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壳类的传染病的抑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685996发布日期:2018-06-14 22:34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过有效地提高甲壳类自身的免疫力来抑制甲壳类的传染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食用的甲壳类而言,虽然有天然捕获的,但为了实现稳定供给、效率化,多为养殖的。而且,最近,将甲壳类养至幼体阶段,捕获放苗后充分生长而成的甲壳类的“养殖渔业”变得非常盛行。

但是,对于甲壳类的养殖而言,由于在高密度状态下进行饲养,因此一旦发生传染病,就会全部死亡或者处于接近全部死亡的状态。因此,有时在甲壳类的养殖中使用抗生素,但抗生素除了残留于甲壳类的问题以外,还存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产生耐性菌的问题。而且,普通的抗生素存在主要对细菌而非耐性菌有效,且对病毒、真菌无效的缺点,对于病毒、真菌需要使用特殊的抗生素。特别是对于病毒而言,有效的药剂极少。

因此,优选提高甲壳类自身的免疫力,赋予其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自然治愈力。

作为用于提高甲壳类的免疫力的饲料,有例如肽聚糖(专利文献1、2)、源自酵母的蛋白质成分(专利文献3,4)、脂多糖(专利文献5)、菌体自身(专利文献6)、含有磷脂的蛋白质等(专利文献7)等。

另外,作为具有抑制小鼠的肿瘤生长效果的免疫活化作用成分,已知海产小球藻中含有的多糖类(专利文献8)。在专利文献9中公开了一种添加了小球藻的养鸡饲料,该小球藻含有作为类胡萝卜素的一种的叶黄素,而且记载了小球藻中含有的成分具有提高生物体防御的作用、提高细菌感染抵抗力的作用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27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0-22983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11353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283175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00/57719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342140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4-97006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昭61-7872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4-29806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不仅是甲壳类,还已知提高其它生物的免疫力的各种方法。

但是,在用于改善甲壳类的免疫力的现有技术中,对于提高免疫力而言,用于证明其的试验非常简便,但对实际的传染病是否有效果仍不明确。而且,对于免疫机理而言,不仅是脊椎动物,在植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机理,虽然甲壳类的免疫机理也发现了与脊椎动物相同的体液性免疫和细胞性免疫,但根据物种不同,区别点很多。因此,在脊椎动物中,特别是对人而言,广泛地开发了提高免疫力的所谓的健康食品,但是对脊椎动物有效的免疫活性物质未必对甲壳类也有效。

在上述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传染病的方法,所述传染病是在甲壳类的传染病中没有有效的应对方法、且一旦在养殖场发生就会导致全部死亡的传染病。

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结果发现,与小球藻属藻类近源但与小球藻属藻类不同的拟小球藻属藻类自身能提高甲壳类的免疫力,可以明显抑制其传染病,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以下,示出本发明。

[1]一种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使甲壳类每日摄取0.001g/kg体重以上的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属藻类本身的工序。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其中,使甲壳类摄取拟小球藻属藻类4周以上。只要使甲壳类摄取拟小球藻属藻类4周以上,就能够更切实地抑制传染病。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其中,使甲壳类每日摄取5.0g/kg体重以下的拟小球藻属藻类。与普通的免疫活化剂相同,对于拟小球藻属藻类而言,摄取量过多时,免疫力不会用量依赖性地得到提高,提高效果有时反而开始降低。但是,每日摄取量为0.001g/kg体重以上、且5.0g/kg体重以下时,对甲壳类的提高免疫力的效果足够高。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其中,作为拟小球藻属藻类,使用凯氏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kessleri)种藻类。

[5]根据上述[4]所述的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其中,作为凯氏拟小球藻种藻类,使用KNK-A001株(保藏编号:FERMBP-22256)。

[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其中,作为拟小球藻属藻类,使用具有18SrRNA的藻类,所述18SrRNA具有下述(1)~(3)中任一项碱基序列:

(1)序列号1的碱基序列;

(2)在上述(1)所给定的碱基序列中,缺失、取代和/或添加了1个以上且31个以下的碱基而成的碱基序列;

