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35851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作为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已知如下结构: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具有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和配置在背侧的背侧部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裆部,并且具有从该腹侧部经由该裆部延伸至该背侧部的纵向和与纵向正交的横向。此外,作为吸收性物品的吸收体,通用的是利用包括纸、无纺布等的包芯片包覆吸收性芯而得的结构,上述吸收性芯包括具有解纤纸浆等纤维材料的纤维集合体、或在纤维集合体保持有吸水性聚合物等功能性材料等。此外,为了提高吸收体的变形性而提高贴身性、防漏性,提出各种在吸收性芯设置不存在吸收性芯形成材料的开口部的技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在具有单层构造的吸收性芯的一次性尿布中,在该吸收性芯的横向中央部形成在纵向上延伸的中央开口部,并且在该中央开口部的横向的两外侧形成在纵向上延伸的侧方开口部。根据专利文献1,通过形成在吸收性芯的该多个开口部,在一次性尿布被穿着时,吸收性芯在沿横向的截面图中变形为w字状,贴身性提高。

此外,在专利文献2和3中,记载有如下内容:在具有包括上层和下层的二层构造的吸收性芯的一次性尿布中,在该吸收性芯形成多个上述开口部。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一次性尿布中,在尿布的横向中央部配置有吸收性芯的二层构造部分(高克重部),以在纵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二层构造部分整体的中央开口部(中央弯折引导部),并且在该中央开口部的横向的两外侧的仅包含下层的单层构造部分(低克重部),以在纵向上延伸的方式形成侧方开口部(侧部弯折引导部)。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一次性尿布中,与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一次性尿布同样地,在吸收性芯形成有中央开口部和侧方开口部,在专利文献2中,中央开口部不仅形成在下层,也形成在上层,与此不同,在专利文献3中,中央开口部仅形成在下层而不形成在上层。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一次性尿布中,中央开口部与上层相比纵向的长度较短,中央开口部并非遍及上层的纵向、全长地延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7731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2-1643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3-135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性物品,该吸收性物品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具有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背侧的背侧部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裆部,并且具有从该腹侧部经由该裆部延伸至该背侧部的纵向和与纵向正交的横向。上述吸收性芯包括具有上层吸收性芯和配置在该上层吸收性芯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下层吸收性芯的二层构造。在上述下层吸收性芯的横向中央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下层吸收性芯的窄幅的中央开口部以在纵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在该中央开口部的横向的两外侧,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下层吸收性芯的一对窄幅的侧方开口部在纵向延伸且以该中央开口部为基准对称地形成。在俯视时上述上层吸收性芯和上述中央开口部重叠,并且该中央开口部遍及该上层吸收性芯的纵向的全长地延伸。在上述上层吸收性芯中,在俯视时与上述下层吸收性芯的上述中央开口部重叠的区域,没有形成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上层吸收性芯且在纵向延伸的开口部。在上述吸收性芯的沿纵向的左右两侧部的肌肤相对面侧,设置有在穿着时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立起的一对立体皱褶,该立体皱褶以在该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基端部且在穿着者的肌肤侧形成自由端的方式立起,在该自由端,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在纵向上以伸长状态配置。在上述吸收性物品的展开且伸长状态下俯视时,上述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和上述吸收性芯重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立体图。

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的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肌肤相对面侧(内表面侧)的展开俯视图。

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的展开且伸长状态下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外表面侧)的展开俯视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i-i截面的横截面图。

图5是将图1所示的尿布分解并示意性地表示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构成图1所示的尿布的外装体的伸缩性的外层片的一部分(腹侧外层片)的一例的局部裁断立体图。

图7是将图1所示的尿布的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侧放大而示意性地表示的放大俯视图。

图8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尿布的穿着状态的吸收性主体的状况的横截面图。

图9(a)和图9(b)是分别示意性地表示比较例中所使用的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一次性尿布构成为能够通过形成在吸收性芯的多个开口部弯曲,因此当在穿着中被穿着者的两大腿部向横向内侧压缩时,尿布整体变形,由此能够体现出较高的穿着感和防漏性。但是,就吸收性芯的变形的容易性和变形后的形状维持的方面而言,专利文献1~3所记载的一次性尿布有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穿着感和防漏性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以下,对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在图1~图5中记载有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1。尿布1具有吸收并保持排泄出的尿等体液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23,且具有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1a、配置在背侧的背侧部1c和位于它们之间而配置在穿着者胯裆部的裆部1b,并且具有纵向x和与纵向x正交的横向y。尿布1的纵向x是在腹侧部1a与背侧部1c之间经由裆部1b延伸的方向。

进一步进行说明,尿布1具有:吸收性主体2,其具有吸收性芯23;和外装体3,其配置在该吸收性主体2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将该吸收性主体2固定,前身部f和后身部r各自的沿该外装体3的纵向x的两侧缘部fs、rs彼此接合,形成一对侧封部s、s和供穿着者的腰身通过的腰部开口部wh和供穿着者的下肢通过的一对腿部开口部lh、lh。

如图2和图3所示,前身部f以纵中心线(未图示)为基准,在穿着时覆盖穿着者的身体的前侧(腹侧)的部分,该纵中心线以在纵向x上将尿布1分成两部分的方式在横向y延伸,后身部r是覆盖穿着者的身体的后侧(背侧)的部分。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肌肤相对面是尿布1和其构成部件(例如吸收性主体2)中的在穿着状态面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面(靠近穿着者的肌肤的一侧),非肌肤相对面是尿布1和其构成部件中的在穿着状态面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相反侧的面(相对而言比肌肤相对面远离肌肤的一侧)。

尿布1具有在穿着状态下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1a、配置在背侧的背侧部1c和位于它们之间而配置在穿着者胯裆部的裆部1b。尿布1的纵向x是在前身部f与后身部r之间延伸的方向,即,在腹侧部1a与背侧部1c之间经由裆部1b延伸的方向,与吸收性主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腹侧部1a为前身部f的一部分,背侧部1c为后身部r的一部分,裆部1b跨前身部f和后身部r地存在。腹侧部1a和背侧部1c均是在纵向x上位于与侧封部s相同的位置的部分,且是在穿着尿布1时配置在穿着者的腰身处的腰身部。裆部1b是在沿外装体3的纵向x的两侧缘部形成有腿部开口部lh、lh形成用的凹陷部(腿部缘部ls、ls)的区域。裆部1b具有在穿着尿布1时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配置的排泄部相对部,该排泄部相对部通常位于尿布1的纵向x的中央部(尿布1的上述纵中心线上)或其附近。

