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T受检者X射线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5493阅读:1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CT受检者X射线防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医疗装置、X射线防护领域,特指一种CT受检者X射线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CT检测中,人体各部位对于射线的辐射敏感性不同,所谓辐射敏感性是指机体对电离辐射的抵抗能力,即辐射的反应强弱程度或时间快慢,辐射敏感性高的组织容易受损伤。细胞对辐射抵抗能力的一般规律是,处于正常分裂状态的细胞对辐射的抵抗力低,而正常不分裂的细胞抵抗力高。

人体各组织对射线的敏感性大致有以下顺序:

高度敏感组织:淋巴组织(淋巴细胞和幼稚的淋巴细胞),胸腺(胸腺细胞),骨髓组织(幼稚的红、粒和巨核细胞),胃肠上皮(尤其是小肠隐窝上皮细胞),性腺(精原细胞、卵细胞),胚胎组织。

中度敏感组织:感觉器官(角膜、晶状体、结膜),内皮细胞(主要是血管、血窦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皮肤上皮(包括毛囊上皮细胞),唾液腺,肾、肝、肺组织的上皮细胞。

轻度敏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性腺除外),心脏。

不敏感组织:肌肉组织,软骨和骨组织,结缔组织。

在CT检查中,同强度的X射线照射下,照射范围越大,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即全身照射比局部照射危害大。在CT检查中需要重点防护对象和器官如下:孕妇、儿童、成年男性(性腺、眼晶体、甲状腺)、成年女性(性腺、眼晶体、甲状腺、乳腺)。

目前CT检查对患者敏感重要器官大多采取不防护或半防护的方式,不防护过程中,会使非检查器官受到损害,而在半防护过程中采用单面遮盖铅床单对患者进行遮盖,能够使患者非检查部位辐射剂量减少60%以上,但是单面遮盖铅床单使得背部穿透射线,还是能够对敏感器官得到不必要照射。同时铅传单在检查过程中使用不方便,阻碍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CT受检者X射线防护装置,该装置能够避免CT检查中X射线对患者非检查区域器官造成的不必要的照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CT受检者X射线防护装置,它包括CT检查床体,所述CT检查床体上布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布置有若干防护带,所述防护带用于防止X射线照射患者的非检查区域,所述防护带能沿着导轨往复移动,使患者躺于CT检查床体上时,防护带遮挡患者的非检查区域。

由于上述结构,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使防护带在轨道上移动,调整防护带的位置,将防护带调整至患者的非检查区域,当患者躺于检查床体上后,通过防护带将患者的非检查区域进行360°全面包裹、遮挡,将患者的正面和背面都进行包裹、遮挡,遮挡X射线从正面和背部穿透非检查区域的器官,避免对患者非检查区域的器官造成损害;防护带对患者的非检查区域进行全面包裹、遮挡,在同强度X射线照射下,非检查区域的器官辐射剂量减少80%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CT检查床体两边缘布置的导轨相互平行;所述防护带铺设于CT检查床体表面并能沿着导轨相对移动;所述防护带上设有连接件,可紧固防护带的两端包裹患者的非检查区域。

由于上述结构,当患者躺于CT检查床体上后,平行导轨位于患者的身体两侧,铺设在CT检查床体表面上的防护带包裹、遮挡患者背部非检查区域,防护带的两端包裹、遮挡患者正面非检查区域,实现患者非检测区域360°全面包裹、遮挡;防护带上设置的连接件,能够将防护带两端固定,使防护带包紧患者非检查区域。避免防护带在检查过程中松动、脱落。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尼龙子母贴或钮扣或连接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尼龙子母贴包括相互配合的勾面和毛面,所述勾面和毛面设置在防护带的异侧工作面上,所述勾面和毛面接触后能够进行粘接,限制防护带的两端包裹住患者的非检查区域。

由于上述结构,尼龙子母贴的勾面和毛面设置在不同的工作面上,当防护带包裹患者身体的非检查区域时,勾面和毛面会相互接触,限制防护带两端的位置,使防护带包紧患者身体的非检查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勾面和毛面沿防护带的异侧工作面边沿设置,且相互对应。

由于上述结构,勾面和毛面沿边设置,这样方便防护带根据人体胖瘦调节防护带两端的位置,使防护带两端将患者的非检查区域包裹的更紧或更松。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带为50mmPb铅当量防护带。

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为碳纤维导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带直接滑动套设在导轨上,或通过滑动连接件设置在导轨上。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连接件为套设在导轨上的滑环,所述滑环外侧与防护带相连;或所述滑动连接件为套设在导轨上且能够沿导轨往复移动的布条,所述布条与防护带缝合。