(3)相对于上述(1)所给定的碱基序列具有98.5%以上的序列同一性的碱基序列。

[7]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其中,作为拟小球藻属藻类,使用Parachlorellabeyerinckii种藻类。

[8]根据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该方法用于抑制以病毒为原因的传染病。

[9]根据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其中,使用异养培养的拟小球藻属藻类。

[10]拟小球藻属藻类在用于抑制甲壳类传染病方面的用途,其包括使甲壳类每日摄取0.001g/kg体重以上的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属藻类本身。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养殖等高密度的饲养状态下也能够提高甲壳类的免疫力,可以有效地抑制其传染病。而且,对于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拟小球藻属藻类而言,虽然可以使用其活细胞,但其干燥体也能够同样地发挥效果,因此可以稳定地供给。因此,本发明的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迄今为止没有有效应对方法的甲壳类传染病,例如,作为能够使甲壳类的养殖变得高效且稳定的方法,在工业上非常有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在给予含有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或不含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普通饲料的情况下,感染病毒的日本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us)的存活率变化的图表。

图2是示出在给予含有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或不含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普通饲料的情况下,感染病毒的日本对虾的存活率变化的图表。

图3是示出在给予含有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或不含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普通饲料的情况下,感染病毒的日本对虾的存活率变化的图表。

图4是用于在给予含有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或不含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普通饲料的情况下,对感染病毒的日本对虾的血淋巴中含有的细胞数进行比较的图表。

图5是示出在给予含有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的情况、和仅给予普通饲料作为阴性对照或给予含有市售的抗生素代替品的饲料作为阳性对照的情况下,感染病毒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的存活率变化的图表。

图6是示出在给予含有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的情况和仅给予普通饲料作为阴性对照或给予含有市售的抗生素代替品的饲料作为阳性对照的情况下,感染弧菌(Vibrio)的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变化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甲壳类的传染病的抑制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使甲壳类每日摄取0.001g/kg体重以上的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属藻类本身的工序。

拟小球藻属在横跨共球藻纲(Trebouxiophyceae)和绿藻纲(Chlorophyceae)的小球藻属中属于共球藻纲,根据使用了18SrDNA和16SrDNA的分子系统学分析,形成了与其它小球藻属不同的一类。

在拟小球藻属藻类中,没有确认到如小球藻属藻类一样的坚固的细胞壁结构,取而代之以多糖类为主体的厚膜进行包覆。可以认为这是与小球藻属藻类相比,拟小球藻属藻类更容易被甲壳类消化吸收,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对传染病的抵抗力的原因。

通常,拟小球藻属藻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从野外采集的淡水样品中通过使用普通培养基的继代培养对菌群进行分离,最终利用分子系统学分析来确定属种。另外,如果有市售的拟小球藻属藻类,也可以购买使用。

拟小球藻属藻类在淡水培养基、LB培养基等普通的培养基中、好氧条件、厌氧条件下均能够生长,但在室温~30℃、明亮条件、好氧条件下能特别良好地增殖。

作为拟小球藻属藻类,可以列举例如:凯氏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kessleri)、Parachlorellabeyerinckii、Parachlorellamarinichlorella、Parachlorelladictyoshaerium、Parachlorellamucidosphaerium、Parachlorellaclosteriopsis、Parachlorelladicloster、Parachlorellabeijerinck。其中,特别优选Parachlorellakessleri和beyerinckii。

如下所述,凯氏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kessleri)种藻类中特别优选的KNK-A001株(保藏编号:FERMBP-22256)保藏于保藏单位。

(i)保藏单位名称和地址

名称:独立行政法人制品评价技术基础机构专利微生物保藏中心(独立行政法人製品評価技術基盤機構特許生物寄託センター,InternationalPatentOrganismsDepositaryoftheNationalInstituteofTechnologyandEvaluation)

地址:日本千叶县木更津市かずさ镰足2-5-8-1120号室(日本国千葉県木更津市かずさ鎌足2-5-8-1120号室,2-5-8-1,120,Kazusakamatari,Kisarazu-shi,Chiba,Japan)

