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293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Picc导管保护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ICC导管保护带,包括梯形弹力带,梯形弹力带沿一斜边端均匀布设有多个搭扣,梯形弹力带沿另一斜边端设有与搭扣配合扣接的扣环,梯形弹力带于中间位置设有开口,开口上部设有用于压迫固定PICC导管并遮盖开口的遮压部,遮压部于一端与开口一侧固接,于另一端与开口另一侧活动粘接,梯形弹力带于两条直边的中间位置设有U形口,U形口沿其U形边翻折后与梯形弹力带缝接并形成U型弹性套接部。该保护带具有结构简单、穿戴舒适、可有效提高固定效果的优点。
【专利说明】PICC导管保护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护理类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PICC导管保护带。

【背景技术】
[0002]PICC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stheter)是指经肘部等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处的导管。该导管在体内长期留置,可达1年,PICC适用于长时间静脉给药、应用抗生素及完全胃肠外营养、病情不稳定需要随时用药或测量中心静脉压等的病人,尤其适用于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化疗药物、控制疼痛药物的静脉给药。PICC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具有输液方便、可减轻刺激性、腐蚀性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无痛苦、可节约护理人员的人力、节省工作时间等优点,因此,PICC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0003]但是,由于PICC导管的留置时间较长,体外外露导管可达4-lOcm,且在末端连接输液接头,导管穿刺部位及外露导管部分必须用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粘贴固定,采用该固定方式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1、由于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粘贴均是病人皮肤直接接触,长时间后,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粘贴的粘性会降低,病人在穿脱衣服时容易拽扯,导致导管穿刺部位及外露导管部分意外脱落,减少了导管的目标使用时间;2、在更换无菌透明敷贴和胶布粘贴时,会撕扯到病人的皮肤,给病人造成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穿戴舒适、可有效提高固定效果的PICC导管保护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PICC导管保护带,包括梯形弹力带,所述梯形弹力带沿一斜边端均匀布设有多个搭扣,梯形弹力带沿另一斜边端设有与所述搭扣配合扣接的扣环,所述梯形弹力带于中间位置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部设有用于压迫固定PICC导管并遮盖开口的遮压部,所述遮压部于一端与开口一侧固接,于另一端与开口另一侧活动粘接,所述梯形弹力带于两条直边的中间位置设有U形口,所述U形口沿其U形边翻折后与梯形弹力带缝接并形成U型弹性套接部。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所述U型弹性套接部内设有一 U型弹力圈。
[0009]所述U型弹力圈的两侧部均向内倾斜。
[0010]所述遮压部于靠近所述扣环的一端与开口边缘固接,于靠近搭扣的一端与开口边缘活动粘接。
[0011]所述搭扣沿一斜边端设有一排,所述扣环沿另一斜边端设有三排、且三排扣环向开口方向逐渐靠近。
[0012]所述扣环与梯形弹力带斜边端的连接位置设有缓冲垫。
[0013]所述梯形弹力带由弹力尼龙布层和弹力棉布层叠合缝制而成。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5]本实用新型的PICC导管保护带,包括梯形弹力带,梯形弹力带沿一斜边端均匀布设有多个搭扣,梯形弹力带沿另一斜边端设有与搭扣配合扣接的扣环,其结构简单,当搭扣与扣环形成扣接时,该梯形弹力带会形成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锥筒状保护套结构,适用于病人上肢肘上、肘下及下肢Picc导管的保护固定。该梯形弹力带于中间位置设有开口,该开口便于导管维护后每天观察穿刺点局部,是否有无肿胀、疼痛、渗血、渗液及感染等情况,其操作非常方便。开口上部设有用于压迫固定PICC导管并遮盖开口的遮压部,遮压部于一端与开口一侧固接,于另一端与开口另一侧活动粘接,该遮压部一方面可压迫Picc导管,对PICC导管形成固定作用,防止PICC导管脱落,而且遮压部并未与病人的皮肤直接粘贴,当打开遮压部时,不会撕扯到病人的皮肤,其舒适度高,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外部污物进入开口处的置管部位,提高了安全性,也具有局部的保洁作用。该开口梯形弹力带于两条直边的中间位置设有U形口,将U形口沿其U形边翻折后与梯形弹力带缝接并形成U型弹性套接部,该U型弹性套接部外部形成了褶皱(类似于松紧带),一方面当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时,可以不需取下保护带,直接在U形口处消毒输液接头,连接输液装置后直接进行输液即可,提高了护理效率,另一方面,利于整个保护带的弹性变形,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病人。U型弹性套接部内还可设有一 U型弹力圈,将U型弹力圈放置在U形口处,再将U形口沿其U形边翻折后与梯形弹力带缝接并形成U型弹性套接部,U型弹力圈刚好位于U型弹性套接部内,这样设置,使得该保护带与病人套接时,保护带的变形主要集中在U形口处,而不会集中在开口,即当该保护带用于不同体形的病人时,其开口与遮压部均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保证了保护带对Picc导管的固定强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PICC导管保护带使用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PICC导管保护带使用状态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PICC导管保护带使用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PICC导管保护带使用状态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PICC导管保护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图6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PICC导管保护带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本实用新型PICC导管保护带中U型弹力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各标号表示:
