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康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634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视康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视康仪包括外壳、支撑板、滑道、滚珠丝杠、丝杠螺母、圆柱导轨、轴承、伸缩杆、伸缩套、数控电路、伺服电机、电池、内置凸透镜以及灯标等原件;灯内置支撑板两侧对称设置斜向滑道,支撑板中央固定安装滚珠丝杠传动系统,电动机通过轴承和联轴器,连接滚珠丝杠,再将动力传输至灯标,灯标与伸缩杆连接在侧向滑道内实现前后滑动。前述灯标为冷光源,每个灯标8个发光二极管双排横向排列组成。本实用新型的视康仪外形美观,结构合理,故障率低,操控方便,对眼睛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和保健效果。
【专利说明】视康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操作便利、性能可靠、外形美观的用于治疗和预防眼睛近视的专业仪器。

【背景技术】
[0002]21世纪已进入信息化的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娱乐对电脑越来越依赖,人们的户外活动也越来越少,整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当中,长时间使眼睛超负荷工作,同时诸多因素诱发的眼睛病变越来越多,不同程度的病变可致使视力下降,形成近视、弱视、视疲劳或出现眼部酸困等症状,严重可使视力模糊、眼花甚至失明,此外还会出现外斜视、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混浊等。眼睛发病率的攀升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发病率最高是亚洲,据统计:我国近视总人数超过3亿人,为世界近视人口总数的1/3,平均5个小学生就有I个近视眼,青少年近视眼人数位居世界第一;弱视儿童人数超过2000万人。近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视力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的药物治疗、穴位按摩、治疗仪、及光量子棱镜的应用对假性近视的治疗及真性近视加深的控制有明显的效果。但都存在以下缺陷:不彻底,易反复,治标不治本,不能真正满足人们的需要。
[0003]本视康仪与以往的近视治疗仪的重要区别主要体现在,以往的治疗仪是用旋钮手动调节灯标距离操控不便,而且拉线结构故障率较高,难以实现“点”与“时”的精确控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视康仪的技术缺陷,采用丝杠螺母的机构来代替原来的拉线传动机构作为灯标的连接和驱动装置,从结构设计原理和工件材料的应用上则可靠性和稳定性更高,能够保证两个灯标在各有滑道内的平稳、灵活、准确的滑动。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0006]一种视康仪,由外壳(100)、数控电路板(110)、支撑板件(260)、电池、两个视镜筒(220)、内置凸透镜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件上的丝杠传动机构和连接丝杠螺母(200)的灯标(190-1)和(190-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件(260)两侧放置有斜向滑道(130-1)和(130-2),中间由伺服电机(140)连接丝杠传动系统,在圆柱导轨(170)内纵向移动,灯标(190-1)和(190-2)通过伸缩杆(240-1)和(240-2)与滚珠丝杠(160)进行连接,沿侧向滑道上下移动。
[0007]作为对本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所述灯标(190-1)和(190-2)均由8个发光二极管双排横向排列组成,且这些发光二极管与数控电路(110)相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外部设置瞳距指令,选定相应数量的二极管发光,令使用者调节到最合适的瞳距值,可达到更好地眼部治疗效果,而且能有效降低眼睛疲劳度。
[0008]本实用新型视康仪与现有的同类产品或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治疗手段先进,能够快速增强双眼视功能,增强眼睫状肌的调节能力,全方位迅速恢复视力,标本兼治;治疗各种眼部疾病,安全方便,无任何副作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0]图1是本款实用新型产品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人的眼睛在注视近处物体时的视觉原理示意图。
[0012]图3是人的眼睛在注视远处物体时的视觉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图(I)为本实用新型视康仪的一个示意图,它包括外壳(100)、支撑板件(260)、伺服电机(120)、数控电路(110)、电池、两个视镜筒(220-1)和(220-2)以及内置凸透镜等组成,利用隔板(210),将视镜筒分隔为两个独立隔光的视镜空间。在支撑板件(260)上,对称设置一对灯标(190-1)和(190-2),同时还在支撑板件上两侧对称设置斜向滑道(130-1)和(130-2)、滚珠丝杠(160)、丝杠螺母(200)组成的丝杠传动系统,通过伸缩套(230-1)和(230-2)与伸缩杆(240-1)和(240-2)的连接在斜向滑道上同步前后移动。
[0014]滚珠丝杠(160)通过联轴器(140)与伺服电机(120)相连接,灯标(190-1)和(190-2)通过数据线,与数控电路(110)连接,该电路由电池组供应电源。
[0015]灯标(190-1)和(190-2)均为冷光源灯标,且每一个灯标与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横向双排排列,所有二极管均由数据线与上述数据电路连接。这种排列设置更有利于不同测试人员不同双目瞳距值不同的要求。4档瞳距值可供选择,每档可亮两个发光二极管,保证独立视镜筒的足够亮度的同时,也能更加保证灯标与人眼瞳距的匹配。
[0016]实际操作使用过程如下:使用者首先打开电源开关,伺服电机(120)转动,带动丝杠传动系统,使得灯标(190-1)和(190-2)在斜向滑道(130-1)和(130-2)内平稳前后滑道。当光标滑动到斜向滑道的近距点时,双眼分别注视眼前的灯标,此时双眼合像形成一个在眼前十几公分处的灯标,其成像原理如图(2)所示。
[0017]当两个灯标(190-1)和(190-2)位于视镜筒的轴线上时,由于两灯标距离与两瞳孔距离相等,使两眼视轴处于平衡状态,此时进入眼睛的光为平行线,双眼合像为一个无限远的灯标,此时的双眼集合角为0,两眼充分放松,其原理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视康仪利用了发光二级管灯标与人眼距离的反复准确调整,达到了对人眼的调节、放松与锻炼的作用,实现了对近视眼预防和治疗的闲着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视康仪,由外壳(100)、数控电路板(110)、支撑板件(260)、电池、两个视镜筒(220)、内置凸透镜以及固定在支撑板件上的丝杠传动机构和连接丝杠螺母(200)的灯标(190-1)和(190-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件(260)两侧放置有斜向滑道(130-1)和(130-2),中间由伺服电机(140)连接丝杠传动系统,在圆柱导轨(170)内纵向移动,灯标(190-1)和(190-2)通过伸缩杆(240-1)和(240-2)与滚珠丝杠(160)进行连接,沿侧向滑道上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视康仪,其特征是:所述灯标(190-1)和(190-2)均由8个发光二极管双排横向排列组成,且这些发光二极管与数控电路(110)相连接。
【文档编号】A61H5/00GK204106312SQ201420025705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16日
【发明者】宓胜杰, 吴小芳 申请人:宓胜杰, 吴小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