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压脉止血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0891阅读:1636来源:国知局
新型压脉止血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压脉止血贴。



背景技术:

现有的止血贴通常都是利用压力实现对伤口的下压,从而实现止血的功能,但是现有的止血贴提供的下压力过小,往往无法产生足够的下压力对伤口进行压迫止血,从而延长了伤口流血的时间,延缓了伤口复原的速度。

现有专利中也有相关专利申请,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818156.5,申请日为2015.11.19,名称为“一种止血贴”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贴,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调节压力应用于动、静脉穿刺的止血贴,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止血贴包括医用弹力基带、第一粘贴层、压力片、第二粘贴层、高弹性海绵、第三粘贴层、经压缩的膨胀海绵和隔离纸。压力片通过第一粘贴层固定设置在弹力基带中部上。高弹性海绵通过第二粘贴层固定设置在压力片另一面的中部位置上。

上述专利是通过膨胀海绵在吸血后膨胀而形成向下的一个力,而海绵提供的压力完全取决于其膨胀程度,也就是吸血的多少,并且海绵提供的压力也不够,从而影响了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压脉止血贴,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中部设置有按压通孔,所述按压通孔内设置有压脉件,所述压脉件连接有压脉杆,所述压脉杆的两侧与固定件的按压通孔处卡接。

所述压脉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压脉杆两侧边设置有至少一个斜向卡槽。压脉杆通过连接孔与压脉件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压脉件和压脉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压脉杆相对于压脉件竖直设置。第一种方案:压脉件和压脉杆为固定式连接,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压脉件的上表面横向设置的连接柱,所述压脉杆上的连接孔穿过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通过连接座与压脉件相连,横向设置的连接柱穿过连接座,压脉杆端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两个连接孔之间设置有容纳连接座的凹槽。第二种方案:是压脉件和压脉杆之间为活动连接,两者的相对位置可以变化,即压脉杆可以相对压脉件转动,安装时,将连接座放置在凹槽处,然后将凹槽两侧的连接孔分别插入位于对应方向的连接柱,即实现了将压脉杆安装在压脉件上,并且压脉杆可以在连接柱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压脉件的翻转。

所述按压通孔的两侧内壁各设置有至少一个由于卡紧压脉杆上卡槽的卡扣。当压脉杆伸入至按压通孔内部至合适位置时,利用倾斜设置的卡槽和卡扣,则可以利用卡扣将卡槽卡紧固定,使得压脉杆不会上下松动,从而让压脉件压紧穿刺孔。

所述卡扣的倾斜方向与卡槽的倾斜方向一致。

所述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医用粘胶或者涂有医用粘胶的双面胶。

所述压脉件的底面设置有医用吸水棉。

所述固定件采用透明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使用时,将压脉件正对穿刺孔,将压脉杆翻转呈竖直状,再将压脉杆向下推动,此时压脉杆会带动压脉件整体向下移动,当到达到需要的深度时,压脉杆停止运动,压脉杆利用卡槽与卡扣卡紧,使得压脉杆的位置被卡紧固定,压脉杆底部的医用吸水棉能使伤口在被压紧时流出的血液被吸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主要用于针穿刺后对穿刺孔进行压脉封堵,能对伤口提供足够的下压力,加快伤口愈合,避免了长时间的流血。

2、本申请的固定件采用透明塑料材料,方便观察粘贴部位,固定件底部的医用粘胶或双面胶用于将止血贴粘贴于皮肤表面。

3、本申请的压脉杆的卡槽与按压通孔内的卡扣可以相互卡紧,由于两者的斜向相同,所述压脉杆在向按压通孔内运动的时候并不会受到卡扣的阻碍,而当到合适位置时,压脉杆无法继续下降,而由于卡扣,导致了压脉杆也无法向上运动,所以实现了对穿刺孔的按压止血。

4、本申请的一种方案中压脉杆能够相对于压脉件翻转,好处在于当压脉杆可以转动到水平位置,便于收纳,不会突出于整个止血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3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件的俯视图。

图5为固定件的仰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压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压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3中压脉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中压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医用吸水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固定件1,压脉杆2,压脉件3,医用吸水棉4,卡扣5,连接孔6,卡槽7,连接柱8,连接座9,按压通孔10,凹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新型压脉止血贴,包括固定件1,所述固定件1中部设置有按压通孔10,所述按压通孔10内设置有压脉件3,所述压脉件3连接有压脉杆2,所述压脉杆2的两侧与固定件1的按压通孔10处卡接。使用时,将压脉件3正对穿刺孔,将压脉杆2翻转呈竖直状,再将压脉杆2向下推动,此时压脉杆2会带动压脉件3整体向下移动,当到达到需要的深度时,压脉杆2停止运动,压脉杆2利用卡槽7与卡扣5卡紧,使得压脉杆2的位置被卡紧固定,压脉杆2底部的医用吸水棉4能使伤口在被压紧时流出的血液被吸收。

