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79816阅读:583来源:国知局
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用于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中,包括针芯、外套管、侧壁软导丝和标准导丝;针芯为空心针头,头端为锋利斜面,其尾端与空心的针芯手柄相通,针芯手柄空腔内装有网状阻血阀;外套管头端平滑,可容纳针芯并稍短于针芯,尾端为外套管基座,基座中心腔用于容纳针芯,另有侧壁导丝孔开口于基座尾端,其内预置直头的侧壁软导丝;侧壁软导丝头端柔软,比外套管长约2cm;标准导丝头端为J型,头端柔软,向尾端逐渐移行为标准硬度的支撑段,导丝交换成功后用以引入桡动脉鞘。所述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先以内置软导丝引导外套管进入桡动脉,再更换为标准导丝,能有效减少桡动脉痉挛,增加桡动脉穿刺成功率。
【专利说明】两步法晓动脉穿刺针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中先以内置软导丝引导再更换为标准导丝的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
【背景技术】
[0002]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比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具备诸多优势,如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少,易于压迫止血,患者不需卧床制动等,因此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已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常规手段,但是,由于桡动脉纤细,血管平滑肌组织丰富,受外界刺激后容易痉挛,因此桡动脉穿刺存在一定的失败率。当前,桡动脉穿刺针分别为非透壁穿刺法的单部件钢针和透壁穿刺法的双部件套管穿刺针,其共同的缺陷在于钢针或外套管一旦进入纤细的桡动脉血管腔内,再来取用导丝时,可能因钢针或外套管轻微移位导致穿刺失败,另外此两种桡动脉穿刺针采用单导丝设计,存在导丝较硬,对桡动脉血管壁刺激显著,使桡动脉痉挛的几率增加。
[0003]基于以上不足,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尽量减少取用导丝时钢针或外套管的移位的可能性,在保证导丝支撑力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导丝头端对桡动脉血管壁的刺激。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
[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包括针芯、外套管、侧壁软导丝和标准导丝,其特征在于:针芯头端为锋利斜面,尾端针芯手柄空腔内装有网状阻血阀;外套管尾端的外套管基座除有中心腔外,另有侧壁导丝孔,其内预置侧壁软导丝;标准导丝头端为J型,交换成功后用以植入桡动脉鞘。
[0006]所述针芯为空心针头,头端为锋利斜面,其尾端与空心的针芯手柄相通,针芯手柄为硬质透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其空腔内装有网状阻血阀,网状阻血阀由无菌滤纸制成。
[0007]所述外套管由软质透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头端平滑,可容纳针芯并稍短于针芯,尾端为外套管基座,基座中心腔用于容纳针芯,另有侧壁导丝孔开口于基座尾端,其内预置直头的侧壁软导丝。
[0008]所述侧壁软导丝比外套管长约2cm,其头端柔软。
[0009]所述标准导丝头端为J型,头端柔软,向尾端逐渐移行为标准硬度的支撑段,导丝交换成功后用以弓I入桡动脉鞘。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较常用的透壁穿刺法,外套管进入纤细的桡动脉血管腔内时,不需要再取用导丝,直接可以将内置的侧壁软导丝推入血管腔内,简化了操作环节,减少了外套管移位致使穿刺失败的风险;2.采用双导丝设计,通过两步法完成导丝送入,直头的侧壁软导丝取用便捷,对桡动脉血管壁刺激较轻,减少了桡动脉痉挛的可能,交换为J型头端的标准导丝后,增加了导丝的扭控性能和方向选择性,减少了导丝误入桡动脉细小分支的风险,且标准硬度的支撑段可以有效的形成滑轨用以引入桡动脉鞘;3.外套管基座的侧壁导丝孔与中心腔相通,不干扰针芯和外套管的装配组合,其内预置的侧壁软导丝可方便的推送和移除,不需改变现有穿刺手法;4.外套管柔软,在内置的侧壁软导丝的引导下进入桡动脉血管腔内,可以方便的完成桡动脉造影,有效识别桡动脉解剖变异,指导手术策略和介入器材选择方案,减少桡动脉穿刺并发症的发生;5.针芯尾端的针芯手柄为透明的储血槽,其内装有无菌滤纸制成的网状阻血阀,既能保证动脉血从针芯内腔流出时无阻力,又能减少动脉血猛烈喷出的可能,保证穿刺点附近术野清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时的分步操作步骤图(3a?3g)。
