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429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由手柄、设在手柄前后端的工作头和动力三部分组成;所述工作头包括基座、设在所述基座前后端的若干弹性爪头和插杆、套在所述爪头上且与基座螺纹连接的锥套、设在基座上的排污孔及连通爪头中间与排污孔的排污管;所述手柄部分包括机芯,所述机芯通过夹紧机构与所述工作头的插杆连接,并通过插接结构与所述动力部分的转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优点:1、工作头、手柄和动力之间可以拆卸,方便清洗消毒和更换易损部件;2、工作头采用锥套与爪头配合,可以适用不同规格大小的针管;3、工作头上设有排污孔和排污道,手术时由针管切割的皮肤组织和血水可通过排污道从排污孔排出,可避免污染机芯。
【专利说明】一种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科手术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

【背景技术】
[0002]皮肤组织开孔器是一种用于微创手术的器具。现有皮肤组织开孔器为整体结构,包括手柄、设在手柄内的机芯及驱动机芯转动的电机,手柄的头部设有夹紧装置,利用夹紧装置将针管与机芯固定连接,通过电机和机芯驱动针管在皮肤上打孔。这种结构的皮肤组织开孔器存在的不足,一是一支开孔器只能安装一种规格大小的针管,如要在皮肤上打不同大小的孔,则需要配备多支开孔器,增加了设备费用和保管的不便;二是手术时被针管切割的皮肤组织不能从开孔器排出;三是由于开孔器是一体结构,手柄内部被污染后不容易清洗和消毒,而且易损部件(机芯主轴)磨损后页不易更换。另外,毛囊组织提取方法,通常是采用手术刀片切取后枕部头皮条并缝合伤口需拆线,再次分离头皮条制成毛囊移植单位。该方法缺点是要开刀,病人心理压力大,术后后枕部留下疤痕及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分离头皮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适合不同规格针管,容易清洗、消毒、更换易损部件的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实用新型的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由手柄、设在手柄前后端的工作头和动力三部分组成;所述工作头包括基座、设在所述基座前后端的若干弹性爪头和插杆、套在所述爪头上且与基座螺纹连接的锥套、设在基座上的排污孔及连通爪头中间与排污孔的排污道;所述手柄部分包括机芯,所述机芯通过夹紧机构与所述工作头的插杆连接,并通过插接结构与所述动力部分的转轴连接。
[0006]所述手柄部分包括后壳体、前套体和安装在后壳体、前套体中的机芯,机芯为主传动轴,主传动轴前段为空心结构,主传动轴的前部设置有一环台,在该环台的台肩上加工有与主传动轴内腔相通的斜向通孔,斜向通孔内设有夹紧销钉;位于主传动轴环台后部的主传动轴段上套装有弹性拨叉套;前套体上套装有一旋转套,旋转套上设有拨杆通过前套体设置的螺旋限位槽与拨叉套相配合,所述旋转套、拨杆、拨叉套、夹紧销钉构成机芯的夹紧机构;机芯的插接结构包括设在王传动轴后部的空心柱状传动拨叉、设在后壳体的尾部内壁上的卡槽。
[0007]所述动力部分包括电机、设在电机转轴前端的空心套管,套管外壁上设有卡环槽和设在卡环槽内的弹性卡环,套管内设有与手柄部分中传动拨叉头部相配合的销钉;动力部分通过套管与手柄部分中传动拨叉连接,并通过和弹性卡环与后壳体的卡槽相配合实现与手柄部分连接。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9]1、适应范围广,既可以用于通常的微创手术皮肤打孔,又可以用于毛发植入手术提取毛囊组织;
[0010]2、将提取毛囊方法改为微创,病人易接受,无心理负担,术后提取毛囊部位头皮无明显疤痕,提取后的毛囊单位无需再次分离,减少医护人员;
[0011]3、采用组合结构,工作头、手柄和动力之间可以拆卸,方便清洗、消毒和更换易损部件;
[0012]4、工作头采用锥套与爪头配合,通过旋转锥套可以调节各爪头中间的尺寸,以适用不同规格大小的针管;
[0013]5、工作头上设有排污孔和排污道,手术时由针管切割的皮肤组织和血水可通过排污道从排污孔排出,可避免污染机芯。
[001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套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由手柄、设在手柄前后端的工作头和动力三部分组成。
