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0013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包括底座总成及头托总成,头托总成包括头托架及额头靠架,额头靠架包括两滑动杆架、拉伸杆架及弧形额头托;每一滑动杆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弹性卡扣,第一支撑杆可沿着第二支撑杆滑动;每一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可沿着头托架的滑动槽移动,每一弹性卡扣的第一脚和第二脚均固定于第一支撑的内壁,且每一弹性卡扣的弯折处卡扣于第一、第二支撑杆的通孔内;拉伸杆架包括固定杆及两拉伸杆,弧形额头托固定于固定杆,拉伸杆可沿着固定杆滑动,利用第一支撑杆沿着滑动槽,并调节弧形额头托顶抵于被测者的额头,且滑动杆架可抵顶于被测者头部的两侧,避免了头部两侧晃动,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专利说明】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电脑验光仪采用客观测量方式,它将红外图像投射到人眼底,在人眼视网膜上产生散射图像,通过分析CXD采集到的测量图像,客观地计算出眼睛的屈光度。
[0003]现有的电脑验光仪包括底座总成、控制总成、检测总成、屏幕总成及头托总成。控制总成、检测总成及头托总成均设置在底座总成上。屏幕总成设置于检测总成,用于显示检测结果。测量时,被测者的头部放置于头托总成,并面向检测总成。操作者操作控制总成使得检测总成移动至捕捉到被测者眼睛的瞳孔,并对准眼球瞳孔后,按下检测总成进行测量,且测量结果会立即显示在屏幕上。
[0004]头托总成包括头托架、设置于头托架的下巴托及设置于头托架的额头靠架。测量时,被测者的下巴支撑在下巴拖上,被测者的额头顶抵于额头靠架,避免了被测者相对于检测总成前后移动。这样,有利于被测者的眼睛对准检测总成的主体测量部。然而,现有的额头靠架均是固定的,而被测者的头部大小不等,因而通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电脑验光机的额头靠架无法调整的问题,解决了被测者红外图像投射不到人眼底问题,使检测一次性成功。
[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其包括底座总成及头托总成,所述头托总成包括头托架及额头靠架,所述头托架设有滑动槽,所述额头靠架包括两滑动杆架、拉伸杆架及弧形额头托;每一所述滑动杆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至少一个弹性卡扣,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一端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杆滑动;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杆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滑动槽,且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沿着所述滑动槽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均设有若干通孔;每一所述弹性卡扣呈V形,其包括第一脚及第二脚;每一所述弹性卡扣的第一脚和第二脚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的内壁,且每一所述弹性卡扣的弯折处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通孔后卡扣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通孔内;所述拉伸杆架包括固定杆及两拉伸杆,所述弧形额头托固定于所述固定杆,所述拉伸杆的第一端分别插入所述固定杆的两端,且每一所述拉伸杆均可沿着所述固定杆滑动,所述拉伸杆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第二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槽的截面呈T形,且所述滑动槽包括卡固部及与所述卡固定部连通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贯穿所述头托架的侧面,每一所述第一支撑的第二端均设有一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可滑动的卡置于所述卡固部,所述第一支撑可滑动的卡置于所述导向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外壁面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内壁设有滑动卡合于所述导向槽的凸肋。
[0009]进一步地,每一所述拉伸杆的外侧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固定杆的内壁面设有滑动卡合于所述导向槽的凸肋。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头托总成还包括下巴托,所述头托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总成的固定部及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支架,所述支架设有一观察窗;所述滑动槽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围绕所述观察窗;所述下巴托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且容置于所述观察窗。
