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煎、熬药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3605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自动煎、熬药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涉及医药保健用品领域,包括罐体、罐盖、电加热器、浸泡计时器、加热计时器、温度检测器、液位检测器和切换器,罐体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罐体的侧壁开设有壶嘴,罐盖封盖在罐体的开口端,用于封闭罐体;电加热器、浸泡计时器、加热计时器和切换器均设置在罐体上,浸泡时间计时器与电加热器电连接,电加热器与切换器电连接,温度检测器设置在罐体内,温度检测器分别与加热计时器和切换器电连接,液位检测器设置在罐体内的底部且与电加热器电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对中药煎、熬时,节省了人力物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还提高了中药煎熬的效率。
【专利说明】自动煎、熬药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保健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煎、熬药壶。

【背景技术】
[0002]中药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但中药煎煮的要求比较复杂,其中,中药的煎煮一般采用选用陶瓷制的砂锅、瓦罐,它传热慢、受热匀,不容易糊锅,而且价格便宜。不宜采用铁锅、铜锅、铝锅、锡锅等金属器具,因为中药所含的凝质、有机酸等成分,易与铁、铜、铝、锡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质,喝后对身体有损害。
[0003]同时,煎药前中药一定要浸泡,使中药湿润变软,细胞膨胀,产生一定的渗透压,使有效成分渗透扩散到细胞组织外部的水中,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浸泡时间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而定,但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有效成分酶解或药品的霉败。
[0004]另外,中药煎煮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就是小火,文火的火焰较小,力道比较温;武火就是大火、旺火,其中武火的火焰大,力道猛烈,可以使温度急速的上升,使药液很快的沸腾,但也容易烧焦。所以在传统煎药时,通常先用武火将药液烧开,再用文火慢慢的煎。
[0005]因此,中药的煎煮的程序步骤复杂,对煎煮的时间控制和火力控制要求较高,一般煎煮时间多为几个小时,煎煮时间长,而且煎煮时需要随时观察,避免水分烧干,使中药糊锅,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煎、熬药壶,以改善上述问题。
[000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包括罐体、罐盖、电加热器、浸泡计时器、加热计时器、温度检测器、液位检测器和切换器,所述罐体为上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罐体的侧壁开设有壶嘴,所述罐盖封盖在所述罐体的开口端,用于封闭所述罐体。
[0008]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浸泡计时器、所述加热计时器和所述切换器均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所述浸泡时间计时器与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切换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温度检测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计时器和所述切换器电连接,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底部且与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
[0009]以上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优选地,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搅拌轮和随蒸汽转动的风轮,所述搅拌轮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转轴竖向设置在罐体内,所述叶轮上开设有轴孔,所述叶轮的轴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叶轮的旋转轴与所述转轴的轴心线平行,所述风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壶嘴内,所述叶轮与所述风轮通过传动链连接,用于使所述风轮带动所述叶轮旋转。
[0010]风轮设置在壶嘴内,当罐体内煎、熬中药的时候,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从壶嘴向外排出,从而带动风轮旋转,旋转的风轮进而通过传动链带动搅拌轮进行转动,由于搅拌轮设置在罐体内并套设在转轴上,搅拌轮搅动罐内的中药,使罐内的中药受热更加均匀更加容易煎煮,同时搅动也使中药中的药用成分更加容易溶入药液中,提高中药汤剂的药效。
