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404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灸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灸罐,属于中医拔罐器具领域。目前泥瓦罐或陶罐材质的灸罐耐火性差,而且外部热量很难完全穿透泥罐或瓦罐材质的灸罐,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和热量损失大,本实用新型的灸罐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直筒形,罐体(1)上端外侧设有外燃料支撑机构,罐体(1)是壁厚为0.5~3mm的金属材质。金属材质的罐体重量轻,避免对患处造成压迫,而且罐体的壁厚明显要比泥瓦罐或陶罐材质的灸罐薄,热量能够快速穿过罐体到达患者体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金属材质的罐体硬度高,抗摔,耐火,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灸罐

【技术领域】
[0001]灸罐,属于中医拔罐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拔罐通常采用玻璃、泥瓦罐或陶罐材质的灸罐,这种灸罐均易碎,必须要小心取放,而且随着灸罐体积的逐渐增加,灸罐的重量非常大,对患者病患部位造成压迫,而且当进行火疗时,玻璃罐显然不适用于火疗,泥瓦罐或陶罐材质的灸罐耐火性差,而且外部热量很难完全穿透泥罐或瓦罐材质的灸罐,造成治疗效果不理想和热量损失大,作为火疗的灸罐使用寿命低,一旦在进行火疗的过程中灸罐出现裂缝甚至破损,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烧伤,使用不安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安全、治疗效果好的灸罐。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灸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直筒形,罐体上端外侧设有外燃料支撑机构,罐体是壁厚为0.5?3mm的金属材质。罐体吸附于患处,并将毛孔打开,点燃外燃料支撑机构上的燃烧物,热量透过罐体进入患者体内,通过经络把温和的热量传输到全身,使不通则痛的气滞、血瘀现象得以缓解,达到了行气、活血、止痛的效果,治疗效果好,直筒形的罐体使热量能够直达患处,减少罐体本身形状对热量的阻碍,提高治疗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金属材质的罐体重量轻,避免对患处造成压迫,而且罐体的壁厚明显要比泥瓦罐或陶罐材质的灸罐薄,热量能够快速穿过罐体到达患者体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金属材质的罐体硬度高,抗摔,耐火,使用寿命长。
[0005]优选的,还设置有与罐体相配合使用的内燃料支撑机构,罐体扣在内燃料支撑机构外侧。内燃料支撑机构能够提高罐体内的真空度,使罐体牢固吸附于患处,使毛孔尽量打开,提闻治疗效果。
[0006]优选的,所述内燃料支撑机构包括内燃料盘和固定在内燃料盘下方的三个支撑脚,内燃料盘为向上开口的凹形,支撑脚与罐体间隔的相互独立设置。结构简单,更加稳固,发明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内燃料盘是不需要调节的,而能够调节高度的支撑脚实际使用中不稳固。
[0007]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下端套有隔热套。内燃料盘与患者皮肤距离较近,隔热套能够有效防止内燃料盘上的热量传递至患者皮肤,防止烫伤患者,使用安全。
[0008]优选的,所述外燃料支撑机构包括向上开口的外燃料盘,外燃料盘的底部与罐体上端固定连接。通过外燃料盘盛放用于外部加热的燃烧物,以充分利用罐体顶部的有效面积,增加外燃料盘的容积,便于热量迅速进入患者体内,增强治疗效果。
[0009]优选的,在所述罐体与外燃料盘之间设有隔热层。通过隔热层使热量更加温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而且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隔热磁石。隔热磁石在阻挡热量,使热量更加温和的同时,隔热磁石对人体进行磁疗,进一步提闻治疗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外径为14?20cm,深度为10?12cm。热量能够直达患处,减少罐体本身形状对热量的阻碍,提高治疗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0012]优选的,所述罐体下端开口具有横向的翻边,翻边的宽度为3?6mm。翻边能够防止罐体内形成真空后,罐体下侧对皮肤造成割伤,而且发明人试验过程中发现,翻边的宽度大于6_以后,罐体与患者皮肤之间的吸力降低,罐体无法牢固吸附在患处,降低了治疗效果O
[0013]优选的,所述罐体为奥氏体不锈钢材质。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的导热率低,能够避免罐体下端烫伤患者。