实施例2

一种新型压脉止血贴,包括固定件1,所述固定件1中部设置有按压通孔10,所述按压通孔10内设置有压脉件3,所述压脉件3连接有压脉杆2,所述压脉杆2的两侧与固定件1的按压通孔10处卡接。所述压脉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压脉杆两侧边设置有至少一个斜向卡槽。压脉杆通过连接孔与压脉件相连。所述压脉件3和压脉杆2固定连接,且所述压脉杆2相对于压脉件3竖直设置。第一种方案:压脉件3和压脉杆2为固定式连接,两者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发生变化。使用时,将压脉件3正对穿刺孔,将压脉杆2翻转呈竖直状,再将压脉杆2向下推动,此时压脉杆2会带动压脉件3整体向下移动,当到达到需要的深度时,压脉杆2停止运动,压脉杆2利用卡槽7与卡扣5卡紧,使得压脉杆2的位置被卡紧固定,压脉杆2底部的医用吸水棉4能使伤口在被压紧时流出的血液被吸收。

实施例3

一种新型压脉止血贴包括固定件1,所述固定件1中部设置有按压通孔10,所述按压通孔10内设置有压脉件3,所述压脉件3连接有压脉杆2,所述压脉杆2的两侧与固定件1的按压通孔10处卡接。

压脉杆2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孔6,压脉杆2两侧边设置有至少一个斜向卡槽7。压脉杆2通过连接孔6与压脉件3相连。

压脉件3的上表面横向设置的连接柱8,所述压脉杆2上的连接孔6穿过连接柱8。所述连接柱8通过连接座9与压脉件3相连,横向设置的连接柱8穿过连接座9,压脉杆2端部设置有两个连接孔6,两个连接孔6之间设置有容纳连接座9的凹槽11。第二种方案:是压脉件3和压脉杆2之间为活动连接,两者的相对位置可以变化,即压脉杆2可以相对压脉件3转动,安装时,将连接座9放置在凹槽11处,然后将凹槽11两侧的连接孔6分别插入位于对应方向的连接柱8,即实现了将压脉杆2安装在压脉件3上,并且压脉杆2可以在连接柱8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压脉件3的翻转。

按压通孔10的两侧内壁各设置有至少一个由于卡紧压脉杆2上卡槽7的卡扣5。当压脉杆2伸入至按压通孔10内部至合适位置时,利用倾斜设置的卡槽7和卡扣5,则可以利用卡扣5将卡槽7卡紧固定,使得压脉杆2不会上下松动,从而让压脉件3压紧穿刺孔。

卡扣5的倾斜方向与卡槽7的倾斜方向一致。固定件1的底部设置有医用粘胶或者涂有医用粘胶的双面胶。当设置有双面胶时,双面胶在按压通孔10处需设置有开口,便于压脉件3下压皮肤上的穿刺孔,压脉件3的底面设置有医用吸水棉4。固定件1采用透明塑料。本申请中的医用吸水棉4可以与压脉件3的底部形状一致,也可以设置为半圆弧形或者其他形状。

使用时,将压脉件3正对穿刺孔,将压脉杆2翻转呈竖直状,再将压脉杆2向下推动,此时压脉杆2会带动压脉件3整体向下移动,当到达到需要的深度时,压脉杆2停止运动,压脉杆2利用卡槽7与卡扣5卡紧,使得压脉杆2的位置被卡紧固定,压脉杆2底部的医用吸水棉4能使伤口在被压紧时流出的血液被吸收。

本申请主要用于针穿刺后对穿刺孔进行压脉封堵,能对伤口提供足够的下压力,加快伤口愈合,避免了长时间的流血。固定件1采用透明塑料材料,方便观察粘贴部位,固定件1底部的医用粘胶或双面胶用于将止血贴粘贴于皮肤表面。压脉杆2的卡槽7与按压通孔10内的卡扣5可以相互卡紧,由于两者的斜向相同,所述压脉杆2在向按压通孔10内运动的时候并不会受到卡扣5的阻碍,而当到合适位置时,压脉杆2无法继续下降,而由于卡扣5,导致了压脉杆2也无法向上运动,所以实现了对穿刺孔的按压止血。本申请的一种方案中压脉杆2能够相对于压脉件3翻转,好处在于当压脉杆2可以转动到水平位置,便于收纳,不会突出于整个止血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