[0011]以上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优选地,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均为耐高温塑料套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底壁均设有多个滤孔,所述内筒侧壁上设有多个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凸起,所述外筒侧壁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凸起的凹口,所述凹口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0012]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外,所述外筒的侧壁与所述内筒的侧壁贴合,所述外筒插设在所述罐体内。
[0013]使用时,将中药药材盛装在外筒内,然后将内筒插入外筒中,中药药材被夹持在内筒的底部和外筒的底部之间,再将外筒插入到罐体中。外筒和内筒的底部均设有滤孔,中药药材中的药用成分依然能够溶入药液中,而中药药材的煎煮之后残留的药渣则不能通过滤孔,使得煎煮出的中药汤剂中药渣减少,方便饮用。同时外筒的内壁与内筒的内壁贴合,外筒与内筒之间通过凸起与凹口这种可拆卸固定方式连接,能够使得药材能够牢固的夹持,并且对中药药材具有一定的挤压,使中药药材在煎煮过程中,中药药材内的药用成分更好的渗透出药材,溶入到药液中。
[0014]以上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一个圆台,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圆台顶部。圆台在罐体的底部突出,在圆台的顶部设有液位检测器,当自动煎、熬药壶中的液位低于圆台的顶部的时候,液位检测器暴露在空气中,检测到液位过低,液位检测器开启相应工作。
[0015]以上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多条环形凹槽。利用环形凹槽能够提高罐体底部的加热面积,提高罐体底部对中药药材的加热效率,使得煎煮中药速度更快,同时由于罐体的底部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会存留空气,这些空气在煎煮过程中会形成气泡并向上上升,在气泡上升过程中,能够对中药药材起到翻腾搅拌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中药药材加热的速度,同时不断上升的气泡能够有效避免中药药材贴合在罐体的底部而使中药药材烧糊。
[0016]以上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优选地,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罐体一体设置,所述电加热器为合金丝板,所述合金丝板铺设并嵌入所述罐体的底部。合金丝板加热升温,热量直接传递到罐体的底部,然后罐体的底部对罐体中的药液进行加热,采用将电加热器与所述罐体一体设置能够使罐体的底部加热更加均匀,消除了罐体底部的热点与冷点,避免了罐体的底部因冷热不均而开裂同时提高了对煎煮中药的加热速度。
[0017]以上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优选地,所述罐体底部内凹。内凹的底部能够有效避免罐体的底部积存液体,使得罐体底部的外侧干燥,避免底部潮湿影响自动煎、熬药壶的电路,使电路短路,减短自动煎、熬药壶的使用寿命。
[0018]以上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优选地,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液位检测器电连接。当液位检测器检测到罐体内的液位过低时,与液位检测器相连的蜂鸣器会发出报警音,提醒使用者注意加水,能够有效避免罐体内的水烧干而导致中药药材烧糊。
[0019]以上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优选地,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多个二极管,所述多个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浸泡计时器、所述加热计时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液位检测器一一对应。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浸泡计时器、所述加热计时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液位检测器一一对应,当与之对应的二极管处于亮灯时,便可知自动煎、熬药壶处于对应的工作状态,方便使用者快速直观的观察到自动煎、熬药壶的使用状态,自动煎、熬药壶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0020]以上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优选地,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集成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浸泡计时器、所述加热计时器、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和所述切换器电连接。利用集成控制器将电加热器、所述浸泡计时器、所述加热计时器、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和所述切换器电连接,实现了对自动煎、熬药壶的自动集成控制,只需对控制器进行控制便能够实现对中药的煎、熬,使用更加方便。
