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颈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742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冷却颈托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却颈托,包括颈托本体(1),所述冷却颈托还包括容纳冷却介质的冷却装置(2)和提供冷却介质的冷源(4),所述冷却装置(2)连接在所述颈托本体(1)与颈部接触的一侧,所述冷源(4)通过供冷管路(3)与所述冷却装置(2)连通。因此,冷源通过供冷管路能够使得容纳有冷却介质的冷却装置对患者颈部进行快速持久的冷却降温,并且由于颈托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患者颈部,使得连接于其上的冷却装置定位准确稳定,不会由于患者体位的改变而造成冷却装置的偏移,因此确保了对患者的持久降温。
【专利说明】冷却颈托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冷却颈托。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高发,其中导致死亡的大部分原因是心搏骤停,即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停止而使得人体组织器官缺氧坏死。其中,院外心搏骤停患者被施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通常只有1%_5%,而这部分人群中,又只有2%左右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良好,其他绝大部分患者仍然会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甚至呈持续性植物状态。这是由于在正常体温时,中枢神经系统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最差。而全身组织及脏器也均存在不同程度缺血缺氧。这和体内各种主要脏器对无氧缺血的耐受能力和阈值有关。其中,脑组织只占体重的2%,对氧摄取量和血供的需求量却很大。静息时氧摄取量占人体总氧摄取量的20%,血液供应量为心排出量的15%。临床实验表明,低温治疗可使存活率提高20%。因此,现有技术中也常用物理降温方法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目前常用的物理降温手段有体表降温如局部冰敷、冰毯、冰帽、酒精擦浴等,但是效果较差;体腔内降温如胸腹腔、消化道内灌注低温液体;血管内降温如Alsius血管内温度管理系统等,但为有创性治疗,血行感染性性大,且价格高昂。
[0003]其中,选择性头部降温(例如冰帽)应用较为广泛,其理论依据是:1、低温可降低脑组织的基础代谢率。据研究体温每下降I °C,基础代谢率可降低7%,脑血流减少6.7%,颅内压、脑脊液压和静水压下降5.5%,脑容积减少4.1%,因此有利于改善脑水肿,减慢缺氧时ATP的消耗和乳酸血症的发展,进而提高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2、低温促进镁离子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减少钙离子内流,有利于稳定细胞膜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但颅骨坚硬且厚,热量传导效率不高,从而使得冷却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却颈托,该冷却颈托能够对颈部进行快速持久的冷却降温,从而高效地通过体表实现对患者的持久降温。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颈托,包括颈托本体,所述冷却颈托还包括容纳冷却介质的冷却装置和提供冷却介质的冷源,所述冷却装置连接在所述颈托本体与颈部接触的第一侧,所述冷源通过供冷管路与所述冷却装置连通。
[0006]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多个容纳冷却介质的冰囊,并且该多个冰囊通过连通管路相互连通。
[0007]优选地,所述多个冰囊为两个,并且分别与所述颈部两侧的颈部大血管相对应地布置在所述颈托本体上。
[0008]优选地,所述供冷管路包括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冰囊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该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与所述冷源连通。
[0009]优选地,所述冷源通过第一管路、连通管路和第二管路为所述两个冰囊循环供冷。[0010]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载体,所述多个冰囊设置在该载体上,并且该载体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颈托本体的所述第一侧上。
[0011]优选地,所述冰囊为由柔性防水材料制成的囊状结构并嵌入在所述载体中,并且所述连通管路为嵌入固定在所述载体中软管。
[0012]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上设置有管路接头,该管路接头与所述供冷管路的端头可拆卸地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颈托本体上形成有容纳所述供冷管路的通道,该通道的端口与所述管路接头相对应地布置。
[0014]优选地,所述通道包括相互连通的导槽和导孔,所述导孔为从所述颈托本体的所述第一侧延伸到与该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通孔,所述导槽为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并沿该第二侧延伸的凹槽,该凹槽设计为将所述冷却管路卡止在该凹槽内卡槽结构,并且所述管路接头与所述导孔的端口相对应。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冷源通过供冷管路能够使得容纳有冷却介质的冷却装置对患者颈部进行快速持久的冷却降温,并且由于颈托能够稳定地固定在患者颈部,使得连接于其上的冷却装置定位准确稳定,不会由于患者体位的改变而造成冷却装置的偏移,因此确保了对患者的持久降温。 [001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颈托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颈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I 颈托本体 2 冷却装置
[0023]3 供冷管路 4 冷源
[0024]5 通道
[0025]21载体22冰囊
[0026]23连通管路 24管路接头