[0014]优选的,所述翻边位于罐体的外侧,翻边上侧开设有向上开口的防护槽。防护槽能够防止酒精棉所沾酒精沿罐体外壁向下流到患者身上,防止引起烧伤,提高安全性。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灸罐的上述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6]1、该灸罐的罐体的壁厚明显要比泥瓦罐或陶罐材质的灸罐薄,热量能够快速穿过罐体到达患者体内,提高治疗效果。罐体为直筒形,热量能够直达患处,减少罐体本身形状对热量的阻碍,提高治疗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0017]2、金属材质的罐体重量轻,避免对患处造成压迫,而且金属材质的罐体硬度高,抗摔,耐火,使用安全,使用寿命长。
[0018]3、支撑脚与罐体间隔的相互独立设置,通过支撑脚将内燃料盘放置在患处,将内燃料盘上的燃烧物点燃后将罐体扣在内燃料盘外侧,点火方便、安全,克服以往将内燃料盘支撑在罐体下端开口处造成点火不方便、点火后移动罐体不安全的缺点。
[0019]4、通过外燃料盘盛放用于外部加热的燃烧物,以充分利用罐体顶部的有效面积,增加外燃料盘的容积,便于热量迅速进入患者体内,增强治疗效果。一罐多用,可同时拔罐和做火疗等。
[0020]5、通过罐体与外燃料盘之间的隔热层使热量更加温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而且能够提闻治疗效果。
[0021]6、隔热磁石在阻挡热量,使热量更加温和的同时,隔热磁石对人体进行磁疗,在火疗的同时进行磁疗,进一步提闻治疗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该灸罐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该灸罐实施例1的剖视图。
[0024]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1中表现内燃料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该灸罐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该灸罐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该灸罐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29]其中:1、罐体2、外燃料盘3、外燃料凹槽4、内燃料盘5、支撑脚6、翻边7、防护槽8、隔热套9、隔热磁石。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Γ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其中实施例4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0031]实施例1
[0032]参照图1?2,该灸罐,包括罐体1、外燃料盘2和内燃料盘4,罐体I上端封闭下端开口,外燃料盘2开口向上设置,外燃料盘2的底部与罐体I上端固定连接,罐体I开口向下的扣在内燃料盘4的外侧,内燃料盘4下方均匀间隔固定有三个支撑脚5,罐体I与外燃料盘2均是壁厚为0.5?3mm不锈钢材质,罐体I的重量轻,避免对患处造成压迫,热量能够快速通过罐体I进入内部到达患处,治疗效果好,缩短治疗时间。外燃料盘2的底部与罐体I上端点焊连接,加工方便,而且外燃料盘2能够有效防止酒精的等燃烧物向下滑落,避免对患者造成烫伤,使用安全、可靠。
[0033]内燃料盘4的轮廓为圆盘形,且内燃料盘4纵截面为向上开口的凹形,能够防止内燃料盘4上方的燃烧物掉落,避免烫伤患者,使用安全,支撑脚5焊接在内燃料盘4的下侧,支撑脚5将内燃料盘4与患者隔离,避免烫伤患者,支撑脚5与罐体I独立设置,便于在将内燃料盘4上的燃烧物点燃后将罐体I扣在内燃料盘4外侧,操作方便,克服支撑脚5下端支撑在罐体I内侧操作不方便的问题,避免放置罐体I的过程中内燃料盘4晃动,使用安全。较佳的,罐体I为奥氏体不锈钢材质,奥氏体不锈钢材质的导热率低,在外燃料盘2内的燃烧物进行燃烧时,能够避免罐体I下端烫伤患者。
[0034]罐体I为直筒形,外燃料盘2内燃烧物的热量能够快速直达患处,减少罐体I本身形状对热量的阻碍,提高治疗效果,而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罐体I的外径为14?20cm,深度为10?12cm,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罐体I高于12cm后热量损失非常严重,降低了治疗效果,罐体I的外径小于14cm后由于面积减小,治疗效果不理想,而罐体I的外径大于20cm后,罐体I无法牢固吸附于患处,该灸罐可以制作罐体I直径不同的多个型号,如分别将罐体I加工为14cm, 16cm和18cm。
[0035]参照图2?3,罐体I下端开口具有向外侧的横向翻边6,翻边6的宽度为5_,翻边6能够防止罐体I内形成真空后,罐体I下侧对皮肤造成割伤,而且发明人试验过程中发现,翻边6的宽度大于6_以后,罐体I与患者皮肤之间的吸力降低,罐体I无法牢固吸附在患处,降低了治疗效果,所以将翻边6的宽度限制在4?6mm。较佳的,翻边6上侧开设有向上开口的防护槽7,当有燃烧物滑落时会落在防护槽7内,避免对患者造成烫伤。
[0036]使用方法:患者俯卧或仰卧,患处朝上,用酒精棉将患处消毒,在患处点刺出血并铺上一层隔离纸,较佳的,在隔离纸上侧再铺设一层湿垫片,内燃料盘4通过支撑脚5放置在湿垫片上,进一步防止烫伤患者,在内燃料盘4上防止浸过酒精的棉絮或卫生纸并点燃,将罐体I扣在内燃料盘4的上方,使罐体I吸附在患处5?10分钟,在外燃料盘2内放置酒精棉并点燃,持续10?40分钟,最后在外燃料盘2内的酒精棉熄灭后5?10分钟取下罐体1,擦干患者身上的水分和血迹,涂上液体膏,盖上保鲜膜,等3?8小时后取下保鲜膜即可。借助内燃料盘4上燃烧物燃烧产生负压使罐体I牢固吸附于患处,使皮肤的毛孔打开,通过经络把温和的热量传输到全身,使不通则痛的气滞、血瘀现象得以缓解,达到了行气、活血、止痛的效果。
