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8393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帮助病人坐立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包括床体,床体通过床腿支撑,支撑床垫靠近床头的一端固定有辅助气垫,辅助气垫为直角梯形,斜边与支撑床垫相接触,底面较长的一端设置在床头位置,辅助气垫对应床头的位置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出气口上设置密封塞,进气口设置单向阀并通过气嘴与充气泵连通,充气泵通过开关连接电源,开关设置在床头上,充气泵固定在床头侧的床腿上,床头和床尾分别对应固定两根支撑杆,床头和床尾对应设置的两根支撑杆顶部共同固定助起杆,助起杆滑动连接拉绳,拉绳末端设置拉环。本实用新型能够帮助卧床病人自行坐立,使用方便,大幅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专利说明】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帮助病人坐立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

【背景技术】
[0002]临床上,神经内科的常见疾病主要有:脑血管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上述疾病发生时,通常会伴随肢体活动不便的问题。医院神经内科现有病床一般为普通病床,无法辅助病人实现自行坐立或上、下床,如此就会大幅增加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包括病人家属和随床护士。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能够帮助卧床病人自行坐立,使用方便,大幅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04]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所述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包括床体,床体通过床腿支撑,还包括支撑床垫、充气泵、支撑杆和拉环,支撑床垫靠近床头的一端固定有辅助气垫,辅助气垫为直角梯形,斜边与支撑床垫相接触,底面较长的一端设置在床头位置,辅助气垫对应床头的位置设有出气口和进气口,出气口上设置密封塞,进气口设置单向阀并通过气嘴与充气泵连通,充气泵通过开关连接电源,开关设置在床头上,充气泵固定在床头侧的床腿上,床头和床尾分别对应固定两根支撑杆,床头和床尾对应设置的两根支撑杆顶部共同固定助起杆,助起杆滑动连接拉绳,拉绳末端设置拉环。
[0006]本实用新型支撑床垫和辅助气垫共同放置在床体上,病人仰卧时,辅助气垫呈扁平状,未充入任何气体,支撑床垫贴合在床体上,需要坐立或下床时,病人按下床头位置设置的开关,充气泵开始工作,辅助气垫内冲入空气,体积逐渐膨胀,支撑床垫相应位置随之上升,抬起病人上半身,直至病人上肢能够触及拉环,病人关闭开关,充气泵停止工作,单向阀可以防止辅助气垫内气体在病人的压力作用下逸出,此操作过程也可以根据病人的动作习惯自行选择充气泵停止时间,为避免充气泵工作过程噪音过大,优先采用静音电动充气泵。充气泵停止工作后,病人手部拉住拉环,上半身在上肢的拉动下离开支撑床垫,然后进行坐立或是下床动作,整个动作过程无需护理人员搀扶及协助,完全可以自行完成,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另外,卧床病人还可以通过拉环进行上肢的动作训练,一举两得。
[0007]其中,优选方案为:
[0008]所述助起杆为圆管,圆管内设置滚珠,助起杆面向床体的一侧设置开口,滚珠上对应开口焊接矩形固定框,拉绳穿过固定框连接拉环,拉环可以在滚珠的作用下,沿着助起杆滑动,病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拉环的位置,使用便捷。
[0009]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可以通过支撑杆调节拉环的高度,以适应病人身高及上肢长度,每根伸缩杆包括内、外套管,外套管固定在床体上,内套管一端插入外套管中,另一端固定助起杆,外套管顶部设有一个定位螺孔,内套管对应外套管均匀设置3-5个定位螺孔,定位螺丝同时穿过内、外套管上的定位螺孔将内、外套管连接在一起,通过选择内套管上不同的定位螺孔进行固定可以改变支撑杆的高度。