[0027]31第一管路 32第二管路
[0028]51导槽52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首先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于如何通过简单的装置实现高效、持久地对患者进行降温,区别于现有技术中效果较差的局部冰敷、冰毯、冰帽、酒精擦浴等体表降温方式;以及价格昂贵且具有较高血行感染性的体腔内降温如胸腹腔、消化道内灌注低温液体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巧妙地利用颈托本体I能够稳固地固定在患者颈部的原理,通过将容纳冷却介质,例如冰水等的冷却装置2连接在颈托本体I接近患者颈部的第一侧的技术手段,通过冷源4和供冷管路3能够持久地、高效地对患者进行降温,从而提升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的存活率,由于冷却装置2定位准确且稳定,不会受患者移动的影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患者的降温效果。
[0030]其中对颈部进行冷却而获得对患者降温的原理在于:出入颅的血流全部都要经过颈部。其双侧均有大血管(颈总及内外动脉、颈内外静脉)走行,血流量大,且位置表浅,可快速与身体进行热交换,从而高效地实现对患者的降温。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颈托的颈托本体I的材质可以选用本领域内公知的骨性支撑材料以能够在对患者的颈椎进行矫正和保护的作用的同时保证冷却装置2的定位准确和稳定。
[0031]另外,为了提高对患者的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颈托能够取得如下效果:
[0032]1、对于心肺复苏术后的病人,颈部降温比常规冰帽降温速度更快,进一步地可以与冰帽联合应用,从而提高颅脑局部降温疗效。
[0033]2、对于颈脊髓损伤患者,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颈托在起到颈部固定、维持稳定性的同时,持续地颈部低温还可以降低脊髓代谢率,有利于减轻水肿,改善功能。同时可起到高效的物理降温效果,缓解中枢性高热。
[0034]3、对于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热,还可以辅助常规冰毯进行降温。
[0035]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颈托的适应征可以包括:1)心搏骤停后的治疗性低温;2)神经及外科I⑶病房中的发热控制;3)脑创伤及中风后的低温治疗;4)急性肝衰竭;5)恶性高热;6)中暑;7)脊髓损伤等。
[00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却颈托,包括颈托本体I以及容纳冷却介质的冷却装置2和提供冷却介质的冷源4,冷却装置2连接在颈托本体I与患者颈部接触的第一侧,冷源4通过供冷管路3与冷却装置2连通。其中冷源4可以为制冰机、冰毯机等本领域内公知的能够生产并传送冰水等冷却介质的制冷设备,对于其各种变形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其中颈托本体I可以采用高分子发泡材料例如聚氨酯模压成型,其在具有支撑患者颈部的骨性支撑强度的同时,表面具有柔性使得患者的佩戴感觉更加舒适。颈托本体I的结构变形具有多种,例如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上开口较大以承托头部,并且整体形成为围绕颈部的筒形结构。该筒形结构可以具有弹性变形能力且具有轴向开口,以能够在受迫打开时佩戴到患者颈部,然后通过弹性恢复力固定在患者颈部,还可以在轴向开口处增加锁扣等锁定件以使得颈托本体I更稳定地定位,从而保证冷却装置2定位稳定不会随患者体位变化而偏移。另外,颈托本体I的正前方及侧方还优选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通孔,以用来允许位于前方的气管切开套管及侧面的颈内静脉穿刺导管穿过,而不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因此,通过供冷管路3,冷源4能够高效、持久地使得冷却装置2进行冷却工作,从而实现对患者的体表降温。
[003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有多种,尤其是冷却装置2的结构可具有多种变形,例如冷却点的位置的数量等等,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仅重点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该优选实施方式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9]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冷却装置2包括多个容纳冷却介质的冰囊22,并且该多个冰囊22通过连通管路23相互连通,即,可以按照所需的冷却位置布置该多个冰囊22,并且通过连通管路23使得多个冰囊22共享冷却介质,从而避免部分冰囊22的温度升高过快而失效。其中更优选地,多个冰囊22为两个,并且分别与颈部两侧的颈部大血管(例如颈外动脉)相对应地布置在颈托本体I上,从而利用有限地冰囊通过颈部大血管快速和人体组织进行热交换,而高效完成对人体的降温。其中如图2所示,连通管路23为多个以更好地保证两个冰囊22中的冷却介质的互通。
[0040]此时,优选地,供冷管路3包括分别连接两个冰囊22的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2,该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2分别与冷源4连通。这样冷源4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式完成对冰囊的供冷,在第一种方式中,冷源4分别通过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2为两个冰囊22独立供冷。g卩,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2采用并联工作方式,在另一种方式中,冷源4通过第一管路31、连通管路23和第二管路32为两个冰囊22循环供冷,即,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2采用串联的工作方式,其中第一方式能够使得两个冰囊22的冷却效率更高,而第二方式中则能够使得两个冰囊22的工作耐久性更强。除此之外,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工作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0041]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布置多个冰囊,优选地,冷却装置2还包括载体21,多个冰囊22设置在该载体21上,并且该载体21可拆卸地连接在颈托本体I的第一侧上。具体地,该载体21可以由高分子发泡材料制成并使用颈托本体I的第一侧的形状的结构,并可以通过尼龙搭扣等连接方式可拆卸地连接在颈托本体I的第一侧上。为了保证患者的佩戴舒适性,优选地,冰囊22为由柔性防水材料,例如橡胶制成的囊状结构并嵌入在载体21中,并且连通管路23为嵌入固定在载体21中软管。因此冰囊22和连通管路23均不会使得患者产生刺激皮肤的不适感,实用性更强。