(ii)保藏日:2013年9月3日

(iii)保藏编号:FERMBP-22256

本发明的KNK-A001株的形态特征等如下所述。

表1

另外,将KNK-A001株的18SrRNA的部分碱基序列示于序列号1(SEQIDNO:1)。

另外,在该18SrRNA相对于与序列号1相当的(1)碱基序列具有下述(2)或(3)碱基序列的情况下,可以认为与KNK-A001株同样地属于拟小球藻属藻类,且与KNK-A001株同样地能有效地抑制甲壳类的传染病。

(2)在上述(1)所给定的碱基序列中,缺失、取代和/或添加了1个以上且31个以下的碱基而成的碱基序列

(3)相对于上述(1)所给定的碱基序列具有98.5%以上的序列同一性的碱基序列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通过导入缺失等突变而改变18SrRNA的碱基序列的碱基数的情况下,只要如上所述变异突变数在1以上且31以下的范围内、或者如上所述序列同一性的百分比在98.5%以上的范围内,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突变导入后的序列中确定相当于突变导入前的特定位置的位置是容易的。具体而言,使用碱基序列的多序列比对用程序对要比较的序列进行比对,可以确定位置。另外,碱基序列的同一性也可以使用多序列比对用程序而容易地求得。

在上述碱基序列(2)中,作为缺失等突变的数量,更优选为30以下、20以下或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以下、8以下、6以下或5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4以下、3以下、2以下或1个。

另外,在上述碱基序列(3)中,作为碱基序列的同一性的百分比,更优选为99.0%以上、99.2%以上或99.4%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5%以上、99.6%以上或99.7%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9.8%以上或99.9%以上。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拟小球藻属藻类,优选为至少在最终的培养阶段中进行异养培养而得到的拟小球藻属藻类。虽然拟小球藻属藻类在自养培养的情况与异养培养的情况下可能存在细胞结构、细胞中含有的成分不同的情况,但至少确认了异养培养的拟小球藻属藻类带来的对甲壳类传染病的抑制效果。

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包括其突变体,所述突变体包含其干燥体对甲壳类传染病显示出优异的抑制效果的拟小球藻属藻类。这里,“突变体”是指通过人工地选择、杂交、突变、基因重组等而改良的拟小球藻属藻类。

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可以使用其活细胞,也可以使用干燥体。如后面所述的实施例,即使使用拟小球藻属藻类的干燥体也能够有效地抑制甲壳类的传染病,而且如果是干燥体,则与活细胞相比,能够在简易的条件下保存,可以稳定地供给。

拟小球藻属藻类自身的干燥体可以通过对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活细胞、对含有该活细胞的培养液进行干燥而得到。即,可以通过由拟小球藻属藻类的培养液过滤、离心分离等来分离活细胞并干燥、或者将培养液直接进行干燥。需要说明的是,拟小球藻属藻类在培养液中排出分泌物,该分泌物可能是对水生生物的生长有效的成分之一。在将培养液直接干燥的情况下,干燥体中含有上述分泌物。

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活细胞、含有该活细胞的培养液的干燥可以按照通常方法来进行。例如,可以将该活细胞或培养液在50℃以上且200℃以下干燥10秒钟以上且10小时以下。干燥时可以减压。需要说明的是,在使培养液一边流延成薄膜状,一边干燥时,能够缩短干燥时间。而且可以进行冷冻干燥。具体的干燥条件可以根据要干燥的拟小球藻属藻类、培养液的量、使用的机器等而适当调整。另外,得到的干燥体通常处于凝聚状态,可以进一步进行粉碎。粉碎程度可以根据待投饵的甲壳类容易摄取的程度而进行调节。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干燥体”没有特别限制,拟小球藻属藻类只要不是活细胞、且不处于明显湿润状态即可,对其水分含量没有要求。例如,作为干燥体的水分含量,可以为30质量%以下。作为该水分含量,该值越低,饲料的保存稳定性越高,而且运输越容易,因此优选为2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8质量%以下。另一方面,不需要过度干燥,因此作为该水分含量,优选为1质量%以上,更优选为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干燥是为了杀死细胞、提高保存稳定性而进行的,因此在实际投饵时、制成饲料产品的情况下,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不存在问题。例如,可以在将拟小球藻属藻类的干燥体分散于养殖水等后进行投饵。另外,干燥体中的水分含量可以通过卡尔费休法容易地进行测定。