[0018]所述手柄部分包括后壳体1、前套体15和安装在后壳体1、前套体15中的机芯,机芯为主传动轴13,后壳体I和前套体15以过盈配合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前套体15的轴向定位是通过设置在后壳体I内的弹性卡环5来实现的;机芯部分的主传动轴13前段为空心结构,主传动轴13的前部设置有一环台,在该环台的台肩上加工有与主传动轴内腔相通的斜向通孔,斜向通孔内设有夹紧销钉10 ;位于主传动轴环台后部的主传动轴段上套装有拨叉套9和复位弹簧8,在复位弹簧8后部设置有一个穿装在主传动轴13上的销钉7,用以限定复位弹簧8的位置;前套体15上套装有一旋转套12,对称装于旋转套12上的两拨杆11通过前套体15上加工出的两个对称布置的螺旋限位槽1501 (如图2所示)与拨叉套9相配合,其旋转套12与前套体15之间的腔体中装有复位弹簧14,该复位弹簧14主要是用来帮助旋转套12迅速复位而设置的;装于机芯前部和后部的两轴承6的定位是靠前堵16和弹性卡环5来实现的,所述旋转套12、拨杆11、拨叉套9、夹紧销钉10构成机芯的夹紧机构;主传动轴13后部的轴柄上套装的弹簧4,主传动轴13后部的轴柄通过轴销3与空心柱状传动拨叉2相结合而构成机芯的插接结构;后壳体I的尾部内壁上设有卡槽29,传动拨叉2和卡槽29构成机芯的插接结构。
[0019]所述工作头部分包括基座18,基座18的后端设有与手柄的主传动轴13相配合的插杆17,基座18的前端设有螺纹连接部分21和设在螺纹连接部分21上的多个弹性爪头23 ;基座18上设有排污孔19和连通排污孔19与爪头23中间的排污道20 ;爪头23的前端设有斜块24,它们共同组成锥头;爪头23上套有锥套22,锥套22的后部与螺纹连接部分21连接,锥套22前部设有锥头25与爪头23的斜块24相配合。
[0020]所述动力部分包括电机32、设在电机轴前端的空心套管28,套管28外壁上设有卡环槽31和设在卡环槽31内的弹性卡环30,套管28内设有与手柄部分中传动拨叉2的叉口头部27相配合的销钉26 ;动力部分通过套管28与手柄部分中传动拨叉2连接,并通过和弹性卡环30与后壳体I的卡槽29相配合实现与手柄部分连接;动力部分尾部设有导线接管33。
[00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2]装夹工作头时,首先转动旋转套12,此时对称装于旋转套12上的两拨杆11通过前套体15上加工出的两个对称布置的螺旋限位槽1501带动拨叉套9克服复位弹簧8的弹力而后移,从而使得位于主传动轴13前部环台台肩上加工的斜向通孔内的夹紧销钉10处一于自由状态;此时,将工作头的插杆17插入主传动轴13前端的内孔中,再将旋转套12复位,这时拨叉套9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推压夹紧销钉10,将工作头的插杆17牢牢卡在主传动轴13内,从而将工作头固定,当需拆卸工作头时,只需按上述操作程序操作,即可方便地取出工作头。
[0023]工作头可根据手术需要选择不同规格的针管,首先将锥套22拧松,爪头23恢复原状,将针管插入锥套22中爪头23的中间,再拧紧锥套22,锥套22的锥头25压迫各爪头23的斜块24将针管牢牢卡死。做微创皮肤开孔手术时,利用针管在皮肤上直接打孔,皮肤组织及血水经针管可通过排污道20从排污孔19排出。做毛发植入手术时,在本实用新型的头部装入0.5?1.0毫米针管,将毛发套进针管并启动设备,针管随之旋转将毛囊组织与周围皮肤分离,用镊子夹住并提取毛囊组织。
[0024]工作时,动力部分的电机32通过套管28带动手柄部分中的传动拨叉2转动,传动拨叉2又通过主传动轴13带动工作头转动。
【权利要求】
1.一种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由手柄、设在手柄前后端的工作头和动力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所述工作头包括基座、设在所述基座前后端的若干弹性爪头和插杆、套在所述爪头上且与基座螺纹连接的锥套、设在基座上的排污孔及连通爪头中间与排污孔的排污道;所述手柄部分包括机芯,所述机芯通过夹紧机构与所述工作头的插杆连接,并通过插接结构与所述动力部分的转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其特征是所述手柄部分包括后壳体、前套体和安装在后壳体、前套体中的机芯,机芯为主传动轴,主传动轴前段为空心结构,主传动轴的前部设置有一环台,在该环台的台肩上加工有与主传动轴内腔相通的斜向通孔,斜向通孔内设有夹紧销钉;位于主传动轴环台后部的主传动轴段上套装有弹性拨叉套;前套体上套装有一旋转套,旋转套上设有拨杆通过前套体设置的螺旋限位槽与拨叉套相配合,所述旋转套、拨杆、拨叉套、夹紧销钉构成机芯的夹紧机构;机芯的插接结构包括设在主传动轴后部的空心柱状传动拨叉、设在后壳体的尾部内壁上的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肤组织开孔及毛囊组织提取器,其特征是所述动力部分包括电机、设在电机转轴前端的空心套管,套管外壁上设有卡环槽和设在卡环槽内的弹性卡环,套管内设有与手柄部分中传动拨叉头部相配合的销钉;动力部分通过套管与手柄部分中传动拨叉连接,并通过和弹性卡环与后壳体的卡槽相配合实现与手柄部分连接。
【文档编号】A61B17/00GK203988164SQ20142046321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8日
【发明者】代庆成, 代嫣晗 申请人:代庆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