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能够帮助卧床病人自行坐立,使用方便,大幅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病人仰卧时,辅助气垫未充入任何气体,呈扁平状,支撑床垫贴合在床体上,需要坐立或下床时,病人按下床头位置设置的开关,充气泵开始工作,辅助气垫内冲入空气,体积逐渐膨胀,支撑床垫相应位置随之上升,抬起病人上半身,直至病人上肢能够触及拉环,病人关闭开关,充气泵停止工作,单向阀可以防止辅助气垫内气体在病人的压力作用下逸出,充气泵停止工作后,病人手部拉住拉环,上半身在上肢的拉动下离开支撑床垫,然后进行坐立或是下床动作,整个动作过程无需护理人员搀扶及协助,完全可以自行完成,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另外,卧床病人还可以通过拉环进行上肢的动作训练,一举两得,拉环的位置可以沿着助起杆随意移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3]图2助起杆、滚珠、拉绳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0014]图中:1、床体;2、床腿;3、支撑床垫;4、充气泵;5、支撑杆;6、拉环;7、辅助气垫;8、出气口 ;9、进气口 ;10、开关;11、助起杆;12、拉绳;13、滚珠;14、开口 ;15、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16]如图1-2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包括床体1,床体1通过床腿2支撑,还包括支撑床垫3、充气泵4、支撑杆5和拉环6,支撑床垫3靠近床头的一端固定有辅助气垫7,辅助气垫7为直角梯形,斜边与支撑床垫3相接触,底面较长的一端设置在床头位置,辅助气垫7对应床头的位置设有出气口 8和进气口 9,出气口 8上设置密封塞,进气口 9设置单向阀并通过气嘴与充气泵4连通,充气泵4通过开关10连接电源,开关10设置在床头上,充气泵4固定在床头侧的床腿2上,床头和床尾分别对应固定两根支撑杆5,床头和床尾对应设置的两根支撑杆5顶部共同固定助起杆11,助起杆11滑动连接拉绳12,拉绳12末端设置拉环6。
[0017]其中,助起杆11为圆管,圆管内设置滚珠13,助起杆11面向床体1的一侧设置开口 14,滚珠上对应开口 14焊接矩形固定框15,拉绳12穿过固定框15连接拉环6,拉环6可以在滚珠13的作用下,沿着助起杆11滑动,病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节拉环6的位置,使用便捷;支撑杆5为伸缩杆,可以通过支撑杆5调节拉环6的高度,以适应病人身高,每根伸缩杆包括内、外套管,外套管固定在床体上,内套管一端插入外套管中,另一端固定助起杆,外套管顶部设有一个定位螺孔,内套管对应外套管均匀设置3-5个定位螺孔,定位螺丝同时穿过内、外套管上的定位螺孔将内、外套管连接在一起,通过选择内套管上不同的定位螺孔进行固定可以改变支撑杆5的高度。
[0018]本实用新型支撑床垫3和辅助气垫7共同放置在床体1上,病人仰卧时,辅助气垫7呈扁平状,未充入任何气体,支撑床垫3贴合在床体1上,需要坐立或下床时,病人按下床头位置设置的开关10,充气泵4开始工作,辅助气垫7内冲入空气,体积逐渐膨胀,支撑床垫3相应位置随之上升,抬起病人上半身,直至病人上肢能够触及拉环6,病人关闭开关10,充气泵4停止工作,单向阀可以防止辅助气垫7内气体在病人的压力作用下逸出,此操作过程也可以根据病人的动作习惯自行选择充气泵4停止时间。充气泵4停止工作后,病人手部拉住拉环6,上半身在上肢的拉动下离开支撑床垫3,然后进行坐立或是下床动作,整个动作过程无需护理人员搀扶及协助,完全可以自行完成,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另外,卧床病人还可以通过拉环6进行上肢的动作训练,一举两得。
【权利要求】
1.一种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包括床体(1),床体(I)通过床腿(2)支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床垫(3)、充气泵(4)、支撑杆(5)和拉环¢),支撑床垫(3)靠近床头的一端固定有辅助气垫(7),辅助气垫(7)为直角梯形,斜边与支撑床垫(3)相接触,底面较长的一端设置在床头位置,辅助气垫(7)对应床头的位置设有出气口(8)和进气口(9),出气口(8)上设置密封塞,进气口(9)设置单向阀并通过气嘴与充气泵(4)连通,充气泵(4)通过开关(10)连接电源,开关(10)设置在床头上,充气泵(4)固定在床头侧的床腿(2)上,床头和床尾分别对应固定两根支撑杆(5),床头和床尾对应设置的两根支撑杆(5)顶部共同固定助起杆(11),助起杆(11)滑动连接拉绳(12),拉绳(12)末端设置拉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起杆(11)为圆管,圆管内设置滚珠(13),助起杆(11)面向床体(I)的一侧设置开口(14),滚珠上对应开口(14)焊接矩形固定框(15),拉绳穿过固定框(15)连接拉环(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神经内科专用检查助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5)为伸缩杆。
【文档编号】A61G7/10GK204192905SQ201420556957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姜宏, 李一达 申请人:姜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