在本发明方法中,使甲壳类每日摄取0.001g/kg体重以上的拟小球藻属藻类本身。在本发明方法中,如上所述,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活细胞或干燥体均可以投饵,其上述摄取量以拟小球藻属藻类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基准。

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摄取量可以根据甲壳类的生长程度等进行适当调节。例如,作为上述每日的摄取量,优选为0.002g/kg体重以上、0.003g/kg体重以上或0.005g/kg体重以上,更优选为0.01g/kg体重以上、0.02g/kg体重以上或0.05g/kg体重以上。另一方面,如果该摄取量过多,则可能导致拟小球藻属藻类中不含有的营养成分、含有量较少的营养成分等不足,因此作为该摄取量,优选为20g/kg体重以下,更优选为10g/kg体重以下。进而,为了更可靠地发挥对甲壳类提高免疫力的效果,作为该摄取量,特别优选为5.0g/kg体重以下。另外,如果刺激过强,有时免疫抑制效果反而降低。从上述观点考虑,作为上述每日的摄取量,根据情况优选为1.0g/kg体重以下,更优选为0.5g/kg体重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g/kg体重以下。

可以仅投饵拟小球藻属藻类,但在该情况下,有可能存在甲壳类不摄取的隐患、拟小球藻属藻类中不含有的营养成分等不足的隐患。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将拟小球藻藻类混合于普通的甲壳类饲料。作为该情况中饲料总体中的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比例,优选为0.0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作为该比例,更优选为0.002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05质量%以上,特别优选为0.01质量%以上,而且更优选为8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5质量%以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甲壳类对于由病毒等导致的传染病的抵抗性。但是,免疫功能不会立即得到提高,因此对于本发明的拟小球藻属藻类而言,优选使甲壳类连续摄取例如至少1周。作为该摄取期间,更优选为2周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周以上,特别优选为5周以上。上限没有特别限制,摄取期间可以从甲壳类的饲养开始至充分成长为止,例如,可以直至作为产品上市为止。

拟小球藻属藻类的摄取次数可以适当调整,例如,可以设为与其它饲料一起每日1次以上、且3次以下。

在将拟小球藻属藻类混合于饲料中使甲壳类摄取的情况下,对其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根据待投饵的甲壳类的种类、生长程度等而适当确定。例如,通常使饲料总体处于粉末状态,对于幼体而言可以为50μm以上、且100μm以下,对于充分成长的阶段而言可以为500μm以上、且800μm以下,对于其中间阶段,可以阶段性地调整粒径。

作为成为本发明方法的对象的甲壳类,可以列举例如:日本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us)、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chinensis)、白对虾(whiteshrimp)、蓝对虾(blueshrimp)、褐虾(brownshrimp)、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merguiensis)、日本龙虾(Panulirusjaponicus)、沼虾属(Macrobrachium)、大和沼虾(Macrobrachiumjaponicum)、台湾沼虾(Macrobrachiumformosense)、小龙虾(Procambarusclarkii)等虾类;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culatus)、堪察加拟石蟹(Paralithodescamtschaticus)、松叶蟹(Hypothalassiaarmata)、北海道红毛蟹(Erimacrusisenbeckii)、口虾蛄(Oratosquillaoratoria)等蟹类等,只要是作为养殖、幼体生产的对象的甲壳类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适用本发明方法。

根据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甲壳类的传染病。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抑制”是指抑制传染病的症状出现,即包含“予防”和减轻出现症状的传染病即“治疗”两者的概念。因此,本发明方法可以在甲壳类的传染病出现症状前预防性地实施,也可以在症状较轻时用于治疗而使用、或者用于防止症状发展而使用,还可以用于减轻重度症状而使用。