[0026]1、梯形弹力带;11、开口 ;12、遮压部;13、U形口 ;14、U型弹性套接部;15、弹力尼龙布层;16、弹力棉布层;2、搭扣;3、扣环;4、U型弹力圈;5、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图1至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PICC导管保护带的实施例,该保护带包括梯形弹力带1,梯形弹力带I沿一斜边端均匀布设有多个搭扣2,梯形弹力带I沿另一斜边端设有与搭扣2配合扣接的扣环3,其结构简单,当搭扣2与扣环3形成扣接时,该梯形弹力带I会形成一端开口大、另一端开口小的锥筒状保护套结构,适用于病人上肢肘上、肘下及下肢PICC导管的保护固定。该梯形弹力带I于中间位置设有开口 11,该开口 11便于导管维护后每天观察穿刺点局部,是否有无肿胀、疼痛、渗血、渗液及感染等情况,其操作非常方便。开口11上部设有用于压迫固定PICC导管并遮盖开口 11的遮压部12,遮压部12于一端与开口11 一侧固接,于另一端与开口 11另一侧活动粘接,该遮压部12—方面可压迫PICC导管,对PICC导管形成固定作用,防止PICC导管脱落,而且遮压部12并未与病人的皮肤直接粘贴,当打开遮压部12时,不会撕扯到病人的皮肤,其舒适度高,另一方面,能够防止外部污物进入开口 11处的置管部位,提高了安全性,也具有局部的保洁作用。该开口 11梯形弹力带I于两条直边的中间位置设有U形口 13,将U形口 13沿其U形边翻折后与梯形弹力带I缝接并形成U型弹性套接部14,该U型弹性套接部14外部形成了褶皱(类似于松紧带),一方面当患者需要静脉输液时,可以不需取下保护带,直接在U形口 13处消毒输液接头,连接输液装置后直接进行输液即可,提高了护理效率,另一方面,利于整个保护带的弹性变形,适用于不同体型的病人。
[0029]本实施例中,U型弹性套接部14内设有一 U型弹力圈4,将U型弹力圈4放置在U形口 13处,再将U形口 13沿其U形边翻折后与梯形弹力带I缝接并形成U型弹性套接部14,U型弹力圈4刚好位于U型弹性套接部14内,这样设置,使得该保护带与病人套接时,保护带的变形主要集中在U形口 13处,而不会集中在开口 11,即当该保护带用于不同体形的病人时,其开口 11与遮压部12均不会产生过大的变形,保证了保护带对PICC导管的固定强度。
[0030]本实施例中,U型弹力圈4的两侧部均向内倾斜,即该U型弹力圈4形成了预释放力,当使用时,该U型弹力圈4的两侧部向外侧伸展,提高了该保护带与病人包覆效果,进一步提高了保护带对PICC导管的固定强度。
[0031]本实施例中,遮压部12于靠近扣环3的一端与开口 11边缘固接,于靠近搭扣2的一端与开口 11边缘活动粘接,这样设置,提高了遮压部12在打开或关闭的过程的方便性,其外观也更加美观。
[0032]本实施例中,搭扣2沿一斜边端设有一排,扣环3沿另一斜边端设有三排、且三排扣环3向开口 11方向逐渐靠近,该结构中,可根据病人体形的不同,将搭扣2与适合距离的扣环3扣接,其结构简单易行,提高了该保护带的适用范围。
[0033]本实施例中,扣环3与梯形弹力带I斜边端的连接位置设有缓冲垫5,这样设置,使得该保护带套合在病人肘部时,该缓冲垫5对肘部进行缓冲保护,进一步提高了病人的舒适度。
[0034]本实施例中,所述梯形弹力带I由弹力尼龙布层15和弹力棉布层16叠合缝制而成,搭扣2设置在弹力棉布层16上,扣环3设置在弹力尼龙布层15上,该弹力尼龙布层15由弹力尼龙和安纶组织组成(锦纶占65 %,安纶占35 %),弹力棉布层16由安纶和棉组成(安纶占10 %,棉占90 %),弹力尼龙布层15和弹力棉布层16均具有弹性,可保证整个保护带的弹性变形功能,使用时,弹力棉布层16与病人的皮肤接触,能对病人缓冲保护,大大提高了病人穿戴的舒适度,该弹力棉布层16还能吸附汗液,这样设置,既能对病人实现加压包扎,防止导管脱落,又方便观察输液。
[0035]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PICC导管保护带,包括梯形弹力带(I ),所述梯形弹力带(I)沿一斜边端均匀布设有多个搭扣(2),梯形弹力带(I)沿另一斜边端设有与所述搭扣(2)配合扣接的扣环(3),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弹力带(I)于中间位置设有开口(11),所述开口(11)上部设有用于压迫固定PICC导管并遮盖开口( 11)的遮压部(12),所述遮压部(12)于一端与开口( 11) 一侧固接,于另一端与开口(11)另一侧活动粘接,所述梯形弹力带(I)于两条直边的中间位置设有U形口( 13),所述U形口( 13)沿其U形边翻折后与梯形弹力带(I)缝接并形成U型弹性套接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ICC导管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性套接部(14)内设有一 U型弹力圈(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ICC导管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弹力圈(4)的两侧部均向内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PICC导管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压部(12)于靠近所述扣环(3 )的一端与开口( 11)边缘固接,于靠近搭扣(2 )的一端与开口( 11)边缘活动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PICC导管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2)沿一斜边端设有一排,所述扣环(3)沿另一斜边端设有三排、且三排扣环(3)向开口(11)方向逐渐靠近。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PICC导管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2)沿一斜边端设有一排,所述扣环(3)沿另一斜边端设有三排、且三排扣环(3)向开口(11)方向逐渐靠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PICC导管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3)与梯形弹力带(I)斜边端的连接位置设有缓冲垫(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PICC导管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扣环(3)与梯形弹力带(I)斜边端的连接位置设有缓冲垫(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PICC导管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弹力带(I)由弹力尼龙布层(15)和弹力棉布层(16)叠合缝制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PICC导管保护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弹力带(I)由弹力尼龙布层(15)和弹力棉布层(16)叠合缝制而成。
【文档编号】A61M25/02GK204050623SQ201420428045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1日
【发明者】姜萍岚, 贺莲香, 唐利立, 虞玲丽 申请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