[0011]本实用新型的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利用第一支撑杆沿着滑动槽移动至两滑动杆架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被测者头部的两侧之间的宽度。再按下弹性卡扣,使得第二支撑杆从第一支撑杆内抽出直至弧形额头托顶抵于被测者的额头。这样,即可使得被测者的额头抵靠于弧形额头托,避免了被测者相对于检测总成前后移动。并且两个滑动杆架之间也可以调节至抵顶于被测者头部的两侧,避免了头部两侧晃动,有利于被测者的眼睛对准检测总成的主体测量部,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的额头靠可调整的设计解决了被测者红外图像投射不到人眼底问题,测者操作更简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滑动槽的剖视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的滑动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1的滑动杆架的剖视示意图;
[0016]图5为图1的拉伸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在图中,1、底座总成;3、头托总成;5、头托架;7、下巴托;9、额头靠架;51、固定部;53、支架;531、观察窗;533、第一侧面;535、滑动槽;536、卡固部;537、导向部;91、滑动杆架;93、拉伸杆架;95、弧形额头托;914、固定块;910、第一支撑杆;911、第二支撑杆;913、弹性卡扣;912、通孔;931、固定杆;932、拉伸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001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请结合参考图1,其包括底座总成I及设置于底座总成I的头托总成3。
[0020]请结合参照图2,头托总成3包括头托架5、下巴托7及额头靠架9。头托架5包括固定于底座总成I的固定部51及与固定部51连接的支架53。支架53设有一个观察窗531,以便容纳被测者的头部。支架53还包括面向检测总成的主体测量部(图未示)的第一侧面533。支架53的第一侧面533围绕观察窗531设有一个滑动槽535。滑动槽535的截面呈T形,其包括卡固部536及与卡固定部536连通的导向部537 ;且导向部537贯穿支架53的第一侧面533。
[0021]下巴托7容置于观察窗531内。固定部51内设有推杆电机,且下巴托7固定于推杆电机的推杆2。这样,在推杆电机的推动下,推杆2相对于固定部5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下巴托7在观察窗531内上下移动,以便于适应不同的被测者。
[0022]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5,额头靠架9包括滑动安装于滑动槽535内的两滑动杆架91、连接两滑动杆架91的拉伸杆架93及设置于拉伸杆架93的弧形额头托95。
[0023]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4,每一滑动杆架91包括第一支撑杆910、第二支撑杆911及至少一个弹性卡扣913。第一支撑杆910的第一端与第二支撑杆911的第一端内外相互套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910的第一端插入第二支撑杆911的第一端内,且第一支撑杆910可沿着第二支撑杆911滑动。第一支撑杆910及第二支撑杆911上均沿着轴向设有若干通孔912。弹性卡扣913呈V形,其包括第一脚及第二脚;其中弹性卡扣913的第一脚固定于第一支撑杆910的内壁,且弹性卡扣354的第二脚弹性顶抵于第一支撑杆910的内壁。且弹性卡扣913的弯折处穿过第一支撑杆910的通孔912后卡扣于第二支撑杆911的通孔912内。第一支撑杆910的第二端设有一个固定块914,且该固定块914侧向插入导向部537,并推入至卡固部536内,从而使得固定块914在卡固部536内移动。此时,推动第一支撑杆910即可带动滑动杆架91沿着滑动槽535移动。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将固定块914安装于滑动槽535,支架53包括相互卡拼的两块板,且每一块板上均设有凹槽,这些凹槽拼合一起形成滑动槽535 ;这样即可先将固定块914安装于滑动槽535后再将块板拼接卡固在一起。当然并不仅仅限于上述结构,只要满足便于安装的结构均在保护之列。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二支撑杆911的第一端插入第一支撑杆910的第一端内,相应地,弹性卡扣354的第一脚、第二脚就是与第二支撑杆911固定和顶抵;且弹性卡扣354的弯折处穿过位于第二支撑杆911的通孔912后卡扣于第一支撑杆910的通孔912内。换句话说,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当支撑杆有多根相互套接时,弹性卡扣913的第一脚固定于位于内部的支撑杆的内壁,且弹性卡扣354的第二脚弹性顶抵于位于内部的支撑杆的内壁。且弹性卡扣913的弯折处穿过位于内部的支撑杆的通孔912并卡扣于位于外部的支撑杆的通孔912内。
[0025]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第一支撑杆910和第二支撑杆911之间相互滑动的顺畅性,第一支撑杆910的外壁面设有导向槽(图未示),第二支撑杆911的内壁面设有滑动卡合于导向槽的凸肋(图未示)。
