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953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一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呈“T”型结构,该T型固定带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T型固定带的水平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束缚带,所述T型固定带的竖直段开设有方便施源器尾端穿过的施源器固定口和开设在施源器固定口下部用以适应不同体型患者来调节使用的多个束缚孔,所述施源器固定口为十字型结构。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结构稳定,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非常适合临床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肿瘤放射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随着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开始广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之中。特别对于中晚期的宫颈癌、直肠癌患者,放射治疗是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而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阶段,在腹盆腔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时,施源器植入后多采用棉球挤压填塞的方法固定,或采用外置金属支架固定。
[0003]棉球挤压填塞的方法,患者耐受性不好,同时挤压过紧很容易导致施源器形变,导致治疗剂量分布不佳,若型变严重可能导致治疗中断或故障。外置金属支架固定虽然固定稳定,但是由于固定器不能与患者固定成为一个刚性体,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因为患者的不自主运动导致施源器脱离。分析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通过软性固定装置将施源器直接固定到患者身体上,使其与患者身体保持相对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在腹盆腔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时,施源器植入后采用棉球挤压填塞的方法固定易导致施源器形变或采用外置金属支架固定导致施源器易脱离而影响治疗的问题,提供一种腹盆腔近距离施源器固定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一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呈“T”型结构,该T型固定带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T型固定带的水平段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束缚带,所述T型固定带的竖直段开设有方便施源器尾端穿过的施源器固定口和开设在施源器固定口下部用以适应不同体型患者来调节使用的多个束缚孔,所述施源器固定口为十字型结构。
[0007]进一步,所述固定带的水平段长60cm,宽1cm ;固定带的竖直段长70cm,宽1cm;所述束缚带的长为50cm,宽为3cm;所述施源器固定口开设在距固定带的竖直段最上端26cm?31cm的位置上。
[0008]进一步,所述束缚孔之间的间距为5cm。
[0009]进一步,所述束缚孔为方形结构,四个边长均为3cm。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能够将施源器与患者牢固的固定到一起,而且通过采用T型结构固定带和十字口结构的施源器固定口,能够方便施源器尾端穿过,同时不会挤压施源管道,通过设置的多个束缚孔,可将两个束缚带通过合适位置的束缚孔穿入并打结固定,使用方便,重复性好,可以适合不同体型患者使用和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而且整个固定带制作成本低,结构稳定,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非常适合临床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其中,1、固定带,1-1、水平段,1-2、竖直段,2、束缚带,3、施源器固定口,4、束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包括一固定带1,固定带1呈“T”型结构,该T型固定带包括水平段l-ι和竖直段1-2,T型固定带的水平段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束缚带2,T型固定带的竖直段1-2开设有方便施源器尾端穿过的施源器固定口 3和开设在施源器固定口 3下部用以适应不同体型患者来调节使用的多个束缚孔4,施源器固定口 3为十字型结构。固定带1的水平段1-1长60cm,宽10cm ;固定带1的竖直段1-2长70cm,宽10cm ;束缚带2的长为50cm,宽为3cm ;施源器固定口 3开设在距固定带的竖直段1-2最上端26cm?31cm的位置上。束缚孔4之间的间距为5cm。束缚孔4为方形结构,四个边长均为3cm。
[001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在临床应用中,在患者躺到后装操作台时,先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带置于患者身下,束缚带和T型固定带的水平段、竖直段全部展开。当医生顺利置入腹盆腔施源器后,将施源器尾端通过十字型结构的施源器固定口 3穿出,然后调节固定带位置,将束缚带2通过合适的束缚孔4穿入,并打结固定。整个过程保持固定带平整贴服在患者体表。通过本实用新型可轻松方便的完成在腹盆腔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时施源器的固定,避免了传统棉球挤压填塞的方法和外置金属支架固定方法的使用,经临床试验,治疗效果好。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带(1),所述固定带(1)呈“I”型结构,该I型固定带包括水平段(1-1)和竖直段(1-2),所述I型固定带的水平段(1-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束缚带(2),所述I型固定带的竖直段(1-2)开设有方便施源器尾端穿过的施源器固定口(3)和开设在施源器固定口(3)下部用以适应不同体型患者来调节使用的多个束缚孔(4),所述施源器固定口(3)为十字型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⑴的水平段(1-1)长60(3111,宽10(3111 ;固定带⑴的竖直段(1-2)长70(3111,宽10(3111 ;所述束缚带(2)的长为50^,宽为3挪;所述施源器固定口(3)开设在距固定带的竖直段(1-2)最上端26(3111?31X111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孔⑷之间的间距为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肿瘤近距离后装治疗施源器固定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束缚孔(4)为方形结构,四个边长均为3(3!!!。
【文档编号】A61M36/10GK204106834SQ201420584782
【公开日】2015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1日
【发明者】毛锦程 申请人:毛锦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