进一步的,述防护带的个数为2个。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CT受检者X射线防护装置能够避免CT检查中X射线对患者非检查区域的器官造成的不必要的照射,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使防护带在轨道上移动,调整防护带的位置,将防护带调整至患者的非检查区域,当患者躺于检查床体上后,通过防护带将患者的非检查区域进行360°全面包裹、遮挡,将患者的正面和背面都进行包裹、遮挡,遮挡X射线从正面和背部穿透非检查区域的器官,避免对患者非检查区域的器官造成损害;防护带对患者的非检查区域进行全面包裹、遮挡,在同强度X射线照射下,非检查区域的器官辐射剂量减少80%以上。

现有CT检测中,检测不同的部位需要采用多个铅床单来对多个不同非检查部位进行遮盖,操作繁琐,需要多人辅助完成;而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带可以在导轨上任意调整位置,多个防护带能够包裹遮挡多个不同的非检查区域,便于露出检测部位,便于操作使用,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床体的俯视图,其中防护带一端为固定端,一端为自由端;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床体的俯视图,其中防护带的两端均为自由端;

图4是防护带通过滑环设置在导轨上的示意图;

图5是防护带直接套设在导轨上的示意图;

图6是勾面和毛面在防护带上的位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CT受检者X射线防护装置,它包括CT检查床体1,所述CT检查床体1上布置有导轨2,所述导轨2上布置有若干防护带3,所述防护带3用于防止X射线照射患者的非检查区域,所述防护带3能沿着导轨2往复移动,使患者躺于CT检查床体1上时,防护带3遮挡患者的非检查区域。

防护带3的个数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或5个等更多个。

考虑到在CT检查中,非检查部位有多个,一个防护带3无法实现全面保护,而防护带3过多过会给检查带来不便,不方便使用。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防护带3的个数采用两个。两个防护带3能够对不同的检测部位进行保护,且便于操作。

所述CT检查床体1两边缘布置的导轨2相互平行;所述防护带3铺设于CT检查床体1表面并能沿着导轨2相对移动;所述防护带3上设有连接件,可紧固防护带3的两端包裹患者的非检查区域。

当患者躺于CT检查床体1上后,平行导轨2位于患者的身体两侧,铺设在CT检查床体1表面上的防护带3包裹、遮挡患者背部非检查区域;防护带3的两端包裹、遮挡患者正面非检查区域,实现患者非检测区域360°全面包裹、遮挡;防护带3上设置的连接件,能够将防护带3两端固定,使防护带3包紧患者非检查区域。避免防护带3在检查过程中松动、脱落。

所述连接件为尼龙子母贴或钮扣或连接卡扣。

通过上述连接件将防护带3包紧在患者身体上,通过设置多个钮扣和连接连接卡扣,可以根据患者身体胖瘦来调节紧固状况,使患者检查时处于最舒适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尼龙之母贴来作为连接件。

所述尼龙子母贴包括相互配合的勾面5和毛面4,所述勾面5和毛面4设置在防护带3的异侧工作面上,所述勾面5和毛面4接触后能够进行粘接,限制防护带3的两端包裹住患者的非检查区域。

尼龙子母贴的勾面5和毛面4设置在不同的工作面上,当防护带3包裹患者身体的非检查区域时,勾面5和毛面4会相互接触,限制防护带3两端的位置,使防护带3包紧患者身体的非检查区域。尼龙子母贴可以设置成块状或条状,设置在防护带3的异侧工作面上,为了使用方便节约成本,本实施方式中,尼龙子母贴设为条状,其勾面5和毛面4也作为条状,沿防护带3的异侧工作面边沿设置,且相互对应。

勾面和毛面4沿边设置,这样方便防护带3根据人体胖瘦调节防护带3两端的位置,使防护带3两端将患者的非检查区域包裹的更紧或更松。

所述防护带为50mmPb铅当量防护带3。

所述导轨2为碳纤维导轨2。

所述防护带3直接滑动套设在导轨2上(如图5所示),或通过滑动连接件设置在导轨2上(如图4所示)。

所述防护带3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如图2、图4所示),固定端设置在导轨2上,且能够在导轨3上发生相对移动,自由端用于包裹患者非检查区域,调节防护带3包裹的松紧程度。或者所述防护带3的两端均为自由端(如图3、图5所示),防护带3的中部直接套设在导轨上或通过滑动连接件设置在导轨2上,且能够实现移动。

所述滑动连接件为套设在导轨2上的滑环6,所述滑环6外侧与防护带3相连(如图4所示);或所述滑动连接件为套设在导轨2上且能够沿导轨2往复移动的布条,所述布条与防护带3缝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