[0026]请结合参照图5,拉伸杆架93包括固定杆931及两拉伸杆932 ;其中该两个拉伸杆932的第一端分别插入固定杆931的两端,且均可沿着固定杆931滑动。弧形额头托95固定于固定杆931上,并面向支架53的第一侧面533。该两个拉伸杆932的第二端固定于对应第二支撑杆911的第二端。本实施例中,每一拉伸杆932成L形。优选地,两拉伸杆932的外侧壁也设有导向槽(图未示),固定杆931的内壁面也设有滑动卡合于导向槽的凸肋(图未不)。
[0027]本实用新型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在测量时,被测者的头部位于观察窗537内,且被测者的下巴支撑于下巴托7上。相互背离的拉动每一拉伸杆932,使得两拉伸杆932在固定杆931内移动,且每一支撑杆910在滑动槽535内移动。且一直拉动拉伸杆932和滑动第一支撑杆910直至第一支撑杆910沿着滑动槽535移动至两滑动杆架91之间的距离大致等于被测者头部的两侧之间的宽度。再按下弹性卡扣913,使得弹性卡扣913脱离第二支撑杆911的通孔912,向外拉取第二支撑杆911,使得第二支撑杆911从第一支撑杆910内抽出直至弧形额头托95顶抵于被测者的额头。此时,弹性卡扣913在弹性变形力的作用下卡扣至第一支撑杆910和第二支撑杆911对应的通孔912内。这样,即可使得被测者的额头抵靠于弧形额头托95,避免了被测者相对于检测总成前后移动。并且两个滑动杆架91之间也可以调节至抵顶于被测者头部的两侧,避免了头部两侧晃动,有利于被测者的眼睛对准检测总成的主体测量部,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00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其包括底座总成(I)及头托总成(3),所述头托总成(3)包括头托架(5)及额头靠架(9),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托架(5)设有滑动槽(535),所述额头靠架(9 )包括两滑动杆架(91)、拉伸杆架(93 )及弧形额头托(95 ); 每一所述滑动杆架(91)包括第一支撑杆(910)、第二支撑杆(911)及至少一个弹性卡扣(913),所述第一支撑杆(910)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二支撑杆(911)的第一端内,且所述第一支撑杆(910)可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杆(911)滑动;每一所述第一支撑杆(910)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滑动槽(535),且所述第一支撑杆(910)可沿着所述滑动槽(535)移动,所述第一支撑杆(910)和所述第二支撑杆(911)均设有若干通孔(912);每一所述弹性卡扣(913)呈V形,其包括第一脚及第二脚; 每一所述弹性卡扣(913)的第一脚和第二脚均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910)的内壁,且每一所述弹性卡扣(913)的弯折处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杆(910)的通孔(912)后卡扣于所述第二支撑杆(911)的通孔(912)内; 所述拉伸杆架(93)包括固定杆(931)及两拉伸杆(932),所述弧形额头托(95)固定于所述固定杆(931),所述拉伸杆(932)的第一端分别插入所述固定杆(931)的两端,且每一所述拉伸杆(932)均可沿着所述固定杆(931)滑动,所述拉伸杆(932)的第二端分别固定于对应的所述第二支撑杆(911)的第二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535)的截面呈T形,且所述滑动槽(535)包括卡固部(536)及与所述卡固定部(536)连通的导向部(537),所述导向部(537)贯穿所述头托架(5)的侧面,每一所述第一支撑(911)的第二端均设有一个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914)可滑动的卡置于所述卡固部(536),所述第一支撑(910)可滑动的卡置于所述导向部(537)。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910)的外壁面设有导向槽,所述第二支撑杆(911)的内壁设有滑动卡合于所述导向槽的凸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拉伸杆(932)的外侧壁设有导向槽,所述固定杆(931)的内壁面设有滑动卡合于所述导向槽的凸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额头靠可调整的电脑验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托总成(3)还包括下巴托(7),所述头托架(5)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总成(I)的固定部(51)及与所述固定部(51)连接的支架(53 ),所述支架(53 )设有一观察窗(531);所述滑动槽(535 )设置在所述支架(53)上,且围绕所述观察窗(531);所述下巴托(7)固定于所述固定部(51),且容置于所述观察窗(531)。
【文档编号】A61B3/103GK204120985SQ201420598072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16日
【发明者】陈振超 申请人: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