[0037]疏通经络、祛风散寒,罐体I打开瘀结,使经络畅通,通过外燃料盘2内酒精棉燃烧的热量排出大量水分即湿邪,则风寒散去,使风湿、类风湿能够消除,对肩周炎、腰腿痛、痛经有非常好的疗效。活血化瘀,罐体I能够将热量传输到肌肉、筋骨、脏腑等肢体百骸。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气血通达,雨雪化散,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增强机体血液供应,提高身体抗病能力。扶正固本,经络气血畅通正常,增营卫正常,表固不受外邪,内可浸润脏腑,内外通畅,内在废物由正常途径排出,机体自可健康,该灸罐通过肤表作用,使经络畅通,气血通达,机体正气自然安康。
[0038]实施例2
[0039]参照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支撑脚5的下端套有隔热套8,内燃料盘4与患者皮肤距离较近,隔热套8能够有效防止内燃料盘4上的热量传递至患者皮肤,防止烫伤患者,这样也就不需要在支撑脚5下方铺设湿垫片,操作方便,使用安全。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40]实施例3
[0041]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罐体I顶部下凹形成外燃料凹槽3,将酒精棉放置在外燃料凹槽3内并点燃,利用外燃料凹槽3能够降低加工成本。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42]实施例4
[0043]参照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罐体I与外燃料盘2之间设有隔热层,隔热层能够使外燃料盘2内燃烧物燃烧产生的热量更加温和的进入患者体内,提高治疗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罐体I的上端中部下凹,在罐体I上端形成向上开口的凹槽,外燃料盘2的底部上凸,在外燃料盘2的底部形成向下开口的凹槽,隔热层位于上下扣合的两个凹槽内,在隔热层的外周点焊连接外燃料盘2与罐体I,较佳的,本实施例中的隔热层为隔热磁石9,隔热磁石9在阻挡热量,使热量更加温和的同时,隔热磁石9对人体进行磁疗,在火疗的同时进行磁疗,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而且隔热磁石9加热后的磁力效果更好,隔热层还可以用其他保温材料代替。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44]本实用新型中的罐体I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金属材质,内燃料支撑机构还可以采用酒盅等陶瓷器皿来代替。
[0045]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使用镊子在夹持燃烧的酒精棉在罐体I内燃烧,使罐体I内形成负压,然后迅速将罐体I扣合在患处,使罐体I吸附在患处,从而代替了内燃料支撑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灸罐可以单独用来进行拔罐,也可以在拔罐的同时进行火疗。
[00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灸罐,包括罐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为下端开口上端封闭的直筒形,罐体(I)上端外侧设有外燃料支撑机构,罐体(I)是壁厚为0.5?3mm的金属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罐,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与罐体(I)相配合使用的内燃料支撑机构,罐体(I)扣在内燃料支撑机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料支撑机构包括内燃料盘(4)和固定在内燃料盘(4)下方的三个支撑脚(5),内燃料盘(4)为向上开口的凹形,支撑脚(5)与罐体(I)间隔的相互独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脚(5)的下端套有隔热套(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燃料支撑机构包括向上开口的外燃料盘(2 ),外燃料盘(2 )的底部与罐体(I)上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灸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罐体(I)与外燃料盘(2)之间设有隔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为隔热磁石(9)。
8.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的外径为14?20cm,深度为10?12cm。
9.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下端开口具有横向的翻边(6),翻边(6)的宽度为3?6mm。
10.根据权利要求1?3、5?6任一项所述的灸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为奥氏体不锈钢材质。
【文档编号】A61H39/06GK204072745SQ201420486397
【公开日】2015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7日
【发明者】李霞 申请人:李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