频率转 换器、气泵系统和通讯接口; 所述气道与袖带连接;所述气泵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气道;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袖带中,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静态气压和脉搏产生的脉搏压力 信号;所述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信号处理器的输入端;所述信号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 电压频率转换器的输入端; 所述通讯接口由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组成;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的输出 端连接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出端;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气泵系统的输入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通过充气 和放气驱动电路对气泵系统的充气和放气进行控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驱动电路主要由气泵AP、电阻 R4、复合管Q2和二极管D2组成; 所述电阻R4的输出端连接复合管Q2的基极,所述复合管Q2的集电极连接气泵AP的 负极,所述气泵AP的正极与电源连接,所述复合管Q2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2的正极,所述二 极管D2的负极连接到气泵AP的正极上,所述复合管Q2发射极接地;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 输入端发出PWM控制信号,通过电阻R4控制复合管Q2开关,从而控制气泵AP的充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驱动电路主要由放气开关K、 电阻R3、复合管Q1和二极管D1组成; 所述电阻R3的输出端连接复合管Q1的基极,所述复合管Q1的集电极连接放气开关K的一端,所述放气开关K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所述复合管Q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 极,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放气开关K与电源连接的一端上,所述复合管Q1发射极接 地,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发出PWM控制信号控制放气。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系统通过通讯接口的信号输 入端输出信号的幅度和占空比来控制气泵的充气和放气速度。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系统通过通讯接口的信号输 入端输出信号的幅度和占空比来控制气泵的充气和放气速度,具体包括: 所述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包括左通道信号输入端和右通道信号输入端; 所述气泵系统利用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输入音频信号,左或者右通道产生占空比可 调的PWM方波信号,来控制充气的速度; 所述气泵系统利用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输入音频信号,右或者左通道可以产生占空 比可调的PWM方波信号,来控制放气的速度。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由555元件、电阻 RL、电阻RA、电阻RB、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组成; 所述555兀件的5端与信号合成器的输出端链接,所述555兀件的4端和8端与电源 连接,所述555元件的3端和8端之间并联电阻RL,所述电阻RA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555 元件的7端和8端,所述电阻RB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555元件的6端和7端,所述555元 件的6端和2端通过电容C1接地,所述555元件的3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所述电阻R1 的另一端与通讯接口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 前置放大器,所述前置放大器接收由压力传感器检测的静压信号和脉搏压力信号,对 静压信号和脉搏压力信号进行整体放大并输出放大信号; 带通滤波器,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前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分离所述前 置放大器输出的静压放大信号和脉搏压力放大信号; 脉搏放大器,所述脉搏放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带通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脉搏放 大器对经过所述带通滤波器分离出的脉搏压力放大信号再次放大; 信号合成器,所述信号合成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前置放大器输出的的静压放大信号端 和所述脉搏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信号合成器将放大后的静压信号和脉搏信号进行合成, 所述信号合成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电压频率转换器的输入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A1、电阻 R5、电阻R6组成; 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为所述前置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到放大器A1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6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器A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1 的另一输入端接地。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脉搏放大器主要由放大器A2、电 阻R7、电阻R8组成; 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为所述脉搏放大器的输入端,所述R7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A2,所 述电阻R8的两端分别与放大器A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2的另一输入端接 地。
11.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合成器为加法器,所述加法 器主要由放大器A3、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组成; 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为脉搏放大信号输入端,所述电阻R10的一端为静压放大信号输入 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放大器A3的输入端,所述电阻R11的两 端分别与放大器A3的输入端和输出端连接,所述放大器A3的另一输入端接地。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压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合成器为二选一模拟开关, 所述模拟开关的1端为静压放大信号输入端,所述模拟开关的3端为脉搏放大信号输入端, 所述模拟开关的2端接地,所述模拟开关的4端为模拟开关输出端,所述模拟开关的5端连 接电源,所述模拟开关的6端为输出控制端,对模拟开关输出端的输出信号进行控制。
【文档编号】A61B5/0225GK203861207SQ201420006286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6日
【发明者】赵笃仁 申请人: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