本申请要求基于在2013年11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45986号和在2013年12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54192号的优先权。以参考的方式将在2013年11月2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45986号和在2013年12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3-254192号的说明书的全部内容引用到本申请中。

实施例

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可以在符合所述主旨的范围内进适当变更而实施,这些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实施例1:日本对虾的养殖实验

(1)饲料的制备

向灭菌的液体培养基中接种凯氏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kessleri)KNK-A001株(保藏编号:FERMBP-22256),用铝箔遮光,然后在30℃下预培养72小时。接着,将预培养培养基加入更大容量的灭菌液体培养基,用铝箔遮光,然后在内温30℃、通气量2L/分、搅拌速度450rpm、pH6~7的条件下培养143小时。

接下来,用双滚筒型干燥机对培养液进行干燥,使用滑键研磨机(feathermill)对得到的干燥凝聚体进行粉碎,由此得到了KNK-A001株的细胞干燥物。

另外,作为拟小球藻属藻类,将Parachlorellabeyerinckii种藻类(产品名“Beyerinckii”,购自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供于同样的实验。

向市售的虾用饲料(HIGASHIMARU公司制造,产品名“EBISTAR”)中添加上述KNK-A001株0.1质量%(1,000ppm)或1质量%(10,000ppm)、或者上述beyerinckii种藻类0.1质量%(1,000ppm)并充分混合,由此制备成饲料。另外,为了比较,仅用上述虾用饲料作为对照。

(2)养殖实验

准备4个200L容积的水槽,分别加入相同量的砂,以相同水量注入加热至约24℃的海水并经常使其流动。各水槽中分别容纳体重3~5g的日本对虾15尾,1天1次在日落后投饵上述饲料,使虾饱食。次日早晨观察各水槽的残留饵料的情况,调节投饵量。每日的投饵量相对于虾的体重约为300~600g/kg/天。

另外,使因感染日本对虾白斑综合症病致病病毒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spotsyndrome)而死亡的日本对虾的肌肉均质化,进行离心分离,用磷酸缓冲液稀释得到的上清液,由此制备成病毒液。自饲养开始4周后,通过向各组的水槽中的虾的第3腹节的肌肉中注射该病毒液0.1mL使其感染病毒。自感染病毒起,每天根据生存的虾数量计算出存活率。将结果示于图1。

如图1所示的结果,在仅投饵市售饲料的对照组中,自病毒感染开始存活率急剧降低,病毒感染起第8天的存活率低至7%。另一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对于投饵了配合有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的其它3组而言,在感染病毒后明显保持了存活率。由上述结果可知,由于拟小球藻属藻类,可以提高甲壳类的免疫力,提高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能够抑制传染病。需要说明的是,从感染病毒起数日间,凯氏拟小球藻KNK-A001株0.1%摄取组和beyerinckii株0.1%摄取组的存活率低于对照组的存活率。利用PCR对这些组中自感染病毒起第3天死亡的2尾日本对虾的病毒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表明死因并不是病毒感染。作为死因,可以认为是由注射处理导致的休克。因此,如果这些组中没有由病毒感染以外原因导致的死亡,则经过14天后的存活率可能显示更高的值。

实施例2:日本对虾的养殖实验

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备含有凯氏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kessleri)KNK-A001株(保藏编号:FERMBP-22256)0.02质量%(200ppm)或0.05质量%(500ppm)的饲料。另外,为了比较,仅使用上述虾用饲料作为对照。

另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进行了养殖实验。将结果示于图2。图2中,“*”表示对自感染病毒起第14天的日本对虾的存活率进行t检验时p<0.05的显著性差异,“**”表示p<0.01的显著性差异。

根据图2的结果可以证明,在投饵了配合有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的组中,相对于投饵了普通饲料的组而言,存活率有明显改善,能够有效地抑制病毒传染病。