[0042]此外,为了方便组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接头,如图3所示,冷却装置2上设置有管路接头24,该管路接头24与供冷管路3的端头可拆卸地连接。因此在组装和拆卸的过程中,只需连接和断开管路接头24与供冷管路3即可。具体地,管路接头24设置在冰囊22上,该管路接头24可为插拔式接头并为常闭接头,即,在插入供冷管路3后,能够实现冷却介质的流通,而在相应供冷管路3拔出后则能够自动封堵相应开口而防止冷却介质外溢流出。对于此类接头的各种变形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该管路接头24嵌入在载体21中,具体地可在载体21上形成容纳通孔,以方便供冷管路3从远离患者的一侧穿入载体21并与管路接头24连接。这样,在便于与管路连接的同时不会与患者接触。
[0043]为了配合该管路接头24,并方便布置供冷管路3,颈托本体I上上形成有容纳供冷管路3的通道5,该通道5的端口与管路接头24相对于地布置。从而避免供冷管路3走线不受控制而刺激患者皮肤。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该通道5包括相互连通的导槽51和导孔52,导孔52为从颈托本体的第一侧延伸到与该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通孔,导槽51为形成在第二侧并沿该第二侧延伸的凹槽,该凹槽设计为将冷却管路3卡止在该凹槽内卡槽结构。其中导孔52的端口与管路接头24相对应。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供冷管路3可从冰囊22上的管路接头24引出后同时穿过载体22,再穿过颈托本体I然后沿其第二侧在颈托本体I内延伸,这样既能够固定供冷管路3也而不会使得其露出颈托本体I的表面,从而不会触碰到患者,使得患者的佩戴舒适性更好。其中为了起到卡止供冷管路3的作用,导槽51可以为优弧圆槽,即截面为优弧,这样管路可嵌入卡止在该导槽51中而不会脱落,保证冷却管路3的布线稳定。另外为了方便加工,还可以加工为半圆槽,然后在其端面设置卡止冷却管路3脱离导槽51的卡止件,对于这种变形方式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中。
[0044]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颈托保证了冷却装置2的定位稳定,并且组装方便,患者佩戴舒适并且能够高效持久地对身体进行体表降温,提供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的存活率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0045]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6]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7]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颈托,包括颈托本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颈托还包括容纳冷却介质的冷却装置(2)和提供冷却介质的冷源(4),所述冷却装置(2)连接在所述颈托本体(I)与颈部接触的第一侧,所述冷源(4)通过供冷管路(3)与所述冷却装置(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多个容纳冷却介质的冰囊(22),并且该多个冰囊(22)通过连通管路(23)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冰囊(22)为两个,并且分别与所述颈部两侧的颈部大血管相对应地布置在所述颈托本体(I)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冷管路(3)包括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冰囊(22)的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2),该第一管路(31)和第二管路(32)分别与所述冷源(4)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源(4)通过第一管路(31)、连通管路(23)和第二管路(32)为所述两个冰囊(22)循环供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包括载体(21),所述多个冰囊(22)设置在该载体(21)上,并且该载体(21)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颈托本体(I)的所述第一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冰囊(22)为由柔性防水材料制成的囊状结构并嵌入在所述载体(21)中,并且所述连通管路(23)为嵌入固定在所述载体(21)中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却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2)上设置有管路接头(24),该管路接头(24)与所述供冷管路(3)的端头可拆卸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托本体(I)上形成有容纳所述供冷管路(3)的通道(5),该通道(5)的端口与所述管路接头(24)相对应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颈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5)包括相互连通的导槽(51)和导孔(52),所述导孔(52)为从所述颈托本体的所述第一侧延伸到与该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通孔,所述导槽(51)为形成在所述第二侧并沿该第二侧延伸的凹槽,该凹槽设计为将所述冷却管路(3)卡止在该凹槽内卡槽结构,并且所述管路接头(24)与所述导孔(52)的端口相对应。
【文档编号】A61F7/10GK203802648SQ201420051029
【公开日】2014年9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26日
【发明者】吕凤祥, 李宏亮, 王晓辉, 解亦斌, 李守巍, 张乐乐 申请人: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