吸收性主体2如图2和图3中轮廓线所示具有俯视矩形形状,其长度方向与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纵向x一致,且该吸收性主体2配置在外装体3的横向y的中央部,通过粘接剂接合于外装体3。外装体3形成为图2和图3所示的尿布1的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的外形,外装体3的周缘形成该状态的尿布1的轮廓线。尿布1的“展开且伸长状态”是指如下状态:将尿布1在侧封部s切断并使其成为展开状态,使各部分的弹性部件伸长,将该展开状态的尿布1扩展至成为设计尺寸(与在完全排除弹性部件的影响的状态下平面状展开时的尺寸相同)。

如图4所示,吸收性主体2具有:形成肌肤相对面的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21;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液体不透过性、液体难透过性或拨水性的背面片22;和介于两个片21、22间的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23(上层吸收性芯230和下层吸收性芯231),这些片通过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一体化地构成。吸收性芯23位于尿布1(外装体3)的横向y的中央部。吸收性芯23的表面由包芯片232包覆。包芯片232包括棉纸等纸、各种无纺布、开孔膜等液体透过性片,一体地包覆上层吸收性芯230和下层吸收性芯231。作为正面片21、背面片22和吸收性芯23,能够分别无特别限制地使用现有技术中用于此种吸收性物品的各种部件。例如,作为正面片21,能够使用各种无纺布或开孔膜等,作为背面片22,能够使用树脂膜、或树脂膜与无纺布等的层压体等。作为吸收性芯23(上层吸收性芯230和下层吸收性芯231)的形成材料,能够使用例如吸水性聚合物颗粒和纸浆纤维等纤维材料的1种以上。

如图2和图4所示,在吸收性芯23的沿纵向x的左右两侧部的肌肤相对面侧,设置有在穿着时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立起的一对立体皱褶24、24。各立体皱褶24以在吸收性芯23的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基端部27且在穿着者的肌肤侧形成自由端28的方式立起,在该自由端28在纵向x以伸长状态配置有1根或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多根)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6。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立体皱褶24、24遍及吸收性主体2的纵向x的全长直线状地延伸,在穿着尿布1时,至少在裆部1b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立起。立体皱褶24的基端部27在如图2所示的俯视图中遍及吸收性主体2的纵向x的全长地直线状延伸,位于吸收性芯23的肌肤相对面上。另外,图4表示吸收性芯23的内缩部(纵向x的中央部)处的横截面,在图4中,立体皱褶24的基端部27位于该内缩部附近的空间部上,而不位于存在吸收性芯形成材料的部分(下层吸收性芯231)上,但在不具有内缩部的吸收性芯23的纵向x的前后端部,基端部27位于下层吸收性芯231上,基端部27整体位于吸收性芯23的肌肤相对面上。

在如图2所示的尿布1的展开且伸长状态的俯视图中,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6和吸收性芯23重叠。即,弹性部件26(在存在多根弹性部件26时为至少1根弹性部件26)在纵向纵贯吸收性芯23的肌肤相对面的至少一部分。

如图4所示,立体皱褶24包括液体抵抗性或拨水性的立体皱褶形成用片材25和固定于片材25的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6。片材25由1个带状片形成,片材25的横向y的一端部配置在吸收性芯23(包芯片232)与背面片22之间且通过粘接剂固定从而形成固定端,片材25的横向y的另一端部在包覆吸收性芯23的肌肤相对面的正面片21的上方,利用沿纵向x延伸的折弯线(未图示)回折至横向y的内侧而形成自由端28,线状或带状的弹性部件26以在纵向x伸长的状态经由粘接剂固定在通过该回折而相对的片间,从而形成立体皱褶24。立体皱褶24通过以伸长状态配置的弹性部件26在尿布1的穿着状态下收缩而立起,阻止液体向侧方流出。作为立体皱褶形成用片材25,能够使用伸缩性的膜、无纺布、织物或它们的层叠片等。

关于外装体3,如图2和图3所示,沿其纵向x的两侧缘在裆部1b弯曲成向内的圆弧状而形成一对腿部缘部ls、ls,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俯视时,纵向x的中央区域具有向横向y的内侧缩细的沙漏状的形状。在裆部1b存在外装体3中横向y的长度最短的部位。关一外装体3,前身部f(腹侧部1a)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部fs、fs与后身部r(背侧部1c)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部rs、rs通过粘接剂、热封合、超声波封合等公知的接合手段彼此接合,通过该接合,如图1所示,在尿布1形成一对侧封部s、s,进而形成腰部开口部wh和一对腿部开口部lh、lh。

如图4和图5所示,外装体3包括外层片31和内层片32的层叠体而构成。在尿布1的穿着状态下,外层片31位于远离穿着者的身体的一侧,形成尿布1的非肌肤相对面(外表面),内层片32位于靠近穿着者的身体的一侧,形成尿布1的肌肤相对面(内表面)。外层片31与内层片32之间在规定的部位通过粘接剂接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内层片32由1个连续的片构成,与此不同,外层片31组合多个片而构成,包括构成腹侧部1a的腹侧外层片31a、构成背侧部1c的背侧外层片31c和位于两片31a、31c间而构成裆部1b的裆部外层片31b。关于构成外层片31的各片31a、31b、31c,它们的纵向x的端部彼此重叠,在该重叠的部分通过粘接剂、热封合、高频封合、超声波封合等公知的接合手段彼此接合而一体化。在片31a、31c与片31b的重叠部分,位于纵向x的中央的片31b位于相对而言靠近吸收性主体2的一侧,片31b的纵向x的两端部的非肌肤相对面由片31a、31c包覆。

如图2和图5所示,腹侧外层片31a具有从内层片32的腹侧部1a侧的纵向x的端部向外侧延伸的腹侧延伸部31ae,此外,背侧外层片31c具有从内层片32的背侧部1c侧的纵向x的端部向外侧延伸的背侧延伸部31ce,两延伸部31ae、31ce分别以覆盖配置固定在内层片32上的吸收性主体2的纵向x的两端部的方式,回折至内层片32侧,通过粘接剂固定在与两延伸部31ae、31ce相对的尿布1的其它构成部件(内层片32、吸收性主体2、立体皱褶24)。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外层片31的腹侧外层片31a和背侧外层片31c在横向y具有伸缩性,与此不同,外层片31的其它部分(裆部外层片31b)和内层片32不具有伸缩性而是非伸缩性的。因此,在外装体3中,包括片31a、31c的区域在横向y具有伸缩性,不包括片31a、31c的区域在横向y不具有伸缩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身部f的腰身部即腹侧部1a包含腹侧外层片31a,后身部r的腰身部即背侧部1c包含背侧外层片31c,因此腹侧部1a和背侧部1c均在横向y具有伸缩性。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腹侧外层片31a越过腹侧部1a与裆部1b的交界、即通过前身部f中的一对侧封部s、s各自的下端(纵向x的内侧的端部)且在横向y延伸的假想直线而延伸至裆部1b,背侧外层片3c越过背侧部1c与裆部1b的交界、即通过后身部r中的一对侧封部s、s各自的下端(纵向x的内侧的端部)且在横向y延伸的假想直线而延伸至裆部1b,因此裆部1b中的包括两个片31a、31c的这些延伸部的部分、即裆部1b中的靠腹侧部1a和背侧部1c的部分也分别在横向y具有伸缩性。另一方面,裆部1b中的靠腹侧部1a和背侧部1c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裆部1b的纵向x的中央部)在横向y不具有伸缩性。