[002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利用加热器加热罐体实现对罐体中的中药药材煎、熬。同时,在煎熬之前,将中药药材放入罐体中,设定浸泡计时器来控制中药药材的浸泡时间,同时设定加热计时器的所需加热时间和切换器,使的加热器处于武火持续加热状态或先武火后转文火的某一种状态。浸泡计时器开始工作,当浸泡计时器的计时到了之后,与其电连接的电加热器开始工作,同时温度检测器与液位检测器也开始工作,其中液位检测器一旦检测到罐体中的液位低于最低限度时,液位检测器切断电加热器的供电,避免罐体继续升温使得中药药材因水烧干而烧糊,当罐体中的温度达到设定最高温度后,温度检测器控制加热计时器和切换器开始工作,加热计时器开始进入计时阶段,切换器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工作,如果是持续武火加热,则不对电加热器调节,如果选择的是先武火后文火加热,则切换器调整电加热器到另一加热电路,减少电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对中药药材进行低加热功率的熬药,当加热计时器到时间后切断电加热器的电源,避免对中药药材煎熬时间过长。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对中药煎、熬时,能够满足煎、熬药两种不同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提前对中药药材进行浸泡,并且自动切换不同的加热模式,并且能够自动避免中药药材烧糊,煎、熬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者随时检查,节省了人力物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还提高了中药煎熬的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剖视示意图;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剖视示意图;
[002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剖视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剖视示意图。
[0027]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罐体101,罐盖102,电加热器103,浸泡计时器104,加热计时器105,温度检测器106,液位检测器107,切换器108,风轮109,转轴110,叶轮111,外筒112,内筒113,圆台114,环形凹槽115,蜂鸣器116,二极管117,集成控制器1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中药煎煮对药物的疗效有重要的影响,直接关系到临床效果,但中药煎煮的要求比较多和复杂,例如,中药的煎煮一般采用选用陶瓷制的砂锅、瓦罐。同时,煎药前中药一定要浸泡。另外,中药煎煮的火力按大小有文火、武火之分,文火就是小火,武火就是大火、旺火,在传统煎药时,通常先用武火将药液烧开,再用文火慢慢的煎。
[0029]经过研宄人员的长期研宄发现,中药的煎煮的程序步骤复杂,对煎煮的时间控制和火力控制要求较高,一般煎煮时间多为几个小时,煎煮时间长,而且煎煮时需要随时观察,避免水分烧干,使中药糊锅,费时费力。
[0030]为改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煎、熬药壶。
[003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2]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第三等均为区别示意,并不是限定。
[0033]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剖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包括罐体101、罐盖102、电加热器103、浸泡计时器104、加热计时器105、温度检测器106、液位检测器107和切换器108,罐体101为上端开口的筒状,罐体101的侧壁开设有壶嘴,罐盖102封盖在罐体101的开口端,用于封闭罐体 101。
[0034]电加热器103、浸泡计时器104、加热计时器105和切换器108均设置在罐体101上,浸泡时间计时器与电加热器103电连接,电加热器103与切换器108电连接,温度检测器106设置在罐体101内,温度检测器106分别与加热计时器105和切换器108电连接,液位检测器107设置在罐体101内的底部且与电加热器103电连接。
[003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利用加热器加热罐体101实现对罐体101中的中药药材自动化煎、熬。在煎熬之前,将中药药材放入罐体101中,设定浸泡计时器104来控制中药药材的浸泡时间,同时设定加热计时器105的所需加热时间,设定切换器108的加热模式,使加热器处于武火持续加热状态或先武火后转文火的某一种状态,这些不同的状态均可通过两种不同的加热电路便可以实现,切换器108只是使加热器切换到不同的加热电路,切换器108可以采用单刀双掷开关等。
[0036]自动煎、熬药壶开始工作,浸泡计时器104开始计时,当浸泡计时器104的计时结束之后,浸泡计时器104控制与其电连接的电加热器103开始工作,同时温度检测器106与液位检测器107也开始工作。其中液位检测器107 —旦检测到罐体101中的液位低于最低限度时,液位检测器107切断电加热器103的供电,避免罐体101继续升温使得中药药材因水烧干而烧糊。当罐体101中的温度达到100°C后,温度检测器106控制加热计时器105和切换器108开始工作,加热计时器105开始进入计时阶段,切换器108根据设定的不同情况切换到不同的加热电路,使电加热器103处于不同工作状态:如果是持续武火加热,则不对电加热器103调节;如果选择的是先武火后文火加热,则此时切换器108调整电加热器103切换到另一加热电路,减少电加热器103的加热功率,对中药药材进行低加热功率的熬制。当加热计时器105到时间后,自动切断电加热器103的供电,避免对中药药材煎熬时间过长。
