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89834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它包括锁定板和锁定螺钉,锁定板与股骨髓腔内的假体相对应的部位为其近端部,其近端部以下的部位为远端部,近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并且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内均安装有锁定螺钉;当股骨髓腔内假体的后面与股骨后皮质之间的后骨质区域比假体的前面与股骨前皮质之间的前骨质区域厚时,设置在第一锁定孔内的锁定螺钉由股骨的外侧穿过该后骨质区域至股骨的内侧;当股骨髓腔内假体的前面与股骨前皮质之间的前骨质区域比假体后面与股骨后皮质之间的后骨质区域厚时,设置在第二锁定孔内的锁定螺钉由股骨的外侧穿过该前骨质区域至股骨的内侧。本实用新型装置能够提高股骨的抗轴向载荷、抗弯曲应力和抗扭转应力的能力,使固定的生物力学强度更高。
【专利说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和晚期关节炎最常用的手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随着社会人口寿命的不断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性髋部骨折和髋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高,THA的临床应用随之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femoral fracture, PFF)也不断增加,已成为继假体松动和复发性脱位之后导致髋关节翻修的第3位最常见原因。初次THA术中PFF发病率约为0.63%、术后PFF发病率为0.26%?2.2%。全髋关节翻修术中PFF发病率约8.38%、术后PFF发病率约1.19%?5.3%。骨水泥固定股骨柄PFF发生率为0.1%?3.2%、生物柄型为3%?28%、翻修手术为4%?20%。
[0003]Vancouver BI型PFF是临床最常见的损伤类型,由于髓腔内股骨柄假体的存在,骨折固定相当困难,固定的难点主要是缺少有效的内固定材料。目前,临床上固定PFF使用最多的内固定物是股骨远端的微创锁定钢板(less invasive sta bilizat1n system,LISS),将LISS反置,假体段股骨采取单皮质固定,单皮质螺钉的松动、拔出是这种钢板固定失败的最常见原因。因螺钉单皮质固定牢固性下降,术后需要一定时间的制动,限制了早期活动。对于老年患者,限制活动期间可能出现诸如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骨量进一步丢失、假体松动、肌萎缩、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它能够提高股骨的抗轴向载荷、抗弯曲应力和抗扭转应力的能力,使固定的股骨生物力学强度更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它包括锁定螺钉和与股骨外侧面相匹配并用于贴合股骨外侧的锁定板,所述的锁定板与股骨髓腔内的假体相对应的部位为其近端部,其近端部以下的部位为远端部,近端部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并且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内均安装有锁定螺钉;当股骨髓腔内假体的后面与股骨后皮质之间的后骨质区域比假体的前面与股骨前皮质之间的前骨质区域厚时,所述的设置在第一锁定孔内的锁定螺钉由股骨的外侧穿过该后骨质区域至股骨的内侧;当股骨髓腔内假体的前面与股骨前皮质之间的前骨质区域比假体的后面与股骨后皮质之间的后骨质区域厚时,所述的设置在第二锁定孔内的锁定螺钉由股骨的外侧穿过该前骨质区域至股骨的内侧。
[0006]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常用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锁定方式,所述的锁定板的近端部的第一锁定孔具有三个,第二锁定孔也具有三个,在锁定板上从锁定板的近端朝向远端方向依次设置三个第一锁定孔和三个第二锁定孔。
[0007]进一步为了加强锁定装置对股骨的锁定能力以便更好地提高其力学强度,所述的锁定板的远端部上设置有多个锁定加压孔,锁定加压孔内安装有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该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由股骨的外侧穿至股骨的内侧。
[0008]进一步,所述的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与锁定板相垂直。
[0009]进一步,所述的锁定加压孔为5?6个。
[0010]进一步,所述的锁定板从近端向远端由宽变窄。
[0011]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设计临床上固定股骨假体周围骨折专用的锁定板,该锁定装置在位于股骨髓腔内的假体的近端股骨采用双皮质固定,其抗轴向载荷、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能力更强,其生物力学强度明显优于常用的股骨远端锁定钢板,固定强度高,使得术后早期活动成为可能,减少病残率和医疗费用,锁定板的外形和弧度依据股骨的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而设计,使其成为“解剖钢板”之一;而且根据不同直径的股骨标本设计不同的规格,临床使用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安装在股骨上的外侧面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安装在股骨上的前面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安装在股骨上的后面示意图;
[0015]图4为图3的A-A截面图;
[0016]图5为图3的B-B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5所示,一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它包括锁定螺钉4和与股骨I外侧面相匹配并用于贴合股骨I外侧的锁定板2,锁定板2上与股骨I髓腔内的假体3相对应的部位为其近端部2-1,其近端部2-1以下的部位为远端部2-2,近端部2-1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2-1-1和第二锁定孔2-1-2,并且第一锁定孔2-1-1和第二锁定孔2-1-2内均安装有锁定螺钉4 ;当股骨I髓腔内假体3的后面与股骨后皮质之间的后骨质区域比假体3的前面与股骨前皮质之间的前骨质区域厚时,设置在第一锁定孔2-1-1内的锁定螺钉4由股骨I的外侧穿过该后骨质区域至股骨I的内侧;当股骨I髓腔内假体3的前面与股骨前皮质之间的前骨质区域比假体的后面与股骨后皮质之间的后骨质区域3厚时,设置在第二锁定孔2-1-2内的锁定螺钉4由股骨I的外侧穿过该前股骨区域至股骨I的内侧。