腹侧外层片31a和背侧外层片31c至少在横向y具有伸缩性。图6中表示伸缩性的腹侧外层片31a的一例。图6所示的腹侧外层片31a具有在以非弹性纤维为主体的可伸长的纤维层的一面接合有线状的弹性丝的结构,因此包括作为该纤维层的2个纤维片41、42和作为介于两个片41、42间的该弹性丝的弹性部件43。具有该结构的伸缩性的背侧外层片31a例如能够按照日本专利特开2009-61743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制造。伸缩性的背侧外层片31c也可以与图6所示的伸缩性的腹侧外层片31a同样地构成。

构成腹侧外层片31a的2个片41、42均能够伸长。片41、42能够在与弹性部件43延伸的方向(横向y)相同的方向上伸长。所谓能够伸长包括如下情形:(a)片41、42的构成纤维自身伸长;(b)虽然构成纤维自身不伸长,但在交点处结合的纤维彼此分离、或通过纤维彼此的结合等而由多根纤维形成的立体构造在构造上发生变化、或构成纤维被撕碎,而使得片41、42整体伸长。

构成腹侧外层片31a的弹性部件43是弹性树脂在熔融或软化的状态下延伸而形成的弹性丝。多根弹性部件43分别遍及片31a的全长(外装体3的横向y的全长)地实质上连续。多根弹性部件43以彼此不交叉而在一方向(横向x)上延伸的方式排列。弹性部件43以实质上不伸长状态接合于2个片41、42。片31a中的弹性部件43与片41、42的接合通过构成片41、42的纤维(非弹性纤维)以埋入弹性部件43中的状态与该弹性部件43熔接来进行,并不是使用热熔型粘接剂等粘接剂而进行。因此,在片41、42(以非弹性纤维为主体的可伸长的纤维层)与接合于片41、42的弹性部件43之间不存在粘接剂。

腹侧外层片31a能够在与弹性部件43延伸的方向(横向y)相同的方向上伸缩。片31a的伸缩性因弹性部件43的弹性而体现出来。当将片31a在与弹性部件43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拉伸时,弹性部件43和片41、42伸长。当将片31a的拉伸释放时,弹性部件43收缩,随着该弹性部件43的收缩,片41、42恢复至拉伸前的状态。此外,在片31a中,由于不存在与弹性部件43以正交的状态结合的其它弹性部件,因此在将片31a在与弹性部件43延伸的方向(横向y)相同的方向拉伸时,该片31a几乎不会发生在横向y的收缩即所谓的宽度收缩地伸长。

构成腹侧外层片31a的2个片41、42能够分别为短纤维的无纺布。作为无纺布,能够列举热风无纺布、热辊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等。片41与片42既可为同种的片,也可为不同种的片。此处所提及的“同种的片”是指片的制造工艺、片的构成纤维的种类、构成纤维的纤维直径和长度、片的厚度和克重等全部相同的片。这些内容中的至少一者不同时为“不同种的片”。

构成腹侧外层片31a的弹性部件43(弹性丝)例如以热塑性弹性体或橡胶等为原料。尤其是,当将热塑性弹性体用作原料时,能够形成与通常的热塑性树脂同样地使用挤压机而得的熔融纺线,此外,由于容易使以上述方式获得的弹性丝热熔接,因此适用于片31a。作为热塑性弹性体,例如能够列举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i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sebs(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eps(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等苯乙烯类弹性体、烯烃类弹性体(乙烯类的α-烯烃弹性体、将乙烯-丁烯-辛烯等共聚而得的丙烯类弹性体)、聚酯类弹性体、聚氨酯类弹性体等,能够单独使用其中的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此外,也能够使用包括这些树脂的芯鞘型或并列型的复合纤维。

这样,腹侧外层片31a和背侧外层片31c具有伸缩性,与此不同,裆部外层片31b和内层片32不具有伸缩性而为非伸缩性。非伸缩性的片31b、32优选在纵向x或横向y不具有伸缩性,优选在两方向x、y的任一者均不具有伸缩性。在外装体3中,仅一部分(腹侧部1a和背侧部1c)具有伸缩性的外层片31与整体为非伸缩性的内层片32,在外层片31的具有伸缩性的部分(腹侧外层片31a和背侧外层片31c)伸长的状态下,在相对的面接合,因此,就外装体3整体而言,配置有腹侧外层片31a和背侧外层片31c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c(腰身部)至少在两个片31a、31c可伸长的方向(横向y)具有伸缩性,其他部分(裆部b中的靠腹侧部1a和背侧部1c的部分以外的部分。裆部1b的纵向x的中央部。)不具有伸缩性。

片在某一方向实质上不具有伸缩性是指即使对该片施加在该某一方向拉伸的力,该片也几乎不伸长。例如,对于长度15×宽度5cm的样品,利用tensilon等材料拉伸试验机将该样品在长度方向上拉伸,在该样品断裂时的断裂伸长率为10%以下时,该样品在长度方向上实质上不具有伸缩性。另外,所谓断裂伸长率能够由(断裂时该样品的长度-该样品原本的长度)/(该样品原本的长度)×100计算得出。

作为非伸缩性的裆部外层片31b和内层片32,分别优选使用由各种制法形成的无纺布,例如纺粘无纺布、热风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等。作为用作非伸缩性的片31b、32的无纺布的构成纤维,例如能够列举包括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聚酯、聚酰胺等的纤维等。构成用作非伸缩性的片31b、32的无纺布的纤维既可以为短纤维,也可以为长纤维,既可以为亲水性,也可以为拨水性。此外,也能够使用芯鞘型或并列型的复合纤维、分割纤维、异型截面纤维、卷缩纤维、热收缩纤维等。这些纤维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