[0015]附图标号:1.针芯;2.外套管,3.侧壁软导丝,4.标准导丝,5.针芯头端,6.针芯空腔,7.针芯手柄,8.储血槽,9.阻血阀,10.外套管基座,11.基座中心腔,12.侧壁导丝孔,13.J型头端,14.支撑段,15.皮肤,16.桡动脉,17.动脉血,18侧壁软导丝头端,19.侦U
壁软导丝尾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针芯
1、外套管2、侧壁软导丝3和标准导丝4,所述针芯I为空心针头,头端5为锋利斜面,其尾端针芯空腔6与空心的针芯手柄7相通,针芯手柄7为透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其空腔内装有网状阻血阀9,网状阻血阀9由无菌滤纸制成;所述外套管2由透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头端平滑,可容纳针芯I并稍短于针芯1,尾端为外套管基座10,基座中心腔11用于容纳针芯,另有侧壁导丝孔12开口于基座尾端,其内预置直头的侧壁软导丝3 ;所述侧壁软导丝3比外套管2长约2cm,其头端柔软;所述标准导丝4头端为J型,头端13柔软,向尾端逐渐移行为标准硬度的支撑段14,导丝交换成功后用以引入桡动脉鞘。
[0018]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手术,首先装配本实用新型为组合状态备用,对患者前臂皮肤15消毒铺巾,桡动脉穿刺点局部浸润麻醉后,触摸桡动脉搏动明确进针角度后,以透壁穿刺法进行穿刺,当针芯储血槽8流入鲜红色动脉血17时,继续进针约3mm?5mm,拔除针芯1,随即将侧壁软导丝头端18轻柔推送进入桡动脉16血管腔内,直到侧壁软导丝尾端19外露约5mm,固定侧壁软导丝尾端19的同时推送外套管2进入桡动脉16血管腔内,此时将侧壁软导丝3收纳至侧壁导丝孔12内,可在外套管基座10连接注射器行桡动脉16造影,或者直接送入标准导丝4,标准导丝进入桡动脉16血管腔内后再将外套管2拔除,穿刺步骤即完成,标准导丝的支撑段14可以有效的形成滑轨用以引入桡动脉鞘。
[0019]本实用新型先以内置软导丝引导外套管进入桡动脉,再更换为标准导丝,能有效减少桡动脉痉挛,增加桡动脉穿刺成功率。
[0020]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包括针芯、外套管、侧壁软导丝和标准导丝,其特征在于:针芯头端为锋利斜面,尾端针芯手柄空腔内装有网状阻血阀;外套管尾端的外套管基座除有中心腔外,另有侧壁导丝孔,其内预置侧壁软导丝;标准导丝头端为J型,交换成功后用以植入烧动脉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芯为空心针头,头端为锋利斜面,其尾端与空心的针芯手柄相通,针芯手柄为硬质透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其空腔内装有网状阻血阀,网状阻血阀由无菌滤纸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由软质透明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头端平滑,可容纳针芯并稍短于针芯,尾端为外套管基座,基座中心腔用于容纳针芯,另有侧壁导丝孔开口于基座尾端,其内预置直头的侧壁软导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软导丝比外套管长约2cm,其头端柔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步法桡动脉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导丝头端为J型,头端柔软,向尾端逐渐移行为标准硬度的支撑段,导丝交换成功后用以引入桡动脉鞘。
【文档编号】A61B17/34GK203724190SQ201420102953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9日
【发明者】靳志涛, 王娟, 靳兴国, 胡桃红, 丁力平, 高国杰, 卢鑫, 吴燕 申请人:靳志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