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定位辅助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9706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间定位辅助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间定位辅助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脊柱的手术椎弓根的定位,一种是基于CT或C型臂横断扫描为基础的导航系统及机器人机械臂辅助导航系统,另一种是基于经验的徒手椎弓根螺钉植入方法。但导航系统一方面价格昂贵,很难在各级医院推广,对多椎体导航精度有限。基于经验的徒手椎弓根螺钉植入,不同人植钉的位置差异较大,尤其对经验较少的术者,椎弓根螺钉误植的几率也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间定位辅助钻孔装置,其能够对脊柱的椎弓根螺钉入针点及方位进行精确定位,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较低,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夹持装置、用于调节头倾角的头倾角调节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头倾角调节装置两端且用于调节内倾角的内倾角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头倾角装置位移的位移调节装置以及用于安装探针的探针导向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倒U型的弹性夹持块以及设置于所述弹性夹持块上部,用于卡紧所述弹性夹持块的紧固螺栓。当拧紧紧固螺栓时,弹性夹持块两侧间距缩小,增大抱紧力,防止弹性夹持块滑脱。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移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弹性夹持块上端的滑轨、与所述滑轨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上标注有刻度线;所述滑块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滑块在所述滑轨上滑动的旋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上表面一端并且与所述刻度线零点对齐的头倾角调节套筒和套接于所述头倾角调节套筒内的头倾角调节杆;所述头倾角调节套筒为一侧开口并通过夹紧螺栓紧固的套筒结构;所述头倾角调节套筒的一端面标注有角度刻度线;所述头倾角调节杆上标注有长度刻度线。当一侧固定点距离固定时,另一侧调到相应的刻度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倾角调节杆为两端可以进行长度微调的套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倾角调节杆包括内杆和套接于所述内杆外部的外杆;所述外杆包括固定部和分别通过耳状件卡在所述固定部两端并可以沿所述耳状件前后移动的微调部;微调部上开设有与耳状件相适配的长槽,可以保证微调部前后移动,也可以防止微调部与固定部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微调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两侧所述微调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微调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微调部上的内倾角刻度盘;所述探针导向筒中间铰接于所述内倾角刻度盘;所述探针导向筒下部通过连接螺杆可转动的连接有辅助定位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夹持块内部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防滑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针导向筒与内倾角刻度盘接触一侧设置有指示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头倾角调节套筒上设置有横向水平尺;所述滑块侧面设置有纵向水平尺。

所述头倾角为头倾角调节杆在头倾角调节套筒内转动的角度;所述内倾角为探针导向筒绕内倾角刻度盘中心旋转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位移调节装置、头倾角调节装置和内倾角调节装置,通过术前脊柱CT扫描,确定进针点、内倾角及头倾角,使椎弓根螺钉在各参数量化下植入,椎弓根螺钉更具“准确性”,两侧设置椎弓根螺钉更具有“对称性”;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脊柱进行精确定位,避免了依赖经验打孔出现的偏差。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降低手术成本,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3)倒U型的弹性夹持块具有一定弹性,夹持棘突时将两端撑开即可夹持棘突,由于脊柱的棘突为椎体状,弹性夹持块夹住棘突后不容易抓紧,设置紧固螺栓可以增大弹性夹持块对棘突的抱紧力,防止滑脱。

(4) 通过滑轨和滑块实现位移的调节,当位移调节好之后通过旋钮实现限位作用。

(5)通过头倾角调节杆在头倾角调节套筒内的转动实现头倾角的调节,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头倾角调节套筒为一侧开口并通过夹紧螺栓紧固的套筒结构,当调节好头倾角之后将夹紧螺栓拧紧,即可将头倾角固定。

(6)由于不同患者棘突至椎弓根入针点差距不大,头倾角调节杆为两端可以进行长度微调的套杆,可以更精确的实现长度的调节。

(7)头倾角调节杆的外杆包括固定部和分别通过耳状件卡在所述固定部两端并可以沿所述耳状件前后移动的微调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微调部之间设置有弹簧;两侧所述微调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微调螺母;顺时针旋转微调螺母时,弹簧受到挤压,微调部向中间移动,长度缩短,反之,弹簧弹开,微调部向两边移动,长度增大;耳状件的设置不仅可以保证微调部沿耳状件前后移动,同时也可以保证微调部不发生转动。

(8)探针导向筒中间铰接于内倾角刻度盘上,探针导向筒与内倾角刻度盘接触一侧设置有指示针,通过探针导向筒绕内倾角刻度盘中心转动实现角度的调节,角度的读数可以通过指示针读取。