外装体3在腰部开口部wh的开口缘部具有形成腰部皱褶的腰部弹性部件33。即,在腹侧部a和背侧部c各自的腰部开口部wh的开口缘部,1根或多根(本实施方式中为多根)腰部皱褶形成用的腰部弹性部件33遍及横向y的全长地以伸长状态配置,由此,在腰部开口部wh,遍及其全周地形成实质上连续的环状的腰部皱褶。腰部弹性部件33为线状或带状,通过粘接剂夹持固定在构成外装体3的外层片31与内层片32之间。

此外,作为在一对腿部开口部lh、lh各自的开口缘部形成腿部皱褶的腿部弹性部件,外装体3具有以伸长状态配置在前身部f的1根或多根(本实施方式中为多根)前侧腿部弹性部件34和以伸长状态配置在后身部r的1根或多根(本实施方式中为多根)后侧腿部弹性部件35。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前侧腿部弹性部件34与后侧腿部弹性部件35在纵向x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该间隔区域存在于裆部1b。腿部弹性部件34、35均为线状或带状,通过粘接剂夹持固定在构成外装体3的外层片31与内层片32之间。由此,在一对腿部开口部lh、lh各自的开口缘部,遍及其全周地形成有实质上连续的环状的腿部皱褶。腿部弹性部件34、35至少在比吸收性主体2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靠横向y的外侧的部位以体现弹性伸缩性的方式以伸长状态配置,且在吸收性主体2所存在的部位的至少横向y的中央部以不体现弹性伸缩性的状态配置。

在图7中,将吸收性芯23的肌肤相对面侧放大表示。吸收性芯23包括具有上层吸收性芯230和配置在该上层吸收性芯230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二层构造。关于上层吸收性芯230,形成为在俯视时,纵向x的前侧(靠腹侧部1a的部分)比其他部分宽幅的纵长形状,与下层吸收性芯231相比,纵向x的长度较短,且与下层吸收性芯231中横向y的长度(宽度)最短的最窄幅部的该长度相比,横向y的长度较短。关于下层吸收性芯231,纵向x的中央部与前后端部(纵向两端部)的各个相比横向y的长度(宽度)较短,形成为纵向x的中央部内缩的俯视沙漏状(哑铃状),与上层吸收性芯230相比,俯视时的尺寸(面积)较大。在俯视时上层吸收性芯230的整体与下层吸收性芯231重叠,下层吸收性芯231形成吸收性芯23的轮廓。上层吸收性芯230在下层吸收性芯231的肌肤相对面上,位于与下层吸收性芯231的纵向x的中央相比稍偏倚于靠腹侧部1a的位置。上层吸收性芯230和下层吸收性芯231也可以通过粘接剂而彼此接合,但在本实施方式中,两者并未彼此接合,两者并非不可分的一体,而能够分离。

上层吸收性芯230的克重优选为150g/cm2以上,进而优选为200g/cm2以上,而且,优选为4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350g/c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50g/cm2以上且4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200g/cm2以上且350g/cm2以下。

下层吸收性芯231的克重优选为150g/cm2以上,进而优选为200g/cm2以上,而且,优选为4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350g/c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50g/cm2以上且4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200g/cm2以上且350g/cm2以下。

在将纸浆用作上层吸收性芯230的形成材料时,该纸浆的克重优选为75g/cm2以上,进而优选为100g/cm2以上,而且,优选为2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175g/c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75~200g/cm2,进而优选为100~175g/cm2

在将纸浆用作下层吸收性芯231的形成材料时,该纸浆的克重优选为75g/cm2以上,进而优选为100g/cm2以上,而且,优选为2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175g/c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75g/cm2以上且2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100g/cm2以上且175g/cm2以下。

在将吸水性聚合物用作上层吸收性芯230的形成材料时,该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75g/cm2以上,进而优选为100g/cm2以上,而且,优选为2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175g/c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75g/cm2以上且2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100g/cm2以上且175g/cm2以下。

在将吸水性聚合物用作下层吸收性芯231的形成材料时,该吸水性聚合物的克重优选为75g/cm2以上,进而优选为100g/cm2以上,而且,优选为2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175g/c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75g/cm2以上且2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100g/cm2以上且175g/cm2以下。

如图7所示,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两侧缘231s、231s具有与纵向x平行地直线状延伸的宽度一定区域p1、p2、p3。前侧宽度一定区域p1位于下层吸收性芯231的纵向x的前端部(腹侧部1a侧的纵向端部),中央宽度一定区域p2位于下层吸收性芯231的纵向x的中央部(腹侧部1a侧的纵向端部),后侧宽度一定区域p3位于下层吸收性芯231的纵向x的后端部(背侧部1c侧的纵向端部)。前侧宽度一定区域p1位于腹侧部1a,中央宽度一定区域p2位于裆部1b,后侧宽度一定区域p3位于背侧部1c。该3个宽度一定区域p1、p2、p3中的纵向x的长度最长的区域是中央宽度一定区域p2,此外,前侧宽度一定区域p1与后侧宽度一定区域p3中,后者的纵向x的长度较长。

此外,下层吸收性芯231在纵向x的中央部的中央宽度一定区域p2与纵向x的前后端部的前侧宽度一定区域p1和后侧宽度一定区域p3宽度一定区域各者之间,具有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两侧缘23s、23s在与纵向x和横向y的两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宽度变化区域q1、q2。前侧宽度变化区域q1位于前侧宽度一定区域p1与中央宽度一定区域p2之间,后侧宽度变化区域q2位于后侧宽度一定区域p3与中央宽度一定区域p2之间。前侧宽度变化区域q1位于腹侧部1a与裆部1b的交界附近或腹侧部1a的靠该交界处,后侧宽度变化区域q2位于背侧部1c与裆部1b的交界附近或裆部1b的靠该交界处。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两侧缘231s、231s在前侧宽度变化区域q1中,以前侧宽度一定区域p1与前侧宽度变化区域q1的交界为起点,向纵向x的内侧且向横向y的内侧倾斜地延伸,此外,在后侧宽度变化区域q2中,以后侧宽度一定区域p3与后侧宽度变化区域q2的交界为起点,向纵向x的内侧且向横向y的内侧倾斜地延伸,在任一区域q1、q2中在俯视时均为直线。下层吸收性芯231形成吸收性芯23的轮廓,因此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两侧缘231s、231s也是吸收性芯23的沿纵向x的两侧缘。

