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759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所述按摩器包括脉搏传感器1、控制端2和气囊3,其中,控制端2与气囊3连接。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脉搏传感器1检测心跳脉冲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端2,由控制端2控制气囊3在心脏舒张期自足部依次向上充气加压,在心脏收缩期自上而下依次放气减压,从而对足和腿部进行有规律的按摩,达到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有效预防腿部静脉曲张的目的。
【专利说明】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除睡眠时间外,人们使用电脑等伏案工作、开车或乘坐飞机和汽(火)车等处于坐位或站立位的时间最多。然而,长时间保持坐位或站立位,血液回流不畅而蓄积下肢,不仅容易疲劳,而且易诱发静脉曲张。因此,如果能在工作或旅行的同时按摩下肢,可减轻疲劳并有效预防静脉曲张。
[0003]目前,用于减缓静脉曲张的按摩器各有优点,但也存在各自的缺点。一些采用人工手动的健身器材,如李茂林等设计的下肢按摩器(专利号201020597998.5)需要人们腾出时间来进行器械锻炼,而王华君等设计的按摩器(专利号201020669935.6)需要手动按摩。另一些采用各种机械和/或红外线灯加热实现按摩和理疗目的,如神经内科病人下肢按摩器(CN203154262U)采取电力驱动的阵列分布的蠕动头和调节键及LED屏等控制器;一种精神病人下肢按摩器(CN203029596U)采取U型凹槽侧边表面设置有震动按摩头和震动按摩转轴以及U型凹槽底部表面内置的红外加热灯,实现按摩和红外加热;腿部按摩器(CN202982582U)采取弹性圈和多个滚珠按摩;一种腿部按摩器(CN102949284A)利用在凹槽机壳内部安装振动器和机座底部设有的滚轮按摩;一种小腿按摩装置及下肢按摩器(CN202859597U)采用曲柄摇杆机构使小腿按摩单元沿弧线轨迹运动,仿真人工按摩;下肢按摩器(CN202751567U)采取按摩气袋相对侧座在小腿按摩区及膝盖按摩区之间活动按摩。但是,这些按摩器均未与心跳同步,导致在心脏收缩、动脉充盈,向下肢供血时,各类按摩器对下肢紧缩或加压等按摩,此时,按摩作用可能阻止动脉血流动;即使在心脏舒张期、静脉血回流时按摩,由于没有自下向上(即自小腿远端向近端)依次紧缩或加压等按摩,同样会加重下肢远端的静脉血液回流,降低按摩效果。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该按摩器能够自动控制,根据心脏舒缩时间,以心跳一次为周期,在心脏舒张期,对腿部进行自下而上的按摩,而在心脏收缩期,依动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地放气解压,从而达到对下肢进行与血液循环一致的按摩的目的,省时省力,按摩效果好,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该按摩器能够自动进行按摩,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
[000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所述按摩器包括脉搏传感器1、控制端2和气囊3,其中,脉搏传感器I通过发送电信号与控制端2联系,控制端2与气囊3连接。
[0007]其中,所述控制端I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包括控制电路板21、电磁继电器22、电磁阀23,依次顺序连接;下层包括气排24、微型气泵25、开关电源26,依次顺序连接;其中,控制电路板21、电磁继电器22分别连接开关电源26,电磁继电器22连接微型气泵25,电磁阀23连接气排24。
[0008]所述电磁阀23包括排气口 231、气泵口 232、气囊口 233,其中气泵口 232连接气排24,气囊口 233连接气囊3。
[0009]所述脉搏传感器I是一种压力传感器。
[0010]所述气囊3是单根气囊管螺旋式排列或者多根气囊管并列,气囊管间以尼龙搭扣连接。
[0011 ] 气囊3充气压力连续可调。
[0012]使用过程中,脉搏传感器I检测使用者心跳频率,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通过无线发射或有线传输至控制端2的控制电路板21,控制电路板21经过程序运算,控制电磁继电器22工作。电磁继电器22由两组共12个独立继电器组成,电磁阀23和微型气泵25分别独立连接继电器,电磁继电器22从而控制电磁阀23的排气口 231的闭合和微型气泵25的工作,实现对气囊3的自动充放气:控制端2感知脉搏搏动信号消失(即心脏舒张期,此时为脉搏搏动间歇期)后,通过控制电路板21控制电磁继电器22关闭排气口 231,同时通过气泵口 232自下而上依次向气囊3充气,实现在心脏舒张期自足部或小腿远端依次向小腿近端挤压按摩,促进腿部静脉回流;当控制端2感知脉搏搏动信号(即心脏收缩期)后,通过控制电路板21控制电磁继电器22自上而下依次开启排气口 231,同时微型气泵25停止工作,气囊3在心脏收缩期自上而下依次放气,有利于动脉供血。
[0013]因此,该按摩器能够自动控制,以心跳一次为周期进行按摩:在心脏舒张期,对腿部进行自下而上的按摩,而在心脏收缩期,依动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地放气解压,从而达到不使用双手即可对腿部进行与血液循环一致的按摩的目的,省时省力,按摩效果好,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