[0037]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对中药煎、熬时,能够满足煎、熬药两种不同的要求,同时还能够提前对中药药材进行浸泡,并且自动切换不同的加热模式,并且能够自动避免中药药材烧糊,煎、熬过程中不需要使用者随时检查,节省了人力物力,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同时还提高了中药煎熬的效率。
[0038]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剖视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搅拌轮和随蒸汽转动的风轮109,搅拌轮包括转轴110和叶轮111,转轴110竖向设置在罐体101内,叶轮111上开设有轴孔,叶轮111的轴孔套设在转轴I1上,叶轮111的旋转轴I1与转轴110的轴心线平行,风轮109转动设置在壶嘴内,叶轮111与风轮109通过传动链连接,用于使风轮109带动叶轮111旋转。
[0039]风轮109设置在壶嘴内,当罐体101内煎、熬中药的时候,产生水蒸气,水蒸气从壶嘴向外排出,从而带动风轮109旋转,将水蒸气的动能传递到风轮109上,旋转的风轮109进而通过传动链带动搅拌轮进行旋转,由于搅拌轮设置在罐体101内并套设在转轴110上,搅拌轮搅动罐内的中药,使罐内的中药经常搅动,受热更加均匀,更加容易煎煮,同时搅动也使中药中的药用成分更加容易溶入药液中,提高中药汤剂的药效。
[004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剖视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是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外筒112和内筒113,外筒112和内筒113均为耐高温塑料套筒,外筒112和内筒113的底壁均设有多个滤孔,内筒113侧壁上设有多个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凸起,外筒112侧壁设有多个用于容纳凸起的凹口,凹口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0041]外筒112套设在内筒113外,外筒112的侧壁与内筒113的侧壁贴合,外筒112插设在罐体101内。
[0042]使用时,将中药药材盛装在外筒112内,然后将内筒113插入外筒112中,外筒112和内筒113通过凸起与凹孔的配合卡紧,同时由于凹孔由上至下排列,内筒113的高低能够根据在外筒112中药液的多少来进行调节,使中药药材被夹持在内筒113的底部和外筒112的底部之间,然后再将外筒112插入到罐体101中。外筒112和内筒113的底部均设有滤孔,中药药材中的药用成分依然能够溶入药液中,而中药药材的煎煮之后残留的药渣则不能通过滤孔,使得煎煮出的中药汤剂中药渣减少,方便饮用。同时外筒112与内筒113的配合对中药药材具有一定的挤压,使中药药材在煎煮过程中,中药药材内的药用成分更好的渗透出药材,溶入到药液中,进一步提高中药汤剂的药效。同时因为中药所含的凝质、有机酸等成分,易与铁、铜、铝、锡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沉淀物质,喝后对身体有损害,所以外筒112和内筒113均采用材料特性稳定的耐高温塑料。外筒112和内筒113的配合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可拆卸固定连接,并不限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凸起与凹口这种配合方式的可拆卸固定连接。
[0043]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的罐体101的底部设有一个圆台114,液位检测器107设置在圆台114顶部。圆台114在罐体101的底部突出,在圆台114的顶部设有液位检测器107,当自动煎、熬药壶中的液位低于圆台114的顶部的时候,液位检测器107暴露在空气中,检测到液位过低,液位检测器107对应工作。在圆台114的四周,环设有多条环形凹槽115,利用环形凹槽115能够提高罐体101底部的加热面积,提高罐体101底部对中药药材的加热效率,使得煎煮中药速度更快,同时由于罐体101的底部有环形凹槽115,环形凹槽115内会存留空气,这些空气在煎煮过程中会形成气泡并从药液中向上上升,在气泡上升过程中,能够对中药药材起到翻腾搅拌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中药药材加热的速度,同时不断上升的气泡能够不断冲击中药药材,有效避免中药药材贴合在罐体101的底部而使中药药材烧糊。
[0044]在本实用新型实用过程中,发现,如果采用电加热器103与罐体101进行组装,然后利用电加热器103进行加热的话,由于罐体101的受热升温较慢,在罐体101很容易形成热点与冷点,冷热不均的罐体101内部的内应力急剧增加,很容易引起罐体101发生开裂,减少了罐体101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器103与罐体101 —体设置,电加热器103为合金丝板,合金丝板铺设并完全嵌入罐体101的底部。合金丝板加热升温,热量直接传递到罐体101的底部,然后罐体101的底部对罐体101中的药液进行加热,采用将电加热器103与罐体101 —体设置能够使罐体101的底部加热更加均匀,消除了罐体101底部的热点与冷点,避免了罐体101的底部因冷热不均而开裂同时提高了对煎煮中药的加热速度。