在下层吸收性芯231的横向y的中央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下层吸收性芯231的窄幅的中央开口部5以在纵向x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在中央开口部5的横向y的两外侧,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一对窄幅的侧方开口部6、6在纵向x延伸且以中央开口部5(以在横向y将尿布1分成两部分的方式在纵向x延伸的横中心线ly)为基准对称地形成。该开口部5、6均为不存在吸收性芯形成材料的空间部,配置在裆部1b。该开口部5、6均为窄幅,即横向y的长度(宽度)比纵向x的长度短,优选横向y的长度为纵向x的长度的五分之一以下。中央开口部5在横中心线ly上从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中央宽度一定区域p2到后侧宽度变化区域q2连续地延伸,形成为俯视矩形形状。一对侧方开口部6、6分别整体位于中央宽度一定区域p2,在纵向x连续地延伸,形成为在俯视时下底(比上底长的边)位于横向y的外侧的等腰梯形形状。在俯视等腰梯形形状的侧方开口部6中,外侧缘6s2为该梯形的下底,内侧缘6s1为该梯形的上底。中央开口部5与侧方开口部6相比纵向x的长度较长,中央开口部5的纵向x的前后端5f、5r位于比侧方开口部6的纵向x的前后端6f、6r靠纵向x的外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上层吸收性芯230,在俯视时与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中央开口部5重叠的区域中,没有形成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上层吸收性芯230且在纵向x延伸的开口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层吸收性芯230,不仅在俯视时与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中央开口部5重叠的区域没有形成开口部,在该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也没有形成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上层吸收性芯230且在纵向x延伸的开口部(不存在吸收性芯形成材料的空间部)。

在如图7所示的俯视图中,上层吸收性芯230与中央开口部5重叠,并且中央开口部5遍及上层吸收性芯230的纵向x的全长地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中央开口部5的纵向x的前端5f和后端5r这两者从上层吸收性芯230的纵向x的前后端向纵向x的外侧延伸,关于它们的延伸长度,后端5r侧大于前端5f侧。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中的吸收性芯23(下层吸收性芯231)在裆部1b具有1个中央开口部5和一对侧方开口部6、6,且具有该多个开口部在纵向x上排列的开口部排列区域r1。开口部排列区域r1跨前侧腿部弹性部件34和后侧腿部弹性部件35在纵向x上彼此隔开配置的间隔区域的纵向x的全长。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包括:吸收性芯23中的1个中央开口部5和一对侧方开口部6、6;在吸收性芯23的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基端部27的立体皱褶24;和上述的“在尿布1的展开且伸长状态下俯视时,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6与吸收性芯23重叠”的结构,主要由于该原因,在穿着时裆部1b中的吸收性芯23在如图8所示沿着横向y的截面图中,以中央开口部53为山部且侧方开口部6为谷部的方式弯曲成w字状。另外,图8中的附图标记100为尿布1的穿着者的胯裆部。此外,就易于说明的观点而言,在图8中,省略尿布1的构成部件的一部分(外装体3等)的图示。

即,在尿布1的穿着操作中,在使穿着者的两腿插入一对腿部开口部lh、lh中的状态下,将尿布1提拉至穿着者的胯裆部侧时,通过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6的收缩,一对立体皱褶24、24向穿着者的胯裆部立起,由此吸收性芯23(下层吸收性芯231)的沿纵向x的两侧部以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弯的方式立起。此时,在开口部排列区域r1中,位于比一对侧方开口部6、6靠横向y的外侧的位置的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两侧部以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弯的方式立起,该立起的两侧部将被一对侧方开口部6、6夹着的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中央部在横向y上压缩,因此下层吸收性芯231发生横向y的长度变短的所谓的宽度收缩。这样发生宽度收缩的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中央部具有中央开口部53,而且是重叠有上层吸收性芯230的二层构造部分(中高部)的一部分,通过仅将该二层构造部分的下层侧在横向y上压缩,二层构造部分的厚度方向的整体在中央开口部5以山折(凸折)的方式被折弯,中央开口部5所位于的二层构造部分的横向y的中央部向穿着者的排泄部隆起。其结果是,开口部排列区域r1中的吸收性芯23在如图8所示沿横向y的截面图中,以中央开口部53成为山部且侧方开口部6成为谷部的方式,弯曲成w字状。

尤其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上层吸收性芯230没有形成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上层吸收性芯231且在纵向x延伸的开口部,因此上述的上层吸收性芯230和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二层构造部分容易在中央开口部5山折地折弯,因此,容易发生吸收性芯23的w字状的弯曲变形,而且容易维持该变形形状。尤其是,如果在上层吸收性芯230中的与中央开口部5重叠的区域形成有上述开口部,则存在吸收性芯23的二层构造部分以谷折(凹折)的方式折弯的担心,而且担心就穿着感和防漏性提高的方面而言无法以理想的形状穿着尿布1。

就容易引导吸收性芯23的二层构造部分(中高部)的凸折而引起w字状的变形的观点而言,优选在俯视时,中央开口部5与外装体3的在横向y具有伸缩性的部分重叠。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外装体3中在横向y具有伸缩性的部分为配置有腹侧外层片31a或背侧外层片31c的部分,因此在俯视时中央开口部5优选与两个片31a、31c的配置区域重叠,特别优选与腹侧部1a和/或背侧部1c重叠。

吸收性芯23的w字状的变形在尿布1的穿着操作中发生,在被穿着至穿着者的胯裆部后也维持该变形形状。在尿布1的裆部1b,吸收性芯23弯曲成w字状,由此,吸收性芯23相对于从穿着者的大腿部施加的压力柔软地变形,从而得以减轻对穿着者的腿施加的压力和由此产生的阻力感或不适感等,能够获得良好的穿着感。尤其是,吸收性主体2的沿纵向x的两侧部为容易与尿布1的穿着者的大腿部接触而对穿着感带来较大影响的部位,吸收性主体2的两侧部不包含上层吸收性芯230而厚度相对较薄,因此不易对穿着者带来穿着不适感等,尿布1的穿着感提高。此外,吸收性芯23的两侧部(位于比一对侧方开口部6、6靠横向y的外侧的部分)立起且其端部沿着穿着者的肌肤优选沿着腹股沟部定位,由此,一对立体皱褶24、24以沿着穿着者的腹股沟部的方式贴合,从而也能够获得良好的防漏性。总之,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仅通过用通常方法穿着在人的胯裆部,吸收性芯23就弯曲变形成w字状,由此包括上述中高部的裆部1b的横向y的中央部相对于穿着者的排泄部无间隙或皱褶地紧贴,并且一对立体皱褶24、24以沿着穿着者的腹股沟部的方式贴合,从而能够兼顾向胯裆部的紧贴容易性和良好的穿着感以及稳定的吸收性能(防漏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和图7所示,在俯视时上层吸收性芯230和一对侧方开口部6、6不重叠,自然,上层吸收性芯230和位于比两侧方开口部6、6更靠横向y的外侧的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两侧部不重叠,因此该两侧部容易立起,使得能够更可靠地发挥上述开口部排列区域r1等的作用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3和图7所示,中央开口部5的纵向x的长度大于侧方开口部6,因此不仅是在中央开口部5和侧方开口部6并存的开口部排列区域r1,在仅存在中央开口部5的区域中,吸收性芯23的二层构造部分(横向y的中央部)也以凸折的方式折弯而变形。尤其是,本实施方式中的中央开口部5从上层吸收性芯230的纵向x的后端向纵向x的外侧延伸,该延伸部的后端5r位于比侧方开口部6的后端6r更靠纵向x的后方的位置,因此凸折后的吸收性芯23的横向y的中央部从穿着者的胯裆部沿着臀沟定位。因此,尿布1容易根据穿着者的胯裆部的形状而变形,能够体现出高的服贴性。

