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89961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效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作方法,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因为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等机制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非造血组织和器官,同时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临床可见不同程度的贫血、出血、感染发热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和骨骼疼痛,据报道,我国各地区白血病的发病率在各种肿瘤中占第六位,由于白血病分型和预后分层复杂,目前没有千篇一律的治疗方法,需要结合细致的分型和预后分层制定治疗方案,目前主要有下列几类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干细胞移植、中药清热解毒等,据官方数据,通过综合治疗成人白血病综合死亡率还是在85%以上,而且费用极高,疗效不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白血病的治疗难题,特别是遵循汉医古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达到快速治愈疾病解除患者痛苦的目的,为探索节约资源提高利用率进行有效尝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颗粒配方组成:桂枝5-50份,白芍5-80份,干姜1-60份,炙甘草3-60份,大枣5-40份,生附子2-30份,白术5-50份,茯苓6-70份,炮附子5-30份,人参3-60份;制备方法:所有颗粒配方组成粉碎到80-120目,进颗粒机制成颗粒。

使用方法:本发明所制颗粒,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日一剂。

本发明的特点是所制颗粒,组成合理,用药量少,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对白血病的治疗有突出疗效,填补国内外空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颗粒配方组成:桂枝5份,白芍5份,干姜1份,炙甘草3份,大枣5份,生附子2份,白术5份,茯苓6份,炮附子5份,人参3份;制备方法:所有颗粒配方组成粉碎到80-120目,进颗粒机制成颗粒。

使用方法:本发明所制颗粒,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日一剂。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颗粒配方组成:桂枝30份,白芍40份,干姜30份,炙甘草30份,大枣20份,生附子15份,白术25份,茯苓30份,炮附子15份,人参30份;制备方法:所有颗粒配方组成粉碎到80-120目,进颗粒机制成颗粒。

使用方法:本发明所制颗粒,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日一剂。

实施例三

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颗粒配方组成:桂枝50份,白芍80份,干姜60份,炙甘草60份,大枣40份,生附子30份,白术50份,茯苓70份,炮附子30份,人参60份;制备方法:所有颗粒配方组成粉碎到80-120目,进颗粒机制成颗粒。

使用方法:本发明所制颗粒,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日一剂。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的内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治疗白血病的颗粒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颗粒配方组成:桂枝5‑50份,白芍5‑80份,干姜1‑60份,炙甘草3‑60份,大枣5‑40份,生附子2‑30份,白术5‑50份,茯苓6‑70份,炮附子5‑30份,人参3‑60份;制备方法:所有颗粒配方组成粉碎到80‑120目,进颗粒机制成颗粒;颗粒每天早晚各服一次,每日一剂;该治疗白血病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合理,用药量少,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对白血病的治疗有突出疗效,填补国内外空白。

技术研发人员:田飞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田飞虎
技术研发日:2016.10.08
技术公布日:2018.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