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恶心厌食等感冒症状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8036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恶心厌食等感冒症状的中药。



背景技术:

感冒是较常见的疾病,广义上的感冒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狭义的上感又称普通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呈自限性,但发生率较高。成人每年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较多。上呼吸道感染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另有20%~30%的上感由细菌引起。细菌感染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偶或为革兰阴性细菌。各种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气候突变、过度疲劳等可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从而诱发本病。老幼体弱,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易感。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的功效;紫苏叶全草含挥发油约0.5%,性味辛,微温,无毒,归脾经、肺经二经;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荆芥祛风解表,味辛微苦,性微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疗程短、疗效高、无毒、无副作用、适合体弱者,妊娠妇女因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恶心厌食等症状且具有显著效果的药液。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恶心厌食等感冒见上述证候者的中药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

桔梗200g、紫苏叶200g、陈皮100g、荆芥100g、大青叶150g、连翘100g、炙甘草100g、香附(炒)50g、防风50g

将上述等量配比的桔梗、紫苏叶、陈皮、荆芥、大青叶、连翘、炙甘草、香附(炒)、防风加入原料药总重5-10倍量的水浸泡1-2hr,煎煮20-30min,煎煮后过滤澄清药液于常温下避光保存。

本发明药液中原料药的优选重量配比是:

桔梗200g、紫苏叶200g、陈皮100g、荆芥100g、大青叶150g、连翘100g、炙甘草100g、香附(炒)50g、防风50g

本发明制备药液具有治疗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恶心厌食等感冒症状的功效

使用方法:每日服用两次,可适量放入冰糖。

具体实施方式

配方:桔梗200g、紫苏叶200g、陈皮100g、荆芥100g、大青叶150g、连翘100g、炙甘草100g、香附(炒)50g、防风50g

制备:将上述等量配比的桔梗、紫苏叶、陈皮、荆芥、大青叶、连翘、炙甘草、香附(炒)、防风加入原料药总重5-10倍量的水浸泡1-2hr,煎煮20-30min,煎煮后过滤澄清药液于常温下避光保存。

使用方法:每日服用两次,可适量放入冰糖。

根据临床观察申请人对病例摘录如下:

病例:患者女,30岁,妊娠4月主诉症状:鼻流清涕,厌食恶心,经检查为感冒,服用此药液,服用1天后,症状减轻,3天后症状消失。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热头痛,鼻流清涕,咳嗽口干,咽喉疼痛,恶心厌食等感冒症状的中药。该药物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桔梗200g、紫苏叶200g、陈皮100g、荆芥100g、大青叶150g、连翘100g、炙甘草100g、香附(炒)50g、防风50g。将上述等量配比的桔梗、紫苏叶、陈皮、荆芥、大青叶、连翘、炙甘草、香附(炒)、防风加入原料药总重5‑10倍量的水浸泡1‑2hr,煎煮20‑30min,煎煮后过滤澄清药液于常温下避光保存。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的功效;紫苏叶全草含挥发油约0.5%,性味辛,微温,无毒,归脾经、肺经二经;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荆芥祛风解表,味辛微苦,性微温。本发明将其融合到一起,对患有感冒,尤其是对于体弱者、妊娠妇女等人群具有较为安全的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王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璐
技术研发日:2016.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5.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