另外,通过“中央开口部5与侧方开口部6相比纵向x的长度较长”而发挥的服贴性的提高效果,也能够通过“下层吸收性芯231形成为俯视沙漏状(哑铃状)”,即“纵向x的中央部与前后端部(纵向两端部)的各个相比横向y的长度较短”而发挥。因此,具有该两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的服贴性优异。此外,当下层吸收性芯231形成为俯视沙漏状时,也能够发挥在尿布1的穿着操作中不易引起吸收性芯23的起皱(意外的变形)的效果。

中央开口部5的纵向x的长度与侧方开口部6的纵向x的长度的比(中央开口部5的纵向长度/侧方开口部6的纵向长度)优选为1.01以上,进而优选为1.2以上,而且,优选为1.5以下,进而优选为1.4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01以上且1.5以下,进而优选为1.2以上且1.4以下。

中央开口部5的纵向x的长度优选为200mm以上,进而优选为250mm以上,而且,优选为400mm以下,进而优选为37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200mm以上且400mm以下,进而优选为250mm以上且375mm以下。

侧方开口部6的纵向x的长度优选为175mm以上,进而优选为200mm以上,而且,优选为3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32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75mm以上且3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200mm以上且325mm以下。

另外,在像本实施方式中的侧方开口部6那样,开口部的纵向x的长度不一定,开口部具有多个纵向长度时,将该多个纵向长度中的最大值作为该开口部的纵向长度。

此外,中央开口部5和侧方开口部6各自的横向y的长度(宽度)优选为5mm以上,进而优选为7.5mm以上,而且,优选为20mm以下,进而优选为1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进而优选为7.5mm以上且15mm以下。就中央开口部5和侧方开口部6而言,横向y的长度既可相同,也可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开口部5、6的横向y的长度相同。

在尿布1的穿着中,就提高裆部1b中的吸收性芯23的开口部排列区域r1的横向y的中央部即吸收性芯23的二层构造部分所存在的部分(中高部)与穿着者的身体(排泄部)的紧贴性的观点而言,优选在以横中心线ly为基准的下层吸收性芯231的横向y的一侧和另一侧的各个中,侧方开口部6与中央开口部5的相隔距离w2(参照图7)大于下层吸收性芯231的侧缘231s与侧方开口部6的相隔距离w1(参照图7)。当相隔距离w2小于相隔距离w1时,在吸收性芯23变形为w字状时,有在上述中高部与穿着者的身体间形成空间而紧贴性降低的担心。

相隔距离w1与相隔距离w2的比(相隔距离w1/相隔距离w2)优选为0.4以上,进而优选为0.5以上,而且,优选为0.8以下,进而优选为0.7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4以上且0.8以下,进而优选为0.5以上且0.7以下。

相隔距离w1优选为10mm以上,进而优选为12.5mm以上,而且,优选为30mm以下,进而优选为27.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0mm以上且30mm以下,进而优选为12.5mm以上且27.5mm以下。

相隔距离w2优选为20mm以上,进而优选为25mm以上,而且,优选为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4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20mm以上且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25mm以上且45mm以下。

如图2、图3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吸收性芯23具有一对缺口部7、7,该一对缺口部7、7分别从吸收性芯23的纵向x的前后端、即下层吸收性芯231的纵向x的前后端向纵向x的内侧切入而得。缺口部7随着向纵向x的内侧去而横向y的长度(宽度)减少。一对缺口部7、7的一者与另一者在俯视时为相同形状、相同尺寸。本实施方式中的缺口部7形成为俯视v字状,随着向纵向x的内侧去而宽度逐渐减少。缺口部7的顶部(v字的顶部)位于中央开口部5的延长线(横中心线ly)上。在吸收性芯23的纵向x的前后端形成有缺口部7,由此,在穿着尿布1时吸收性芯23的二层构造部分(横向y的中央部)容易以凸折的方式折弯,因此吸收性芯23容易变形为w字状,并且位于一对缺口部7、7各自的横向y的两外侧的部分、即吸收性芯23的角部容易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弯,由此吸收性芯23容易变形为易于贴合穿着者的身体的船形形状,结果能够提高服贴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缺口部7以外,还采用能够引导穿着尿布1时的吸收性芯23变形为船形形状的结构。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一对侧方开口部6、6分别形成为外侧缘6s2的纵向x的长度大于内侧缘6s1的纵向x的长度,且形成为俯视时将内侧缘6s1作为上底将外侧缘6s2设为下底的等腰梯形形状,纵向x的前后端6f、6r分别以外侧缘6s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为起点,向纵向x的内侧且向横向y的内侧倾斜地延伸。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以横中心线ly为基准的吸收性芯23的横向y的一侧和另一侧的各个中,侧方开口部6的纵向x的前后端6f、6r分别位于宽度变化区域q1、q2中的下层吸收性芯231(吸收性芯23)的侧缘231s的延长线上。通过该结构,在穿着尿布1时吸收性芯23的角部更容易向肌肤相对面侧折弯,因此吸收性芯23容易成为船形形状。

此外,就容易引起吸收性芯23变形为船形形状的观点而言,如图2所示,在尿布1的展开且伸长状态下俯视时,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6优选位于比下层吸收性芯231(吸收性芯23)的纵向x的中央部的中央宽度一定区域p2中的侧缘231s靠横向y的外侧的位置,且位于比下层吸收性芯231(吸收性芯23)的纵向x的前后端部的宽度一定区域p1、p3中的横向y的长度较长的一方(侧缘231s的位置远离横中心线ly的一方)的侧缘231s靠横向y的内侧的位置。图7中的附图标记r2所示的区域相当于上述区域。在尿布1的展开且伸长状态下俯视时,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26位于该区域r2,由此,在穿着尿布1时,能够促进吸收性芯23的船形形状的形成,而能够提高服贴性。