[0045]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剖视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是在第三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蜂鸣器116和多个二极管117。
[0046]蜂鸣器116和液位检测器107电连接。当液位检测器107检测到罐体101内的液位过低时,与液位检测器107相连的蜂鸣器116会发出报警音,有效的提醒使用者注意加水,能够有效避免罐体101内的水烧干而导致中药药材烧糊。
[0047]多个二极管117分别与电加热器103、浸泡计时器104、加热计时器105、温度检测器106和液位检测器107——对应。二极管117分别与电加热器103、浸泡计时器104、加热计时器105、温度检测器106和液位检测器107 —一对应,当与之对应的二极管117处于亮灯时,便可知自动煎、熬药壶处于对应的工作状态,方便使用者快速直观的观察到自动煎、熬药壶的使用状态,自动煎、熬药壶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0048]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集成控制器118,集成控制器118分别与电加热器103、浸泡计时器104、加热计时器105、温度检测器106、液位检测器107和切换器108电连接。利用集成控制器118将电加热器103、浸泡计时器104、加热计时器105、温度检测器106、液位检测器107和切换器108电连接,实现了对自动煎、熬药壶的自动集成控制,只需对控制器进行控制便能够实现对中药的煎、熬,使用更加方便。
[0049]为了方便电加热器103、浸泡计时器104、加热计时器105、温度检测器106、液位检测器107和集成控制器118的电路板的安装,罐体101底部内凹。将电路板安装在内凹的底部,能够有效避免罐体101的底部积存液体,使得罐体101底部的外侧干燥,避免底部潮湿使自动煎、熬药壶的电路板短路,减短自动煎、熬药壶的使用寿命。
[005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罐盖、电加热器、浸泡计时器、加热计时器、温度检测器、液位检测器和切换器,所述罐体为上端开口的筒状,所述罐体的侧壁开设有壶嘴,所述罐盖封盖在所述罐体的开口端,用于封闭所述罐体; 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浸泡计时器、所述加热计时器和所述切换器均设置在所述罐体上,所述浸泡计时器与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切换器电连接,所述温度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所述温度检测器分别与所述加热计时器和所述切换器电连接,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底部且与所述电加热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搅拌轮和随蒸汽转动的风轮,所述搅拌轮包括转轴和叶轮,所述转轴竖向设置在罐体内,所述叶轮上开设有轴孔,所述叶轮的轴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叶轮的旋转轴与所述转轴的轴心线平行,所述风轮转动设置在所述壶嘴内,所述叶轮与所述风轮通过传动链连接,用于使所述风轮带动所述叶轮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均为耐高温塑料套筒,所述外筒和所述内筒的底壁均设有多个滤孔,所述内筒侧壁上设有多个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凸起,所述外筒侧壁设有多个用于容纳所述凸起的凹口,所述凹口由上至下依次排列; 所述外筒套设在所述内筒外,所述外筒的侧壁与所述内筒的侧壁贴合,所述外筒插设在所述罐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一个圆台,所述液位检测器设置在所述圆台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多条环形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与所述罐体一体设置,所述电加热器为合金丝板,所述合金丝板铺设并嵌入所述罐体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底部内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液位检测器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多个二极管,所述多个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浸泡计时器、所述加热计时器、所述温度检测器和所述液位检测器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煎、熬药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煎、熬药壶还包括集成控制器,所述集成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加热器、所述浸泡计时器、所述加热计时器、所述温度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和所述切换器电连接。
【文档编号】A61J3/00GK204219392SQ201420705931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1日
【发明者】王笃杰 申请人:连云港福特康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