实施例3:日本对虾的养殖实验

在实施例1中,使用更小的日本对虾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即,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备含有凯氏拟小球藻(Parachlorellakessleri)KNK-A001株(保藏编号:FERMBP-22256)0.01质量%(100ppm)、0.02质量%(200ppm)或0.05质量%(500ppm)的饲料。另外,为了比较,仅使用上述虾用饲料作为对照。而且,在实施例1(2)中,除了使用体重约为1.5g的日本对虾、且各水槽中的日本对虾数为25尾以外,同样地进行了养殖实验。将结果示于图3。

如图3所示的结果,即使在相对于体重的接种病毒液量更多的情况下,投饵了配合有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的3组的存活率也明显高于仅投饵市售饲料的对照组。需要说明的是,与实施例1同样地利用PCR分别对200ppm和500ppm的拟小球藻属藻类配合组中死亡的日本对虾各1尾进行了病毒量测定,明确了死因不是病毒感染。

另外,在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起14天后,从没死的日本对虾中采集血淋巴,对采集的血淋巴中含有的细胞数进行测量。

具体而言,使用1mL注射器取经过充分冰冷的K-199培养基0.5mL,在该注射器上安装26G的注射针,从日本对虾中采集血淋巴0.5mL。另外,单独向15mL管中加入K-199培养基2mL,加入上述血淋巴液并平稳地进行搅拌。接着,将该血淋巴液倒在血球计数板上,对细胞数进行计数。将结果示于图4。

根据图4所示的结果,投饵了配合有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的3组日本对虾的血淋巴细胞数明显多于仅投饵了市售饲料的对照组。由于血淋巴中含有的细胞与免疫相关,因此从该结果可以证明,如果投饵配合有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则能够提高甲壳类的免疫力,使其更耐受传染病。

实施例4: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实验

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备在市售的虾用饲料(YueHai公司制造)中含有上述KNK-A001株0.005质量%(50ppm)、0.01质量%(100ppm)或0.02质量%(200ppm)的饲料。另外,为了比较,仅使用上述虾用饲料作为阴性对照,而且使用具有表2所示组成的饲料作为阳性对照。需要说明的是,阳性对照试样含有细菌胞子混合物,所述细菌胞子混合物含有作为抗生素代替品的HANSEN公司制造的“BioPlus(注册商标)”。

表2

每组准备4个200L容积的水槽,分别加入相同量的砂,以相同水量注入加热至约24℃的海水并经常使其流动。各水槽中分别容纳体重1~2g的凡纳滨对虾15尾,1天1次在日落后投饵上述饲料,使虾饱食。次日早晨观察各水槽的残留饵料的情况,调节投饵量。每日的投饵量相对于虾的体重约为30~60g/kg/天。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1(2)同样地制备白斑综合症病毒液,自饲养开始40天后,通过向各组水槽中的虾的第3腹节的肌肉中注射该病毒液0.1mL使其感染病毒。自感染病毒起至第13天,每天根据生存的虾数量计算出存活率。将结果示于图5。

如图5所示的结果,投饵了配合有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的3组的存活率明显高于仅投饵了市售饲料的对照组。由此可知,拟小球藻属藻类能够提高甲壳类的免疫力。

实施例5: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实验

与实施例1(1)同样地制备在市售的虾用饲料(YueHai公司制造)中含有上述KNK-A001株0.005质量%(50ppm)、0.01质量%(100ppm)、0.02质量%(200ppm)或0.05质量%(500ppm)的饲料。另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使用了阴性对照饲料和阳性对照饲料。

另外,自饲养开始起40天后,通过在各组的水槽中的虾的第3腹节的肌肉中注射南海水产研究所保有的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1.5×106CFU(ColonyFormingUnit)而使其感染。自感染起至第12天,每天根据生存的虾数量计算出存活率。需要说明的是,溶藻弧菌是海水中常有的菌,通过与海水的接触,人也会发生中耳炎、皮肤溃疡、创伤感染、菌血症。将结果示于图6。

如图6所示的结果,即使是对于弧菌传染病而言,投饵了配合有拟小球藻属藻类的饲料的3组的存活率也明显高于仅投饵了市售饲料的对照组。由此可知,拟小球藻属藻类可以提高甲壳类的免疫力,对甲壳类的细菌传染病也显示出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