以上,对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层片31是组合多个片的结构,但也可以与内层片32同样地由1个连续的片构成。此外,外装体3被分割成位于腹侧部的外装体腹侧区域和位于背侧部的外装体背侧区域,吸收性主体2也可以架设于上述外装体腹侧区域和上述外装体背侧区域并固定。

此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并不限定于短裤型一次性尿布,而广泛包括用于吸收从人体排出的液体的物品,也包括展开型一次性尿布、经期卫生棉、经期短裤等。关于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公开以下内容。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具有液体保持性的吸收性芯,且具有配置在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在背侧的背侧部和位于它们之间的裆部,并且具有从该腹侧部经由该裆部延伸至该背侧部的纵向和与所述纵向正交的横向,该吸收性物品中,

所述吸收性芯包括具有上层吸收性芯和配置在该上层吸收性芯的非肌肤相对面侧的下层吸收性芯的二层构造,

在所述下层吸收性芯的横向中央部,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下层吸收性芯的窄幅的中央开口部以在纵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且,在该中央开口部的横向的两外侧,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下层吸收性芯的一对窄幅的侧方开口部在纵向延伸且以该中央开口部为基准地对称地形成,

在俯视时所述上层吸收性芯和所述中央开口部重叠,并且,该中央开口部遍及该上层吸收性芯的纵向的全长延伸,

在所述上层吸收性芯,在俯视时与所述下层吸收性芯的所述中央开口部重叠的区域中,没有形成在厚度方向上贯通该上层吸收性芯的在纵向延伸的开口部,

在所述吸收性芯的沿纵向的左右两侧部的肌肤相对面侧,设置有在穿着时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立起的一对立体皱褶,该立体皱褶以在该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基端部且在穿着者的肌肤侧形成自由端的方式立起,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在纵向以伸长状态配置于该自由端,

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展开且伸长状态下俯视时,所述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与所述吸收性芯重叠。

<2>

如上述<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俯视时所述上层吸收性芯和所述侧方开口部不重叠。

<3>

如上述<1>或<2>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开口部与所述侧方开口部相比纵向的长度较长。

<4>

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分别在所述下层吸收性芯的横向的一侧和另一侧,该侧方开口部与所述中央开口部的相隔距离大于该下层吸收性芯的沿纵向的侧缘与所述侧方开口部的相隔距离。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下层吸收性芯的纵向中央部与纵向前后端部的各个相比横向的长度较短。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芯具有一对缺口部,该一对缺口部分别从该吸收性芯的纵向前后端向纵向内侧切入而得到,

所述缺口部随着向纵向内侧去而横向的长度减少,在俯视时,该缺口部的顶部位于所述中央开口部的延长线上。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下层吸收性芯在纵向前端部、中央部和后端部分别具有该下层吸收性芯的两侧缘与纵向平行地延伸的宽度一定区域,并且在该纵向中央部的宽度一定区域与该纵向前后端部的宽度一定区域各者之间具有该下层吸收性芯的两侧缘在与纵向和横向这两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宽度变化区域,

所述侧方开口部的外侧缘与内侧缘相比纵向的长度较长,

分别在所述下层吸收性芯的横向的一侧和另一侧,所述侧方开口部的纵向前后端分别位于所述宽度变化区域中的该下层吸收性芯的侧缘的延长线上。

<8>

如上述<7>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吸收性物品的展开且伸长状态下俯视时,所述立体皱褶形成用弹性部件位于比所述吸收性芯的纵向中央部的宽度一定区域中的侧缘靠横向外侧的位置,且位于比该吸收性芯的纵向前后端部的宽度一定区域中的横向长度较长的一方的侧缘靠横向内侧的位置。

<9>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开口部的纵向的后端从所述上层吸收性芯的纵向的后端向纵向外侧延伸。

<10>

如上述<1>至<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开口部的纵向的前端和后端这两者从所述上层吸收性芯的纵向的前后端向纵向外侧延伸,后端侧的延伸长度大于前端侧的延伸长度。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裆部具有所述中央开口部与所述一对侧方开口部在纵向排列的开口部排列区域。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开口部的纵向的后端具有从所述上层吸收性芯的纵向的后端向纵向外侧延伸的延伸部,该延伸部的后端位于比所述侧方开口部的后端更靠纵向的后方的位置。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上层吸收性芯形成为在俯视时纵向的前侧(靠所述腹侧部的部分)的宽度比其它部分大的纵长形状。

<14>

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上层吸收性芯在所述下层吸收性芯的肌肤相对面上,位于与该下层吸收性芯的纵向的中央相比稍偏倚于靠所述腹侧部的位置。

<15>

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具有所述吸收性芯的吸收性主体;和配置在该吸收性主体的非肌肤相对面侧而固定该吸收性主体的外装体。

<16>

如上述<15>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外装体包括在横向具有伸缩性的部分。

<17>

如上述<16>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俯视时,所述中央开口部和所述外装体中的在横向具有伸缩性的部分重叠。

<18>

如上述<15>至<1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物品为短裤型一次性尿布。

<19>

如上述<15>至<1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主体包括:形成肌肤相对面的正面片;形成非肌肤相对面的背面片;和介于两个片之间的所述吸收性芯。

<20>

如上述<15>至<1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外装体包括外层片和内层片的层叠体。

<21>

如上述<20>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外层片包括:构成所述腹侧部的腹侧外层片;构成所述背侧部的背侧外层片;和位于该两个片之间而构成所述裆部的裆部外层片。

<22>

如上述<21>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腹侧外层片和所述背侧外层片在横向具有伸缩性。

<23>

如上述<21>或<22>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裆部外层片和所述内层片不具有伸缩性,是非伸缩性的。

<24>

如上述<21>至<23>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腹侧外层片和所述背侧外层片具有在以非弹性纤维为主体的可伸长的纤维层的一面接合有线状的弹性丝的结构。

<25>

如上述<21>至<24>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俯视时,所述中央开口部与所述腹侧外层片和所述背侧外层片中的任一者的配置区域重叠。

<26>

如上述<1>至<2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吸收性芯的表面被包芯片包覆。

<27>

如上述<1>至<2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上层吸收性芯的克重优选为150g/cm2以上,进而优选为200g/cm2以上,而且,优选为4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350g/c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50g/cm2以上且4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200g/cm2以上且350g/cm2以下。

<28>

如上述<1>至<27>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下层吸收性芯231的克重优选为150g/cm2以上,进而优选为200g/cm2以上,而且,优选为4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350g/cm2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50g/cm2以上且400g/cm2以下,进而优选为200g/cm2以上且350g/cm2以下。