[0019]如图1所示,锁定板2的近端部2-1的第一锁定孔2-1-1具有三个,第二锁定孔2-1-2也具有三个,在锁定板2上从锁定板2的近端朝向远端方向依次设置三个第一锁定孔2-1-1和二个第_■锁定孔2-1-2。
[0020]如图1所示,锁定板2的远端部上设置有多个锁定加压孔2-2-1,锁定加压孔2-2-1内安装有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该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由股骨I的外侧穿至股骨的内侧。
[0021]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与锁定板2相垂直。
[0022]锁定加压孔2-2-1为5?6个。
[0023]锁定板2从近端向远端由宽变窄。锁定板2为锁定钢板,该锁定板正面呈近端宽、远端窄的外观,钢板中段的向前的弧度与股骨的侧方曲度一致。
[0024]在使用过程中,左、右侧锁定板2采取对称设计,以满足双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板2的近端部2-1对应股骨大转子,相对应于髓腔内有假体一段的锁定板2宽度与股骨I外侧面前后径相当,本段锁定板2的近端部2-1的近侧1/2长度设计3个第一锁定孔2-1-1,分布于锁定板2板中轴线偏后,角度向后内方向;近端部2-1的远侧1/2长度设计3个第二锁定孔2-1-2,分布于锁定板2中轴线偏前,角度向前内方向,以避开髓腔内股骨假体柄而达到双皮质锁定固定。在锁定板2远端部2-2 (股骨假体柄以远)中轴线设计5?6个锁定加压孔2-2-1,可以选择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固定。
[00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6]由于股骨I近端髓腔在横断面上偏前,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假体3植入后其近端后面与股骨后皮质之间的距离大于假体3前方,即假体近端的后方存在较厚的骨质,由于股骨I中段在矢状面具有生理前凸的特点,因而假体3远端位于髓腔偏后,假体3的前面与股骨前皮质之间的距离大于后方,即假体3前方存在较厚骨质,从植入假体3的尸体股骨标本能谱CT扫描资料中我们观察到假体3近端后表面与股骨后皮质的距离介于9?18mm之间,假体3远端与股骨前皮质的距离介于5?1mm之间,完全能够容纳直径4.5?5.0mm的锁定螺钉4,假体3近、远端1/2后方或前方股骨骨质厚度> 5mm的长度分别为66?74_和58?63mm,以常规螺钉孔距18mm为标准,可允许各固定3枚锁定螺钉4,使骨折近端固定用的锁定螺钉4共6枚,且为双皮质固定,完全符合股骨骨折钢板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标准。锁定板2的锁定螺钉4可以设计成特定的方向和角度,鉴于此,我们设计一种新型的锁定装置用于固定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板2的近段(即股骨髓腔内有假体3的一段)设计分别使锁定螺钉4向后内和前内方向的第一锁定孔2-1-1和第二锁定孔2-1-2,使锁定螺钉4可以在假体3的后方或前方获得双皮质固定,增加固定的生物力学强度。并根据股骨直径大小设计数种不同规格,以满足临床上在不同大小股骨上的应用。
[00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它包括锁定螺钉(4)和与股骨(I)外侧面相匹配并用于贴合股骨(I)外侧的锁定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板(2)与股骨(I)髓腔内的假体(3)相对应的部位为其近端部(2-1),其近端部(2-1)以下的部位为远端部(2-2),近端部(2-1)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2-1-1)和第二锁定孔(2-1-2),并且第一锁定孔(2-1-1)和第二锁定孔(2-1-2)内均安装有锁定螺钉(4);当股骨(I)髓腔内假体(3)的后面与股骨后皮质之间的后骨质区域比假体(3)的前面与股骨前皮质之间的前骨质区域厚时,所述的设置在第一锁定孔(2-1-1)内的锁定螺钉(4)由股骨(I)的外侧穿过该后骨质区域至股骨(I)的内侧;当股骨(I)髓腔内假体(3)的前面与股骨前皮质之间的前骨质区域比假体(3)后面与股骨后皮质之间的后骨质区域厚时,所述的设置在第二锁定孔(2-1-2)内的锁定螺钉(4)由股骨(I)的外侧穿过该前股骨区域至股骨(I)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板(2)的近端部(2-1)的第一锁定孔(2-1-1)具有三个,第二锁定孔(2-1-2)也具有三个,在锁定板(2)上从锁定板(2)的近端朝向远端方向依次设置三个第一锁定孔(2-1-1)和三个第二锁定孔(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板(2)的远端部上设置有多个锁定加压孔(2-2-1),锁定加压孔(2-2-1)内安装有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该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由股骨(I)的外侧穿至股骨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螺钉或锁定螺钉与锁定板(2)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加压孔(2-2-1)为5?6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假体周围骨折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板(2)从近端向远端由宽变窄。
【文档编号】A61B17/76GK203915055SQ201420352677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6日
【发明者】伏治国, 张曦, 韦冬 申请人:伏治国, 张曦, 韦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