[0014]该按摩器还可按摩其他如膝盖、大腿和手臂等部位。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的结构图:1_脉搏传感器、2-控制端和3-气囊
[0016]图2 2-控制端上层的结构图:21-控制电路板、22-电磁继电器、23-电磁阀;
[0017]图3 2-控制端下层的结构图:24_气排、25-微型气泵、26-开关电源
[0018]图4控制端部件连接简图
[0019]图5 23-电磁阀的结构图:231-排气口、232-气泵口、233-气囊口
[0020]图6下肢按摩器使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的装配
[0022]仪器购买:
[0023]脉搏传感器1:购自官网 http://pulsesensor.myshopify.com/ ;
[0024]控制电路板21:购自博一电子网店;电磁继电器22:购自深圳格兰瑞科技公司。
[0025]一种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所述按摩器包括脉搏传感器1、控制端2和气囊3,其中,脉搏传感器I通过发送电信号与控制端2联系,控制端2与气囊3连接。其中,脉搏传感器I发送的电信号通过无线发射或有线连接传输至控制端2(图1)。
[0026]其中,所述控制端I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包括控制电路板21、电磁继电器22、电磁阀23,依次顺序连接(图2);下层包括气排24、微型气泵25、开关电源26,依次顺序连接(图3);其中,控制电路板21、电磁继电器22分别连接开关电源26,电磁继电器22连接微型气泵25,电磁阀23连接气排24 (图4)。
[0027]所述电磁阀23包括排气口 231、气泵口 232、气囊口 233,其中气泵口 232连接气排24,气囊口 233连接气囊3 (图5)。
[0028]所述脉搏传感器I是一种压力传感器。
[0029]所述气囊3是单根气囊管螺旋式排列或者多根气囊管并列,气囊管间以尼龙搭扣连接。
[0030]气囊3充气压力连续可调。
[0031]实施例二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的使用方法
[0032]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按摩器,首先将脉搏传感器I戴到手指或手腕处,将气囊3戴到需要按摩的小腿部(图6),打开开关电源26,微型气泵25开始工作,脉搏传感器I检测使用者心跳频率,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传输至控制端2的控制电路板21,控制电路板21经过程序运算,控制电磁继电器22工作,电磁继电器22由两组共12个独立继电器组成,电磁阀23和微型气泵25分别独立连接继电器,电磁继电器22从而控制电磁阀23的排气口231的闭合和微型气泵25的工作,实现对气囊3的自动充放气:在心脏舒张期,自下而上依次向气囊3充气,挤压按摩腿部,促进静脉回流,而在心脏收缩期,依动脉血流方向,自上而下地放气解压,有利于动脉供血。从而达到无需使用双手即可对腿部进行与血液循环一致的按摩的目的,省时省力,按摩效果好,能够有效预防和缓解静脉曲张。
【权利要求】
1.一种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器包括脉搏传感器(1)、控制端⑵和气囊(3),其中,脉搏传感器⑴通过发送电信号与控制端(2)联系,控制端(2)与气囊⑶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其特征在于,脉搏传感器(I)发送的电信号通过无线发射或有线连接传输至控制端(2)。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2)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包括控制电路板(21)、电磁继电器(22)、电磁阀(23),依次顺序连接;下层包括气排(24)、微型气泵(25)、开关电源(26),依次顺序连接;其中,控制电路板(21)、电磁继电器(22)分别连接开关电源(26),电磁继电器(22)连接微型气泵(25),电磁阀(23)连接气排(24) ο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23)包括排气口(231)、气泵口(232)、气囊口(233),其中气泵口 (232)连接气排(24),气囊口(233)连接气囊(3) ο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气囊(3)是单根气囊管螺旋式排列或者是多根气囊管并列,气囊管间以尼龙搭扣连接。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跳同步舒缩下肢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气囊(3)充气压力连续可调。
【文档编号】A61B5/0245GK204261004SQ201420538212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9日
【发明者】张曈, 张鲲鹏 申请人:张曈, 张鲲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