<29>

如上述<1>至<28>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开口部的纵向长度与所述侧方开口部的纵向长度的比、即中央开口部的纵向长度/侧方开口部的纵向长度优选为1.01以上,进而优选为1.2以上,而且,优选为1.5以下,进而优选为1.4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01以上且1.5以下,进而优选为1.2以上且1.4以下。

<30>

如上述<1>至<29>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开口部的纵向长度优选为200mm以上,进而优选为250mm以上,而且,优选为400mm以下,进而优选为37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200mm以上且400mm以下,进而优选为250mm以上且375mm以下。

<31>

如上述<1>至<30>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侧方开口部的纵向长度优选为175mm以上,进而优选为200mm以上,而且,优选为3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32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75mm以上且3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200mm以上且325mm以下。

<32>

如上述<1>至<31>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开口部和上述侧方开口部各自的横向长度优选为5mm以上,进而优选为7.5mm以上,而且,优选为20mm以下,进而优选为1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5mm以上且20mm以下,进而优选为7.5mm以上且15mm以下。

<33>

如上述<1>至<32>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下层吸收性芯的沿纵向的侧缘与所述侧方开口部的相隔距离w1和该侧方开口部与所述中央开口部的相隔距离w2的比、即相隔距离w1/相隔距离w2优选为0.4以上,进而优选为0.5以上,而且,优选为0.8以下,进而优选为0.7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0.4以上且0.8以下,进而优选为0.5以上且0.7以下。

<34>

如上述<33>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相隔距离w1优选为10mm以上,进而优选为12.5mm以上,而且,优选为30mm以下,进而优选为27.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10mm以上且30mm以下,进而优选为12.5mm以上且27.5mm以下。

<35>

如上述<33>或<34>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相隔距离w2优选为20mm以上,进而优选为25mm以上,而且,优选为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45mm以下,更具体而言,优选为20mm以上且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25mm以上且45mm以下。

<36>

如上述<1>至<35>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中央开口部的横向长度比纵向长度短,优选横向长度为纵向长度的五分之一以下。

<37>

如上述<1>至<36>中任一项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侧方开口部的横向长度比纵向长度短,优选横向长度为纵向长度的五分之一以下。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1)

根据通常方法,制作出具有与图1~图5所示的尿布1相同的基本结构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作为正面片21,使用克重为25g/m2的sc250r(rengononwovenproducts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作为背面片22,使用克重为20g/m2的c3y6020a5a(三菱树脂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作为外装体,使用市售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花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商品名“relief活力纸尿裤安心舒薄型”)的外装体。作为吸收性芯形成材料,使用纸浆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颗粒,根据通常方法,使它们混合积纤而获得上层吸收性芯230和下层吸收性芯231。在下层吸收性芯231的制造工艺中积纤吸收性芯形成材料时,形成吸收性芯形成材料的非积纤部,在下层吸收性芯231形成由该非积纤部形成的中央开口部5和侧方开口部6。将两吸收性芯230、231层叠而获得图7所示的二层构造的吸收性芯23,利用包括克重16g/m2的亲水性且透液性的纸的包芯片包覆该吸收性芯23,而制作出吸收体。

实施例1中所使用的吸收性芯的尺寸是,下层吸收性芯的纵向长度为520mm,下层吸收性芯的最大宽度为180mm,下层吸收性芯的最小宽度为140mm,下层吸收性芯的厚度为2.2mm,上层吸收性芯的纵向长度为230mm,上层吸收性芯的最大宽度为64mm,上层吸收性芯的最小宽度为50mm,上层吸收性芯的厚度为2.1mm。此外,在下层吸收性芯中,中央开口部的纵向长度为340mm,中央开口部的宽度为10mm,侧方开口部的纵向长度为265mm,侧方开口部的宽度为10mm。此外,下层吸收性芯的侧缘与侧方开口部的相隔距离w1为20mm,侧方开口部与中央开口部的相隔距离w2为35mm。

(比较例1)

作为吸收性芯,除使用图9(a)所示的单层构造的吸收性芯90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吸收性芯90包括俯视沙漏状(哑铃状)的中央吸收部91和位于该中央吸收部91的内缩部的横向y的外侧且在纵向x延伸的一对侧方吸收部92、92,在中央吸收部91与一对侧方吸收部92、92各者之间,形成有不存在吸收性芯形成材料的空间部(切断部)93。空间部93功能上与开口部相同。在中央吸收部91的纵向x的前后端,形成有俯视v字状的一对缺口部。

比较例1中所使用的吸收性芯90的尺寸是,中央吸收部91的纵向长度为580mm,中央吸收部91的最大宽度为180mm,中央吸收部91的最小宽度为140mm,中央吸收部91的厚度为2.2mm,侧方吸收部92的纵向长度为310mm,侧方吸收部92的宽度为33mm,侧方吸收部92的厚度为2.2mm,空间部93的宽度(中央吸收部91与侧方吸收部92的相隔距离)为15mm。

(比较例2)

除使用图9(b)所示的俯视沙漏状(哑铃状)的单层构造的吸收性芯95作为吸收性芯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作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在吸收性芯95没有形成开口部。

比较例2中所使用的吸收性芯95的尺寸的纵向长度为460mm、最大宽度为200mm、最小宽度为120mm、厚度为6.5mm。

对于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通过下述方法评价液体吸收量和穿着感。将其结果表示于下述表1。

<液体吸收量的评价方法>

使用能够从排泄点向尿布注入液体的成人用模型,以使该模型直立的状态穿着评价对象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后,使该模型横倒90度。然后,使用具有速度调整功能的液体排出泵,从排泄点以5g/sec的速度注入100g生理盐水。静置10分钟后,目视确认是否存在泄漏,若无泄漏,则同样地从排泄点将100g生理盐水以5g/sec的速度反复注入。在发生泄漏的时刻停止生理盐水的注入,将注入前后的尿布的重量的差作为液体吸收量。该液体吸收量的测定值越大,吸收性越高,能够评价为防漏性优异。

<穿着感的评价方法>

对于5名被实验者,在穿着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短裤型一次性尿布后,不进行手动调整而就在该状态下评价穿着感。在穿着后,使被实验者实施2小时的伏案工作,以5个阶段评价此时的尿布的穿着感。5个阶段的评价设为“良好:5分,稍好:4分,一般:3分,稍差:2分,差:1分”,评价时将平均分4分以上设为◎,将3分以上设为○,将2分以上设为△,将低于2分设为×。

[表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穿着感和防漏性优异的吸收性物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