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妇产科用刮宫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2362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妇产科用刮宫勺。

(二)

背景技术:

刮宫是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法,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刮宫时的主要用具就是刮宫勺,现有的刮宫勺大都是只由手柄和勺体构成,勺体上无限位装置,这样很容易刮穿子宫壁,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目前市场上虽有一些安装了限位装置的刮宫勺,但其限位装置有棱有角甚至带尖,还是极易弄伤子宫壁。此外,在分段诊断性刮宫时可以区分宫颈癌和内膜癌,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刮勺刮取标本,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最后,在刮宫结束后,需要在局部给药,给药时一般是用手指戴指套推送给药,工序繁琐,操作复杂,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给工作人员增加工作难度的同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

(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限制刮取深度、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防止交叉感染的多功能妇产科用刮宫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妇产科用刮宫勺,包括勺柄和勺体,其特征是:所述勺体前端一体连接有伸长块,伸长块通过螺纹连接有伸长杆,伸长杆连接有内膜勺,勺体和内膜勺中心分别设有螺杆,螺杆顶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圆弧帽,勺体内设有出药孔,出药孔与设于勺柄内的空腔相连通,空腔尾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缩瓶。

所述压缩瓶前端设有排液阀。

所述勺体和内膜勺内分别设有刺钩。

所述勺柄上安装有照明灯,照明灯与电池盒相连接,照明灯与电池盒之间设有开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刮宫时可进行限位同时不会造成二次伤害,可分段进行诊断刮取,同时可给予狭小工作空间照明;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防止交叉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小了患者的痛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勺柄,2勺体,3伸长块,4伸长杆,5内膜勺,6螺杆,7圆弧帽,8出药孔,9空腔,10压缩瓶,11排液阀,12刺钩,13照明灯,14电池盒,15开关。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勺柄1和勺体2,勺体2前端一体连接有伸长块3,伸长块3通过螺纹连接有伸长杆4,伸长杆4连接有内膜勺5,勺体2和内膜勺5中心分别设有螺杆6,螺杆6顶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圆弧帽7,勺体2内设有出药孔8,出药孔8与设于勺柄1内的空腔9相连通,空腔9尾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缩瓶10。压缩瓶10前端设有排液阀11。勺体2和内膜勺5内分别设有刺钩12。勺柄1上安装有照明灯13,照明灯13与电池盒14相连接,照明灯13与电池盒14之间设有开关15。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多功能妇产科用刮宫勺,刮宫时,圆弧帽7可对刮取位置进行限位,防止刮穿子宫壁,圆弧帽7各个面都比较圆滑,避免在限位时对子宫壁造成二次伤害,顺时针转动圆弧帽7可将限位距离扩大,逆时针转动圆弧帽7,可将限位距离缩小;利用圆弧帽7在螺杆6上旋转移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进行无级调节。需要给病人进行分段诊断性刮宫时,将伸长杆4插入伸长块3的螺纹孔内通过螺纹拧紧即可将内膜勺5安装上,然后将其伸入宫腔内采集标本即可。刮宫后,可将压缩瓶10通过螺纹连接安装于勺柄1尾端,打开排液阀11,按动压缩瓶10,药液即会进入空腔9通过出药孔8送入宫腔内。刺钩12可防止宫内膜滑脱,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由于在给患者进行刮宫时工作空间比较狭小,打开开关15,电池盒14即给照明灯13供电发亮,便于医务人员的刮宫采集标本工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妇产科用刮宫勺。该多功能妇产科用刮宫勺,包括勺柄和勺体,其特征是:所述勺体前端一体连接有伸长块,伸长块通过螺纹连接有伸长杆,伸长杆连接有内膜勺,勺体和内膜勺中心分别设有螺杆,螺杆顶部连接有可上下移动的圆弧帽,勺体内设有出药孔,出药孔与设于勺柄内的空腔相连通,空腔尾端通过螺纹连接有压缩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刮宫时可进行限位同时不会造成二次伤害,可分段进行诊断刮取,同时可给予狭小工作空间照明;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时省力、防止交叉感染,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减小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研发人员:魏秀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魏秀莉
技术研发日:2016.04.13
技术公布日:2017.10.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