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报警防压疮坐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540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报警防压疮坐垫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压力报警防压疮坐垫。



背景技术:

压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或者长期物理化学因素的刺激引起神经营养紊乱及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长期坐轮椅的病人易发生压疮,而传统临床的棉垫不能有效的预防压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力报警防压疮坐垫,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力报警防压疮坐垫,包括坐垫、无线连接装置、压力传感器和智能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上设置有警示器,所述坐垫内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存放腔,每个压力传感器存放腔中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通过FPC线连接到线路集成器,且所述线路集成器与数据处理器固定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通过无线连接装置与智能手机连接,警示器与数据处理器连接,所述坐垫底部设有尼龙贴扣,所述尼龙贴扣上侧设有硬质海绵,所述硬质海绵上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存放腔,每个压力传感器存放腔上侧设有相应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通过小孔连通,第二气囊与微型气泵连接,微型气泵与数据处理器连接,电源与警示器、压力传感器、数据处理器、无线连接装置以及微型气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警示器设置有三种不同颜色的警示灯。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囊内设置有气压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内设置有密封层。

优选的,所述无线连接装置为WIFI模块、蓝牙模块或ZigBee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该种压力报警防压疮坐垫通过工作人员将坐垫放在轮椅上或普通座椅上,是一个两用的坐垫,通过坐垫背部的尼龙贴扣可固定在轮椅上,有效的防止坐垫的不稳定,通过压力传感器来判断臀部各个点的受力情况,压力数据通过无线连接装置输入到用户手机,当其超过一定阈值,便提醒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上的APP来查看自己身体的受力情况,具有高效的优点,同时,数据处理器根据压力传感器所收集的压力及受压时间来控制微型气泵来对气囊内气压进行调整,使得一定时间超过压力阈值的部位通过充入气体,改变气囊与身体的接触情况,从而有效预防用户的压疮,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警示器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警示灯可快速的显示整个坐垫1持续受压的情况,提醒用户更换坐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中:1坐垫、2警示器、3FPC线、4线路集成器、5数据处理器、6无线连接装置、7压力传感器、8智能手机、9第一气囊、10小孔、11第二气囊、12压力传感器存放腔、13硬质海绵、14尼龙贴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压力报警防压疮坐垫,包括坐垫1、无线连接装置6、压力传感器7和智能手机8,所述坐垫1上设置有警示器2,所述警示器2设置有三种不同颜色的警示灯,便于快速查看坐垫的工作情况,所述坐垫1内的压力传感器存放腔12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7,所述压力传感器7通过FPC线3连接到线路集成器4,且所述线路集成器4与数据处理器5固定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器5通过无线连接装置6与智能手机8连接,所述坐垫1底部设有尼龙贴扣14,所述尼龙贴扣14上侧设有硬质海绵13,所述硬质海绵13上侧设有压力传感器存放腔12,所述压力传感器存放腔12上侧设有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1,所述第一气囊9和第二气囊11内设置有密封层,防止气体泄露,所述第二气囊11内置有小孔10,第二气囊(11)与微型气泵连接,微型气泵与数据处理器连接,电源与警示器、压力传感器、数据处理器、无线连接装置以及微型气泵连接。

工作原理:该种压力报警防压疮坐垫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将坐垫1放在轮椅上或普通座椅上,通过坐垫1背部的尼龙贴扣14可固定在轮椅上,通过压力传感器7来判断臀部各个点的受力情况,用户通过智能手机8上的APP来查看自己身体的受力情况,同时,当某个压力传感器7检测到的压力超过设定阈值,且持续一定的设定时间,数据处理器5控制微型气泵给压力传感器7所对应的第二气囊11充气来进行气压调整,改变气囊与身体的接触情况,从而有效预防用户的压疮,警示器2上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警示灯可快速的显示整个坐垫1的某一区域持续受压的情况,提醒用户更换坐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