(9)弹性夹持块内部设置有防滑齿,用于增大摩擦力,进一步防止弹性夹持块与棘突滑脱。

(10)可以通过观察横向水平尺和纵向水平尺中气泡的位置确定装置是否水平。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倾角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弹性夹持块;2滑轨;3紧固螺栓;4旋钮;5滑块;6头倾角调节套筒;7外杆;7-1固定部;7-2弹簧;7-3微调部;8辅助定位管;9微调螺母;10横向水平尺;11指示针;12防滑齿;13内倾角刻度盘;14连接螺杆;15探针导向筒;16耳状件;17内杆;18纵向水平尺;19夹紧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夹持装置、用于调节头倾角的头倾角调节装置、对称设置于所述头倾角调节装置两端且用于调节内倾角的内倾角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头倾角装置位移的位移调节装置以及用于安装探针的探针导向筒15;通过确定位移、内倾角和头倾角来达到对空间点进行精确定位,从而实现对“目标”部位进行精确钻孔的目的,减小依靠医生经验判断带来的偏差和手术风险。

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倒U型的弹性夹持块1以及设置于所述弹性夹持块1上部,用于卡紧所述弹性夹持块1的紧固螺栓3。由于脊柱的棘突为椎体状,弹性夹持块1夹住棘突后不容易抓紧,当拧紧紧固螺栓3时,弹性夹持块1两侧间距缩小,增大抱紧力,防止弹性夹持块1滑脱。

所述位移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弹性夹持块1上端的滑轨2、与所述滑轨2相适配的滑块5;所述滑块5上标注有刻度线;所述滑块5一侧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滑块5在所述滑轨2上滑动的旋钮4,可通过齿条和齿轮来实现滑块5在所述滑轨2上的滑动,顺时针转动旋钮4时,滑块5向右移动,逆时针转动旋钮4时,滑块5向左移动。

所述头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滑块5上表面一端并且与所述刻度线零点对齐的头倾角调节套筒6和套接于所述头倾角调节套筒6内的头倾角调节杆;所述头倾角调节套筒6为一侧开口并通过夹紧螺栓19紧固的套筒结构;所述头倾角调节套筒6的一端面标注有角度刻度线;所述头倾角调节杆上标注有长度刻度线。可以通过读取弹性夹持块1边缘对应的刻度,推算头倾角调节装置与弹性夹持块1之间的位移。通过头倾角调节杆在头倾角调节套筒6内的转动实现头倾角的调节,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头倾角调节套筒6为一侧开口并通过夹紧螺栓19紧固的套筒结构,当调节好头倾角之后将夹紧螺栓19拧紧,即可将头倾角固定。

所述头倾角调节杆为两端可以进行长度微调的套杆。

所述头倾角调节杆包括内杆17和套接于所述内杆17外部的外杆7;所述外杆7包括固定部7-1和分别通过耳状件16卡在所述固定部7-1两端并可以沿所述耳状件16前后移动的微调部7-3;微调部7-3上开设有与耳状件16相适配的长槽,可以保证微调部7-3前后移动,也可以防止微调部7-3与固定部7-1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固定部7-1和所述微调部7-3之间设置有弹簧7-2;两侧所述微调部7-3的自由端设置有微调螺母9;设置微调部7-3可以更精确的实现长度的调节;耳状件16的设置不仅可以保证微调部7-3沿耳状件16前后移动,同时也可以保证微调部7-3不发生转动。

所述内倾角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微调部7-3上的内倾角刻度盘13;所述探针导向筒15中间铰接于所述内倾角刻度盘13;所述探针导向筒15下部通过连接螺杆14可转动的连接有辅助定位管8。

所述弹性夹持块1内部设置有用于增大摩擦力的防滑齿12,进一步防止弹性夹持块1与棘突滑脱。

所述探针导向筒15与内倾角刻度盘13接触一侧设置有指示针11,通过探针导向筒15绕内倾角刻度盘13中心转动实现角度的调节,角度的读数可以通过指示针11读取。

所述头倾角调节套筒6上设置有横向水平尺10;所述滑块5侧面设置有纵向水平尺18。可以通过观察横向水平尺10和纵向水平尺18中气泡的位置确定装置是否水平。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患者俯卧位于手术台上,切开皮肤显露椎体。先将弹性夹持块1夹住患者棘突,观察横向水平尺10和纵向水平尺18,将气泡调整到中间位置后,将紧固螺栓3拧紧,使弹性夹持块1紧紧固定在患者棘突上。拟进针点位于上关节突外后缘的纵线上与横突中线的交点,根据术前CT计算出拟进针点的内倾角(设为ɑ)、头倾角(设为β)以及横突上缘至横突中线的距离,即探针导向筒15与辅助定位管8之间的间距(设为D),旋转头倾角调节杆在头倾角调节套筒6内的角度,调节好之后将头倾角调节套筒6侧面的夹紧螺栓19拧紧,防止头倾角调节杆转动,以此将头倾角调节好并固定;然后转动探针导向筒15,使指示针11与内倾角刻度盘13上计算所得角度对齐,以此将内倾角调节好并固定;调节微调螺母9,当探针导向筒15末端探到上关节突的外后缘时为止。然后一边调节旋钮4,一边利用探子通过辅助定位管8探上关节突的上缘,当探及到横突的上缘时,电钻钻头通过探针导向筒15钻孔至合适深度,同法设置另一侧参数,钻孔成功后,拧入椎弓根螺钉。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